•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刺马1973

    刺马1973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香港1973

    主演:狄龙,姜大卫,陈观泰,井莉,井淼 

    导演:张彻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遍地狼烟

    • 更新HD

      硬汉狙击

    • HD中字

      犯罪都市4

    • 九龙城寨之围城

    • HD中字

      见习黑玫瑰

    • HD中字

      超凡战队

    • 更新HD

      寒鸦2023

    • 更新HD

      老俞的武术人生

     剧照

    刺马1973 剧照 NO.1刺马1973 剧照 NO.2刺马1973 剧照 NO.3刺马1973 剧照 NO.4刺马1973 剧照 NO.5刺马1973 剧照 NO.6刺马1973 剧照 NO.16刺马1973 剧照 NO.17刺马1973 剧照 NO.18刺马1973 剧照 NO.19刺马197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清朝乱世,草莽中人张汶祥(姜大卫)、黄纵(陈观泰)与马新贻(狄龙)不打不相识,结拜为异姓兄弟,马新贻被推为大哥,张汶祥做了三弟。马新贻的勃勃野心引来黄纵妻子米兰(井莉)的爱慕眼光,但因力求上进的雄心和道德观念的约束,马新贻没接受米兰的爱,到升任两江总督后,马新贻变得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并在道德和感情防线彻底崩溃的情形下占有了米兰,同时设计杀害了粗豪鲁莽一心向他的黄纵。  张汶祥查出二哥的真实死因后,一改平日的跳脱灵动,郑重地约为女人舍弃好兄弟的马新贻出来清账。

     长篇影评

     1 ) 黄粱一梦拿不住

    刺马是悲到极处了的,张彻的狄姜片三悲,报仇、新独臂刀、刺马,一部更胜一部。

    片子一开头,小姜饰演的张汶祥一出来,明明是笑着的,可是比哭还叫人心里觉得悲伤,大概是因为他总在莫名其妙的时候一咧嘴,竟连得逞的味道都没了,看来看去全是一句句憋在脸上囧纹里的“哀莫大于心死”。
    紧接着,便是倒叙,小姜用纤细美丽的手指和手腕一字字忆从前,九年前,与君相遇道旁,彼时小贼,岂料如今……

    泰哥饰的黄纵一身硬扎扎的好功夫,却不及小姜三脚猫的几下子伶俐讨喜,不过两人在“初见”这一幕里头,全是狄龙的玉树临风白衣少年郎的陪衬。
    而自打马新贻一出场,张汶祥的心就像师父张大手一般,偏到腰子上去了。

    身为小毛贼,耍什么盗亦有道,还作兴个单打独斗?而且是显然黄纵胜不过马新贻的情况下。这笑得神魂飘荡的三弟啊,就是不肯出手助拳。
    不但不帮结义兄长,还三番四次胳膊肘朝外拐,挡住义兄双刀的是他,提醒马哥哥用佩剑的是他,见义兄双刀凌厉便换自己以无锋无刃的三节棍同马哥哥喂招的也是他……你是那会子就想好了要同马大哥结义了么?这伏笔埋的……

    马新贻追到黄张二人住处去时,二嫂的那一句台词很妙:“有银子还不高兴,什么时候才高兴?”后想来,二嫂真真正正最高兴的一刻,只怕是此时。而后便是与马新贻的奸情得偕,凄楚、绝望、折堕、甜蜜、幸福……百味纠缠,却就是没有了“高兴”二字。

    当白衣银扇的马大张扬了年少的意气之后,可以明显地瞧见张三肯定而崇拜的目光,从这一刻起,张三对马大的感情,从初见的惺惺相惜,不知该说是陷落,还是升华,成了带着崇敬与憧憬的倾慕。他的感情,比米兰更早。
    更何况,一同打天下的汉子间,那种过命的交情,不是背后的女人可以比拟的。所以张汶祥写供词到三人攻取山寨时,面色忽然发狠,一拳便砸向桌面。

    得了山寨,黄纵很满足,张汶祥只要与结义兄长在一处其他的也挺无所谓,惟有米兰,开始得陇望蜀起来。她本来就是个有英气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泰半也是有野心的。她的野心化不到拳脚、事业上,只好落在男人上头。米兰对马新贻的动心,从此节伊始。

    狄龙的马新贻在夜幕火把下,带了山寨小贼们赤着上身操练的那一段,修长而精悍的身形,美若一匹暗夜里黄金色的豹子,一招一式,打得观者的心门洞开,全然关闭不上。如果不管剧情发展,那么倚门微笑旁观的,是三弟就好了。

    其实不必等到有了胡子阴恻恻的马新贻杀黄纵的那一段,只看还是温文尔雅美人儿脸的马新贻如何处置不服操练的手下小贼,就可瞧出他的手段之辣、心气之高。他是要做将军的,跟了他又不听号令的,便只有死路一条。从头到尾,明知道可能会对他有害却又放过的,只有一个张三。

    喜欢马大救了黄张,回寨子拔刀,中间插播小姜写供状时的一个抬头特写,那一脸的纠结悲苦,像是凌迟已经开始了一般。供状上写着将马新贻“敬为天人”,末了他将自己的“天人”一刀刺落到泥尘中。

    马新贻逃避米兰,夜离山寨一节,张汶祥一眼就瞧出两人有奸情,这样洞若观火,已经不能用心细如发来解释了。马新贻或者米兰,他定必对其中一人有别样的关注。
    几年后马大派人来接黄张时,张三露了“马脚”,对着大哥总是笑颜如花的他,得意地说了句“你不让二嫂一起来,她差点没哭出来”。反正看小姜演来,张三是真的在欢喜,是胜了情敌一筹的那种,而非试探。剧情推进,他对米兰的称呼一路从二嫂、婆娘到了“贱淫妇”。

    有一处虐心细节,张三到马大书房寻他,不见人,却见一张画摊在桌上,画的是山寨的小溪,张三很是开心,觉得马大记得他们从前的时光……其实,马大怀念的,是溪边BG旖旎春光……

    刺马打斗一段,已被各路英雄说得通通透透了,包括那句著名的“我拿住你”,种种解读几乎可以另出一本书。其实这一段好生奇怪,张汶祥执着于亲手杀马大,可以解释成为义兄复仇、也可以解释为要亲手杀死破灭的偶像。
    可是马大为何执着于亲手拿住张三,你肚子上有把刀啊大人,及时救治,说不定不会死,跟人痛打一场,那就死定了。马大的人设不是致力仕途往上爬的吗?
    如果不是张大手脑洞大得合不拢,就是在马大真实内心正确排位是:张三>仕途>米兰>其他……

    马大临死时,满脸尘土砂石,一身斑斑血迹,痛苦挣扎,眼睛却始终望定张三。拿住了或者没拿住,也许不是那么重要,要他陪自己一起死或者留他独生,也不由得自己了。黄粱一梦到醒时,什么封疆裂土、光宗耀祖,什么真的不真的相爱,都留不住,便在撒手的那一刻,在眼瞳深处,留一个你的身影吧。

    而张三,虽然一脸笑容,实则心丧若死的他,哪里真的在乎什么天下人知不知道马新贻的恶行。官场是什么模样,他又不是没有浸淫过,岂会不知真相必然湮没。
    不得好死,三兄弟都是如此。
    曾经倾心相对的少年,被命运的车轮、人性的私欲、险恶的世情,零落成泥碾作尘。

    P.S. 有人说狄姜的《双侠》之所以对原著《铁蝙蝠》改动很大,是张导不愿他的一对英雄少年心怀隔膜死去,这一部张导就告诉你他只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所谓悲剧,是将戏里戏外、前情后事你能联想到的一切美好,统统摧毁给你看。


    ——————————狄姜分割线——————————

    1. 刺马一直被视作是狄龙在双生戏里同姜大卫开始平分秋色,甚至后来居上的一部电影。里面有句台词,总觉得像是在说狄龙自己:“有这样的志气,才有这样的将来”。
    与疏懒随性的天才型的姜大卫不同,狄龙一直都是兢兢业业的凡人派。师太就很讨厌他将勤补拙的认真,说他俗不可耐,但是也无奈地肯定过他,特别是刺马一角。
    狄龙应该算得是志存高远、孜孜以求的那一种演员。虽然同为张彻弟子,又向来以双生并推,但他素来是弱一些的那一个。角色魅力弱一些、演绎技艺弱一些、声名荣誉弱一些……
    可是明明,他的外形、功夫和努力,都要强很多。
    大概在人前人后,狄龙都是咬紧了牙关,怀抱着理想与志气,打落牙齿和血吞地拼杀着一个能与大卫一般强,甚或胜于他的将来吧。
    多年以后,在电影这个圈子里头,不得不说,狄龙的成就是高于姜大卫的。这样的结果,或者是因为两个人,一开始的志向与追求就是不同的。

    2. 刺马是狄姜绕不过去的一个结(劫?),两人先后饰演过马新贻这个角色,也是头一次在电影之中敌对。
    以这一部片子为分割线的话,可以慢慢见到狄姜二人情谊从起高楼到楼塌了的华丽凄凉。
    姜大卫在演马新贻时,狄龙若偶尔能看到大卫的马新贻时,二人各自会想到什么呢?

