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画片 哪吒闹海1979

    哪吒闹海1979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画片中国大陆1979

    主演:梁正晖,邱岳峰,毕克,富润生,尚华,于鼎 

    导演: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剧场版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 更新HD

      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

    • 更新HD

      权力的游戏:征服与反抗

    • 蜡笔小新:卟哩卟哩王国的秘密宝藏

    • 世界大战:歌利亚

    • HD国语版

      潜艇总动员8:地心游记

     剧照

    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2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3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4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5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6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6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7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8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19哪吒闹海197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商末时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3年6个月,最终生下一个肉球,肉球中跳出一个伶俐可爱的男孩。李靖原当他是妖孽欲杀之而后快,幸太乙真人前来收之为徒,赐名哪吒,并赐以乾坤圈和混天绫两件宝贝。某年,天下大旱,甘露未降。哪吒和家将到东海洗澡玩耍。他用混天绫搅动海水,撼动龙宫,惹出巡海夜叉李艮和龙王三太子敖丙。几番言语不和,哪吒杀此二人,由此闯下通天大祸。四海龙王齐聚陈塘关索命,为救一方百姓,哪吒决定交出生命……   本片根据《封神演义》故事改编,并荣获1980年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1983年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8年法国布尔波拉斯文化俱乐部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和宽银幕长动画片奖。

     长篇影评

     1 ) 40年了,我们再也没有为哪吒哭过

    尽管已经过去整整四十年,《哪吒闹海》依然被很多人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尤其是影片中哪吒自刎的深沉悲壮,后来的中国动画电影再也不曾达到这样的戏剧高度。

    四十年里,那个自由叛逆、充满悲剧色彩的小哪吒,成为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守护神。没有一个孩子不曾为他大闹东海而快意,为他剜肉剔骨、断绝亲情而震撼落泪,也为他骑鹿远去而感到落寞孤独。

    他还成为了摇滚精神的象征。在《哪吒闹海》上映20年后,5个“北漂”年轻人将电影里第432号镜头的一帧画面作为乐队LOGO——他们将自刎的哪吒印在衣服上,印在旗帜上,南征北战,高喊着:

    “即便是苦痛,也无法阻止我们仰起的头颅。”

    1978年夏,《哪吒闹海》摄制组在上海市万航渡路618号成立。

    这部片子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建国三十周年筹备的献礼片,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证按时完成高质量的创作,美影厂不惜举全厂之力投入到剧组当中:

    “参加这部影片创作的有三位导演,一位总美术设计师和四位美术设计师,15位原画设计师,27位动画人员,三位绘景师,三位摄影师,一位作曲家,两位剪辑师,一位录音师,一位拟音师,众多的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以及一位制片主任,一位剧务。”

    三位导演分别为:王树忱、严定宪和阿达(徐景达)。

    导演组,从左往右依次为:严定宪、王树忱、徐景达(阿达)

    严定宪是原画师出身。动画片《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就是由他从静态的漫画造型,一帧一帧落实到动画里去的。

    王树忱和阿达是美影厂的“三剑客”之二。其中王树忱不仅是《哪吒闹海》的导演,还是编剧。

    早在1958年,《中苏文化合作协定》刚开始执行,王树忱就带着《哪吒闹海》的剧本跑去苏联谈合作。

    苏方对故事很感兴趣,当即决定派《冰雪女王》的导演列夫·阿塔曼诺夫和王树忱联合执导《哪吒闹海》。双方计划在中国取景,在莫斯科美术片厂进行绘制,要搞一部中国风+苏联技术的鸿篇巨制。

    1958年3月,受美影厂派遣,王树忱(后排左一)在苏联莫斯科美术电影制片厂

    为此,阿塔曼诺夫特地来中国考察,看山看水看名画,还上了当年的《大众电影》杂志。

    他表示要把京剧艺术融入到动画人物的表演中——3年后,这一艺术构想在《大闹天宫》里倒是实现了。

    眼看着合作要成了,双方在钱的问题上却没谈拢:“我们要他们派导演,派好的原画师来,多出钱;他们呢,相反,少出钱,要我们出力气。”

    然后在剧本上也开始扯皮,曾经信仰东正教的苏联人不能理解中国人的神话传说,“认为中国人讲迷信啊,死了又活了,活了又死了”。

    身为辽宁汉子、又有着近十年美术片从业经验的王树忱咽不下这口气,“还要听他的,一副老大哥腔调,把我们看作小老弟”。

    最后干脆一个电话请示到美影厂厂长特伟那里,谈不拢,不谈了。

    于是王树忱带着“哪吒”打道回国,默默等待机会。

    1977年,中共十一大上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文艺工作者们的春天到了。沉寂数年的美影厂重新恢复了美术片的创作,《哪吒闹海》正好赶上了这一时机。

    自觉虚度了十年光阴的动画人们铆足了劲,想把《哪吒闹海》做成中国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

    在哪吒的故事背景中,“人、神、鬼、兽同台表演;关、海、洞、天景色齐全”,适合用宽银幕来呈现。

    最终,他们首次尝试用2.35:1的宽幅来制作动画电影。三位导演满怀雄心壮志,他们一致决定:

    《哪吒闹海》的艺术特色,必须是奇、绝、壮、美。

    所谓奇,就是故事离奇。为此,王树忱在剧本上对原著进行了大胆的改动。

    《哪吒闹海》电影开篇,四海龙王兴风作浪,搅得陈塘关不得安宁,这为日后哪吒闹海埋下了合理性。

    但其实在原著中,哪吒的闹海有点蛮不讲理。

    在《封神演义》第十二回“陈塘关哪吒出世”里,哪吒因天气炎热,到海边用混天绫蘸水洗澡,不想这宝贝法力无边撼动了龙宫。

    龙王差夜叉李艮来问,哪吒仗着自己是“灵珠子应运下世”,口气十分嚣张:“你这畜生是什么东西,也配说话?”

