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500年后

    500年后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美国1971

    主演:罗伯特·杜瓦尔,唐纳德·普利森斯,唐佩德罗·科利 

    导演:乔治·卢卡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纸上谋杀

    • HD

      蜘蛛夫人:超感觉醒

    • HD

      杀戮都市2

    • HD

      银河护卫队3

    • HD

      月球叛军:火之女

    • HD高清

      哥斯拉-1.0

    • 奇异博士2

    • HD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剧照

    500年后 剧照 NO.1500年后 剧照 NO.2500年后 剧照 NO.3500年后 剧照 NO.4500年后 剧照 NO.5500年后 剧照 NO.6500年后 剧照 NO.16500年后 剧照 NO.17500年后 剧照 NO.18500年后 剧照 NO.19500年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未来的地下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基地,在这里,到处是冰冷的监视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全被剃光了头,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工作编号,每天从事繁重的劳动——集体劳动。主人公——代号THX1138(罗伯特•杜瓦尔 Robert Duvall 饰),就是这里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一员,他在女性室友的启发下,停止服用了每天发给的药物。于是,他僵化的思想开始复苏,开始对他的女性室友产生了一种特殊感觉。当两人发生关系并被判处强奸罪时,思想彻底醒悟到他开始了漫长的逃亡之路。

     长篇影评

     1 ) 药不能停

    看了自己的电影清单才发现,近一年来有点沉迷于反乌托邦题材的电影,以至于现在我对乌托邦的概念早已模糊。这似乎有点像男孩揪女孩子小辫儿,其实是喜欢她,但偏偏要做出捉弄女孩的行为。同时也有点像阿部定与情人男欢女爱时,用腰带勒住对方脖子,将这种濒死的痛感和鱼水之欢的快感结合起来的痛快。到不了的地方叫做远方,所以对远方有些许愤恨也正常。有点扯远了,以下文字回归正题。

    THX1138是一个500年后人类的名字,是的,是名字,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代号。500年后,也许是由于地球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人类转移到了地下生活,有没有觉得像是石猴被压山脚下,500年后唐僧西行长征,拿着观音姐姐的人事调令把猴子提溜出来?电影主人公THX凭借着萌发的思想意识和身体耐力逃离了地下监狱。

    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当然也有人将此定义为“简陋”,画质也被一众因为3D什么MAX养刁口味的影迷说成是粗糙渣渣,可是这个电影产自上世纪70年代啊,亲们。看到影评里提到苹果公司有个广告跟此片类似,我发现的却是另一个共同点,就是极简和纯白,这就是爱疯、爱破袄、爱臀因丝等苹果产品的经典外形特色。科技让生活简单,让人们轻松,在THX1138生活的世界里,科技让生活简单地枯燥,让人们轻松到无聊。想到了飞哥说的“过油不及”,就是比方说土豆其实是个好东西(只吃土豆还能减肥,当然不是指油炸的土豆),然后过油炸的土豆长期食用就可能引起诸多慢性疾病,所以“过油不及”。500年后的科技以及在此硬件基础上的社会体制,把人类推向了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深渊。

    LUH3417和THX1138是被计算机随机抽取的一对室友,真的是room mate。他们只是共同享有居住空间,所谓的居住空间真的很空:有一间类似于餐厅和厨房的小房间,这里面有很关键的智能药箱;还有娱乐室,就是用来看极其枯燥的电视节目(含撸片);迷你浴室,男主角好像在里面进行过激光干洗,洗澡速度极快,喜欢洗澡唱歌的人还没唱到副歌就洗完了。男主角名字的字母部分THX,我本以为是thanks的简写,谁知道女主角喊他的名字发音居然跟Sex很像,这算是铺垫后来room mate变成了sex mate吗?

    让一切失控的罪魁祸首就是小胶囊,猜测LUH已经试验过不吃镇静剂小胶囊,于是LUH对异性室友THX产生了异样的感觉,因此对他的每顿餐食里的小胶囊动了手脚。于是THX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工作状态也变差,差点造成安全事故。列位看官,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吧,500年后人类相当于咱们现在的鐓鸡,去除外生殖器之后的公鸡,它们长得快长得壮,肉还嫩,因为心无旁骛,一心只想拥抱刀斧成为专业美味。

    就在THX因为缺乏镇静剂身体瘫软的时候,室友LUH好心过来扶他,却被按倒,两人情不自禁发生了关系,整个过程被道德监察委员会成员们和比LUH工作的监控中心更高级的工作人员SEN5241看在眼里。SEN把LUH调离原住址,他与THX成为了新室友。THX情绪失控,在经过LUH新住的区域时,写下了SEN奸污LUH的报告。然而噩梦没有结束,情绪低落的THX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可能是影响了项目进度,加上他被SEN举报奸污了LUH,因为他处于高级阶层,他的工作是装配机器人,工作有被辐射和爆炸的危险。由于还有利用价值,他被关进白茫茫无边际的禁闭室,被用来做类似医疗试验,被隔空击打某些部位以及人体拗成奇怪的造型。在昏迷中,THX看到了思念已久的LUH,两人又一次发生关系,这是死了也要爱爱的节奏吗?不用说,这段成人AV秀,又是众高级管理人员精彩的视频节目之一。LUH还告诉了THX自己怀孕的事实,然后他们又被无情地分开。