    3. 在狄姜经典MV“牡丹亭外”里头,随着黄梅调“女驸马”的唱词“为救李郎”那几句登场的,就是白衣翩翩的马新贻。这画面选得极妙,马新贻那会儿刚刚中了举人,虽不至中状元般光宗耀祖,也是大大的喜事,正合曲中深意。

    4.“牡丹亭外”一曲中三个典故,女驸马、黄粱梦、牡丹亭,同狄姜双生映照得丝丝入扣,叫人不寒而栗。打头的女驸马,讲了人生两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描绘的是少年人最为春风得意的好时光。
    姜大卫年少成名,23岁封影帝,27岁已经是有妻有女,狄龙27岁时也凭刺马备受肯定,翌年大登科复小登科。两人都如这一曲般,方一开头,就是满堂彩,一时风光无两。
    可接下来,便是黄粱梦碎,二人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各自沉寂,虽有复起,与年少全盛时比,无论是声势还是容貌,都是江河日下。而双生情断义绝,也不知是这梦醒时分的因、还是果。
    然而贯穿始终的,是牡丹亭。牡丹亭里一句“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思之销魂。
    整个牡丹亭半点不天然好不好?鬼气森森的可以被放进聊斋里去了。梦里倾心相爱、死后再生还魂什么的,到底哪里天然了?可是细细想来,偏是这样的行事、这样的情节、这样的结局才是杜柳二人最天然的一段痴爱。
    双生的牡丹亭不在梦里,在戏里戏外,他们之间曾经是那样天然。若多年旁人梦不断,总为你二人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良辰美景奈何天……

     2 ) 有这样的志气,才有这样的未来

    “拍《刺马》那时候他很公开,问谁愿意演反派?当小生的一听有点抗拒,演反派会不会不讨好呢?那么我就想,戏里面只有一个反派,就是马新贻。这个反派如果在表演的艺术领域来说,是一个突破,而且对我来说没演过,陈观泰也没有表示要演反派,姜大卫更加不会演反派,我就头一个吃螃蟹,我说好,我来试试看。导演一开始不同意,那我只好又求又哄,最后得到了这个角色”,谈到刺马的马新贻这个角色,狄龙这样说。最终,他凭这个角色获得了金马奖优秀演技特别奖和亚太电影节优异演技奖。戏中的马新贻有一句台词:“有这样的志气,才有这样的未来!”狄龙也是这样。

    当年,狄龙还是小裁缝时,还在邵氏工作的嘉禾的创始人之一的何冠昌对狄龙说:“男人要建立自己的终身事业,你做洋服可以成终身事业吗?我们这是艺术啊,艺术是可以成为终身职业的。”这句话让狄龙彻底的放弃了月薪两千多的裁缝工作,变成了月薪四百的邵氏演员。那么,在《刺马》之前的狄龙是怎样呢?

    他在《独臂刀王》出演了有一句台词的龙套,当时影片片头对他打出特别介绍的字样还有名字。张彻要拍《死角》这样一部文艺片,十个人中选了他,他很快就了自己做男一的第一部电影1969年的《死角》,并在《死角》上映的七月开始了自己的第二部男一的电影《鹰王》(有人说《死角》的失利让狄龙大半年没有拍戏是不对的,《鹰王》的拍摄就是《死角》上映没多久就拍了)狄龙的事业有了一个好的开端,然而这时的张彻开始因为姜大卫是故人之子开始捧他,拍了《保镖》。狄龙的这两部电影,《死角》是先有了剧本后找的演员,《鹰王》是本来给王羽准备的,王羽当时和邵氏闹翻,才找了狄龙来顶替。《保镖》是张彻找来倪匡为姜大卫量身打造的。《保镖》中姜大卫是男一,他饰演的的骆逸借鉴了古龙小李飞刀中阿飞的人设(《多情剑客无情剑》1968年开始在香港武侠世界连载,《保镖》是1969年9月开拍),狄龙的向定则和他是情敌关系。这部剧可以说骆逸有多讨喜,向定就有多讨厌。

    1969年10月,张彻又开拍《大决斗》与《报仇》。当年的报道中的《报仇》的剧情是“姜大卫和狄龙在片场中饰演一对患难知己,联合各自的力量将恶势力打倒“。不过,《报仇》电影中狄龙就出现了十几分钟,人物单薄,只是姜大卫报仇的引子,全片都是看姜大卫怎么耍帅。剧情出现偏差,那可能是张彻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剧本进行了修改。当初的《独臂刀》倪匡把剧本交上去后,张彻只给他留了五个字:独臂刀 倪匡 ,其他剧情全改了。《报仇》让姜大卫获得了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奖,成为香港历史上第一个影帝(台湾的柯俊雄1967年获这个奖,比姜大卫早)。《报仇》姜大卫是绝对男一,狄龙男二,而和《报仇》套拍的《大决斗》狄龙男一,姜大卫男二。《大决斗》中姜大卫的男二是名杀手,外号江南浪子,飞刀用的溜得飞起,身体不好,常常咳嗽,武力值很高,狄龙打不过他。这个角色现身后,《大决斗》电影名字才出现在屏幕上,贯穿影片始终,结尾也是两人死在一起。

    《报仇》的宣传片中第一次提出“一夜之间,双星辉映”的口号,然而从套拍的《报仇》和《大决斗》的戏份,人设,镜头来看,这只是一句口号,双星只是用来让一颗星衬的另一颗星更亮。拍完《大决斗》,狄龙除了1973年的《大海盗》,他和姜大卫合作的片子中都是男二(《刺马》他是男二),戏份少,除去那些背景板酱油角色,连广受好评的《新独臂刀》中的封俊杰,从出场到死亡撑死不过三十分钟,更像是姜大卫报仇的引子。人设大多是有勇无谋的莽汉形象,和狄龙为人谨慎,做事深思熟虑的,平时沉默寡言的性格截然相反。镜头更不用说,导演的爱一目了然。

    虽然张彻一再说他对狄龙、姜大卫是一样的,当时就有有媒体这样写:“张老师要如此地反复说,也是他对狄龙的爱护,一片善心所在,狄龙也算是爱徒,怕他感到委屈。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无法用理智来衡量的,张彻的反复强调只会让人越来越好奇,越来越关注,这带来的反效应估计也是张彻所想不到的。”多年后采访张彻时,记者写到:“张彻说:我捧新人,从来都不是一个一个的,打十几年前开始,我就不是捧一个一个,记得吧?王羽是跟罗烈一起捧的,狄龙是跟姜大卫一起捧的,后来加入陈观泰和王钟,不是四个人一起捧过吗?捧傅声的时候,我也同时捧戚冠军。张彻说:不过后来王羽是比罗烈红……傅声又比戚冠军受欢迎罢了。张彻说到这里,我们几个打了一个眼色,原因是他在比较王羽与罗烈,傅声与戚冠军时,「故意」的漏掉比较姜大卫与狄龙。 姜大卫与狄龙,是很难比较的。既要分阶段,又会令当事人不快。” 张彻公认的三对双生中的两对,他承认都只捧红了一个,姜大卫和狄龙也是一样。在没有《刺马》之前,就像红花还需绿叶配,狄龙身高身材武功都是一等一的好,然而在张彻的电影里,他脑子比不过姜大卫,武力值比不过姜大卫,狄龙越优秀就衬的姜大卫更厉害。常常有人说,在电影里姜大卫的风头盖过了狄龙,那是当然了,在戏份人设镜头不对等的情况下,男一还盖不过男二,那真是小看张彻的导演功力了。当两人戏份人设镜头相对公平点的戏里,比如《拳击》《刺马》,到底谁更出彩,就仁者见仁了。

