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9

    主演:于谦  李诞  吴昕  池子  马东  王建国  程璐  庞博  王思文  杨磊  陈嘉桦  于小彤  梁海源  冯提莫  郑钧  张博洋  胡豆豆  卡姆  徐峥  于文文    汪苏泷   

    导演:谭晓虹 

    猜你喜欢

     剧照

    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2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3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4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5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6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6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7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8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9脱口秀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脱口秀大会》第二季是由腾讯视频、笑果文化联合出品的中国最好笑的脱口秀竞技节目。  节目由于谦、吴昕和李诞一起组成“领笑团”,每一期评选出一位“爆梗王”,建立起中国脱口秀演员排行榜,并在最后一期节目中选出本季最强“爆梗王” 。  该节目于2019年7月21日起每周日20:00在腾讯视频 播出 。

     长篇影评

     1 ) 于谦的“神回复”能不能圆李诞的“梦”

    《脱口秀大会》第二季开播。

    半新阵容:除了熟悉的李诞之外,新加入了于谦和吴昕。

    全新赛制:演员需经过开放麦竞演获得出场机会,表演后在场观众直接投票得分,压力空前大,比拼白热化。

    铁粉表示兴奋和忐忑交错并行,一边高兴又能看到老朋友一样的演员登场了,比如Rock、卡姆、庞博、思文以及思文老公(笑而不语)……一边担心新加入的MC气质能不能和节目贴合,会不会尬。

    看完第一期,放心了。

    作为低笑点担当的领笑员吴昕,很合格,不难受;

    而高笑点担当——我们于谦老师,堪称最大亮点,现场告诉你什么叫TOP级的“神回复”。

    内行看门道:于谦的评价精妙

    新一季每期共有7位脱口秀演员通过开放麦的测试登场表演,第一期话题是“有本事再刷存在感”,领笑员有给演员爆灯的权利,于谦爆给了思文、张博洋和卡姆。

    他说思文有“有观点”,妙语连珠。

    在于谦老师看来,能不能对一个事物有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是一个喜剧剧本优秀与否的关键。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思文的作品从独立女性角度出发,而程璐正与她相呼应,走的是“软饭硬吃”也能刷出一波存在感这个点,于谦说,夫妇俩的表演都特别接地气,所有的段子也都有内心支撑,而之所以没投给程璐是因为思文在思路上更巧妙一些。

    他说张博洋“有技术”,已经不是生活流。

    在于谦老师看来,相声和脱口秀臻于化境时并无区别,但相声是“技术”先行,而脱口秀想要达到更高的层次,除了剧本的打磨外,也需要用技术去形成自己的个人魅力和风格。其他演员还是生活流,但张博洋已经开始运用技术了。

    相声是一种技巧,通过前辈的总结提炼总结包袱达到了技巧,有活保人,人保活之说;脱口秀只追个人魅力和剧本的打磨,靠剧本来说一些社会当中的热点;如果高技巧的人能把语言融合到技巧当中,汇通精化,做到化境了,把节奏融入到血液里,最后其实都是一样的,能做到返璞归真。

    他说卡姆“有风格”,代入感极强。

    于谦老师认为,作为一个在舞台上的演员,卡姆能把所有的观众拢在他自己的风格当中,拢在一个视角上,沉浸式的表演,是他最特别的优点。

    此外,还有一处觉得谦儿大爷特别牛的地方在他对Rock的评价,这段表演他没拍灯。

    他说Rock开始的剧本都很好,正想爆灯的时候,剧本急转直下,进入了一个无厘头的情节(鸡开vlog做可乐鸡翅),结果情绪就断了,还得重新跟着他进入,但还没等进入剧情呢,表演就结束了,所以没有爆灯。

    是真的一针见血。

    讲真,Rock这期前面一路很都很顺,节奏把控极佳,本子也巧妙,是反着来说存在感这件事的,对vlog的抨击也很到位,但作为观众,就觉得结尾有点儿不顺畅,差点儿劲儿似的,但说不出来问题在哪儿,听完于谦老师的讲解,顿时有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