    THX被带到一个集体禁闭室,还遇到了被自己诬陷的SEN。期间,禁闭室内有一男子估计也是因为停药(停止服用镇静剂),暗戳戳地企图猥亵一个关进来有些神志不清的女子,结果被抓破了脸。THX依旧抱着出去的希望,而且是带着LUH一起逃离白色恐怖。SEN犹豫之后还是放下了自己逃跑大计划,跟随着THX盲目地远离禁闭室那群人。

    逃跑的过程不算高能,他们遇到了出来散心透气的黑人全息图(据说他原本存在于电线当中,理科渣表示不怎么理解)。推开一扇门之后,他们被拥挤的人群冲散,SEN坐上了地铁,THX和全息图无意间逃进了太平间,两人的耳朵都被打上了死人的标签。逃出太平间后,两人又躲进了资料室,调阅LUH3417的资料发现,她已经从一个成年女人变成了一个死婴标本,这也算是高科技吧,人死以后可以逆生长再制作成标本。发现这个现存世界的残酷,THX更坚定要逃离的决心。SEN也莽莽撞撞地进入了电子神父的电子教堂,看到巨幅的“神像”,SEN还虔诚地祈祷。此时有个神职人员进来要上报SEN的入侵,SEN终于鼓起勇气打倒了神职人员,但是SEN慢慢变得绝望,于是淡定地坐在地铁站月台,乖乖地对追来的警察束手就擒。THX和全息图偷了两部车,THX超速驾驶开上高速公路,全息图好不容易发动车因为太兴奋撞上立柱身亡。然后THX的跑车跟警察的摩托车展开了极品赛车,在快要到达地面入口时还遭到了人猿还是猿人的纠缠。就在THX狼狈地爬上简易钢筋梯子时,紧跟在后的警察收到放弃追捕的命令,THX出现在地面上,背景是渐渐下坠的落日。

    尽管现在已经有很多具有感情表达的机器人面世,但还是不足以掩盖科技本身的冰冷。影片在暗示这样一种可能性,在未来统治阶层有可能利用科技抹灭人性、愚弄人民。人的审美、个性、思想、隐私权利、尊严统统滴不要。光头和男女情侣款白色制服毫无美感可言,住处简陋餐食就是许多压缩块,低级的撸片加上全自动撸管器,一旦有男女之事,就有猥琐的审黄专员全程监控。电子神父虚伪至极,就是一个公交车站海报,加上自动的语音系统,男主角两次告解,神父的对答都是相同的:很好,继续,是的,我理解,你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点,你是个虔诚的信徒,努力工作、增加产出、防止事故。最搞笑是居然还有一次神父化身马云,在那里对THX说多买多买多买,开心点儿。剧中无数次出现“开心点儿”的语音提示,尼玛统治阶级明明知道不吃镇静剂人民就不可能开心。在未来世界,人仅有商业价值,不工作想拿失业救济金是白日做梦,不工作就等于找死。当THX进入逃亡开始,中央控制系统就开始计算他的成本,就是培养他后来追捕他的支出,以及他工作的收益,当支出成本超过14000元时就放弃,这也是为什么警察快要追上时突然放弃的原因。

    THX最后逃出白色地下世界,导演设置了日落的场景,有人说那是人类灭亡的征兆,我想THX从那个所谓的高级世界出来,再次回到环境险恶的地球表面,是祸是福都是未知,但自由是绝对可触碰可拥有的。许多野生动物在人类庇护下好吃好喝好住,当人类企图放归自然时,也许是因为对人类有感情,也许是留恋人类给予的安逸生活,很多动物不一定能立刻投奔自由,THX爬在阶梯上的心情应该跟被放归的野生动物有些许相像吧。药不能停啊,药停了,心痒了,脚动了,纠结了,革新了,新的镇静药又研制出来了……

     2 ) 没辙了

    看看卢卡斯的片儿,你就觉得咱们的电影无望了

    1971年的作品!!!
    1978年的star wars第一部…………

    极致的想象力和故事的结构能力加上最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这才是电影~

     3 ) 走在世界前沿的极简未来|THX1138(有剧透)

    假如有一种生活,

    那里不用担心生存问题,因为系统每天有固定的食物;

    那里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因为系统让外界危险与你隔绝;

    那里不用担心工作问题,因为系统安排好了你的工作;

    那里不用担心技能问题,因为系统用药物帮你集中注意;

    那里不用担心恋爱问题,因为系统安排好了你的伴侣;

    ……

    那,我们还要追寻的是?

