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5

    主演:梁文道 

    导演:谢徽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剧照 NO.1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剧照 NO.2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剧照 NO.3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剧照 NO.4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剧照 NO.5一千零一夜第一季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梁文道主持的电视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停播曾引发关注,而日前,梁文道推出一档网络文化视频节目《一千零一夜》,将在5月上线。  据介绍,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力图呈现“行走”的读书节目,“只有晚上,只在街头,只读经典”,梁文道将在节目中与观众分享他对经典的理解。  对于传统的 电视台读书、文化类节目是否面临困境,比如《开卷八分钟》的停播,梁文道说道,全球出版界所出的书类的总量是在增加的。当大家都预言书要完蛋了,为什么书的印量还增加?而且阅读人口没有减少,只是换了媒体。他相信电视台或者电台做读书节目之所以有难度,恰恰是旧媒体的问题。电视台是大众传播,比如晚上9点多播一个节目,你怎么保证当时那一刻全国要看读书节目的人都会在那儿准时地去看它?不太可能。也许新媒体会找到不同的方向。互联网比较有可能聚焦,更窄众地黏着一群想看书、想了解读书的,而且又想看节目的一群人。

     长篇影评

     1 ) 《一千零一夜》——夜行中涤荡灵魂的读书人

    开场白: 整座城市随着夜幕的降临,变幻成了另一种色彩。道路两旁的街灯、川流不息的车辆闪现着不同的色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有的穿梭于下班路上、有的还在焦急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公交。总是能看到一个穿梭于他们其间的男子手捧一本书,步履不惊的从人流中走过,没有繁复冗长的铺垫,只是用心在向你娓娓道来每一本他认真读过的书。

    《一千零一夜》不是一档综艺节目,是非常纯粹的一档读书节目。我想道长做这档节目不止是想向我们分享及推荐他读过的好书,也想让身边读书的人和他自己坚定自己读书的信念,也让身边那些不知道如何读书和不读书的人也开始读书,就像他在讲某期节目时说过的,推己及人,当我们自己不断向日趋完美的自己迈进时,别忘了让身边和这个社会也更加完美。

    从开始看《一千零一夜》的第一期时,我突然意识我看过的很多书,其实只停留在书本的浅水区;看完道长的节目,我还会再重新读一遍这些书,肯定会有更加不同的收获和体验。道长不仅仅停留于分享和推荐的层面,他还会将他的读书方法在不经意间渗透到你的脑海。他的节目并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老派填鸭式讲授,他会让你置身其中,回味无穷。比如他在某期节目中,推荐和分享一本书,先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引出今天要推荐的书籍。然后简单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故事情节等常规性介绍(此处为常规性介绍,对于未读过此书的人非常必要)。虽说此块为常规性介绍,但并不是愚人的照本宣科,而是将当时的背景与现今做切换,让你不局限在历史中,也会根据历史跳跃到现今,你会发现历史与现在有时会有惊人的巧合,但到底是巧合还是必然,就需要身为读者的你细细品味了。常规性介绍结束后,道长会透过文字和故事内容的表层性,深入到书中的内核,那种感觉对我来说如同剥洋葱的过程,剥到最后的一刻你才在泪目中明白写作者的良苦用心。

    关于《一千零一夜》背景及音乐也是这个节目的亮点。夜色、灯光、车水马龙的街头的阵阵喧嚣、众生相等等,还有伴随着夜色下读书人的背景音乐,不也是一本巨大浩瀚的书籍吗,其中的每个人都是一本行走的书,他们将生活与周围的景色交织起来每天谱写着不同的书,酸甜苦辣、他们内心的五味陈杂的某个角落应该也躺着一部等待别人开启的书籍。

    希望你看到我的评论后,也能在一天落下帷幕后,静静地聆听在夜行中涤荡灵魂的道长为你娓娓道来。当你看完时,若其中的某本书能引起你的共鸣,愿你能拿来静静的体味出自己的故事。

     2 ) 有趣是世间的糖

    “……我们刚才读到的这一段是宋哲宗时候的事,这是《天龙八部》的时代背景,而萧峰死的这个场景则是长城的雁门关外。这正好让我想起我最近看一部电影——很多人劝我不要去看——但我忍不住好奇心,还是去看了。那就是张艺谋导演的《长城》。

    “好电影!