    所以自此,看于谦老师的“神回复”,成了期盼下一集的最大动力之一。

    责任扛在肩:推广脱口秀是李诞的野心

    节目开播之前李诞就说他自己去年一直存在感很高,不止出现在各大综艺节目里,还出现在电梯里、深夜的酒吧里……很多人认识了他,但对他真正想做的脱口秀却没有任何帮助,脱口秀的存在感依然很低。

    他希望以后大家能把对他的关注都转移到脱口秀这件事上来。

    如果说李诞的理想和责任是推广脱口秀,可能很多人会嗤之以鼻,这帽子扣得忒大了。

    但其实我觉得这真的不算上纲上线,一个人承载的光环到了那份儿上了,那个责任自然而然就在肩上了,何况他是真的很喜欢这件事情。

    脱口秀大会新一季的价值主张就看得出有更深的思考——“用笑点暴击痛点,用幽默跟生活和解。”

    笑点是辅料,真正的部分是痛点。

    痛点哪里找呢?生活里找。

    脱口秀演员来自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比如庞博和韦若琛是IT男,思文之前在深圳的一家央企工作,Rock开自己的健身房,张博洋也是前国企员工。

    他们不是明星,是我们大家身边触手可及的人,有跟我们一样的痛苦和欢乐。

    就像这一集张博洋说的,看了当季的衣服,很合适,但你知道价格,又要装作不合适的样子放回去,又心酸又真实又好笑,不论男生女生都表示,这说的是我本人了。

    痛了,有共鸣了,加上段子的辅助,笑了,重点是,这不是一个低级的玩笑,是一个集体的心照不宣

    老舍先生就曾说: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

    就是说,这个幽默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同情的,写一个可笑的人物的时候,包含着这样的可能性:我和你都有可能成为他,或者他就是我和你。

    所以,笑完之后我们都能抹抹泪,放松一下疲惫的精神和身体,不耽误明天继续搬砖。

    而且这一季推新演员的力度明显加大,第二期看到了很多新面孔,比如车间工人晓卉,双胞胎姐妹花,不夸张地说,每一个我都很喜欢。

    这不只是让观众看到很多人在做脱口秀,还让在场其他演员有了新的压力,哈哈,这简直不要太好。

    更上一层楼:于谦老师助力蛋总圆梦

    说回来,为什么说请于谦老师来很对呢,就我自己的理解,无论在哪个国家说哪种语言的脱口秀,剧本都是第一重要的。

    举个例子:

    2016年5月6日,一段名为《Ali Wong: Baby Cobra》的视频上线播出,时长60分钟,表演者是一位即将临盆的中越混血编剧黄阿丽,她挺着大肚子,拿着一个连线的麦克风全程站立表演,段子海纳百川,再搭配她独有的微表情,台下的观众从头笑到尾,掌声络绎不绝。

    这是一场标准的“Stand-up Comedy”,很多人说,她这个形象一站出来就成功了,我不认同,外在表演都是配搭和锦上添花,最根本的还是她的本子精妙。

    所以找于谦老师来帮演员打磨作品,提点表演节奏,太合适了。

    有人说捧哏很容易的,台词也没有多少,无非就是“啊、嗯、哎、好么、是啊”这些,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捧哏有时候比逗哏还重要些,一个包袱响不响,全靠捧哏对节奏的掌控。

    逗哏负责对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发展进行描述,捧哏要找到合适的爆发点一语击破,还不喧宾夺主,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个分寸极难拿捏,而于谦很早就得个中精髓,以捧哏扎实、台风稳健被称为“小赵世忠”。

    这期节目里马东就说:没有于谦,郭德纲就是个脱口秀演员。

    当然这是调侃,但谦儿大爷担得起一句夸:如果没有于谦,郭德纲的相声水准也要打个折扣。

    林语堂在《论幽默》里写过:“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

    一句话写出幽默的俩必要条件:一个是从容,一个是智慧。

    于谦老师俩都占。

    所以选他,值!