    等到火拼起来,哪吒一动怒就打死了夜叉,抽了敖丙龙筋,却道“便打死他二命也是小事”

    这要放在现代,妥妥的就是一恶少官二代啊。

    在《封神演义》成书的明代,哪吒应天命扶周灭商就已经是正义之身。哪怕是杀了人,也是为了“磨炼本性”、“完成劫数”,一切都可用天数来解释。反正古人吃这一套。

    但若想让现代的观众接受这样一个浑身戾气、恃强凌弱的哪吒,显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王树忱化用民间传说中,龙王贪得无厌、索要童男童女的桥段,反过来将哪吒塑造成天真无邪又正义凛然的少年英雄。

    便是后来哪吒自刎,也是忍不了妖龙再作恶,忍不了百姓再受难,忍不了亲生爹爹要杀自己,是他自己的主动牺牲。

    这一幕戏是全片的最高潮。

    李靖因“天命难违”,挥剑欲砍哪吒,却因哪吒一声“爹爹”而心有不忍,手中宝剑应声落地。

    “老妖龙,你听着,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许你们祸害别人!”

    “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几乎与此同时,中西乐器合奏的配乐响起,十二个全景、四个中景、六个近景的轮番切换将戏剧张力推向极致,越来越快,就在观众情绪抵达高潮的那一刻,哪吒反手挥剑自刎,音乐、画面戛然而止。

    片刻停顿,我们只能看到哪吒的背影静止,剑在手中滑动了一下。哪吒睁眼,泪水滑落,染血的长剑坠向地面。不知多少人在这一刻流下眼泪。

    背向观众自刎,这经典的影史一幕是原画师常光希设计的。

    但在当时,他的创作如履薄冰。考虑到动画片的受众主要是孩子,导演要求不能太暴力、太血腥。

    “反正这一剑总是要下去的,问题是怎么下。”

    考虑来考虑去,决定让哪吒背过身去下剑,但又担心画面张力不太够。

    原画组组长林文肖——也是后来动画片《舒克和贝塔》的导演跟他建议,让哪吒的头发竖起来后慢慢飘落,象征生命在哪吒的身体里消失。

    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在剪辑的加成下,戏剧张力、表现力、感染力都很到位。

    对于我们来说,这可能是童年最为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观影体验。

    新华网曾这样评价:多少年后,哪吒长袖飘飘,白衣若雪,在暗如黑夜的暴风雨中,横剑自刎的一幕仍历历在目,这种深沉的悲壮意境,此后的中国动画片再也没有,也无法再现了。

    《哪吒闹海》前后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就完成了从绘制、拍摄到剪辑的所有工作,一共画了五万八千多张原画,摄制了宽银幕和4:3普通银幕两种规格,可想而知整个团队有多拼。

    所有人都自觉加班。在全片进行到精剪阶段,剪辑师肖淮海连着一个星期没有回家。那可是计划经济时代,大家拿的都是固定薪酬,能做到如此,当真是“用爱发电”。

    但不疯魔不成活。这种对每一个细节都极致把握的态度,才让《哪吒闹海》成为了影史上大放异彩的经典。

    拿一个细节举例。敖丙被哪吒抽了龙筋,龙王敖广气咻咻地去找李靖说道。这里有一场戏是李靖抚琴。

    为了让李靖的神情、姿态甚至弹琴的指法都和音乐完美结合,曲子谱好后,主创团队请来专业琴师现场演奏。

    琴师在中间抚琴,六位原画师呈扇形围成一圈,多角度速写记录下每个音节的指法。同时摄影师也将琴师演奏时的神态捕捉下来。

    这本来只是一处和情节推进没什么关系的细节,他们却以十足的匠心来雕琢。

    这做的哪里是动画,分明就是艺术品啊。

    类似的惊喜比比皆是。

    比如电影开场,随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几个大字浮现,一段青铜编钟音色的配乐响起,马上就把人拉入到中国古典神话的缥缈意境里。

    说来也巧,摄制组成立那年,正好战国曾侯乙编钟在湖北出土。负责为影片作曲的金复载听闻消息灵光乍现,想用编钟演奏《哪吒闹海》的配乐。

    于是他安排录音师侯申康跑去湖北录音,到了才知道想在录音棚里给编钟录音根本不可能,没有任何棚子能放得下一套编钟。

    曾侯乙编钟,图源网络

    但他们想了个招儿,只采集编钟的单音音效,成曲由剪辑师按照曲谱来合成。

    这真是一个叫人头秃的活儿。放到现在,用电脑软件几个快捷键就搞定了,但在当时,剪辑师只能对着磁带中的音效素材逐格处理。

    “作曲的谱子都放在桌面上,这一拍下去要多少叉,到时候就在机器上面量尺寸”——完全就是体力+细心的活儿。

    最后用编钟音效混录而成的乐曲不仅出现在《哪吒闹海》的片头,不同的编配版本也在片中穿插使用。青铜编钟古朴而雄浑的音色,烘托出东方神话世界奇绝壮美的意韵。

    还有哪吒复活时,光怪陆离的视觉特效,在那个没有电脑特效的年达,全靠摄影师手动来实现。

    在《哪吒闹海》的摄制中,两次甚至多次曝光运用最为广泛,哪吒从莲花中再生时,曝光后再动态叠变,达到十六次之多。

    为了实现奇、绝、壮、美的艺术追求,整个摄制组都“疯魔”了。

    为了让陈塘关的背景民居壮美,他们跑到山东蓬莱取景;为了让动画化的海水壮美,他们翻遍古籍画卷,最终在南宋画家马远的笔下找到了答案。

    南宋,马远,《水图卷 局部三 层波叠浪》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成就了我们童年记忆里的美轮美奂。

    1979年8月,《哪吒闹海》全片摄制完成,并于当年秋天如期向国庆30周年献礼。

    第二年,它便开启了走出国门的征程。

    在法国,它成为第一部在戛纳参展的华语动画电影。尽管因为第一次参加戛纳,经验不足,错过了交片时间导致无缘评奖。

    《哪吒闹海》戛纳参展海报

    但第33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还是为《哪吒闹海》安排了放映会,并设置了特别放映奖。