    《刺马》,狄龙凭反派男二的形象获奖,演技得到了肯定。以前的狄龙多是人设单一的人物,为什么演这样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反而成功呢?我觉得一方面是他一直在钻研演技,没事看看剧本呀,到片场看别人演戏呀,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和他的性格有关。他性格沉稳内敛,做事稳重,又爱照顾人,所以那些沉稳的角色他把握的比较好。然而,在张彻以前的电影里,他就是一个愣头青的存在,特别容易冲动,只会打打打。所以,马新贻这个角色难得的让人看到一个沉稳的他,角色气场和他自身的气场比较吻合,能让人静下心来欣赏他的表演。

    1975年,狄龙和姜大卫开始有不和的传闻,后来两人绝交,不再合作。姜大卫说是因为拍倾国倾城时,他一开始因为是配角不想拍,后来碍于狄龙情面才接拍,这是他们不和的导火索。接着有人传是因为姜大卫戏好,李翰祥加了不少戏,引发了狄龙的不满。而狄龙否定了《倾国倾城》是导火索这个说法,说两人是性格不和。

    《倾国倾城》加戏是一定的,李翰祥给姜大卫加的戏,让他演的小太监在慈禧面前慷慨陈词,给人印象深刻却不符合人设。一个小太监能这样做,他比李莲英牛多了。《倾国倾城》豆瓣的的评论大多也提到了这点,主次不分,结尾不明。不过也可以理解,李翰祥和姜大卫的继父关系不错,姜大卫的哥哥秦沛的艺名就是李翰祥起的,《倾国倾城》里慈禧的配音是姜大卫的妈妈红。而且根据姜大卫的说法,狄龙是一个只顾着自己的利益的人。如果真如他所说,那两人一起合作,狄龙一直当配角的六年又算什么,离开张彻的狄龙,演的戏可是部部男一。其次,狄龙交的朋友不多也不少,对他的评价都是耿直,仗义,缺点就是做人过于一板一眼,克己甚。难道狄龙对姜大卫和对其他朋友不一样,不一样还能合作六年?狄龙在姜大卫心里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吗?怪得不得狄龙说两人性格不和。不过因为《倾国倾城》不和是姜大卫说的,报纸和大部分人都相信这个说法,认为狄龙心胸狭窄,只想到自己,不够朋友,狄龙对不起姜大卫。到现在,这种说法也广为流传。

    以前采访时,狄龙说有三个他,一个戏中的他 ,一个生活中的他,一个被人误解的他。《倾国倾城》的误解是消不掉了, 张彻的葬礼又涉及到生前尽孝和死后尽孝的问题,狄龙在张彻生前对张彻的照顾,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生活上的,平时去邵氏宿舍看他,生病到医院看他,给他钱希望他能安度晚年。这些在《武侠大宗师:张彻》这本书里都有说到。可是因为葬礼他在拍戏,让他的儿子代为出席,他就备受谴责,那些谴责他的人有的在张彻生病的时候可一次都没有看过张彻,更别说平常了。狄龙一向以大侠的标准要求自己,然而这些事情会一直伴随着他,不义不孝是对于不熟悉他的一些人对他的印象。

    (PS:澄清两句流传甚广的话:

    我的爱意总是抵消不了愚蠢

    “我这个人,知道朋友打架,会打电话长篇大论去劝谕,但人家会说,你这样爱说教,不如去教书啦!我的爱意总是抵消不了愚蠢。”这句话狄龙不是针对他和姜大卫的不和说的。 我和姜大卫是不分彼此的 在邵氏话当年座谈会上,狄龙在场,有个影迷说她喜欢狄龙,她的朋友喜欢姜大卫,为此两人经常争论不断,狄龙说:“其实姜大卫和我是无分彼此的,影迷爱姜大卫亦等于支持我狄龙,我也会感到骄傲。”)

    “有这样的志气,才有这样的未来!”,狄龙把演戏当做终身事业,所以当张彻开始捧傅声戚冠军时,狄龙又演了《倾国倾城》和《瀛台泣血》中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光绪皇帝,一个演惯了武戏的英姿勃发的武打明星,演起懦弱的皇帝来也是有模有样,当时的报纸写到:“自从看了《刺马》和《倾国倾城》,没有人在说狄龙不是一个好演员了吧。”演完这两部片子,狄龙又尝试不同类型,演了歌舞剧《蛇王子》和恐怖片《降头》和《勾魂降头》(这些片子中的角色设定很好的说明虽然导演不同,但是比起他的武功,大家更喜欢狄龙的脸)。当楚原找他演《天涯明月刀》时,《流星蝴蝶剑》还没有上映,楚原的古龙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而且《天涯明月刀》里的狄龙还沾上了胡子,穿的和犀利哥一个风格,大家能不能接受这个造型也很难说。幸运的是《流星蝴蝶剑》很成功,《天涯明月刀》也很卖座,从此古龙+楚原+狄龙被称为铁三角,拍了一系列古龙片,成为票房的保证。再后来,邵氏电影停产,狄龙没有拍电视剧,坚持在电影上寻求发展,两年后,他遇到了《英雄本色》,又以黑社会大佬的形象再次受到关注,并获得金马奖的影帝称号。又过了几年,他的手臂的伤发作,开始减产,再后来黑社会控制香港演艺圈,他的戏演的更少了。

    “有这样的志气,才有这样的未来!”,作为演员实力很重要,运气很重要,坚持更重要。狄龙在张彻时期做绿叶的时候,他一直坚持,靠着自己争取来的《刺马》的反派男二,让自己获得了认可。张彻开始捧新人后,他又通过挑战宫廷片,歌舞剧,恐怖片来寻求其他的出路。他的坚持又让他等来了楚原的古龙系列,事业再上高峰。邵氏电影停产,他没有随便接片,两年的低谷后他的坚持让他等来了《英雄本色》赢得金马。

    为了演员这个他视为终身的事业,他付出了很多。他自小家贫,书读的很少,身边没有人当过演员,他在演艺圈的一步一步都是靠他自己摸索来的。他十几岁时出过严重车祸,左手臂断成三截,医生让截肢,后来在中医馆用跌打药才治好。刚入行的时候,有人因为手臂的原因骂他是残废,这样还想做武打明星,他套着护具咬牙继续做。拍《大决斗》时,狄龙的左臂严重受伤,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左臂一直没有好。72年,医生就说过手臂不能再受伤了,否则筋要断,劝他转行,可他还是坚持。公司给他找过替身,他想:人家也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自己应该也能做到,我情愿自己冒险。《英雄本色》过了几年,手臂的旧伤再次复发,连杯子都端不住,他不得不息影养伤。他的脊椎骨,先天性的少了两节,医生劝他站立时,不要把腰身挺得太直,最好两脚一前一后的站,让重心移到一只脚上,用来减轻脊骨的压力,可是他说 “做英雄,大侠,总不能弯腰驼背的。”他笔挺的站姿带给他的是坐骨神经的痛楚,电影里狄龙按在腰上的手其实是在缓解这种疼痛。

    《新独臂刀》封俊杰对龙异之的大战,有场戏NG了一百多次,最后道具全部打坏,直接上真刀,真三节棍 ,终于通过,但两人都负了伤,狄龙额头有道很长的伤痕上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拍摄《双侠》期间,狄龙脸部再次受伤,被对方戟尖差点戳中眼球。早期拍戏时常用长兵器,狄龙常常受伤,入行不到两年,就换来了一身伤痛。拍《拳击》被重炮打的戏,他一次次摔到地上,背部都呈现斑驳的红色,被打到周身淤青,左臂肩膀处也打到红肿。拍《年轻人》时,为了表现狄龙在球场上受伤流血的真实性,这个镜头拍了好多次,结果狄龙膝盖真的摔伤流血了,这个镜头才算过。《八道楼子》时 ,有个演员因为算错了炸药的位置,导致直接在狄龙面前被炸死。那时候拍戏,真是不要命。此外,他因为一直演古装,那时候的古装发套很伤人头发,他很快秃顶了。他的鼻子骨折过,他的脸因为拍戏时马受惊,脸被马头撞伤,牙齿全部掉光,换了假牙后,牙龈萎缩,脸上的肌肉撑不住,五官下移。有人觉得他的鼻子和脸型变了,那都是因为受伤太厉害。可以说他的每一道伤痕,都是一部电影的勋章。