    王建国就坦言,录制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向于谦老师请教交流喜剧表演心得,受益匪浅。

    有了好的把控老师,剧本更扎实,每个人都不断进步,整个项目便能走得更远。

    这一季蛋总也有明显变化,开始做小科普了,虽然是插科打诨用播广告的形式讲了call back,但一点儿不讨厌。

    有于谦压阵,李诞可以蹦跶,可以诙谐,可以自嘲,也可以嘲嘉宾,这节目就瓷实好看了。

    最后说一个我自己的变化,看节目久了,就不止代入观众,还会想,如果今天这选题给我,我会怎么写,说真的,太难了,要有逻辑性,要贴合主题,还得好笑,最后还得上台演,啧啧,得掉多少头发,但眼看台上老几位头发还都挺多,我也就放心了,脱口秀的明天是茂密的,没有脱发的危机

     2 ) 哎呦,爱

    “作为讲故事的人,我不为自己作为女人占据这个世界的空间感到抱歉,这一点感受很重要。”——奇马曼达.阿迪契

    前一段时间和一个导演沟通剧本,他提到女主与男主的一场戏时说:男主喜欢女主就不必说出来了,女主是一定早知道了……嗯?这个判断是怎么来的?难不成相反的局面,男人的自信已经爆棚如此了么?

    我问导演为什么觉着不用说,女主就一定知道这男的是喜欢她的?导演说,那还用说么,她漂亮,这男的每天和她在一起,对她与众不同的关心昭然若揭啊……

    趋近于爱的一切美好情感,都是不可言说的。可女人这种生物活得太清楚了,活着思路可以比男人岔出几个维度,男人叫苦,明明爱,却怎么表达都欠火候,又难又累。

    不用说语言真挚示出来的爱,无论多么自信的女人也都会从语句、眼神、行为、环境、近况,好好梳理一番,在一定的时间长度里去度量这份说辞的真实性,不说?是想让女人猜死的么?

    比起女人,男人在世上生存要不顾忌得多,也成就了他们的自由和保留自我更多的部分,洒脱在情感之间的得到与失去。

    对于绝对的女权主义并不热衷,只是原本也同样不认同情感中女人是弱势的那一方。抛弃的词干嘛总定义在女性身上?至于单身,是常为优秀的女性占去更多的比例的,我们对陪伴一生的人事物有更高的稳定性标准,或许在这件事情上对长久的必须性追求,滋生了大于实际的恐惧。

    直到有了孩子,一下子知道了作为女性的圆满,一切的感受都不一样了。女人携带着承载一个小生命的欢愉和仰赖的天职,去面对两性的情感时,注定是弱势的,那种辩白“你就是得更让我知道是被爱”的任性都是气力不足。

    时代的向前推进还是给了女人更多的选择,对这种境况的现实有清醒认识,反而开始支撑起一部分女性对独立和平权的追寻,开始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行动。

    所以在《脱口秀大会2》第六期的段子里,当我从杨笠——一个很久没谈过恋爱,更没有步入婚姻,也没有孩子的,未婚不算大龄的女青年那儿,听出“爱一个人好难”的主题,表达出对这个层面立体又深刻的思考和观点,是相当动容的。

    哈哈哈哈哈……

    她的段子真的太有意思了,可惜她是超越脱口秀这个行业未来而存在的,却浸于现实的无奈,现场的观众没有买账,分数是本场的最低。

    她的心下也是一声叹息的吧,让观众从欣赏“怂萌”晋升到接受犀利嘲讽,甚至爱上残酷黑色的脱口秀风,是任重道远的。

    想想,其实也不全然,这一场更像是输在女性弱势的两性关系里。这一场也有人在朝着杨笠追求的未来努力。呼兰的段子,也一样是在反讽,介绍那些从青春期就开始不正常索爱,自杀式袭击的男人们。不知道是因为宽容度施给了内容里的男性,还是给了作为男性的呼兰,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总之观众是全部接到了。

    私下里臆想了一下,舞台上依照呼兰的口吻重新讲了一遍杨笠的段子,嗯?!不要说想象别人的反应,如自己这样私爱杨笠和她的段子,都觉得换一个同追求的男人,一切的效果好像都在了。

    难不成这种对待上的差异,在价值观里都根深蒂固了吗?