    在美国,美影厂厂长特伟带着包括《哪吒闹海》在内的中国美术动画代表作品,赴美讲学。

    影片在纽约、洛杉矶等11个城市的8所大学和电影组织里放映了24场。当银幕上的小哪吒在雨中自刎,宝剑滑落的一刹那,美国观众激动得掉下眼泪。

    在日本,受漫画家手冢治虫的邀请,特伟带团赴日访问,他们也带去了《哪吒闹海》等美影厂经典作品。

    日本著名动漫杂志《ANIMAGE》对“中国美术电影动画”展映进行了专题报道,并邀请高畑勋、宫崎骏、大冢康生等日本动画界名家参与座谈。

    1981年6月,《ANIMAGE》对“中国美术电影动画”展映及座谈活动进行的专题报道

    那时的日本动画人,都难以掩饰他们对中国同行的艳羡和崇拜。

    铁臂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虫,就是受《大闹天宫》导演万籁鸣的作品熏陶,才走上了漫画之路。

    迷弟手冢治虫在作品中致敬偶像

    日本动画巨头吉卜力工作室,更是赤裸裸地赞美道:

    “社会主义的他们,实现了艺术至上的动画。”

    殊不知,这大概是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内的美影厂最后的辉煌。

    以前,靠着国家包产报销,美影厂可以不计盈亏地投入动画制作。动画人拿死工资,才有“慢工出细活”的底气。

    但1984年以后,美影厂开始改革工资制度,实行按件计酬,并开始对外承接加工业务。

    市场化以后,创作上少了自由度,汹涌而来的加工片大潮冲垮了中国动画原本独立的原创表现体系。

    举个例子,美影厂的美术设计秦一真,《哪吒闹海》里美轮美奂的海底龙宫就出自他手。

    《哪吒闹海》中海底龙宫的美术设计由秦一真主持

    后来他被深圳一家加工片企业挖去。在为一部西班牙电视动画片绘制场景时,他发挥了自己的水彩画特长。

    没成想被客户骂了,因为他的画法太个性,太中国风,而客户要的是“流水线式的主流日漫风格”。

    最后这笔单子被几个年轻人接手,按照日本人传授的技巧重新画了样稿,客户才通过。

    这以后,秦一真很少再亲自动笔。

    而我们也看不到像《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这样古典灵动的中国美术动画了。

    2008年1月,在豆瓣上出现了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小组图标,赫然是手拿火尖枪、脚踩风火轮的哪吒。

    最初加入小组的只有寥寥数百人,都是80后;到后来,逐渐壮大到超过12万名成员。他们的宗旨是:“在尊重社会伦理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

    最初小组成员很难被社会大众理解。毕竟中国人讲了几千年的礼孝人伦,公然反抗父母会被视作大逆不道。

    所以这些想要摆脱父母控制的孩子,才会将哪吒视为自己的精神图腾。

    哪吒这个古典神话IP,能够在今天达到这样的影响力,不得不说和四十年前的《哪吒闹海》有很大关系。

    对于出生在80、90年代,看着这部动画电影长大的孩子们来说,让我们震撼的,是少年哪吒对父权的激烈反抗和对自由的决然追求。只是这样的哪吒,在自刎那刻便死去了,纵然莲花复生,但那不再是哪吒。

    正因为如此,相较于其他影视剧作品中,哪吒复活后被天庭招安的后续演绎,《哪吒闹海》的结尾处理才显得难能可贵。

    快意复仇后的哪吒和家将、昔日伙伴一一告别,骑一匹梅花鹿逍遥远去,没有了血缘的羁绊,无来处无归途,自由自在,唯有此心,耿耿相随。

    而那个仗义执言、一身反骨的少年英雄,成为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守护神。

    哪吒——这个由师父太乙真人起的名字,曾经被一支年轻的摇滚乐队化为己用。他们在一首名为《闹海》的歌里唱道:

    忧郁的孩子们别怕,守护着你们的是哪吒,谁要是再来害人定不饶他。

    闹海哪吒-他在时间门外

    这支才华横溢却像哪吒一样早夭的乐队唱着:哪吒只哭过一次,从今后不会再有。

    四十年过去了,我们再也没有像这样,对着银幕上爱憎分明的小小少年,意难平、泪满襟过。

    部分参考资料: 《勤奋的耕耘者——动画导演王树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2005年 《严谨的治学者——动画导演严定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2005年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幕后揭秘》,傅广超,空藏动漫资料馆,2016年 《哪吒形象的演变》,焦杰,《中国典籍与文化》1988年01期40年了,我们再也没有为哪吒哭过

    原文原载于「日谈公园」公众号40年了,我们再也没有为哪吒哭过

    撰文、编辑 / 黄扯扯

    转载请联系


    “日谈公园”是一个好玩又有料的播客节目,连续4年Apple官方Podcast官方“最佳播客”得主,在全网创造了行业领先的播放数据。畅谈影视、音乐、动漫、旅行、喜剧等青年文化话题。

    投稿&商务合作请发邮件至

    ritangongyuan@qq.com

     2 ) 当代朋克哪吒

    又看了一遍哪吒。

    片子不长,从哪吒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出生,到剔骨还父、割肉还母,自刎死去,再到莲花重生、大闹东海,65分钟而已。可是这短短的65分钟,却是字字珠玑,每一分钟都是雷霆万分。

    以前说过,《哪吒闹海》可能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小时候,家里买了第一台影碟机,顺手带的几部动画片里就有这部《哪吒闹海》。万万没想到这动画竟然如此朋克,只不过当时年纪还小,可能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后来的很多年里越想越觉得难忘。

    一直说,《哪吒闹海》和《大闹天宫》是中国美术动画的巅峰。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老一辈动画人精益求精的动画制作水准。