    现在属于狄龙的时代已经远去,时不时看到踩狄龙的一些言论,说他没演技(金马金像都拿过,评审还不如你),说他只会努力,没天分(没有任何演艺经历,四年不到的时间就靠《刺马》拿奖,这可不是单靠努力就能办到的),说他太正气凛然,没有魅力(《刺马》里的反派,古龙小说里的人物,《英雄本色》的黑帮老大,哪个是没有魅力),说他苦大仇深(《楚留香》看过吗),说他五大三粗(个子高身材好还有错),说他人品不行(圈里人对他的评价网上都有,你和他接触过吗),说他台词不好(因为要讲国语,大部分演员都是配音,这也要怪他)有时候有人夸狄龙帅,常常出现虽然狄龙帅,但是我觉得谁谁谁更帅,谁谁谁气质更好,谁谁谁更迷人,我更喜欢谁谁谁的言论(关联词用的真好,都没提到谁谁谁,这么缺存在感吗)。作为一个演员,作品才是资本,以后当人们想起张彻时会提到《刺马》,想起李翰祥时会提到《倾国倾城》,想起楚原时会提到《天涯明月刀》,想起孙仲时会提到《冷血十三鹰》,想起牛马时会提到《侠骨英雄传》,想起吴宇森时会提到《英雄本色》,一个演员能在不同导演的手中发出自己的光芒,这样的演员就是一个好演员,这样的演员只要你知道他的存在就能感受到他的光芒。

    “有这样的志气,才有这样的未来!”狄龙有这样的志气,靠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虽然演艺之路高低起伏,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未来。

    PS: 看到对一些古龙电影的误解,作为古龙的书迷,我要说狄龙既不是楚留香的原型,姜大卫是也不是阿飞的原型。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是1968年开始在香港武侠世界连载的,比《保镖》要早,《楚留香》在1967年开始连载,狄龙那时还没有进影视圈。古龙拿这两人作原型写小说简直是无稽之谈,就是不知道楚原为什么会拍《天涯明月刀》,这部书在台湾不受欢迎,惨遭腰斩,都没写完。如果不是电影的成功,《天涯》不会写完出版,更不会有后面一系列的书。比起傅红雪,我更喜欢叶开。不过《天涯》的结尾很温暖,傅红雪有个很好的结局,周婷是个好姑娘。

    重温狄龙拍的张彻电影,《刺马》真是他演艺的一个转折点,脸、气质和演技都有很大的不同,以前身上带有很重的戾气,拍完反而贵气初显。不过,我最喜欢的是《大决斗》里的唐人杰,因为太喜欢反而不知道说什么好,漂亮又脆弱的小老虎。

     3 ) 勾引二嫂不如勾引二弟

      
      首先这个电影的马术部分我很喜欢,我脑子里香港都是的士自然不会有好的马师,妻子抢白说你别忘记香港最多的就是跑马啊。里面的马腿长而瘦,以前讲矍铄总不知道什么意思,感觉这些马都比较矍铄。

      井莉这样看比其他女星明显好看很多,目前和她可以比的好像只有一个何莉莉,不过何莉莉是乳房派的,井莉则是非乳房派的。就是说前者会让别人最后只看某些部分,而后者最后才想到:哦,天使也有乳房。

      这个片子说实话bl的确厉害:你们两个一起上吧,你给我过来,我们两个去瞒住里嫂子

      诸如此类的话分开听没有什么,但彼此裸着上身满头大汗的的确奇怪。

      奇怪的根源就是老三为什么要帮老二。

      这个电影和历史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刺马一案无论如何传说,慈禧要削湘军势力,湘军杀马而立威是个大的前提,而这个里面就是勾引二嫂然后兄弟出头,虽然情感纠葛但毕竟是家务事。

      百度知道新浪知道百度还知道

      老大心怀大志,而且的确除了二嫂没有找别的女人(连别的男人也没有找),前前后后,算是和两个山贼兄弟共富贵,现在的办法大概最好就是老二离婚,但两江总督要入军机处其实还是身不由主的。狄龙大喊:谁能相信我们是真心相爱。相爱又如何呢?

      井莉就是一句话:我跟你二哥的时候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男人,只知道他最好,连性格暴躁也当是男子气概,可后来见到你大哥。这个里面我觉得如果都是没有结婚,选择老大还是选择老二几乎是不假思索的问题,但时间地点都不对,不对之后又硬扳,自然什么都来不及了。电影没有写井莉的下场,其实前后左右她还是最苦。

      姜大卫演的老三其实心机不可谓不深沉,他知道老大都是对的,但问题老大是外人,老二则是发小,这里又有多少人事的无奈,最后奋然刺马,表面上是兄弟的义气,和众好汉的鲜血染红了他的顶戴,可不说他第一次有顶戴的兴奋,就是问一句:他对二嫂喜欢吗?这个悲剧的一部分就是老二觉得老三平时也是有这个心的,是没有得手才诬陷仪表堂堂的狄龙,说实话,狄龙和姜大卫站在一起,谁勾引二嫂的摸样更像呢?

      陈观泰有一种非常质朴的味道,所谓野性的呼唤,这种单线条的人物虽然第一个被宰掉,其实总觉得是最幸福的。“你嫂子喜欢我就是喜欢我……”说出这样话的人一般都留不住嫂子。

      这个电影有个很重要的情况就是剿灭长毛,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历史变成了没有强盗土匪只有农民起义的历史,记得写林则徐在赶赴剿匪的途中病亡还说他避免了人生一大污点云云,岳飞这样的也不免说在对付太湖起义领袖杨幺的过程中充当走狗云云,那怎么样:有土匪上门,献上自己的妻子金银,然后说农民兄弟好吗?

      李修贤在演员表上标明是友情出演,我很耐心的在找,姜大卫带人攻城(第一次看到绳梯卷起来的样子,说实话当时的道具真是一丝不苟),有个长毛——发匪(我很喜欢狄龙的这个说话)一路滚下来,我想这个镜头未免过长,想不到一路滚下来后,仰面一躺:李修贤。咳,张彻大叔啊,李修贤那个时候还没有他演金蛇郎君的时候那么胖啊。


      电影的音乐还是乱七八糟,真叫人挠头。布景里有坐桥,在双侠和水浒传里都出现过,这才知道我们大陆真正的叫做地大物博。
      这个里面兵器还是很有讲究:

      姜大卫是三节棍,可放可收,会拐弯。最后刺杀用了攮子,极刺,拔出马的身体时候刀刃卷成了麻花,可见刺杀的决心有多么狠绝。

      陈观泰是雁翎刀,锋利易折。

      而狄龙用的是宝剑,配上身形骏马,纵然杀人好像也是堂堂正正。

      最后姜大卫刺杀狄龙从刁斗一跃而下,我想到《神雕侠侣》里面杨过和黄药师从刁斗上一跃而下了,姜大卫演杨过,狄龙演郭靖撇开年龄倒也登对:

      只听得左边旗斗中一个苍老的声音哈哈大笑,说道:“杨过小友,咱们一起下去罢!”右边旗斗中一人应声:“是!”两边旗斗之中各自跃下一人。
      星月光之下,两个人衣衫飘飘,同时向高台跃落,一人白须青袍,一人独臂蓝衫,正是黄药师和杨过。两人都是是斜斜下坠,落到离台数丈之处已然靠近,黄药师伸右手拉住了杨过的左手,在半空中携手而下。众人若不是先已听到了两人说话之声,真如陡然见到飞将军从天而降一般。郭芙生怕父亲要自己相谢杨过救命之恩,抢着向黄药师道:“外公,幸好你老人家的弹指神通功夫,免得我受那奸人双掌的一击。”
      杨过跃下高台,走到郭襄身前,笑道:“小妹子,我来得迟了。”
      郭襄一颗心怦怦乱跳,脸颊绯红,低声道:“你费神给我备了三件大礼,当真……当真辛苦你啦。”杨过笑道:“只是乘着小妹子的生日,大伙儿图个热闹,那算得甚么?”说着左手一挥。

      左手一挥的时候杨过心里该是快乐的吧。

     4 ) 结合剧本和历史上的刺马案谈谈电影里那些有的没的

    大家好,小当家曾经曰过:蛋炒饭就是冷饭炒的才好吃。

    我最近又看了一遍最喜欢的电影,又有不少心得体会,所以想再来炒炒这碗我深爱的蛋炒饭,不,电影——刺马。

    我之前写过,

    此片最神就是全片只以张汶祥的视角展开,所以了解历史背景的观众们,会怎么看呢?