    “首先,第一,有我喜欢的一号女演员景甜小姐。她在我心目中是中国演员的典范。她演戏神乎其神,她不是靠表情,她表情不动声色,她靠内心。她表面上好像都是一样的表情,但那种内心戏你感受得到就感受得到,你有境界;你感受不到,那你就太次了。

    “回过头来我觉得《长城》这个电影为什么好。

    “它总算让我们见识到我们建长城是为了什么,总算让我们看到传说中的境外反华势力是什么——卧槽,就是怪兽!

    “那真得防着点儿,是不是?

    “那为什么这个戏为什么偏偏找了马特戴蒙这个老外来当英雄主角吗?这不是也很灭我们中国人自己威风吗?我不这么看。

    “大家要注意,马特戴蒙这个角色,这个英国人,不远万里而来,协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GC主义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宋朝的GCD员去学习。”

    以上,来自道长梁文道谈阅读的节目《一千零一夜》,《天龙八部》专题。

    这么严肃的节目里,道长突然正襟危坐地说了这样一番话,弹幕一下子就炸了。我特别开心,开心了好几天。开心,是因为这份突如其来的有趣,更是因为这么多在看读书节目的人同时get到了这份有趣。

    是的,有趣,仿佛一个接头暗号。

    幽默是很高级的。所以我从来不用逗比这样的话称呼任何人或者自称,汉语这么美,因为逗比这种词的出现,仿佛烂掉了。

    我乐于称赞和被称赞为幽默,机智,有趣,甚至因为幽默机智有趣而偶尔显得刻薄这样的评价,也不是人人都配得上的。

    如果说悲天悯人是世间的盐,那有趣就是世间的糖。

    感谢你读书,更感谢你有趣。感谢你呈现了一个读书人真正的样子,而不是饱受诟病的打了双引号的文艺青年。谢谢。

    >>>>>>>>>>>>>>>>>>>>>>>>>>>>>>>>>>>>>>>>>>>>>>>>>>>>>>>>>>>>>>>>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幸福是刀口舔蜜】

     3 ) 淡定从哪来

    听得越多越觉得,道长的淡定是来自于他见识过古往今来的大家和他们的灵魂,所以他知道真正的国民诗人关心的是谁、知道真正的左派是如何为弱势群体抗争、知道找到一生挚爱事业的人是如何投身其中、知道在战争与丛林中冒险的灵魂是如何处变不惊、精神贵族在沉浮世事中如何豁达坚韧、一个有趣的灵魂可以分身出多少种性格和可能性、最富想象力的作家能够创造出多少的空间和层次……

    世界这么广阔,透过读书见识过太多可能性。

     4 ) 一千零一夜

    等了半年終於又看到了梁文道的讀書節目了,當初看了四年的《開卷八分鐘》停播時我真的很難過。《一千零一夜》這個節目節奏更慢,內容也更豐富,從前兩期節目來看,優點是比開卷更貼近社會現實,缺點是氛圍的營造有些不必要的浮誇。但這一優一缺毫無疑問都是為了收看量考慮的內容與形式的妥協,吾等實在不宜求全。衷心希望這個節目越做越好,引發更多青年思考,激勵更多青年求知!

     5 ) 来推荐几集我觉得必听的节目

    今天早上洗漱期间,终于把《一千零一夜》的节目听完了,被道长种草了许多书,也听到了不少有趣的观点。比起故事内容,道长侧重的是历史背景的分析以及作者个人的生平介绍,同时也会以比较新的视角去解读作品。当然其中难免会有“一家之言”(比如道长认为景甜小姐演技非常好,认为她不好的是鉴赏水平不够哈哈哈哈哈哈),但总体而言,节目做得还是很有质量的,我就个人喜好而言推荐几期节目,毕竟听完所有还是很花时间的。

    1.《了不起的盖茨比》第1-3夜

    耳熟能详的作品,背景视角的解读,结合文本对美国爵士年代作了介绍。道长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很在意,《老人与海》、《亨利四世》等都提到了阅读版本的选择。

    2.《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第4-5夜

    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的自述传(我更愿意称其为反思录),全书以受害者的视角消解了受害者全然被动的姿态。道长对这本书的解读也是从文本出发,介绍了书里一些比较鲜见的观点,比如受害者羞耻感的来源。这本书本身非常值得一看,序言是徐贲写的,也写得非常好。