    很想知道后面的杨笠还会否坚持得住,走过市场的成长过程,一直坚定自己的风格,独特地存在下去,遇到真爱她的男人和观众。

    还是认为一个人只享用爱里温暖那部分的作用力,去打开自己心里另一个因为爱上的人而得到的另一个世界,不对这份情感做任何的回流的期待,本身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杨笠是个非常值得爱上的女孩子,当我去了解她的时候,看到她的生命里一直都有光。

    她会画很独属自己风格的画,喜欢孤独,却讲笑话,这份矛盾用温柔的声音表达出来,很有魅力。

    《流浪歌手》故事里的孤独,该就是她在城市里的孤独吧,只是杨笠的孤独遇见了脱口秀,有了救赎。一生里遇见对的人和可以爱上做一件事,都是需要不小的运气,总有幸运会降临,至少得有这个相信。

    她的好玩与思索,也都在她的文字和欣赏的有趣里。

    //mp.weixin.qq.com/s/5sJuZp_QgGpMugDYejtQeQ

    “贪吃羊”看完是笑到飙泪,好玩人的世界必然是好玩的,一点也不孤独。

    不只是我们观众,而是在脱口秀演员觉得好玩的内容里,现行也依然是“怂萌”的天下。像于谦老师在节目里说过,观众觉得好笑,需要演员的姿态是低的,是有九分的道理,只是仍旧希望有一分,可以留给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在全世界的文化里,很多女孩从小就被教育如何得到男性都青睐,不仅仅靠外表还有行为,比如你不能太强势,不能表露愤怒,不能太聪明或者太有野心,你可能会把男人吓跑……

    女人被规范的价值观,在爱情里左右着女性的心理独立,在脱口秀里左右着女演员和观众对女演员表演的定义,能够看到生活各类崛起的努力,幽默进化也终将让大众分出不同的群落,去欣赏如杨笠这样的女演员在犀利这个角度里阐释出的精彩。

    **************************************

     3 ) 一场应该和父母一起看的脱口秀

    通过节目让更多观众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烦恼,用幽默、睿智的方式对抗所有压力,真正的传递正能量。

    我本以为脱口秀只是一个消遣的娱乐节目。看了《脱口秀大会 第二季》,我的见解不再这般肤浅。脱口秀演员们代表不同群体展现出了人间的千姿百态;脱口秀作为大众娱乐形式,将最难以启齿的话题用尽量轻松幽默的话语,摆在明面说开,化解了尴尬,缓解了矛盾,诠释了深刻的思考,也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

    《脱口秀大会》第二季的“爸妈 我就直说了”主题无疑是一个敏感话题。这是大多数人心里脆弱且不愿意公开的一部分。尽管如此,当它被摆上台面来说,却又完美的诠释了“无可避免,不能选择,但却总有机会调整心态,改变关系”。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脱口秀演员代表了不同年代的孩子,在这样一个公开的平台,向全国的父母发声。豆瓣平台一直是对原生家庭话题讨论的重点地段,从节目到讨论看下来,感触良多,选了几个最感兴趣的话题,记录下来。

    直击灵魂的揭露痛点

    听了形形色色的发言,我印象最深的且最有共鸣的是唯一的单亲主题选手思文。她代表了极少数人在一个公开的平台揭开了“单亲家庭”这个神秘的面纱。

    我们这一代出生在城市里的孩子中有许许多多出生在单亲家庭。虽然比思文年纪小不少,但“父母离异”这个词,和以往哪个年代都一样,都是讳莫如深的话题。时代在变化,偏见却从没有因此消退。思文用五分钟的脱口秀表演引领了全国观众思考这样的几个问题:对于单亲,孩子和家长们都在恐惧什么?