    《刺马》从邵氏一哥狄龙开始聊聊这部经典老片(上)

    《刺马》从邵氏一哥狄龙开始聊聊这部经典老片(下)

    那么此文我就将从这两点展开,分析并重新结构刺马,此文将以以下几个点展开:

    • 历史上的刺马案
    • 剧本与电影中马新贻人物形象的变化
    • 所谓的张汶祥视角,隐藏了什么?
    • 马忠信是谁的人?
    • 附录:刺马剧本(见公众号)

    -历史上的刺马案-

    历史上的刺马案,作为晚清四大奇案,轰动一时。南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首都,在清军(湘军)收复南京后的一段时间内,是多方势力角逐的敏感要地。湘军于同治三年收复南京,可是太平军积累多年的巨额财富却下落不明,据说被曾国荃和几位湘军领袖独吞了。由于连年征战,朝廷入不敷出非常缺钱,慈禧太后为了查明这笔宝藏的下落,派非湘军体系的马新贻于同治七年出任两江总督,坐镇南京。

    同治九年七月,马新贻被刺后,张汶祥束手就擒,张在狱中透露,他下手行刺的主因是马“不仁不义”,但实情则指明要曾国藩和刑部尚书郑敦谨来审理才肯说。之后的情况,我就搬维基百科的原文了:

    江寧將軍魁玉審理刺馬案月餘,毫無進展,九月一日,張之洞從兄張之萬赴金陵,與魁玉會審,马新贻部屬袁保庆等人要求严刑问讯,张之萬以「案情重大,不便徒事刑求。偿未正典刑而瘐死,谁负其咎」拒絕,最後仍無結果,张之萬匯同魁玉上奏说:「兇犯張汶祥曾从髮、捻,复通海盗,因马新贻前在浙抚任内,剿办南田海盗,戮伊伙党甚多。又因伊妻罗氏为吴炳燮诱逃,曾于马新贻阅边至宁波时,拦舆呈控,未准审理,该犯心怀忿恨。适在逃海盗龙启云等复指使,張汶祥为同伙报仇,即为自己泄恨,張汶祥被激允许。……本年七月二十六日,随从混进督署,突出行凶,再三质讯,矢口不移其供,无另有主使各情,尚属可信。」

    ——朝廷的奏章上当然不会有马新贻杀兄占嫂的台本,这个台本估计也是从民间八卦小报中流传下来的。可是张之万的台本,放谁谁都不信啊!慈禧当然是第一个不信的。

    慈禧太后對此調查結果不滿,再派刑部尚書鄭敦謹與曾國藩親至兩江總督轅門再查此案,慈禧曾問曾國藩:「此案豈不甚怪?」曾國藩答:「的確怪。」慈禧促曾國藩接任兩江總督,並速至金陵查案,曾國藩卻稱病延遲數月未行;慈禧第二次問起,曾國藩才赴任。抵達金陵江寧府後,曾國藩不審案,卻每日翻看紀曉嵐寫作的志怪小說《閱微草堂筆記》,悠閒度日,至鄭敦謹抵金陵後,曾國藩才開始調閱案卷。鄧之誠《骨董三記》說:「國藩不欲深求,必有不能深求者在。」鄭敦謹連審十四日,案情一無所得,只好和曾国藩联名上奏:“此案张之萬等审讯结果,是实!”同治十年三月二十六日,朝廷下旨,将刺客张汶祥凌遲處死。郑敦谨感嘆官場黑暗,索性辞官歸鄉。

    如此惊天大案,审的不明不白,结的不明不白,马新贻死的不明不白,曾国藩毫发未伤。只能说,慈禧算是输了,而湘军淮军等地方武装在江南的势力进一步的稳固也为后来东南互保乃至清朝的覆灭奠定了基础。

    -剧本与电影中马新贻人物形象的变化-

    刺马案名盛一时,早在案发之初同治九年(1870年),就被改编为了海派京剧《张汶祥刺马》。张彻作为资深京剧票友,自然是看过这出戏的。历史上的马新贻,在刺马案后经过了一系列民间添油加醋的描述,形象自然是不光彩的。刺马电影中的马新贻,和民间的马新贻形象是存在较大出入的。但马新贻的人物形象,从历史到剧本,再从剧本到电影成片的变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张彻自己说过刺马是他的宠儿,我看过很多遍刺马,我敢说导演对电影剧本的雕琢是相当精细的。

    我有幸买到了1972年11月的《南国电影》,这本杂志刊登了《刺马》剧本,主笔者为张彻和倪匡。此时刺马还未公映,插图不是剧照,而是手绘漫画,漫画和后来电影中的分镜有些相似。我猜这个版本是最接近原始剧本的版本,从中可以看出有些地方和公映的版本有些出入。我整理了一下剧本与电影的出入,有兴趣读剧本的可以参考本文的附录。

    首先,三兄弟未结拜时,张文祥喊米兰是“大嫂”,而不是片中的“二嫂”; 第十节、三兄弟攻打太平天国的戏份中,原本客串的是郑雷,但后来变成了苏州将军李修贤,此处有删减,郑雷的戏份涉及满汉冲突,台词有三兄弟身为汉人为满人卖命,不得好死; 第十一节、三兄弟功成名就之前,米兰在总督府寂寞喂鱼; 第十二节、马新贻画画,米兰进入房间勾引之,马打翻了颜料缸(片中为笔筒),有床戏被删,米兰没露;

    第十三节,张汶祥的供状中,对马新贻有一段贬义的描述被删“马新贻勾引弟媳,伦常乖变!汶祥时加注意。奸夫淫妇,恋奸热情,汶祥初不知马新贻狼子野心,一致于此!故乃隐忍不发——” 第十四节、马新贻听马忠信劝杀黄纵前的看画内容被删,马指使杀黄后,米兰和马拥抱内容被删;张文祥在黄纵遇害之后去找马,骂米兰“贱婢!淫妇!”,片中把“贱婢”删了; 第二十一节、校场刺马时,剧本中没有马的“要不是你事情也不会到这个地步”这句台词,片中多了一句台词; 第二十二节、米兰在闺房中听马忠信报告马新贻死讯; 第二十三节、马忠信与李文台词“张文祥的供状会暴露出他们杀黄纵的事”被删; 第二十四节、米兰看着张文祥受刑后,随珠链倒下的戏份被删;

    回过头来说说电影中的马新贻,首先马新贻是一个野心家的形象,他在电影中的所有行为(除了和米兰的那段算是情不自禁的意外),都是围绕着他的野心展开的。甚至可以说,他一身白衣出场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野心家了。马新贻闯荡江湖的时候,已经中举了,正经的举人,怎么会中举之后还混江湖,甚至去当山贼,只能解释为他混江湖、笼络黄、张二人是为了太平军作乱时培养自己的势力,为自己后期出将入相做准备。甚至于马新贻在水池边和米兰暧昧之后,就溜去秋试(片中说马新贻是头伏天出发的,那中间至少隔了两三个月),也充满了一股野心家为了保护自己节操的说辞。他后来当了官之后依旧独身,说明对米兰的感情还是深的,并不始于水池边的暧昧。后来马新贻即使是为了自己的官位杀了黄纵,也没有要杀张汶祥的意思,甚至于要继续在事业上提携这位小弟。张汶祥戳穿了马新贻的阴谋,马新贻也没有丝毫后悔杀黄纵的意思,大概是在他心目中,黄纵的性命成为他官位的垫脚石是本分。行刺当日,张汶祥对马新贻说:“马新贻,你还认得我么!”,而马则反复说“我要亲手拿住张汶祥”,“张汶祥,我拿住你”,大概也是心中觉得这位小弟就是该跟他混的,就连死都逃不过他的手掌心。

    电影的叙事视角是张汶祥,张汶祥对于马新贻的描述也是较为正面的:

    “马新贻武功高强、才智过人、令人折服

    “犯人及义兄黄纵为马新贻所救,感激涕零!马新贻心怀大志、非同凡响、惊为天人!