    《THX 1138》

    五百年后

    【故事】

    20世纪,人类文明高度发达,可将人冰冻,在未来再将冰冻人苏醒

    透过窗户,可看到未来感浓浓的建筑

    但实际上这是另一部剧BUCK ROGERS的预告而已

    科幻片Buck Rogers,讲述的是主角穿越到25世纪拯救宇宙的故事 预告完下周即将上映的科幻大片Buck Rogers

    故事开始

    未来的某个工厂内,人们在冷冰冰的监视器监视下,听着重复循环的如SIRI般循环的广播,重复地工作,制造机器人

    碾压同年科幻片Buck Rogers的科幻感

    主角,也就是编号THX-1138(简称THX),也是普通的劳作者一员,在系统的指挥下,重复而有效地工作着

    在硕大工厂内,有无数工作间,都是相同的重复劳作者。

    意外的,其中一间工作间发生意外,产生爆炸 系统早已知道威胁已至,但全厂广播不断传出SIRI发出的“没有关系”“请待在工作原位”的声音

    该工作间团灭

    THX这边的工作间若无其事,继续工作,似乎早已习惯这类意外

    发生意外的工作间拖出被炸死的尸体

    这些大大小小工作间内的劳作者,无论男女,都是相同的光头,相同的白色工作服,吃相同的药物保持工作专注度,吃相同的食物保持健康……

    THX完成了一天充实的工作,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996工作周期的下班既视感

    超市里选购喜欢的商品

    THX在回家路上,向“领袖神灵”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而这个“神灵”,只是编写好的一段程序,按照重复的顺序和间隔发出低沉的声音——“然后呢”,“具体来说呢”,“噢,还有呢”,“你是一个忠臣的人,上帝保佑你”

    显示屏上的“领袖神灵”

    回到住处,看着未来才看得懂的羞羞片……

    一边看一边用高科技做着云霄之事

    THX看电视时,室友偷偷换走了他食物中的药丸

    室友是一位忧郁女孩

    吃完晚饭的THX深陷昏迷

    醒来后的THX,似不清醒,似清醒,产生了“感受”,他感到很困惑,便和室友深入交流起来……

    然而,在全面监控的情况下,THX很快被抓住,并叛以强奸罪关进了小白屋……

    小白屋中任由摆布受尽折磨

    THX被关进类似精神病院的地方,同时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头脑不清晰人士……

    THX还会经历什么?他能逃脱这封闭、无生命气息的环境吗?

    【蝴思愿想Funtasee】

    在1930年《我们子孙的经济可能性》论文中,凯恩斯预测未来100年也即2030年时,生产率增长将会导致闲暇时间极大增长,每周工作时间会减少到15小时。

    实际上,不用等到2030年,即使现在,某周工作15小时,也许就能满足1930年对生活品质的要求。

    然而当今社会,出于各种原因,对生存压力的奋斗,对未来担忧焦虑的坚持,社会价值观鼓吹下的迫不得已等等,很多人工作时间的安排上渐行渐远。

    我们牺牲掉自己的,牺牲掉对亲朋好友的关心,牺牲掉对爱人的浪漫,而为了内心深处找到一份关于“工作”利益带来的安全感。

    “我是迫不得已,否则我该何去何从”

    “我是为了未来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是在避免糟糕的未来”

    最可怕的是,我们牺牲掉了对世界最纯真而浪漫的眼光,我们如同机器般的重复劳作,无趣的重复度过每一天,不再敢幻想,不再敢追寻,不再敢坚持,我们眼中的世界,慢慢变成灰色。面对灰色,我们面色沉重,不愿笑容,不愿好奇,不愿感动。

    当然,这种也被称作叫“成熟”,它包含正面健康含义的同时,又蕴含着无奈的酸楚与压力。

    我们也许认为,我们在试图获取,而我们正经历,失去自己。

    也许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像THX一样,鼓起勇气,在不可知的危险中,找寻真正的自己。

     4 ) 电影的色调太亮了,显得压抑。

    电影的色调太亮了,显得压抑。
    在那个年代能拍出这样超前的电影,的确赞叹。这样的片子可以看做星战系列的试水作品。2012年年底,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的40.5亿美元全部到账。由于卢卡斯电影公司在被收购之前没有一分钱的欠债和死帐,因此这40.5亿美元将是乔治·卢卡斯的“净得款”。不过,卢卡斯并不指望这笔钱养老,而是希望用这笔钱完成他40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全力捐助美国的慈善事业,捐助的方向是教育产业。卢卡斯也算的上“娱乐圈”中的人物了,但像他如此“慈善到底的”并不多见。

     5 ) (ZZ)你敢想想,你生存的意义吗?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有几点要说明:

    1、 这部电影是乔治.卢卡斯导演的处女作,拍摄于1971年,所以距今已经40年,画面质量不理想,甚至极致的白画面也没有太多美感可言,要看的同学请自行斟酌。

    2、 这部电影不是商业电影,没有大场面,没有太详细的情节交代,我本人看这部电影前20分钟是一忍再忍想换张碟,但是半个小时候以后才一点有情节的起伏,拿来KILLTIME的同学请自行斟酌。

    3、 这是一部严肃电影,喜欢看港台搞笑片、美国场面大片、印度歌舞片、小清新文艺片的同学请绕道自动忽略与斟酌。

    4、 喜欢《我们》《美丽新世界》《1984》及反乌托邦题材电影的,与喜欢未来社会构成与思考题材的同学,这部电影你必须看的。

    基本情节: 未来的地下世界,是一个生产基地,在这里,到处是冰冷的监视器和一律被剃光头发的人,或者是克隆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靠上层统治者发给他们的镇静剂和精神控制药物维持稳定的情绪,人们没有性别之分,没有名字,没有喜怒哀乐,只有一个工作编号,每天从事繁重而高度紧张的集体劳动。主人公——代号THX1138,就是这里数以百万计的人/克隆人中的一员,他在女性室友的启发下,停止服用了每天发给的药物,于是他僵化的思想开始复苏,开始对他的女性室友产生了爱慕感,当两人发生性关系并被判处强奸罪,加之停止服用镇静剂产生工作失误,被法庭判处监禁。上层统治者处置了女室友,她变成了玻璃瓶子里的标本,看到这里他人类应有的思想彻底醒悟,于是与两个牢友相约开始了逃亡之路。 - - 好吧,这段我是抄的盗版碟背后的简介。 =========================================观后分界线=========================================

    话题一:前瞻性与预见性

    我想从几个方面解析这部伟大的作品,其中看过本片以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该片具有不可磨灭的前瞻性与预见性。 一部1971年拍的电影,从编剧到每个细节都充满了想象,卢卡斯是编剧也是导演。那个时代中国人民还没从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中醒来,那是文革的第五年,还跳着忠字舞忙着批林批孔,刚和美国建立了乒乓外交关系,基辛格博士来趟中国。反过来思考别人的作品,在那个时代我们和我们的国家确实落后得太远太远。 电影里卢卡斯设想了未来的世界一切由机械代工,那个年代应该是刚刚设计出大型计算机的年代,连PC的概念都到了1984年以后才进入人们的视野,何等超前。此外还有几个细节,给男主人公喂药擦洗身体都是全自动化的机器手,这些技术到现在估计没有进入生活应用领域吧;洗澡是不用脱衣服的;已经有投影与交流信号,可以用遥控甚至是意念操作信号与其交流;生物克隆复制技术的预想;脑电图及思维行迹分析,是不是很想测谎仪?而且处处都是监控仪器有人监控人类的一举一动,有没有感觉很熟悉?极度白场景色的运用像不像是乔布斯的苹果的“极简设计”?1971年的电影就完全预想到了,卢卡斯太棒。

    话题二:人体编号,和制度化的冰冷

    人已经没有了名字,仅仅是字母和编号就代表一个生命体。除此以外的任何事情都是多余的,甚至连墙上除了大楼的编号,房间的编号,什么装饰性的物件都没有。男人女人没有区别,一律光头工作服,出门不带工牌是要向上级汇报受到处罚的,成百万上亿的人体,都是编号1编号2,每人在乎别人的感受,人们主动服用镇静剂达到工作效率最大化,没有七情六欲,没有多余的思想和表情。 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我们的工作环境不就是如此吗?在银行工作的小柜员,没有人在乎窗口坐着的小姑娘叫什么名字,我们常称呼他们为几号几号柜员,我们用职级区分他们在业务岗位上的功能,对公业务的只懂对公业务知识,个人储蓄只懂个人储蓄业务,分工变得越来越细。我们考核他们一分钟“点钞量多少”、“差错率多少”、“受理业务时间”等等林林种种变态的考核方式,已经严重的把人当做机器看待,他们大多没有面部表情,微笑都是强制出来的8颗牙,这些柜员的孩子上班是没有时间上厕所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遵循规矩办事,明知你是她多年的同事,却要你出示身份证才为你办业务,这么多那么多的必须,和制度规定。她们有限的青春就这么消耗在那些小小的岗位上,转眼几年过去成了大妈,运气好派遣到内部操作岗位做一些基本的事情,运气不好的我也见过40多数的大叔坐在工商银行个人储蓄柜台里愁眉不展,那个小小的柜面甚至不够他一条肩膀的宽度。 你看到了没有,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吧。 说回来我也好不到哪里去,每天上班下班打卡,月初发工资,只是每天处理的事情稍微有点技术含量而自以为算个有点屁用的人。可是我也经常半夜惊醒,梦见自己有一天脱离了这个环境,将一无所有。所以每天都在反复提醒自己不要只是看重眼前这点活,积累资源和平台,是不是有一天我也能像男猪脚一样潇洒而义无反顾的逃离这个环境,奔向那些未知的以后。