    我非常赞同她对于离异的态度。她不介意单亲,她认为子女介意的是,父母合起来以“我们不离婚是为了孩子好”来欺骗自己。父母和孩子之间组成了一个家庭,最可贵的便是平等和开放。父母无需借着为了孩子的名义作出牺牲去维系痛苦,孩子更不愿意被当成借口拖累每一个人。在一个本身就支离破碎、貌合神离的家庭里,孩子对于父母的牺牲只有巨大的压力和无上的负罪感。离开了支离破碎的家庭和哭喊换不来的温暖,给孩子们伤害最大的是父母虚假的面孔。

    像思文那句戏谑的话,“高考成功,父母离婚,双喜临门;高考失败,父母复婚,压力重重”,这段话是真实的讽刺,也是存在于生活里随处可见的荒诞剧。哪怕是父母和子女这么亲密的,都不应该将自己的人生押付在对方身上。与其作出自我感动式的牺牲,不如及时止损,让家庭里的每一个人松一口气。

    思文提起自己的单亲经历,没有丝毫的遮掩和扭捏。对她来说,坦露自己来自单亲家庭的童年,这个特殊的身份让她赢得了朋友的信任感和对待外界自我防御的距离。如果像李诞点评的那样“她用喜剧把生活的残酷表现出来,并化解自己痛苦”,我反倒觉得片面了些——因为他将单亲这件事列到“痛苦”的行列。我宁可相信思文轻松的态度一方面来源于她说的“习惯了”,另一方面在于她本身就以一个乐观的态度接受了自己和母亲组成的“新的家庭”。

    这里不做关于家庭的辩论,只希望更多单亲出生的兄弟姐妹,可以和思文一样,积极健康的面对生活,与亲人互相帮助、扶持。

    不动声色的背道而驰

    脱口秀的可爱之处在于,有能力把沉重又不讨喜的论点,用风趣又轻松的方式传输给观众,趁大家在哈哈大笑的机会,让他们心平气和的重新审视抵触的观点。

    王建国的脱口秀主题是“玩具事件”,以一个非常贴近生活而且是热门讨论的实例,指出了当代子女与父母的沟通都是“鲜血淋漓,撒泼打滚“:孩子们会因为十几二十年前父母把自己心爱的玩具送人而记恨他们一辈子。这便是大多数网友的现实。然而他非常勇敢得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也非常特殊的站在父母的角度和网友叫板:大家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不要放任心智停留在八岁,因为这种小事去恨父母。普通人的世界,和父母有矛盾,但不会有不可弥合的矛盾。你父母再坏,能坏到哪去呢?你爸杀人,把裤袜套头上,这种坏是真的坏了,只能枪毙了。”

    他的发言让我震惊的要死:原来脱口秀演员可以和大众舆论背道而驰啊!他居然在批评子女,而不是吐槽父母!不论是豆瓣的父母皆祸害小组,还是微博热评里吐槽父母,憎恨父母的统一战线,这个脱口秀演员“死胖子王建国”都敢正面对刚!不知道因为他过分勇敢,还是这个节目足够开放,他的发言激发了我从一边倒的吐槽文化里抽离出来,仔细思考了儿女和父母之间的“相爱相杀”。

    当然,有的观众笑不出来,觉得他站着说话不腰疼,不理解每个人的痛苦;但是更多的观众,笑完之后心情其实是轻松的,转而就会有更深刻的思考:父母在无条件对我们好,为什么他们要找这么份苦差事,完了还要被子女怨恨呢?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们也值得被包容和体谅。

    互相体谅,互相包容,互相学习和进步才是子女也该在亲子关系里实现的啊。

    无论如何,这个可爱的脱口秀演员想用自己的诙谐向观众表达,不论经历了多大的“创伤”,都可以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已久的积怨,给父母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重新审视和部署一段健康的亲子关系。这就是他这段脱口秀最大的意义吧。

    这期节目,是我最恐惧又渴望破冰的亲子主题。无论是消除偏见,还是帮助更多网友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都让我看到了很多很多希望。以小见大的节目形式啊,很让人惊喜。