    《哪吒闹海》的山水人物、场景设计都是那么的美轮美奂。影片将大量中国古代壁画、门神画等素材加以提炼,再融入装饰画的元素,再配以中国古典民间绘画常用的青、红、绿、白、黑等色彩。宏伟险峻的陈塘关、庄重肃穆的总兵府、幽雅恬静的金光洞,金碧辉煌的水晶宫外观和幽暗阴森的大殿,处处呈现出中国古典文化的特有韵味。

    在人物设计上,影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形象鲜明,足以代表一类中国人。

    李靖,中国历史上长久以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方脸美髯,透出一种威严和固执;一袭红袍,又显现出他地位的尊贵,而长袍衣角下不经意间露出的护膝铠甲又标明了他武将陈塘关总兵的身份。

    四海龙王,是无数个手握权力却阴险无比的小人化身,瘦骨嶙峋,龙首人身,化身为龙时反而像条小蛇;四海龙王配色各有不同,又恰恰对应了其风火雨雪的不同司职。其中又以东海龙王的青绿色调,更显狡诈冷酷。至于龙太子敖丙,两道朱砂眉,瘦小身躯,走起路来确实虎背熊腰之感,更是显得不可一世。

    太乙真人,世外高人,自然是一副仙风道骨之貌,但也不至于不食人间烟火,随身的葫芦和锄头倒带出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正如影片中太乙真人所说的:“神仙也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坚,哪有什么神仙。”

    还有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家将,黑灰配色,矮小圆墩,就和他的性格一样显得敦厚朴实,像极了世世代代为奴为仆的忠厚仆人角色。至于我们的主角小哪吒,活脱脱一个胖小子,白白嫩嫩,红肚兜配金圈,闪着乌黑的大眼睛,显出天真与睿智;而两条硬挺的健眉,显得十分威武有神。

    最后,还有全片最重要的水的呈现。正所谓哪吒闹海,海水千变万化,海波、海浪、旋涡、浪花、浪柱,形态多变,不一而足。所以如何呈现水的千变万化也是本片最为精彩的地方之一。为此,影片的画师们找到了南宋绘画大师马远的《水图》为参考。

    马远《水图》共十二帧,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人赞曰:“马远画水十二幅,状态各不同,而江水尤奇绝,出笔墨蹊径之外,真活水也。”马远画水,形态多样,有微波的画法,有小浪的画法,也有巨浪的画法。《哪吒闹海》得以参考,才把影片中的水画活了。

    当然,在动画制作层面的精良之外,《哪吒闹海》对哪吒这一形象的重塑,可谓功不可没。如今大家往往习惯性地把哪吒和朋克划上等号,这一切的源头正是《哪吒闹海》这部动画。从以哪吒抽剑自刎为标致的摇滚乐队痛仰,到短暂地一瞬而逝的摇滚乐队哪吒在《闹海》中唱着:“今朝我三头六臂,身后的莲花盛开,回来我取你性命,再闹东海。”从电影到音乐,哪吒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流行文化。

    虽然如今我们把哪吒视为朋克,但其实在当年有不少人对这部动画有着别样的解读。《哪吒闹海》制作于1979年,时间截点很微妙,恰好是“十年浩劫”的尾声。所以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把这部动画的情节往现实中去靠拢,认为这是一部有着政治隐喻的影片,“记录了一个混乱时代的结束,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就连宫崎骏都曾这么解读过。

    ——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受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之邀,前往日本访问,《哪吒闹海》也得以在日本展映。宫崎骏当场对《哪吒闹海》表示了喜爱,并猜测影片可能实在影射中国刚刚结束的“十年浩劫”,片中的四海龙王可能就是指“四人帮”,而太乙真人可能就是周恩来。

    但其实无论是朋克精神的代表,还是”十年浩劫“的暗指,这两种解读方式都带有着它们各自时代的强烈印记。八十年代看中国,永远是一抹红色印记;九十年代之后再看中国,可能就复杂得多了。哪吒的解读和塑造正是代表了这种复杂。

    最开始,哪吒只是印度佛教中的一尊佛像而已,在传入中国之前,在中亚、西亚等沿途地区进行了各种添附。这种复杂的成分也体现在哪吒的造型和扮相上。风火轮、火尖枪,火的意象很容易让人想到崇拜火的波斯;臂上环绕的混天绫,最初“三头八臂”的设定,则洋溢着印度风情;至于颈上戴着的乾坤圈,则是中国道教神仙的“标配”。

    哪吒在传入中国之后,经历历代宗教文献和文学作品的不断加工,哪吒的形象渐渐变得丰满起来。最终以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哪吒故事为最广为流传的版本,后世与哪吒相关的戏剧影视作品大多以此为蓝本改编。

    但其实,《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闹海”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理所当然,充满正义感,甚至有些仗势欺人、无理取闹的味道。在这个故事中,哪吒性格乖张,仗着自己是“灵珠子应运下世”,杀人不过是“磨炼本性”、“天道使然”而已,而杀死龙太子和夜叉更是因为一场误会,还扔下一句“便打死他二命也是小事”。

    这里的哪吒简直就是个杀人凶手。直到经过《哪吒闹海》的改编,才让哪吒大闹龙宫的行径变得合情合理起来,哪吒自此也变成了反抗权势、对抗父权的英雄。《哪吒闹海》的序幕部分就花了将近一分钟来交待四海龙王兴风作浪、危害人间的残忍行径,而后又多次要求上供童男童女,龙太子吃了小妹,这一切让哪吒的所作所为变得顺理成章。

    再然后便是哪吒打死龙太子,东海龙王上门兴师问罪,李靖诚惶诚恐,东海龙王要杀哪吒,李靖甚至要亲自动手。最终哪吒一句“爹爹,我不连累你”,自刎而亡。

    龙王要吃人是假,封建礼制要吃人才是真。正如鲁迅所说,中国历史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但字缝里却都写着“吃人”两个字,而哪吒是那个一路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反抗者。只不过反抗的道路终究是孤独的。战至最后才先发现,身边竟然没有一个队友,甚至就连最亲的爹爹也要与自己为敌。