    3.《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第33-34夜

    《拥抱战败》第35-37夜

    《日本的思想》第38-39夜

    这三本和上一本都是围绕战争的,这几本书我还没读,但是听完节目对这些历史以及其发生的人文原因很感兴趣。印象很深刻的是日本人为了给学生吃吃亲子丼,让他们想到亲子关系;多谈论父母而少政治话题,压制他们对权威的反抗意识。后面还有讲战后日本人专门并主动地为进驻美军提供“慰安妇”服务,防止他们去奸淫更多无辜妇女。由此,我对那时日本人的想法真是充满好奇了。

    4.《第二十二条军规》第52-54夜

    又是一本讲战争的小说,但少了一些学术的严肃,多了一些荒诞的黑色幽默。道长的解说很有意思,边走边听的时候在街上大笑这种事令我自己印象深刻……

    5.《四世同堂》第55-57夜

    这本书我之前已经读过,并没有喜欢到会拿来推荐给别人的程度。于我而言,老舍先生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幽默的讽刺,很多时候是用反语来达到嘲弄的效果,有些地方你不注意,可能还觉得他真是在夸人家呢。这种文字趣味发挥得最淋漓尽致地应该是在《离婚》和《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的人物刻画已经比较黑白分明了。这也是节目里说的这部作品有被诟病人物扁平化,当然我和道长持一样的观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心境变化都是形成作品的重要原因,完全以现在的眼光去解读并不公平。此外道长还提到了老舍在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对北京文化的复杂感情,对文化流逝感伤的同时(兔儿爷)更包含着对文化里软弱、封建一面的批判(做寿)。

    6.《抛锚》第59夜

    听完立马想看书,但无奈在国外连电子版都找不到,想来是非常冷门了。道长的介绍引人入胜,回去就立马买书看。

    7.《铁皮鼓》第71-72夜

    这本书的同名电影我死都找不到资源。最开始的吸引力在于猎奇心态,听完节目后加重了我的这种心态……

    8.《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87-88夜

    这两期其实是丘吉尔的介绍。听完有对大英帝国人民肃然起敬,赶到伦敦受难的其他地区人民和炮火废墟下认真看书的那张照片,好像对这些人慢吞吞很闲散的样子都讨厌不起来了哈哈哈。

    9.《阿城精选集》第105-106夜

    阿城的“三王”其实我看了有三遍不止了。但反复看的原因不在于我多喜欢,而是我真的看完就忘,但又常常听人推荐,于是不断重温。这次听完道长推荐再读,我觉得自己应该不会再忘记了。也许一开始我就找错了点,始终纠结这个故事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于是前几次读完总是觉得自己没读懂,但节目里说了阿城不在于要表现什么特定的主题,而突出刻画人物,讲一个故事。有些小说一定要做阅读理解会剥夺本身的趣味的。

    10.《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第111-112夜

    建议读研究生和博士的都听这期节目,读这篇演讲稿。在论文写到头秃的时候听到这一期,我确定了自己不想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但我要收回之前对于学术研究的偏见。

    11.《费马大定理》第129-130夜

    说实话这本书我应该还是不会去读。但很喜欢道长介绍的故事以及想到我之前和学理论数学的室友探讨的“领域寂寞”和“非志趣使然”的问题。这一期还是给了我一定启发的。

    12.《堂吉诃德》第143-146夜

    看得出来道长特别喜欢这本书哈哈,其实我以前看过堂吉诃德但是没怎么看进去,听完又要去回味一次了。不剧透了,这几期就是围绕故事本身讲的,没看书或者嫌书太长的人去听就完事儿了。

    13.《天龙八部》第147-149夜

    里面的解读视角很有趣。对父权的反抗、王语嫣人设的崩塌、金庸小说的文学地位,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当作一种补充还是受益了。

    14.《小毛驴和我》第187-188夜

    作为一个儿童文学爱好者竟然是第一次听说这本书,又一次被自己的无知震惊了。故事连夜看完大受感动。此处想提一提道长在节目中的片段朗诵。虽然可能达不到“朗诵”的标准,有时还读错字(hhhhh),但是有几段真的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树王》里的那段独白,二是《堂吉诃德》里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对话,三就是此处癞皮狗被杀死的场景。多说一句,我喜欢这本书胜过《小王子》。