    黄张二人,无论是前期在山寨还是后期在南京,对马新贻都存在事业上的依附关系。张汶祥在山寨时期就“大哥说大哥说”了,而黄纵在后期,对马的依赖是高于对张的依赖的,死前连张汶祥和他说马新贻占了他老婆的话都不肯相信。这人物关系大概和水浒传里面,吴用最开始和晁盖混,改投宋江之后和给宋江交情更铁的性质差不多。张汶祥刺杀马新贻一部分是出于对黄纵的义气,也有很大成分是对兄弟情破灭的失望,否则不至于在刚发现奸情的时候守住秘密为三人留住颜面。

    米兰的人物形象很有意思,她年少时期就跟了黄纵跑江湖做剪径小贼,大概是个草莽妇女,可她和马新贻之间的关系反倒比较平等。黄张二人是跟着马新贻做事的,听说马新贻要去秋试,反应很一致,都是一副失了主心骨的样子:“你走了山寨怎么办?我们怎么办?”,米兰倒是很理解马新贻的,伤心之余倒是大大方方把马送走了。奸情被揭穿之后,面对张汶祥,她表现得非常坦荡,说自己会去和老二谈,只不过她没意识到老二再也回不来了。张彻的剧本中,张汶祥的失望和仇恨主要是落在马新贻身上了,大概考虑到米兰和黄纵的婚姻确实不太幸福而且米兰不像潘金莲是杀夫的主谋,片中并未描写张汶祥对淫妇米兰的仇恨,可到了陈可辛的《投名状》中,刺马故事的女主可就没这么好命了,我记得金城武在杀李连杰之前,似乎是先把徐静蕾干掉了。

    总体而言,剧本和成片的差异并不大,除了对一些细节做了调整,主要的改动还是在删去了张汶祥对马新贻和米兰的负面描述,保留了张汶祥供状中对马新贻的那些彩虹屁,以此,张汶祥对“奸夫淫妇”的态度完全变了,使得成片颇有一种,张汶祥一开始对马新贻有多佩服,黄纵死后对马新贻就有多恨的效果

    片中狄龙有一句台词“有这样的志气,才能有这样的将来”,那么刺马这部电影则可以说是“有这样的卡司,才能有这样的经典”。此片的选角真的是特别好,马新贻从风度翩翩的白衣书生到蓝色蟒袍的野心家的转变狄龙都拿捏的特别好,而姜大卫也演出了讲义气的三弟张汶祥心思细腻敏感的一面,陈观泰则是草莽英雄。如果不是狄龙、姜大卫、陈观泰、井莉四位演员,换其他演员大概很难演出四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刺马的整体拍摄风格现在看来非常粗糙甚至透着苍凉,但是人物间的感情却非常真挚,角色的转变也非常自然。狄龙对马新贻的评价是:“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拍得很立体、很人性,我也很喜欢。我清楚记得的一句对白‘凡是阻挡我去路的人,我都要一脚把他踢开’ ”。金马奖后来给狄龙颁了一个“特别演技奖”,据说是因为那个年代还不敢让反派当影帝,而此前获得过该奖项的明星有以梁山伯一角轰动全台湾的女星凌波。

    -所谓的张汶祥视角,隐藏了什么?-

    古早港片看得多的朋友都知道,新浪潮之前的港产商业片,编剧套路,尤其是古装戏的编剧套路,和梁祝、林冲夜奔之类的戏曲、古典小说如出一辙,编剧个个都是上帝视角,大笔一开,谁是奸夫谁是淫妇这主角不知道的事儿观众门清。光凭这倒叙+张汶祥视角的剧本效果,刺马就已经比同时代的华语电影别致多了。叙事角度在电影剧本中的重要性不亚于故事本身,试想,如果刺马是以米兰的视角展开的,那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举个例子,刺马电影中,山寨后的水池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地点,在这里,马新贻第一次和米兰抱在一起;马新贻当上两江总督后,和米兰搞上的那晚,还在回忆这个水池(可能是回忆米兰,也可能是回忆山寨),他还为了小水池画了幅画……

    可关键是,按照电影中的设置,这一切都是张汶祥在庭审的时候说出来的,张汶祥又没亲眼见过两人在水池边拥抱,那他怎么会知道水池边发生的事,那只能推断为,他发现奸情那晚在马新贻的书房看到了米兰的珠钗,又看到了马新贻的画而自己做的联想。

    那有人会说了,万一张汶祥说谎呢?那电影人设岂不是全塌了?——人之将死,我们就假设张汶祥没有说谎吧,否则电影没法看了。不过即使张汶祥没说谎,他也可能没有全面客观描述他知道的事。

    那么,哪些事被张汶祥在庭审中隐藏了呢?——那就是马新贻去山寨找黄纵和张汶祥的真正目的。

    这就要结合历史上的刺马案了。首先我们看电影中,马新贻差人回到山寨后的时间节点,那个时候,南京已经被曾国荃打下来了,此时已经不是朝廷攻打太平天国最艰难的时刻了。而马新贻在朝廷当官,也不是全无亲信的,他的堂弟马忠信和李文就一向跟他混。那么马新贻为什么还要差人去山寨,很简单,他需要找直接听命于自己的武装,一方面是因为太平军的零散部队还具有一定威胁性,剿灭了这些游兵散勇能升官,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马新贻不是湖南人,混不进湘军圈子,他需要完全没有湘军背景的黄纵张汶祥帮他,如果只有马忠信和李文,而没有自己的武装,是不够的。马新贻见到来投奔他的黄张二人后也说:“从此以后,不要再提山寨二字”,在清朝,两榜进士最看重的就是出身,如果不是实在缺人手,马新贻是断然不会冒着暴露原来混江湖的黑历史去找黄张二人的。不过那个时候,马新贻还不是两江总督,还是“蒙曾帅看中”初建军功的官员,可见马新贻找到黄张二人时还跟着曾国藩混,但此时他已经做好了脱离曾国藩的准备。“把老师踹了”在官场上是个忌讳,马新贻只能低调从事,这从马新贻差人回到山寨后的信就能看出来,这封信是张汶祥念出来的:“大哥让我们带着山上的弟兄全投军去,立刻下山,行动的时候不可惊动地方官府”,而投军后,黄张二人很失望马新贻没有出城迎接,他们的反应是:“我们带来的人呢?”——“我们在此整编,陆续归营”。由此可见,马新贻在官场中可谓处处小心,不敢不低调。

    后来,马新贻带着黄纵张汶祥屡建军功,于是非湘军出身的他入了慈禧太后的法眼,选了马新贻当两江总督。而慈禧太后给他的秘密任务,就是要找到太平军宝藏的下落,而黄张二人,就是帮马新贻找宝藏的。可慈禧提拔了他,湘军的人会有多不爽?南京城是我们打下来的,仗打完了,当两江总督的却不是曾大人!片中,马忠信的几句话不离“上头的猜忌”、“中堂大人说”,想来马新贻戴着封疆大吏的顶戴的同时,也要承受不少来自上头的压力。此时的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大概已经对他颇有微词,所以马新贻无论做什么,更加需要谨慎低调。

    对于马新贻而言,找到太平军的宝藏,他就能入军机了。他身边有他最信赖的,且在官场没有任何根基的黄纵与张汶祥,他想凭这两位的能力,难道还会找不到太平军的宝藏么?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黄纵并不是一个上进的人,在大哥升官的关键时刻掉链子了,他知道马新贻的秘密使命,依旧不思进取天天泡秦淮河夜场。可不就被京城的御史和湘军的人抓到把柄了么?枪打出头鸟,黄纵在南京替马新贻找宝藏的事,是万万不能高调的,湘军的人但凡盯上了黄纵,那就坐实了马新贻与湘军对着干的事实。马新贻一怕黄纵被湘军盯上泄露他的秘密任务,二怕自己和米兰的奸情暴露后事情闹大无法收场,加之受到了小人挑拨,于是就派人把可怜的黄纵做掉了。

    黄纵的死和马忠信和湘军都是脱不开关系的,甚至于马新贻的死,我个人认为和湘军也是脱不开关系的,不过展开这个话题之前,需要先回答一个问题——马忠信到底是谁的人?

    -马忠信是谁的人?-

    马忠信的设定是马新贻的远方堂弟,马新贻从政以来,马忠信就是他的马仔。可同为马新贻的马仔,马忠信和黄张二人,似乎一上来就不对路。马新贻当上两江总督后,马忠信甚至挑拨了两兄弟间的关系,间接促成了黄纵惨死。

    我猜吧,马忠信有被湘军渗透的嫌疑。从机会上来说,马新贻跟曾帅混的时候,马忠信就跟马新贻混了,那么自然而然,他和湘军的人走的会比黄张二人近一些。马新贻当上两江总督后,马忠信和湘军的人还时常会互通有无,中堂大人的消息,他时不时会知道一些:“中堂大人那边说,很有些蜚短流长,在说制军的不是,那些御史大人的嘴,总得堵一堵才好”,“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说,黄大人整天在秦淮河画舫里,不理事务,闲话很多,恐怕有碍大人的前程”。马新贻自然是知道马忠信和湘军的关系的,就连派人去京城送礼的事,都是让马忠信安排的,不过他也需要一个和湘军说得上话的人,所以马忠信,他还是信得过的。

    但总归忌讳马忠信和湘军的密切,马新贻没有让马忠信去找寻太平军宝藏的任务,而派了黄纵和张汶祥去找。(以下是推理+脑补)然而很不巧,黄纵泡夜店太频繁惹人注意,湘军本来想参黄纵一本的,结果没想到彻查了一下,黄纵在找太平军的宝藏,这就犯了湘军的大忌讳了!湘军得知此事之后,最初也不至于起了杀心,杀两江总督是件大事,不是小马仔能拍板的事,他们最初大概只是想找个由头把马黄张三人都拉下马,可没想到,没等湘军先动手,马忠信已经急了,三言两语怂恿马新贻把黄纵干掉了。马忠信为什么会急?很简单,他一直以为马新贻是跟着曾帅混的,已经和湘军的人分到太平军的钱了。马新贻是要入军机的人,做官自然是把名望看得比什么钱都要重要的,手上很干净不会给人留把柄,可下面的人就不一定了。马忠信从湘军那边听说了黄纵和马新贻在找太平军的宝藏,可不得自乱阵脚,先下手为强,把黄纵干掉再说么?