    哪吒,不得不死,就像朋克也不得不死。就算莲花重生,那也不再是哪吒。

     3 ) 中国动画电影巅峰之作

    1979年出品的《哪咤闹海》似乎标志着中国动画巅峰时代的真正结束。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动画虽然出现诸多具有探索性的作品,如《三个和尚》、《山水情》、《漠风》等,但是它们的星星之火最终没有燎原,中国动画在挣扎中还是宿命般地走向了衰微、沉寂。
       同《大闹天宫》 一样,《哪咤闹海》同样取材于古典文学作品;与《大闹天宫》不一样的是,《哪咤闹海》从主题和立意上基本摆脱了原著,当年的动画人的才智因而得到极大的发挥空间。
       多少年后,哪咤长袖飘飘、白衣若雪,在暗如黑夜的暴风雨中横剑自刎的一幕仍历历在目,这种深沉的悲壮意境,此后的中国动画片再也没有也无法再现了。此后的中国动画拒绝了从《大闹天宫》 到《哪咤闹海》以来“动画片全龄化”的定位与方向,从此走向低龄,进而商业化。

     4 ) 哪吒闹海

      影片开头便著名“根据《封神演义》片段改编”,恰好《封神演义》我是看过的,那就先说说与原著的异同吧。影片的前半段是基本忠实原著的,所不同的是一些细节的描写,但正是这些细节之处的画龙点睛,使整部片子的立意与原著完全不同。原著中闹海是由于哪吒的年幼无知引发的偶然事件,后来打死夜叉和龙王三太子也非哪吒本意,而在影片中哪吒是为了营救被抓走的伙伴才与夜叉大打出手的。这样一来一位嫉恶如仇的小英雄形象就跃然而出了,这也就奠定了整部片子的基调——闹海并非鲁莽的无知行为,而是对残暴强权的无畏抵抗。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这一立意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影片后半段对原著进行了颠覆性修改,由哪吒追杀李靖,后被李靖收服,变成了哪吒大闹龙宫,大败四海龙王。这一修改不仅将影片前半段确定的故事基调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彻底消除了原著的封建教化色彩,将虎头蛇尾变成了虎头龙尾

     5 ) “我全还给你!不欠你的”中国孩子才会共鸣

    太无聊了,又看了一遍哪吒闹海,这可是1979年版的哪咤闹海。虽然2019年的魔童降世哪吒,血赚了50个亿,对比来看,我不会再去重温19年版哪咤。19年版的完成度也挺高的,不过他的精神内核那一套,已经不是中式家庭会有的了。包括白左附体的爸妈,搞笑不严厉的师傅,这都是中式社会根本不可能有的。

    79年版的哪吒闹海,哪吒的家庭是非常标准的中式原生家庭,孩子的家庭背景是不错的,属于标准的根正苗红。家里的配置就是标准的柔软慈母,不苟言笑一言九鼎的父亲。

    哪吒一出生,我就觉得这个父亲非常可怕和暴君似的,听说妻子生了一个肉球,父亲拿着一把剑来,准备把孩子杀了。

    图为希腊神话农神食子,东西方异曲同工

    父母对孩子的生死大权有绝对权利。并且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的身体是自己给的,孩子没有任何隐私。

    不过李靖就像是传统的父亲,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中龙凤,出人头地,给孩子找了一个好老师。这里老师的形象太乙真人就很传统,他不是那种追着你屁股跑像幼儿园幼师一样的老师,中国传统的老师就是那种很高冷的,喜欢点化学生,不会像填鸭似的教学。所以在动画片里就给老师加了一个浮尘,老师每次做法晃动浮尘,其实就有一种点化的意味在里面。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太乙真人其实比李靖来说更像一个父亲,起码更像监护人。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这种程度上来说,李靖更像是验收成果的甲方。😅

    封神演义作为原著里面哪咤的形象不够,正义不够立体,实在是太魔性,因此79年的故事,做了大幅度的改动,哪吒的动机更像普通孩子。在哪吒“得罪人”以后,李靖是如何做的,在原画里,李靖直接下令,把自己的儿子绑起来,留着备查。。

    龙王来李家找说法,怕得罪人的父亲怎么说的?“逆子!父母骨肉养了你,你反而连累父母!留你何用?”这里,李靖第二次举了剑准备鲨孩子。😰

    当然,怎么来说也是自己的孩子,李靖也下不去手,所以他晕了。因此,这里才会有我们很熟悉的哪吒自刎。

    这里哪咤削骨还父,剜肉还母,从此与凡人李家一刀两断。

    除非死亡,在中式家庭,我们无法和原生家庭割离。但是只要你一天还在这个家里,父母有权对你生杀予夺。这就是最窒息东西。

    所以说,当哪咤喊出一句“绝不连累你们!”把父母给的东西都还给了他们,能引起多少孩子的共鸣?在传统的中式家庭里,有多少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我们为了你如何如何?有的家庭甚至把给孩子花的每一笔钱都给孩子算到。以至于孩子后期长大,对父母已经谈不上是“爱”,反而只是“孝”,这个孝道有一点“还债”的意味。

    国人共同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形象来反抗强权,同时,我们也塑造了哪咤,反抗父拳。要知道一个人一出生遇到的第一压迫就来自于家庭。我们喜爱哪咤,崇拜他,可能也是因为他能做到自己不敢做的事。

    反观19年的哪咤,当它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就知道了,这是一个ABC。他的精神已经不是传统中国人了,人家是精神灯塔人。叫咱们怎么跟他有共鸣?😒