    话题三:商业贡献率,决定了一个人存在的意义

    这个话题与上个有点相似,在电影里男猪脚反复念叨、祷告、每天上班前广播的提示、类似于电视的设备里反复提到的一个概念,就是“你个人的商业价值与贡献率”问题,这个问题发展到现在就是我们每天工作要面对的问题。 男猪脚祷告反省的时候,就说我今天没有做好工作,精神不集中差点犯了错误,我没有重于自己贡献好自己的价值等等。看到这里我不禁背后一寒,妈的,我有时候也会这么反省,只是反省的对象是自己不是什么神。前几年我被工作折磨得疾病缠身,前年体检检查出来的问题今天还没有去医院看看,动不动手术也没管,相信自己年轻扛得过去。我们经常半夜跑到单位加班到清晨回家,每天下班前反复检查自己一天的工作量是否饱和,是不是对得起你狗屁XX银行给我的工资,要求自己出的每一份文件都是足够完美的。不到病倒,我们也许不会记得我们终究只是一个人而已。 一直到电影的最后,我觉得很好笑的是明明知道男猪脚是打不过机器人警察的,可偏偏只差几步就被活捉的时候上层统治者因为追捕行动超过了“单个人员关于预算上线”,而下令机器人警察放弃追捕,任其逃离。这个结局设计得太妙,我想起了我曾经供职的有一家银行的行训里的一句话“效忠股东,为股东贡献最大的个人价值”,妈的,不就是这么回事么。没有哪个行业比这个行业更加无情,支行的客户经理考核指标,已经是按照你的贡献率等各项指标计算,存款贷款、日均存款日军贷款、中间业务收入、增量排名,各种恶心的提示着你每时每刻都不得休息。最近一次跟原来的老同事老同学聊天,他也跳槽转岗做了业务审批,我问他为什么要跳,以前在支行做对公业务一年30来万左右也轻轻松松,后来他叹了一口气说“我给银行创造的利润,一年远远不止这30、40万,零头都不止,可是银行耗尽了客户经理的能量,得为自己长期发展考虑了。”说实话这也是我极力反感去支行做客户经理的原因,不过我们终究也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燃烧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力量贡献到所谓的社会主义事业当中去。恶心不恶心啊?

    话题四:神存在的形式,与监狱边境

    你会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男猪脚因为工作不够“尽职”去向上帝祷告,祷告间里没有人倾听,就他一个人自说自话,上帝是电子录音版本的MP3,还带单曲重放,那么几句套话,没有任何引导。当最后男猪脚的牢友跑到集成中心,看到上帝的巨幅图像时就跪下来祷告,然后他发现这个上帝只是个电子设备,什么都不是。电影里卢卡斯导演是一个反神,他相信上帝什么的,只是上层统治者用以给平民洗脑和教化的最好途径,所以电影里的人都服镇静剂,都没有思想,只知道一味的服从和接受。可是到了最后很欣慰的看到男猪脚的这个牢友,在上帝的巨型电子屏幕前打死了一个阻扰他逃离的人,他冲出了他思想的牢笼,冲出了那个真正的世界。这个人也是善良的,最后他在车站停留了下来,和孩子嬉戏,被人脸识别系统拍下被活捉,想必后来也变成了一个玻璃瓶里的标本。 说实话,我一直相信神灵一说是用以给人类增加禁锢,有所畏惧,然约束人正常行为的一种洗脑的方式;一方面人不能百无禁忌,一方面人也不能因为神的旨意而不相信自己;可是说到最后,导演只是用这样的方式揭示了上层统治者的虚伪,也并无反神之意。相反,电影反讽的告诉了观众,神已经被你们的统治者变成了电子产品,至于你相不相信,那是你的事情,我们只是负责造神,你们相信我就好了。 无比现实,无比现实。

    话题五:外面的世界

    影片的结尾,是一片夕阳下男猪脚独子一人伫立在红色里。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在我个人观点看来其实并不重要,这不是电影所要阐述的重点,重点在于提示我们每个人是否有勇气去逃离,用什么方式逃离。我和一些影友讨论了这个话题,大家普遍都觉得外面是不是就是核武器扫荡过的切尔诺贝利似的世界,一片荒芜,什么都没有;而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因为如此残破画面,连一个井盖的都没有,人类生存在地下那么深的地方,应该是为了逃避地面某些种族或某些灾难的后果吧。 其实不管怎样,逃出去了,就是这个电影要表达的意义。

    话题六:控制人,高层统治者究竟是谁?