    再一次表达我对这个节目的喜爱。此外,我很赞同道长说的,不管是获取知识还是真正了解一本书,回归文本是最直接也是唯一的方式。节目提供的是一个了解作品的渠道,不具有文学欣赏的替代性,他人整理的故事梗概和作品解读,只是一种被动的输入,待一段时间印象消退,就连拿来当作附庸风雅的谈资都不够格了。或许这也是我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它的关注点在于引起观众对这本书的兴趣,而不是机械地灌输你“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什么”,“表现了什么什么主题”。节目“有没有用”见仁见智,但“有趣”是一定的。

     6 ) 也许这是一个回归的出口

    2015年,6月,夏天开始,在那个炎热的天气里进行焦躁实习生活的我,开始在每日上下班的地铁里看书,疯狂地看书,知识浸透着少年的脑壳和身体,那种惯性的渴望,是青春对成长的贪婪。《一千零一夜》带给我的是一种充盈,一种踏实,一种只有年轻才会有的满足。

    2017年,3月,春分之后,在这个一切即将回暖万物复苏却还在不断下雨的初春,我淋着大雨从失败汇报后的困乏课堂里回到寝室,年初立下的八十八本读书豪言早应完成四分之一,可是我却比糟糕更糟糕。抛弃每日夜晚让我困顿的情绪难题,我决定找到一种真正生活的样子。我觉得看看别人的世界,听《一千零一夜》里每一个稳定的静默的书籍带来的徐徐生命,或许是一个回归的出口。等待。

     7 ) 为了电视节目形态分析课的作业来看的

    《一千零一夜》节目形态的创新性分析 一、简述 《一千零一夜》是一档全新的读书节目,“只有晚上,只在街头,只读经典”,梁文道将用1001夜,与观众分享他对经典的独特理解。 二、创新性分析 1.节目形式上 首先《一千零一夜》不同于以往其他类型的谈话类节目,它没有嘉宾、没有现场观众,主持人这一关键性人物的痕迹也在其中淡化成了让观众都感受不到的一个身份存在 。在整个过程之中,没有嘉宾与其对话,也没有观众的互动,只有梁文道一个人在自述式的讲着,他流转徘徊于城市的夜晚的街道之上,自顾自的慢慢叙述着那人生的哲理、生活的哲思、书中的情思和真理。 节目开场先是选取城市的一个景观,也许是慢调式的公交车站,是空寂无人的天桥大道,亦或是人潮涌动的广场。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梁文道(主持人)开始行走着,讲诉一段富有哲思的话语,从而将本期推荐的书籍引导出来。例如最早一期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梁文道先以“每个人都有梦想着当老师、科学家、警察等,但这些梦想随着年龄增长,终将会被遗忘、被掩埋在时间的尘土之中。”继而又引出成功的标准定义是什么?在美国,所有人民都拥有的共同梦想…就这样,十分流畅的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以及他的作者生动的显现在观众的面前。 《一千零一夜》虽然没有直接式的与现场观众、嘉宾对话的形式,只有一个人的自述,但它成功的打破了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这个屏障,在主持人的自述中,间接性的将屏幕前的观众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错觉,仿佛自己就是和主持人梁文道一样行走在夜晚的各式的街道之上,和他一起谈着对于人生、对于各种书的见解和看法,和他共同探寻着书中人物精神世界。当梁文道以他那双深邃的眼睛面向镜头时,观众也在此刻和他一起逡巡在书中的世界,那一刻,观众读懂了书、也顿悟了些许人生的哲理。 2.节目元素上 ①音乐:在以往的谈话类节目之中,音乐的运用少之又少,而《一千零一夜》巧妙的运用好这一元素,使之成为节目特色和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还是以第一期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在开头,节目先用较为沉重、压抑的音乐给本期节目奠定了一定的基调,随着梁文道的讲述进程,音乐也随之变化,由昂扬轻快到温情动人再到悲伤沉抑,或是与此相反等等,音乐在渲染氛围的同时,也更好的传达出了书中的情感,达到了一种情感与精神的平衡。 ②时间:无论是谈笑风生、深入透彻的《锵锵三人行》也好,还是以精英文化为基石的《可凡倾听》也罢,由于谈话类节目以探寻深度、多角度透析人物及事件见长,大多数谈话类节目每期时长都在半小时以上,而《一千零一夜》在保持节目内容丰富,具有相对的思想哲理的基础上,将每期时长都固定在了15分钟,这又是对传统谈话类节目的一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观众对节目的兴趣。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进程之下,片时短、富有实质性知识的《一千零一夜》成功的从众多谈话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③空间、服装和制作上: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节目特色的一大表现,内景化的演播室和直播厅是谈话类节目常使用的场所,主持人一般着西装,正襟危坐着与嘉宾交流,它给予观众的是谈话的正式感,也营造着严谨、严肃的氛围。《一千零一夜》又在常规化的形式下进行突破,整个节目地点选取在夜晚城市的某个街道小路之上,主持人梁文道首先以干净朴素的着装在外表上先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其次,街道小景通常都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必经之路,平态化的地点选取,辅之实景化的拍摄手法,具有极大的纪实性和亲近性。 最后,《一千零一夜》抛开了所有繁复多样的花式包装,采取最为简单化、传统化的包装制作方式,给经常性观看犹如“繁花似锦”的综艺娱乐节目的观众留有了一丝缓冲,给予视觉上的暂歇和心理上的平和。 三、结语 《一千零一夜》是完全超越以往的文化、阅读类节目,梁文道在街头、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导读中西方的经典书籍,寻找都市人渐渐遗忘的阅读乐趣,以梁文道的视野及关怀,体察一本书的多个面向,其高度的 人文关怀化和知识传输化的形式内核,值得往后同类型节目的借鉴学习。