    黄纵死了,张汶祥逃了,兄弟如手足,马新贻的手足都断了,他离死还会远么?

    刺马当日,马新贻的两江总督府,简直漏的和筛子一样,张汶祥躲在校场居然没被发现,很难说没有湘军的功劳。甚至于张汶祥会得知黄纵死于马新贻之手,也有可能是湘军的人通风报信的,只是张汶祥在庭审时一心想塑造马新贻杀兄占嫂的形象没提到湘军罢了。马新贻被刺后大概不仅意识到了自己身边全都是湘军的人,还意识到了马忠信的反水,否则单单为了黄纵,他也不会对马忠信说:“没有你,事情未必会到这个地步,我现在还没有死,照样能杀了你”。马新贻被刺后,自觉干不过曾国藩了,还不如死在张汶祥手里算了。

    马新贻一死,马忠信就彻底改投了湘军。电影中,马忠信庭审穿的官服比他之前穿的官服品级都要高,足可见马新贻死后马忠信的官位升了不少。马忠信在刺马案庭审过程中,和李文一起上庭要求重判张汶祥,一是为了掩埋自己杀黄纵的黑历史,二是为了灭张汶祥的口,使太平军宝藏一时无人再敢提。

    山寨的兄弟的鲜血染红了马新贻的顶戴,黄纵的性命成为了马新贻的垫脚石,而马新贻张汶祥又何尝不是马忠信的垫脚石呢?影片最后的画面是马忠信与其他小人的狂欢,大概也是天道轮回吧。

    -附录:刺马剧本(见公众号)-

     5 ) 张彻的顶峰之作,制作精良,稍有遗憾

    1、感情戏出乎意料地细腻、丰满,在张彻的片子中实属罕见。兄弟情份的刻画倒也罢了,马新贻与二嫂的两段感情戏简直浓墨重彩,不惜笔墨。一段是马与二嫂在山涧边珠胎暗结。一段是任两江总督后回南京与二嫂重逢第一面,先通过马绘制山水来渲染对山涧情的留恋,又重点刻画马握住二嫂的柔夷不肯松手,以至于把笔架都带翻了。以笔架比喻马新贻“斯文扫地”,似隐含张导的遣责。最后两人搂在一处,镜头一转,大特写二嫂头上跌落的发簪。这支发簪正是当年二哥所送。从来只闻新人笑,几时识得旧人哭。妙。

    2、狄龙的表演很棒,拿奖是应该的。出场的英俊爽朗,中期的锐意进取。尤其做官后第一次登场,畜了胡须,语气沉稳缓慢,气场强大,与两个草寇兄弟对比极大。后期决定牺牲老二时,痛下狠心,皮肉颤抖,令人不寒而栗。缺点是最后大决战时突然要与老三单打独斗,转变突然,没有交待清楚。以他为官后的凶狠功利,似乎不太能做出这样血性冲动的举动。中间缺少一段对二哥负疚的心理刻画。

    3、姜大卫的戏份不够出彩。身材偏瘦弱,动作戏松松垮垮,略显浮夸。又因为双眉倒挂,笑起来歪斜了嘴,总有点邪气的感觉。而他又老喜欢笑,戏不好笑来凑。毕竟是星二代,天生有主角光环。老三的角色有点弱,比不上新版中的金城武。

    4、故事框架设计精巧。通过老三张汶祥在堂上的供述,逐一回溯剧情。供状笔墨赏心悦目。姜大卫在供述的表演中倒颇正气凛然,视死如归。张彻可能欣赏的正是他身上那股凶狠劲,天不怕地不怕,舍得一身寡,要把皇帝拉下马。镜头处理颇为讲究,多处镜头巧妙刻画人物心理,留下深刻印像。

    结尾重点刻画老三被开膛剖腹,插入二嫂的回忆追思,蒙太奇效果与《勇敢的心》如出一辙。而二嫂的珠胎暗结,在《勇敢的心》中似乎也能找到备份。

     6 ) 从刺马到昆汀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作乱,清廷无能,不得不依重曾国藩麾下的湘军。后太平军被湘军“荡平”,慈禧太后为了防止曾国藩独大,于是她把曾国藩调离江宁,任命马新贻为两江总督,并迅速裁撤湘军。上任没多久后马新贻被刺身亡,慈禧于是又赶紧调回曾国藩至江宁,任命为两江总督,自此,两江总督宝座长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人不敢问津。

    与此同时,马新贻被刺案疑点重重,在民间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的政治谋杀,有人说这是另有别情。这就是清末著名的四大奇案之一,张文祥刺马案。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邵氏电影就将这一故事改编成了电影《刺马》,导演张彻,编剧倪匡,主演狄龙、姜大卫和井莉。这在当时的香港算是超华丽阵容了。再后来,香港导演陈可辛根据张彻的《刺马》又改编了同题材的电影《投名状》。这两部影片都采用了当时民间的马新贻夺兄弟之妻后为兄弟所杀的说法。这种题材因为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而且更有戏剧性,所以更为普通老百姓所接收。至于历史真相到底如何,那就无所知晓了。张彻的《刺马》据传当时编剧倪匡只用了三天就搞定了剧本(倪匡是一个写作速度惊人的作家每小时八千字)。但是不难想象,即便如此神速,这样的剧本肯定也有着这样那样的漏洞。好在张彻驾驭武侠片轻车熟路。

    老港片的所有打斗戏份有着很明显的拆招的痕迹,演员的每一式都像是摆拍好后然后再人为的一帧帧的拼凑到一块。那时的武术指导只能做到这样了,预先设定好演员之间的每一个动作,然后连成一长串打斗。我相信看惯了徐克武侠片的人,现在倘回头看张彻肯定特别没耐性,我差不多就这样,全程快进看完。这部电影最让我受不了的倒不是那打斗,而是拖沓的镜头,电影时长近两个小时,实际上真正的戏份估计只有一个小时,很多镜头都浪费在了一些无谓的场景上,比如远处看到一人骑着一匹马,镜头非得让你看清楚这匹马是如何从远处一步步走过来,生怕你盯错了人似的。主角们的台词也有待考究,反正你只要愿意回发现这部电影真心有够粗糙,不过外行如我者,只能看到粗糙面了。还有就是当时的电影剪辑水平其实是最最大的限制。电影的剧本和题材这是在任何年代都没有限制的,它之于每一代电影人都是无比公平,不会因为早一些就有更好更多题材,晚一些就只能吃剩下的。这部电影里面演员的塑造也有问题,比如姜大卫饰演的张文祥在剧中始终嬉皮笑脸浑身痞气,但是导演硬是给这个人物塑造成一个悲剧英雄,有违和感,不过好在姜大卫演技不错,片中的每一个坏笑都好的没话说。昆汀·塔兰蒂诺特别喜欢张彻的电影,他的《杀死比尔》系列就是像张彻致敬之作。我唯一能找到一点张彻痕迹的就是,我记得在《被解放的姜戈》里面,莱昂纳多第一次出场时,从他扭头摄像立马给了一个由远及近的快移的特写镜头。这种快移镜头在这部电影里简直是数不胜数。恕我外行,只能牵强的找到这么一点“模仿”痕迹。

    像我这样的外行只能挑这么一堆无关大雅的刺了,再深刻的东西我就自恨眼拙了。但是我知道这样看电影的态度很可取,这就够了。

     短评

    看完看了一圈短评,几乎都在说三件事,第一,本片里龙叔的美貌简直是巅峰了,绝代公子;第二,赞叹井莉的妩媚风情,对了,还不忘记踩一脚徐静蕾;第三,导演,人死了为什么要在地上滚啊滚啊滚啊,好累的啊喂。哈哈。我都赞同!