    电影里没有提到这话话题,我看完了导演近几年对这部电影的一个后期采访,卢卡斯说当初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没有想说明这个问题,因为这样叙述更加现实。今天《新周刊》里放了一篇文章,叫《和现实比起来,一切重口味都是小清新》,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没有比现实更加残酷的,也好比1984里的老大一样。 我们看到的监督警察甚至都不人,警察就是一部部机器,只懂得执行的机器,包括提着光头的工作也不用懂得思考,大家吃药麻痹思想执行命令就好,思考交给上层统治阶级。这就是极权主义和统治阶级最重的愿望,上层负责造神与愚民、监管者负责执行、劳工负责生产劳工,大家服用镇静剂消除一切感官与思想。 你会不会觉得工作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很多个人兴趣,一来是没有时间,二来是乏味的工作消磨了你的精力,使得人不再去设想更美好的生活。所以说人有梦是可贵的,尤其是成年人的梦,是可爱和可敬的。看完这部电影已经是晚上11点半的时候,那个时间我基本上才开始准备睡觉,这样的日子已经好些年,所以这几年我老得特别快。工作辛苦是一方面,自己不想面对梦里更加真实的想法与意识,才是关键。说到电影的题材,无非也是所谓的“反乌托邦”,引导我们去思考一些关于现实社会不合理的层面的事情,这样的题材在近几年特别多,但是作为一部1971年的作品还是难得的。 ===================================观感线=========================================

    之于对我个人的现实意义,我决定以后渐渐放弃在网上瞎耗的时间,放弃那些可有可无的虚耗品的需求,放弃肥皂剧搞笑片,放弃小鸡电影和一些无聊的电子游戏。人生一世时间有限,无论是骑的是自行车还是开的是宾利,无论你是在黄河边的窑洞还是在高高的写字楼,记得生命的质量是最重要的。趁我们还年轻,我们应多去经历生活多去阅读多去观感,我想去旅行,记录下更多的感受以受益于我的孩子和家人,也不枉付我这一辈子有幸的到来。再计算我们能在生存的时间,能活到70岁也只剩40年了,一切娱乐都是多余的,我们要做的重要的事情还很多很多。 此外也很想告诉我身边亲爱的家人,亲爱的朋友,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了,老人家我能陪你的时间也只有一些很少的年数了,爸妈我能和你经历的时间也只有二三十年了,朋友我能和你相聚和珍惜的时间也只能有这些年了,爱人我能依靠陪伴你的时间也只有四十年了,所以记得忠贞,记得善良,记得宽容,还有记得我们也只能活几十年了。

     6 ) 好多年前看过短篇,当时没看懂。看了加长版,一下全明白了。

    地下避难所的建造者可能是人类,也可能是其他智慧物种,也可能是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

    避难所建成后,就被从外部封闭了,处于无人待机状态,一旦地球遭受核攻击,避难所将会启动运转,进入运作状态:解冻胚胎——克隆——教育儿童——监督成人——死亡回收 (循环)。
    由电脑指导人类进行日常管理。
    依靠药物,人类像行尸走肉般活着。

    电脑指导下的人类生活,高度的简化、抽象化、形式化。
    1、忏悔对象是电脑,双方没有互动,只是让你独自发泄
    2、婚姻只是室友,人类必须有婚姻,但不能有性,性依靠机器。
    3、人类生产机器人,自己制造一个暴力机器来治理自己。
    4、新闻只是个形式,脱口秀完全像2精神病人在胡说八道。
    5、商场购物,买了个抽象的多边形,到家后扔进黑匣子消失了
    6、审判更像做算术题。地堡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计算机的计算结果。

    如果你和我一样,觉得依靠药物,上面的很多行为完全毫无必要,那只有一个解释:人工智能为了还原人类的日常生活,照猫画虎,购物、忏悔、看新闻、看起来像回事,其实本质和正常人类活动完全不一样。所以推测这个地堡是对人类友善的人工智能建造的。

    为何会是这样一个模式?因为只有核战爆发,才会触发该系统,现在该模式启动了,说明核战来临了,而人类的本性,将不可避免的毁灭自己。
    所以,只有当前这种极端模式(药物阉割),才有可能将人类的基因才延续下去。

    也可以理解为:核战前的建造者,看穿了人类的本性,以此设计了一套系统,把避难所内的人类,像小白鼠一样圈养起来。看似很不人道,实乃无奈之举。

    难道等着外星人莱收割DNA?也算是延续了DNA?

    SEN在地铁隧道遇到的巨大蝎子,可能是核变异的副产品。
    影片结尾出现的猿猴,以及穿着衣服的人形生物,是否预示着核战后的地球进入了恢复期。

    类似作品:
    莱搏唯茨的赞歌
    辐射系列
    地铁系列
    《赐予者》(The Giver)