     8 ) 《一千零一夜第一季》笔记(一)

    1.《大亨小传》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 暴发户盖茨比还是和贵族比不了。始终融入不了他们的阶级。二战时期的士兵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让他们看到的自己的“美国梦”。

    2.《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普利莫·莱维。 为什么他们人多也不反抗?不逃跑?除非他们能钻的了缝隙,躲得了子弹和无处不在的探照灯。他们已经不是人了,丧失了人的一切尊严。要知道文明的背后是野蛮。

    3.《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保罗·索鲁。火车旅行文学。

    4.《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杨牧。诗。

    5.《人间词话》王国维。“境界”。

    6.《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 她个子矮矮的,但总是穿同类型的服装,人们久而久之就不注意她矮了,注意她的服装。(学到了哈哈)

    7.《先知》卡里·纪伯伦。“心灵鸡汤鼻祖”。

    8.《冲突的策略》托马斯·谢林。博弈论。

    9.《异常流行幻象与群众疯狂》查尔斯·麦凯。泡沫经济。

    10.《生活与命运》瓦西里·格罗斯曼。 人物之一:二战时期,在俄国生活了一辈子的仁慈的德国犹太老奶奶,帮助了很多人并且还在照顾人,就有一天,被俄国警察叫去警察局,再也回不来了。原来举报她的,还是从战争前线回来的,她曾经收留照顾过的一个女人,后来这个女人占有了老奶奶的房子财产;曾经说老太太好的邻居们,也突然变了模样,烫死了她养的“德国”小猫咪。(呜呜)

    11.《倾城之恋》张爱玲。

    12.《伊索寓言》伊索Aesop。 赫耳美斯(爱马仕)(运动员的守护神,小偷的守护神,信差,商人的保护神)太阳神阿波罗。 人跟动物不一样,人有理性。可以思考,可以辩论,可以举行活动。

    13.《战时日本精神史》鹤见俊辅。 日本人对战争的认知与回忆和中国人对战争的认知与回忆都是不一样的。慰安妇是日本的一种说法,在文道看来就是传统讲的军妓。对呀,有没有想过,日本为什么要对中国和美国发动战争然后被挨打了。日本的知识分子为什么都转向了?“转向诱导术手册”。集体主义。这让我想到了上面《生活与命运》里的犹太人。为什么人们的转变会那么大,那么快?

    14.《拥抱战败》约翰·W.道尔。 日本也有太多的孤儿,士兵回家不被接纳,妻子跑掉,抚恤金少,没有工作,又充满罪恶感。日本的将士也特别怨恨战争。日本发起战争的责任让谁承担了一直都模模糊糊没有好好解决。好像每个人都有人性,但为什么他们又做出那么那么没有人性的事情,回想起来他们不恶心吗?

    15.《日本的思想》丸山真男。 有用的就取过来用了,新旧混合,根源难寻。

    16.《伽利略传》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17.《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可以从我的利他行为获得报酬。蚁后和蜂后其实才是工蜂工蚁的奴隶,专门生孩子的机器,生出一大群工蜂和工蚁姊妹花们,工蜂和公蚂蚁们的基因相似度是二分之三,与蜂后和蚁后的基因相似度是百分之二。所以并不是因为伟大去保护蜂后和蚁后,而是要自私的拥有更多相似基因的姊妹们。“利他基因”。“文化基因”。我们是人,被另一套meme宰治,所以会遵守道德。

    18.《黑暗的左手》厄休拉·勒古恩。 没有性别之分的人。可以反省我们的存在。

     短评

    这才是读书人的样子:黄黄的,真真的。

    9分钟前
    • 孤灯映雪
    • 推荐

    在无数个暴走的日日夜夜,听完一千零一夜。

    11分钟前
    • Joker
    • 推荐

    我看他一个人在深夜的街道呱噪地讲,好孤独。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旁边路上的车声太喧哗了吗?