    原来很少看中国的脱口秀节目,以往也一直对脱口秀节目有着不深刻的见解。而《脱口秀大会 第二季》所展现的,不单单是“娱乐”,节目还唤起了观众的“交流”和“思考”,实属难得。

     4 ) 第二期开始渐入佳境

    过去一年里不断在各大综艺里看到诞总身影,还是被圈了不少好感度的,挺喜欢他对生活里一些沉重东西的解构方式,还有张绍刚老师和诞总池子三人之间的奇妙火花,可能严肃与解嘲本就是难以分离的两面。所以,想认真看看诞总一直力推的《脱口秀大会》,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能吸引这么多古怪而又有才华的人类。

    其实最早听说脱口秀Talk Show这个词,是在大学时期的专业课上。广义上的脱口秀作为一种节目形式,在英美国家发展的历史比较长,含义也更广泛,一群人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类的节目,都属于脱口秀的范畴,更接近我们平时说的谈话类节目。这类节目当然也对幽默感有要求,但更重要的是表达的内容符合主题,并且有自己的观点,比如当年的《实话实说》和《康熙来了》。

    但当下中国的脱口秀节目形式,更多时候是指一种单人喜剧的表演形式Stand-up Comedy,看过《麦瑟尔夫人》和《柯南秀》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脱口秀并不是段子集锦,它首先要求的也是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而包袱和笑点,是为了表达观点来服务的。从单纯地搞笑,到对某个人或某种社会现象吐槽,再上升到有犀利的个人观点同时炸场,是随着观众认知水平不断递进而逐层产生的要求,也是这类节目发展的必然规律。同样的,也是我对各个选手观感的基础。

    从早期的《吐槽大会》开始,我一直觉得在国内做脱口秀其实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探讨亲子关系这个主题更是如此,说得太浅了没意思,说得太深了又有故作姿态的嫌疑。这一季《脱口秀大会》第二期能把这两个事情放一起做,我还挺佩服制作方的勇气。

    #爸妈,我就直说了#名义上是对父母喊话,实际上作为舞台竞技,选手们PK的还是观众的共鸣感,也就是能不能讲出更多人的心声,同时还要把握好节奏感和包袱。七个选手破题的方式各不相同,我自己特别喜欢的TOP3是思文,呼兰和建国。

    思文选择了单亲家庭的主题,把父母离婚这个事情提炼出这么多梗,是真的有生活经历才写得出,最难得的是一点都不显得沉重,铺陈的脉络一层层也很清晰。印象特别深的是“叫爸爸”“习惯了”,和“每到过年的时候给父母带来对方的坏消息”,还有“离婚是庆祝高考的一个仪式”的“双喜临门”梗,有种笑着笑着就哭了的感觉。从小孩子的角度,童年时候就需要把察言观色当成生存需要,把陌生人当成亲人来讨好这件事,其实真的挺残忍。我父母即使离婚20年多了,也时不时会打探对方的生活状况,对方过得好固然会放心,但也有种“凭什么过得比我好”的意难平;对方过得不好,就会瞬间转化成“谁让TA当年如何如何”的轮回终有报型感慨。没有单亲家庭的经历,可能不见得完全懂思文自嘲背后的成长过程里的辛酸。不过我觉得这也是脱口秀最大的魅力之一,用喜剧的方式化解生活本身的残酷。我心里的本期TOP1。

    呼兰聊的是普遍性的亲子矛盾点,所以引起了最大面积的共鸣,其实去掉“领笑员”和飞行嘉宾票数的话,呼兰应该是现场票数第一。给家里电视降温和藏遥控器,可能是80、90后非常有代表性的回忆了;还有《哈佛女孩刘亦婷》,无数80后家长眼里的“别人家孩子”,和无数80、90后的噩梦;以及“你是不是顶嘴?”“你是不是翅膀硬了?”,完全是我妈的复刻版了,跟中国式家长是完全不能讲逻辑的,“别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只有你妈关心你翅膀硬不硬”,是我看到的本期最精辟总结。更有普遍共鸣的是110%回报率理财产品的讨论,也是每一代人“智商税”需要面临的新问题。唯一缺点是结尾有些突然,完全没啥预兆,几乎是临时停车的感觉了。