     7 ) 一个简单的世界

    原谅我拙劣的笔,因为实在没有人评价这部还算不错的电影,我实在决定推荐一下.而我根本没写过这种东西.
    它的出品年代是很早的,但是丝毫看不出什么电影技术上的缺陷或者"这是在拍摄"的感觉.
    一个未来的地下世界,前因后果我们都无法知道,但是这个世界是有了.电影开始是大量切换的镜头:全部是监视器的视角,会让人不知所谓.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药物控制,完全的监视.房间里技术冰冷的可以,没有任何的装饰,只有仪器,座椅,还有药箱.成员们有着大量的工作,集体的行动,全部剃着光头.社会的要求是两个人居住一间房子成为室友,影片以其中一个男人为主要叙述对象,他刚刚开始的出场实在不算好看,似乎被生活折磨的病的很严重,也许是出于对室友的某种感觉.他和他的室友发生了关系,整个过程在监视器作用下被基地的成员们从头到尾都得到了观赏,于是男主人公被定了强奸罪,囚禁了起来(好象有两次).囚禁的地方是无穷无尽的白色空间,受到各种各样的折磨(我们只能看到主人公不停变换的痛苦姿态).然后最主要的情节展开:他开始了他的逃亡.(过程一点也不大片式),最终爬出了地面,而基地因为对他的追捕经济支出超支而放弃.于是影片结束,巨大的红色太阳和被缩小的黑色人影,地面上有什么,我们是不知道的.
    影片有两点需要注意:
    1,影片中出现多次一张巨大的男人的招贴画,贴在每一个用来"解除成员心中苦恼"的电话亭墙上,似乎是一种力量,祈祷对象,神的象征.我认为这和<1984>中的"老大哥"有点相似.
    2,影片中较为强调的是集体利益和"经济",要使成员们相信他们要为集体做出贡献,他们才会安心工作(而影片中没有出现控制和领导阶级,没有描述任何政治背景).而经济的利益是决定一切管理行为的取舍,就像其中一边追捕男主人公一边不停的报着花费在他身上的经济价值.
    说说感想,这部影片很简单,它说的故事简短,似乎完全只是为了介绍这个地下世界的情况,而介绍的又不能完整,很多细节都没有交代清楚,你根本不知道这里的人为什么在地下,在地下干什么,究竟有怎样的管理阶层.这是一部"反乌托邦"影片,商业性和娱乐性实在不大,不过也算不上文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1984>,<我们>,<美丽新世界>这三本书详尽构想了未来的世界,这部电影只是一个缺失明显的电影表示.极度的监视和没有自由,集体化制度化管理,人人行尸走肉一样按时间做不同的动作,没有个人生活没有交往,交际冷淡,缺少朋友,似乎就是想表达这样的反面的乌托邦形象,虽然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社会效率提高,换取的是所有人类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个体的创造性活跃性,其实如果人真的被这样机械化教授,我相信人类一定会失去创造性,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就不再有可能.主人公不断的追求觉醒追求答案追求解脱,而当他真正自由了,离开一切物质,他能活吗,他会喜欢吗,我们不知道.但是这一定是世界重新开始的起点,新的美好未来的起点.(他是不是应该带一个女人上去?)这种世界已经绝对的把人类作成了工作的机器,而稍微高级的领导阶级则把自己的同胞毫不可惜的惩戒和折磨,没有人对这种生活表示不满,但是这也是可以原谅的,一出生就是这样的世界,从来没有接触过关于权利,人本的思想.他们那里也没有书.
    另外影片在未来事物的表现上稍微有缺陷,有些想象力欠缺的地方.毕竟要考虑它的产生年代,这样已经算不错,那些后现代的汽车起码我们可以意识到速度上很大提高(倒).但是地下世界的构造我们看起来就是一个个的停车厂和地铁,还有最后主人公爬出去的东西,就是下水道一样的东西.值得关注的是地下世界与通道的中间的世界,没有人类,但是有野兽,也许是遗弃的人类变异的,说到这里,我想到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植物和动物,甚至昆虫,那么实在可怕.至于监管人类的机器人,脆弱的很,打起人来很厉害,但是其中一个人一推他们就倒了,这么容易干掉怎么开头没有人敢?老卢的失误.
    但是综合水平还算可以,看看,就行了,毕竟是老卢的处女作

     短评

    #第一部卢卡斯# 在反乌托邦题材里显得非常粗浅平庸,基本世界观设定就还是1984那套: 技术监视/规定 人类生活,压制自由。符号运用也很幼稚,所有人一样的衣服发型,编号 之类的。在这种符号化的表达下,男女主的挣扎反抗实在显得无病呻吟。唯独视觉上还算新颖

    5分钟前
    • 你压着我腿毛了
    • 很差

    这个年代的电影厉害了!

    6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神作!设定晦涩但剧情不难理解,超前三十年的想像力,还有能将脑中想像转化为可见的视觉影像,了不起!先有看到了什么,才有看出了什么;即便现在的版本是2004年后修改过的,去看与原版对比其实变化不是很大。只能默默钦佩当年的卢卡斯。

    11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力荐

    看看人家在7几年就已经玩这种片儿了,实验性多强,而我们呢每当看到这种片子,你都不会不解为什么我们比人家差那么多,其实当年黄建新的错位也很有意识,只不过后来没在科幻道路上走下去,这片子到最后冲击力很强,当年未必看得懂,现在视觉大爆炸,未必被震撼!