     6 ) 79版哪吒才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的故事

    79这版的哪吒不说他的美术和音乐的艺术造诣有多高,光光说主题立意其实就很棒,虽然也带有当时的时代气息: 哪吒独自一人反抗强权(父亲),反抗黑恶封建势(龙王),一人做事一人当,英勇就义(老妖龙你听着,我一人做事一人当,这段真的帅爆了)。经过导师(太乙真人)的指点,重获了新生,最终推翻了龙王的统治,虽然老套但是很完美的一个故事。 魔童哪吒怎么说呢,技术进步是很赞的,但是故事还是赶不上闹海这版,先不说魔童版人设真的太像火影了,它的主题就很奇怪,“我命由我不由天”这话从一个官二代既得利益者嘴里说出来总觉得很讽刺。申公豹听了不得气晕过去。而且电影前期根本没描写哪吒如何的不认命,他一直都是被动接受一切,做事也随心所欲。哪吒和他的心魔的斗争没有许多描写。电影展现的哪吒就是个老师父母溺爱,很孤独,随心所欲的熊孩子。 而且大量篇幅都给到敖丙和哪吒这俩人卖腐,可能年纪轻的观众会比较喜欢,我这个年纪真接受不了,敖丙这个角色也是个功能化角色,就是冲着卖cp设定的,人物也很苍白,敖丙这样的人设你能在一堆作品里找到类似的。 新版哪吒就是个披着哪吒皮的火影忍者,导演想讨论的东西,认识自己,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要努力,这些在火影里也都讨论过了,你看哪吒的经历,和鸣人当年的经历是一样的,甚至两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都是从捉弄村民到发愤图强。 在我心中最认同的哪吒,还是这个哪吒闹海里的他,他是白衣翩翩的陈塘关三少爷,他是见义勇为的哪吒哥哥,他是心系天下的三太子。他自刎在陈塘关上的场景,是我见过的最悲情也最美的画面。

     7 ) 那剑刃上倒映出的凄厉眼神

    哪吒的故事是一个只有恨的冷酷故事。
    对父亲的恨,对兄弟的恨,对母亲的恨,对儿子的恨,对仇雠的恨,对天地不仁的恨,对造物弄人的恨。对敌人是恨,对亲人更是恨。这恨引起滔滔洪水灌取陈塘关,这恨如剔骨尖刀剥去层层血肉,这恨更加如一道悬崖般隔开亲情伦理与教化,使得世界上除了复仇,再找不出第二个字眼令自己的灵魂得到永生。
    他恨敖家兄弟,但这恨里带着嘲弄与不屑。他丝毫不用看得起他们,他甚至丝毫不用看得起大海。他只是连带着戏弄而已。他恨得是他的父亲。两次举刀来取他性命的父亲。一次为了母亲,一次为了治下百姓。然而无论怎样堂皇的理由,他都有权利选择不接受。哪怕他可以理解。但是他无法接受。
    李靖举着刀,陷入两难。他是悲剧的。他比自己的小儿子更加痛苦。可他儿子无法接受。人总要选择立场的。既然李靖没有选择家庭,只得要哪吒来牺牲。他抛弃了家庭,将礼教的责任背上肩头。因此,他最后也只得躲避在礼教的安慰下,心肠纠结,抱头痛哭。于是,哪吒也只能抛弃了家庭,为了完成他父亲的责任。然而这又何尝不是家庭的责任呢?他为了家庭而放弃家庭,他比李靖更加矛盾,更加痛苦。于是这痛苦与矛盾统统化作仇恨。这仇恨甚过刑天,甚过共工,甚过不共戴天。因为连天,他都要一并恨进去。
    哪吒举起宝剑,那剑刃上倒映出的凄厉眼神,迎着海风与微咸的浪花余角,厉声大喝。他剔骨还父,剔肉还母。普天之下,再无一人一事一物与其相干相连。他隔绝于所有的联系。他独立于天地人神鬼五元之外。他只是他。不用在前面加上任何形容词性的名头了。是的。他彻底地自由,也彻底的孤独了。
    这是中国所有神话故事中最酷的一刻。没有之一。
    而,李靖只得扑在地上低声呜咽。他既抽不出勇气来维持勇敢,甚至也无法用软弱来解释懦弱。他怎么做都错,但仿佛怎么做都对,然而重要的是,无论他怎么做都令所有人肝肠寸断。
    世上便是有这种解不开的矛盾,化不开的死结。缺少解围之神前来调解,哪吒只能自己用生命替自己解了围。也替所有人解了围。所有那些被道德箍得喘不过来气的人。以及事关己的人。他们早已在这个故事中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有人替他们作出牺牲。
    我们最期待的不是英雄,而是那个替我们牺牲的人。
    因此,哪吒不是英雄。他并不甘愿牺牲,他只是无可奈何。因此复活的哪吒,要杀的其实只是他的父亲而已。龙王只是一个附属品。龙王死不死,其实并不紧要。鲜廉寡耻而穷追猛打的官僚系统永远存在,而家庭的纠纷才是故事的真谛。
    所有的故事都是家庭故事。他并不是挑战父亲的权威,他也不是恋母情结。他只是挥起剑想斩断自己与血缘所带来的所有羁绊。他只是要孤独的自由和内心的正义。而这个羁绊正是他父亲战战发抖的脖颈。他并不胆怯,也不犹豫,更没有罪咎与欣喜。这是复仇。复仇是一件彻头彻尾的私人事务。容不得任何世俗逻辑进行指谪。或者他们可以指谪,然而这种指谪往往浅薄的好笑,这种浅薄来自于他们引用的逻辑太过深刻而复杂。复仇简单的如同星球运转,花开花落一样。表面的繁茂下隐蔽着浩然的规律,而这规律根本无需说明。他杀了我,因此我要杀了他。就是如此。冤冤相报何时了。既然有冤,就无需了。
    仇恨从来都是为了衍生新的仇恨。而矛盾也是为了使新的故事生生不息。既然恨,那就恨到底吧。让爱的归爱,恨的归恨。