    7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7/10。导演太偏爱张汶祥了,先拍衙门匾牌再摇到内堂门外两排侍卫,奠定完庄严的环境气氛才亮相关键人物:仰拍张汶祥面对法官轻蔑的笑,其对兄弟隐情的明察秋毫没金城武杀嫂那么思想幼稚,其余二人均脸谱化甚至不及单骑顺走银两的嫂子有个性,武打场面发力点配合全景到特写的变焦缺乏动作速度和紧凑感。

    12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放在今天看也不失为一个好剧本。张彻难得将男女感情拍得这么好。狄龙的马新贻可能是他演过的最有深度的角色,前期白衣翩翩的公子到后期欲望写在脸上的野心家都演绎得非常好。马和张若不是狄姜来演的话肯定不会有这么多遐想,其实片中三弟明显对大哥比较疏离,张是个聪明人,其城府不输马,只是他没有马那样的权力欲。最后一班小人在马的灵前弹冠相庆,无疑是对所谓英雄与权力的最大嘲讽。

    16分钟前
    • 吕六一
    • 推荐

    旧时的观念,如武松杀西门庆,与他和潘金莲是不是真爱没有关系。

    17分钟前
    • 请尊敬王道长
    • 还行

    黑泽明《罗生门》、张艺谋《英雄》叙事结构与此类似,陈可辛《投名状》翻拍自此,狄龙因此片扮演反面角色而荣获第11届金马奖最佳演员特别奖。《刺马》情节虽仍显细节不足,但比早期的张彻复杂性增加了。狄龙内敛到位的演技,更是立起了整部电影,像是京戏里的鼓师,掌握着节奏和调性。“大丈夫应该封疆掠土……有这样的志气,才有这样的将来。”从基于三兄弟不牢固友谊的结拜,到内部相残,再到三弟张汶祥(姜大卫扮演)在众官员的笑声中被剖心挖肺死掉,宣告了三个人的全部落幕,可以解读到官场和欲望之吞噬人性、变异人性的可怕性,导演虽并不着力刻画这部分,但这部分仍能使有心人脊背一凉。

    19分钟前
    • 张敞
    • 推荐

    20100412:自然是有老片子的瑕疵和不习惯,但姜大卫真是绝了!原来周杰伦长得真的好像他啊……// 20171128:7年后重看,评分没变,但想把所有星都给狄龙,给他不再毫无自觉的美和突破自我的演技。佳人难再得。

    23分钟前
    • 微子
    • 推荐

    1,米雪在本片扮演一个妓女。2,李修贤是太平军守门的武将。3,本片可以叫《翻滚吧,刺马》,好几个长镜头的刻意在地上翻滚,最夸张的是李修贤,滚的我看不下去了。4,狄龙的肌肉实在太帅,演技也好。5,姜大卫明显的鸡胸,太瘦。没看见他赤裸上身过。6,女主井莉,身材好,77年拍的《多情剑客无情剑》扮演武林第一美人林仙儿。7,真实案件是唐朝到近代史第一个刺客案,真相扑朔迷离。官方2个说法,本片采用是民间说法。8,陈观泰在《义胆群英》中顶替伤病的狄龙,表现非常好,近期参演了《师父》。9,武术指导是当时金牌武指唐佳和刘家良10,1990年,张彻的2个弟子翻拍了《刺马》,吴宇森《喋血街头》午马《西环的故事》。11,两江总督历任:曾国藩(湘军)-马新贻(慈溪委派)-曾国藩(湘军),所以有湘军下手之说,是个权力的游戏。

    26分钟前
    • 君心可晴
    • 推荐

    当年邵氏的草台班子,人物关系粗暴直接,不如陈可辛版的细腻浪漫。不过大哥在军营里的威势压迫还是相当到位,人情炎凉瞬间爆表。狄龙的杀气重而霸气,姜大卫很帅很帅。。。

    29分钟前
    • 你的益达
    • 还行

    果然是前辈,暴力美学已经初见雏型。人物中刀中剑后用高速摄影表现身体痛苦扭曲,像跳舞一样。全片充斥着大量的现在槽鄙视的变焦距推拉镜头,用来改变景别,烘托气氛,很有时代特点。真是会调教演员,狄龙在《倾国倾城》中那么懦弱,在这里就真的有几分阴唳,姜大卫看上去有点老,要看他们最青春的样子,《新独臂刀》比较好。里面大量的武戏看上去很假,比如一倒地就自动在地面上不停的滚,还有打斗时的音效,就像一个个小炸弹爆了。

    32分钟前
    • 李子鲤|Lilith
    • 推荐

    别的都不说了,就说说演员吧:天啊,两大男主那可真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啊,那气质,那魅力,还真想不出现在的青年男演员有几个能拿得出手?一个玉树临风,英俊潇洒,一个狂放不羁,豪情万丈,使人难舍难弃,欲罢不能,哎,不说了,我一个大男人都快花痴了...还有女主,那叫一个中国味儿啊...

    33分钟前
    • D.KING
    • 推荐

    狄龙姜大卫是何奇俊悄啊阴功!

    35分钟前
    • snowinter
    • 推荐

    二十年后老姜又演了龙哥演过的马新贻。张老师这部运镜叙事很好看,而且男女之情欲也不差。龙哥的颜值身段造型演技还有和小姜双人舞时各种爱的假摔值(张)百万颗五星!有位说看这部截了800张图,当年看投名状完完全全理解不了徐静蕾李连杰,然而龙哥一出场我就秒懂了。1.15@国立アーカブ大屏幕龙龙肉体真美好。这张老师让死者在坡上多滚一会的动作安排全场笑疯了

    36分钟前
    • 力荐

    都说温柔乡是英雄冢,其实名利乡才是。美人是英雄欲兼顾的鱼或熊掌。二哥不听三弟劝,有一点命运的味道。姜大卫一副惫懒模样,狄龙气度不凡,两人难道没演过小鱼儿和花无缺?当以为自己志气未变时,曾经的远大前程已变成了狭隘格局。

    41分钟前
    • 溪 上
    • 推荐

    狄龙倍儿起范儿 大卫式淫笑也很正

    46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大哥、三弟、二嫂的价值观都是极为暧昧复杂纠缠矛盾的,唯一没想法的二哥最早死去。故事其实蛮奇怪的,建功立业官场斗争这些都没显露出来,只是以红颜祸水来组织悲剧,有点弗洛伊德的意思。

    48分钟前
    • xīn
    • 推荐

    客观说,陈可辛的翻拍是超越前作的。其实我真的一直认为张彻的武侠不太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太生硬,人物单薄,而且过于迷恋男性肌肉和血浆

    51分钟前
    • 37°2
    • 还行

    全片始终从略高于狄龙视线的角度拍摄他的面部特写,所以片中马新贻多是垂首抬眼看人,更显阴狠之气。狄龙的造型突破了张彻电影素以黑白分割人物正邪、处境的惯例,其刚出场时一派正面小生打扮,但细端详下,化妆师已刻意将其双眉画得斜飞入鬓,更添一折纸扇耍帅,已然与《保镖》中的白衣形象有了区别。

    53分钟前
    • hoffman
    • 推荐

    这绝对是纯爷们儿影儿,3位都是。姑娘也是找最男人的那位。狄龙是真正的帅哥,而且这次演的真是不错。姜杰伦年轻时候青春活力可爱!说回故事,纯粹从当时来说,这个故事分明是难得的好。当然冲着狄龙那张脸,怎么能演坏人呢?顺便说女人,其实选大哥有错吗?其实最惨也最自私又最不忘情的还是女人啊~

    55分钟前
    • 冰点之1234
    • 推荐

    三兄弟本不是一路人,翻脸分裂只是迟早的事有没有女人的介入结局都会一样。马新贻临死前那句“张文祥我拿住你了”真是要多色气有多色气,ps张老师总算让小姜总算露了那么一秒钟

    57分钟前
    • 小雀斑饲养员
    • 推荐

    刺马案这种奇事,历史上穿凿附会的东西很多,要出彩实在很难。狄龙的反派倒是不错,狄龙和陈观泰都偏弱,张文祥也搞来几乎只有一个表情,就是咧着嘴笑。最后的刺马和剜心段落过于拖沓,大大丧失了力度。此外要说看点,几乎都在狄龙和井莉的戏份上。

    1小时前
    • 鬼腳七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