    12分钟前
    • ★冰凌宫★
    • 力荐

    苹果拍过一个相仿的广告

    1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色调,白色是对未来世界最好的悲观诠释。

    18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力荐

    和《阿尔法城》好像,科幻常与反乌托邦联系在一起,也许在各大导演的预想中,高度文明的人类也同样会变成高度“左”的?

    20分钟前
    • lcsun
    • 还行

    2004年修复版。传言启发了[银翼杀手],还有[逃出克隆岛]再明显不过的直接沿袭设定。卢卡斯给出的这个课题值得反复研讨,片尾落日的象征手法在星战里屡次出现。

    23分钟前
    • 旧书君
    • 推荐

    逃出克隆島的靈感來源 但。。。 太過頭了 某些場景未來感十足

    24分钟前
    • TOPHERKONG。
    • 较差

    到了电影最后,外面是如何,出去了是否能存活,都已经不再重要了。而变成人们本能的向往,那就是自由。来自30年前的现代科学冲击人性的反思,是超前的。题外话,电影出品如此早,尽管已修复过,但是电影本身,就是拿到现在来看,任然叫人惊叹。太强悍了~毫无破绽。简直就是木乃伊级电影资料。

    25分钟前
    • 大红色
    • 力荐

    和上译文的《我们》一样如出一辙的晦涩 也许可能这就是乔治卢卡斯想象中未来世界该有的运作方式吧

    30分钟前
    • MadSelecao
    • 还行

    当两人发生关系并被判处强奸罪时,思想彻底醒悟到他开始了漫长的逃亡之路

    33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卢卡斯更多的是在记录而非叙事,以白与黑为主色调的影像精准刻画了一个高自动化、强制同一的地下世界(与片尾的红相比较),药物控制下所造成的性压抑成为反抗极权的契机。电影的绝大部分台词来自系统的画外音,它像一个梦魇紧跟着逃跑的“THX 1138”,也时刻提醒着观众:他还未逃离这个地方。

    34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89分钟导演剪辑版。百货商场化的《我们》。

    39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不错的片子,居然今天才看到,看来我没看过的经典太多了啊。没有对人性的尊重,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理解、信任,空有个基因、有祖先留下来的坯子,有什么用呢?甚至还不如塑料做成的生化人有人味。只是一味的追求高科技、高经济生产力,最后人类丧失的不仅仅是田园般的生活,还有人性。再赞一下,才发现是1978年的片子,导演了不起啊!!!

    40分钟前
    • siniti
    • 力荐

    与《星球大战》相比,这部卢卡斯的处女作影响力实在太小了,充其量它只是一部反乌托邦小众经典。但这部1971年的硬派科幻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也绝不过时,片中所要表达的隐喻包袱不计其数,声光剪辑堪称完美,推荐!

    43分钟前
    • Sunman
    • 力荐

    卢卡斯处女作 & 科波拉制片公司第一作,反乌托邦经典。1.卢卡斯将本片看作自己生涯最佳之一,脱胎于他1967年在南加州大学拍的短片,联合编剧则是后来的金牌剪辑师沃尔特·默奇。2.明净、整齐、冰冷的室内风格,旧式电脑与笨拙的机器人,属于经典的冷战中期科幻片形态。3.老大哥照片+录好音的安慰语,极端理性化的拗口术语与对空间和人的数字化、编程化,以药物抑制情感,自由的性成为反叛火苗,恰似经典的[1984]和[我们],还有对消费与大众齐一化、机械化的批判。4.用多种构图方式突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大量人物处于边缘的不对称构图,负空间,门框构图,玻璃重影构图,前景虚焦遮挡构图,远景大俯拍。5.两种空间:纯白的空旷空间与人人快速流动的拥挤空间。6.机器打手形象有[星战]之影。7.结尾的蝎子、猿猴与红日令人想及[2001]。(8.5/10)

    4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我不想装文艺,我完全看不懂,深刻怎么也应该建立在可接受的程度上的,卢卡斯您老自己玩儿吧

    49分钟前
    • 鬼腳七
    • 较差

    很棒的一片70年代科幻,如果我不是死硬的星战迷,我会说这是一部超越星战的牛片!

    50分钟前
    • dinosaurs
    • 力荐

    概念先行,从反乌托邦小说里汲取了不少养料,卢卡斯用处女作代替一种时代青年的思考,反叛、悲观、愤怒的情绪。白色布景既省钱还营造出一种“净化的恐怖”感,体制之下的人性掩盖,THX1138就像是温斯顿·史密斯,被情感唤醒,被性爱拯救,带动一场个体反抗体制的革命。乔治·奥威尔的结局是悲观主义的,或者说是带有警示寓言性质的,而卢卡斯则让男主逃离了地下世界,用定格在红日前人的剪影,似乎更像是《四百击》的结尾,一种未知、恐惧、迷茫的存在主义情绪。

    52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