     8 ) 25年了,哪吒闹海,还是招安归顺



       很难说[哪吒闹海]和[大闹天宫]在中国动画和中国人心中有怎样的地位,在古典小说纷繁的纸页里,孙悟空和哪吒是两个叛逆到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但是这两个经典的反叛角色到最后都同样走回了被体制化的宿命,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反抗仅仅在屏幕上的一瞬间闪耀过光辉,不知道这究竟算不算得上是一种悲哀。
       哪吒闹海,囫囵吞枣地来说,就其实是一个反抗强权的故事,并且最终舍身取义战胜强权的故事,这个故事中间有多少单纯的奢望暂且不说,而就算哪吒闹海本身,也有太多讲不清楚暗流。


       1.龙王代表强权,因为他要吃童男童女。龙王的一出现就是站在反面上的,而这种反面又是拥有集权的一方,因为陈塘关百姓还需要龙王降雨。所以哪吒一开始,就站在一个两面不讨好的境地,进退维谷的境地使他最后只能选择剔骨还父,割肉还母。这个行为不仅仅是英雄式的决绝,同时也是没有选择的必然。

       2.为什么是哪吒来反龙王。按照故事背景来看,哪吒此时不是仙不是神,只是拿着乾坤圈和混天绫的小屁孩,为什么他可以挑战龙王权威。这里面起码有两点,第一,他有太乙真人做后台,第二,他爸是陈塘关总兵。也就是说,反抗强权者,其本身也是权力体系中的一环,哪吒是一个官僚子弟,他反抗强权的能力也来自于强权本身,所以说起来,这也只是一个权力体系内部矛盾的解决案例。

       3.哪吒为什么要打死敖丙,打伤龙王,下手是不是太重。事情的起源在于巡海夜叉抓走了一个小女孩,解决争端的办法就是放回小女孩这么简单,对于哪吒一方有何必要把敖丙扒皮抽筋,对于龙王一方,也没必要为了一个小女孩而搞到家破人亡。其实双方斗争的焦点并不在于吃童男童女这件事,而在于哪吒在寻求权力体系的认可,这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本质本质动机一样。回来看哪吒的出身,怀胎三年六个月,产下肉球,肉球裂开有一莲花,哪吒坐在这莲花之上。这样的诞生,在任何古典思维里,都是不折不扣的“异种”(从李靖看见肉球的态度也能看出来),而从一个“异种",要取得自我实现的第一步就是获得认可,获得认可的方式和途径,最直接的一条,就是挑战和试图取代权威。所以,龙王即使不吃童男童女,哪吒也指不定哪天就会打伤山神,打死土地公,以此获得存在的合理性。
       只不过,和孙悟空一样,哪吒挑战强权一样落得失败的下场,之后他们都共同选择了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归顺。孙悟空成为一个小白脸的保镖,哪吒则成为天宫的职业打手,这也不得不说是终究完成了自我价值体现。

       4.李靖和龙王。龙王是李靖的上级,而李靖是基层官僚。这里可以衍生一个问题,为什么龙王吃人肉,李靖不吃。因为李靖等级太低,掌权者内部的等级之分有时候比权力体系外的更加复杂,等级太低不能吃童男童女的李靖面对龙王以童男童女之事威逼他,并且要他杀掉哪吒的时候,那种羞愤交加的心情,从李靖杀子的情形可以看出来。李靖杀子,表面上是对于儿子闯下大祸的惩罚,深处也是对于权力分配的不满和恼怒,因为哪吒,他不得不和他的上级面对面讨论一个特权的归属问题,此时的泄愤,自然而然用哪吒作为目标。另外还有一个细节挺有意思,四条老龙盘旋在陈塘关上空,要求李靖手刃哪吒,那么为什么龙王不自己一个霹雳就劈死哪吒呢。这可以理解为越级和责任归属的问题,哪吒之死,如果遭到上级监察机关的指责和问讯,谁杀了哪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龙王由于自己行为的本身不合法,要求李靖作为他的下级承担可能出现的一切后果,也是常理之中。李靖作为下级,就只能充当起背黑锅的角色。

       5.太乙真人。这个人物是很诡异的形象。在片子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哪吒降生,他就来收哪吒为徒,第二次哪吒杀了敖丙,他让哪吒去戏弄龙王,第三次则直接让哪吒复活,还给了他风火轮和红缨枪。就从这几件完全蔑视等级制度和龙王权威的事件来看,我们可以推知太乙真人在权力体系中的地位。一个可以随意教唆哪吒这样的小屁孩去戏弄龙王,大闹龙宫,并且自始自终都在从旁协助的人,他本身就应该是这个权力体系中的高级领导者。这样来看,哪吒只是太乙真人手边的工具,借由哪吒,太乙真人实现了掌权者对于下级龙王的羞辱和惩罚,并且培养出一个听令于自己的新随从哪吒,这是一般掌权者的惯用手段和方式。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哪吒一出生,太乙真人就立刻收他为徒并且赠与乾坤圈混天绫。哪吒只是循规蹈矩地走上了太乙真人早就铺设好的进入权力体系的仕途。


       25周年纪念版,哪吒闹海,只可惜这是一个包含了太多政治暗喻和象征的故事,不再是它该有的样子了。

     短评

    《哪吒闹海》还是有非常不常见的地方,那便是清清楚楚告诉我们:父亲是可以杀的。

    3分钟前
    • 恶魔奶爸Sam
    • 力荐

    年轻勇敢的战士,为保护更年轻的一代不被老朽腐坏的政权吞食,抛弃了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怯懦的父亲决裂,战斗过后,向着光明的未来奔去。但是龙王是杀不死的啊,死了还会有新的龙王,永远渴求着更多的童男童女,几千年了,哪吒还打得动吗?