    13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初看梁老师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便产生了兴趣,没想到出乎意料的好看,节目的取景,配乐还有拍摄方式都做的很好,最重要还是梁老师讲得精辟,希望“一千零一夜”后,我依然爱着这样的节目。(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3813578/)

    16分钟前
    • Oasiis
    • 力荐

    梁文道在大北京说着说着把伞打起来了还在说,萌翻

    20分钟前
    • Fiona和平
    • 力荐

    真是希望有很多人能够看这样的节目。我们整个民族现在被这个媒体环境搞的脑力都退化了吧。用这样的节目来补脑吧。要是一些人按图索骥去读书,那就更是功德无量了。

    24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我更愿意把他形容为一个体制外的大学老师。桃李真可谓满天下。

    28分钟前
    • 信仰之初
    • 力荐

    看了十几年梁文道。看着他从三人行到8分钟,从凤凰到看理想,从左翼妖僧到文青教主。之所以还爱看他,是因为在他身上总是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初心。其实梁文道的千言万语不过是在对大众重复同一句启蒙的老话:“敢于运用你自己的理性!” 对牛弹琴了十几年,他还在坚持。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

    31分钟前
    • 斯多亞
    • 力荐

    我喜欢。夜幕下的北京,有点日本独有的“物哀”之美,但少了清寂,多了些烟火味。这样的时间,听一个文化人读书,是件享受的事情。

    35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力荐

    行走版的《开卷八分钟》,一刻钟比八分钟更长些,更能说出些道道,非常喜欢!

    37分钟前
    • 韧勉
    • 力荐

    幽默是很高级的。汉语这么美,因为逗比这种词的出现,仿佛烂掉了。我愿意称赞别人幽默,机智,有趣,甚至因此而偶尔刻薄这样的评价,也不是人人都配得上的。感谢所有有趣。如果说悲天悯人是世间的盐,那有趣就是世间的糖。道长说书当然可以打四星,但因为这点儿可贵的甜头,再点亮一颗。

    42分钟前
    • 十三
    • 力荐

    好爱这个男人

    47分钟前
    • 十二
    • 力荐

    读书节目没人做得过闻道

    50分钟前
    • TairAlex
    • 力荐

    有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阅读经验用这种方式讲出来,我们唯有加倍珍惜。听多了,也习惯了梁文道不标准的普通话,也爱上了路边的车声人声,那是生活的气息。

    52分钟前
    • 琵琶鱼
    • 力荐

    这个剧组很有意思。

    56分钟前
    • 莫丽莎
    • 力荐

    喜欢看普通话不纯正的梁老师大晚上在北京街头瞎晃。哎,水平不知道甩罗辑思维多少条街。

    60分钟前
    • 第22条军规
    • 力荐

    探讨的姿态,谦虚的态度,娓娓道来的从容,循循善诱的引导。非常难得非常优秀的读书类节目,道长干得漂亮!博尔赫斯那三集真的太精彩了,已经听了无数遍!

    1小时前
    • 盆花盆花
    • 力荐

    感觉好像做到了一种困境。为了订阅量在小心翼翼地迎合恶俗,但是又因为并不真的拉得下脸去,所以既没摸到,姿势也格外别扭些。#看在这种蠢萌的份上多一星#

    1小时前
    • 北溟鱼
    • 推荐

    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该做的事情,纯粹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气节! PS:在说书人祸乱滔天的今日,难得有像梁文道这样纯粹的文人还在坚守。。。。。。。。。。

    1小时前
    • 良心人类学
    • 力荐

    就像他给自己的书取名为《常识》,他选的书,他所讲的故事和他对问题的思考,是最重要的常识,很多复杂的思辨理论从他嘴里讲出来,都变得不难么艰涩了,很多普世的情感从他口中说出来,让人深深得感到共鸣,于是对这个世界感到安全。

    1小时前
    • 玄子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