    建国第二期的发挥我觉得是超出第一期的,与其他选手不同的是,他选择了从家长的角度反向立论,让观众能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亲子关系之间的问题。不过把孩子玩具送给别人这件事情,稍显偷换概念了,如果事先说明是玩具是家里的公共财产,那么家长当然有权利处理,但往往中国式家长表达的都是“这是给你买的玩具”,那么孩子就理解成了个人物品,再由家长单方面决定送给其他人,或者强行引导送给其他人,当然孩子就很难接受,孩子即使年龄很小,也是有私有物的概念的。整体来说,建国本期是立论角度独特,技巧用得好,但输出的观点的合理性和完整度上其实不如前两者。

    个人观感来说,第二期《脱口秀大会》有种渐入佳境的感觉,新加入的领笑员于谦老师和昕昕也逐渐融入了节目,能结合他们做相声演员和主持人的经历,从不同角度给出专业的点评意见。新一期的预告里看到了吸烟梗,再次佩服节目组选题的大胆和勇气,期待选手们的新表现~

     5 ) 那一年的脱口秀

    那一年脱口秀演员嘴里还没有与疫情相关的内容,脱口秀也还没有爆火,真正走入大众视野。

    那一年李诞开始坐在评委席上,有了拍灯机制。那一年脱口秀大会的规则还是积分赛,每期都会有主题,能见到的脱口秀演员并不多。那一年每期都能在评委席上看到吴昕和于谦。

    那一年池子还没有出走笑果,虽然没有上台讲脱口秀,但还是他与李诞同框的场景。

    那一年的冠军是卡姆,一个后来再也没有办法出现在线上的人。19年初看,就觉得他最好笑,如今回首任是他最好笑。

    那一年的王建国还是作为台子在场上,存在感极强,还没有第四季第五季略令人失望的表演。也是那一年谐音梗传遍全中国。那一年建国说“世界是他看的坟”。

    那一年庞博是作为卫冕冠军参加的第二季,谁能想到他也后来唯一一位连续参加了五季的大王,也是唯一一位每季都能进入总决赛的选手。“交大吴亦凡”的称号不再,“流量担当”的称号也逐渐被后人取代。三年后,他也回想起了那个18岁的自己。

    那一年的呼兰还是作为新人,首次参赛便闯入了总决赛,也是从那时起那种对赢的渴望,那种拼搏心愈演愈烈。这小子估计想不到,自己要到第五季才拿到冠军。对了,他那一年还有“哮喘”。

    那一年程璐和思文还没有离婚,还在舞台上互相讲些家长里短。后来程璐当了领导,思文也离开了脱口秀大会,虽然第五季以“前妻”身份回归了,但脱口秀女王的风范早已不在,大家也很难想到这是位曾经发光发热的讲了很多女性话题的女性脱口秀演员。

    那一年梁海源表现的很糟糕,虽然后来表现也平平,但大家终于记住了这位以内容取胜的脱口秀演员。后来他又办了另一场口碑很不错的脱口秀专场。

    那一年Rock还是中国第一离婚脱口秀演员,想不到后来他的老板和领导都离了婚。那时他是舞台的常客,风格犀利独特,后来脱口秀壮大了,舞台上看到他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那一年杨笠还只是个新人,还没有成为男人们的众矢之的。那一年她还是梳着齐刘海,想不到吧,几年后,她也成为了女性视角的脱口秀演员,受到了很多争议,更收获到了更多的欢喜。

    那一年张博洋还活跃在舞台上,总是能成为爆梗王。那一年总决赛退赛可能是一个信号吧,再后来在脱口秀大会上就越来越难看到他了。

    那一年王冕还是以搭档的形式参赛,他应该想不到来年就得了个总冠军吧。他的音乐脱口秀虽然我个人欣赏不来,但后来也遇到了知音——大张伟。他们后来一起上了春晚,他也成为了第一个上春晚的脱口秀大会的演员。