    7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哪吒刚刚降生,李靖就想一剑劈了他;龙王恶人先告状,李靖却丝毫不听哪吒的解释;哪吒制服了龙王,李靖又叫人把他绑起来;面对四海龙王的报复,他甚至想杀死哪吒……是怎样的父亲,才会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心存偏见?是怎样的父亲,才会胳膊往外拐,站在别人那边?是怎样的父亲,才会是非颠倒,不分青红皂白?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熊孩子,反而是很多父母不配做父母。在这个“百善孝为先”的国度,《哪吒闹海》没有跟风歌颂父母,反而敢于质疑权威,提出了“是否所有父母都称职”的疑问,其深度和前瞻性都是国漫中的佼佼者。哪吒那句“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更为震撼。你不认可我,我不强求。你选择了懦弱,我选择承担。舍身取义,以死明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40年过去了没看过更震撼的国漫。

    8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电影真的是时代的产物,小时候看这版的哪吒,不觉得故事有问题,现在再看,才发现这是一个政治味道浓重的故事,传达的价值观念赤裸裸。对比饺子导演对【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处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又很符合我们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哪吒变成了另外一个故事,可能会成为现在这代小朋友的童年回忆,和我们这一代看的哪吒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能这就是讲故事的魅力吧。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叛形象,也是中国银幕史上一段极为少见、如此尖锐、激烈和惨痛的反叛历程,相比于孙悟空和天庭(统治阶级)的对抗,哪吒做出了中国传统观念中最艰难的一种反叛,在于“孝文化”是深植骨血之中的,是几千年不允许触碰的绝对底线,被他用一种最悲壮、最惨烈的方式夺回了自我的控制权,告诉所有人,“身体发肤、父精母血”,所有受之父母,又反过来牵制和束缚的,我统统还给你们,哪怕是我赖以为生的东西,去挑战一种不可能战胜的观念压迫,这真的太疼了,是肉与灵的双重疼痛。很赞同“化莲重生”后再无哪吒,不在于被天庭招安,而在于如果承认这种重生,就等于将他悲壮而勇敢的反叛精神消解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我宁愿相信他的本命是不认命,那个曾经离经叛道,孤妄放纵的哪吒从前只哭过一次,今后也不会再有了

    18分钟前
    • 西奥
    • 力荐

    丁一曰:想你时 你在闹海

    2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我觉得孩子的本性里有一种有别于成人世界的决绝和残忍,掺杂着杀戮欲、性欲、(我不是指成人世界以交配为目的的性欲,一种我也说不清楚比较原始的和两性关系有关的欲望)征服欲,和别的什么欲望。真正受孩子欢迎的故事都不是纯粹的童真故事,像彼得潘会处决永无岛上长大的男孩子,会和海盗战斗,会把死亡当成冒险,像小王子回到自己星球的方法是用毒蛇的毒液摆脱肉体,因为肉体太沉重,带不回去。像海的女儿里,美人鱼承受刀尖舔脚的痛苦行走和最后化为泡沫换得永恒的灵魂,还有各种暗黑的格林童话。小孩子的内心世界很复杂,这种暴力美学,未必只震撼成年人的心灵。起码对童年的我来说,里面的政治隐喻我看不懂,舍己为人敢作敢当的英雄主义也不那么重要。我真正关注的是哪吒决绝的自刎,怀着满腔孤勇,和这个爱我也好、不爱我也罢的世界,彻底告别。

    25分钟前
    • 吃面包的兔斯基
    • 力荐

    哪吒要是搁现在,就是一少儿精神病患者:躁郁症、暴力狂、自杀倾向、逆反心理……辅导人员要密切关注他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玩什么电脑游戏,业余时间从事什么活动,必须定期参加心理辅导,服用抗躁郁症药……比美国哥伦比亚中学枪击案主谋更犀利的家伙

    30分钟前
    • 柳具足
    • 力荐

    形式上没能超越《大闹天宫》,却带上了过重的政治隐喻。还是该轻松点儿好。

    34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想你时~你在闹海~

    39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蒋勋在孤独六讲里写哪吒,他说,我记得年少时,读到哪吒把肉身还给父母,变成幽魂,最后找了与父母不相干的东西作为肉体的寄托,隐约感觉到那是当时的我最想做的背叛,我不希望有血缘,血缘是我巨大的负担和束缚。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原罪,是一辈子还不了的亏欠,就是欠他骨肉,欠他血脉,所以当小说描述到哪吒削骨还父,割肉还母时,会给读者带来那么大的震撼。可是,这个角色在过去饱受争议,大家不敢讨论他,因为在百善孝为先的前提之下,他是一个孤独的出走者。

    44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力荐

    1979的是艺术,2019的不过是高分动漫

    48分钟前
    • BA
    • 力荐

    省去了繁复、冗长的成长脉络,纯粹提炼出某种极致的哪吒精神,提炼出中国古画与戏曲的精华,刺破权力体制的虚伪和大人世界的荒谬。哪怕世界对不义卑躬屈膝,哪怕至亲对真相懦弱回避,坦荡立于天地间的少年,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满腔愤恨,持剑自刎,养育之恩,一刀两断。我将骨肉还于你,我用莲藕为躯体。红绫金圈,打尽天下不公事;三头六臂,看遍世间无情人。可在真正长大复仇之前,也难免要对着疼爱自己的师父痛哭流涕。

    49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这可能是中国动画史上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作品,伟大之处依然不用解释。哪吒的经典形象和悟空一样,被深深铭记于不同时代的观影者心中,而今天创造这些作品的艺术家们纷纷驾鹤西去,在感慨哀叹的同时,更应以此为动力,创造出属于我们中国的动画辉煌。

    50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没想到长大后重看居然这么震撼,尤其是销骨割肉的场面。

    55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小时候老分不清哪吒到底是男是女……以前动画片的角色造型,中性风总是很潮嘛。

    5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59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1979年的动画电影,那时候我们的动画甚至是优于日本的,可惜的是放弃了这一产业,却成了霓虹国的文化符号之一

    1小时前
    • 大耳朵图图_
    • 推荐

    个人认为其中哪吒自杀的情节有很重的虐恋色彩,我小时候第一次看到,内心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1小时前
    • Paradox
    • 推荐

    中国的少年大底上应该要像哪吒的

    1小时前
    • 甜椒Oli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