    那一年赵晓卉“工厂一枝花”的名声打响了,后来她换了几份工作,却一直没有去做全职脱口秀演员,我很羡慕和欣赏她这种对待爱好兴趣的态度。再到今年,她上了春晚的舞台,是这四个人里,参赛时间最早的。

    那一年豆豆的风格还没正式成型,孟川也是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颜怡颜悦这种独特的双胞胎表演风格,到现在也没相似的,那一年还有很多后来才晓得的脱口秀演员,那一年……

    脱口秀到底是什么,或许就是单纯的讲笑话吧。但更好的是他是一种观点的表达,不同于辩论的形式,脱口秀只需要你一个人就能完整地表达出你想要说的。足矣。

     6 ) 《脱口秀大会 第二季》里我记下的句子

    1.冷战的实质是比谁更不在乎谁。——皮球 2.生活是残酷的,喜剧只不过是展示这些残酷,甚至化解一下。——王思文 3.自信是对于自身境遇的不纠结。——张博洋 4.以颓废为美,以不友善为酷。——王健国 5.更好的自己,太难了。——Rock 6.骗过自己才能活着。——王健国 7.人越年轻,越热泪盈眶。——庞博 8.社交软件让我们越来越没有耐性。——Rock 9.相对与这样的表面繁荣,我更喜欢孤独。——孟川 10.在我心里,我一直是那个守墓的人,这个世界是我看的坟。——王健国 11.在火光中我看见过我的爱情,我看见过我的事业,我看见过我的理想,但全部都幻灭在现实里。——梁海源 12.你必须真正努力过,才有资格佛系。——王思文 13.很多时候我们努力,就是为了放弃。——王思文 14.干你自己喜欢的事就不叫努力。——李诞 15.很多问题放一放就没有了。——Rock 16.APP,拍照……摧毁我们对事情的感受。——庞博 17.放下负担的同时,又捡起新的负担。——王健国 18.我很享受快乐,但是我又无法承受快乐的代价。所以我就只能这么不快乐着。——王健国 19.既然听这么多道理,都过不好这一生,还不如笑着就来过这一生。——呼兰

    20. 拍照的意义由留住美好变成了制造美好,活在制造的美好并信以为真。——Rock

    21. 人就是这样,只要在金钱上有纠结,就根本酷不起来。——张博洋 后记:喜欢博洋,喜欢呼兰,健国,也喜欢思文,晓卉,杨笠……每一位脱口秀演员在这一季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哪怕那些只出现了一期的演员。幽默是一种素养,感谢你们带给我的每一次快乐。

     7 ) 吴昕对这个节目来说,到底有啥用?

    吴昕身上有很多标签,但大多不讨喜,比如不说话的主持人、演技黑洞、低情商等等,她似乎有一种能力,几乎每参加一档节目,就会收获一波新“黑”。

    1

    脱口秀大会没播的时候,知道有她,那真是相当担心了。

    她给我的感受一直是比较紧绷,不大方,眼神发贼、用力,看她说话心总是揪着,不敢放心呼吸。

    但看完第一期,觉得还行,及格的。作为低笑点担当,很配合节目效果,即便有时候仍然觉得她不太自在,但是好在不特别难受。

    等到第二期,渐渐熟悉节目流程了,她明显放松一些了,于是开始传达自己的观点。

    比如她评价皮球。

    她先说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对的,然后说,她没爆灯的原因在于总觉得他这一点要说完了,结果还没完,下一点仍旧如此,以为又要完了,结果又没完。

    建国他们在后台说,吴昕说得是对的。

    李诞也直接说,这是本子没有一个明确的底的问题。

    再比如评价双胞胎。

    他们两个表演的时候会明确地在等观众笑,但有时候观众get不到笑点就有空拍,这时候另一个应该马上接走还是继续等着。

    她在每段表演后的点评,几乎都是这种风格,不端着,不说冠冕堂皇的话,直给自己的感受,讲真,这样就完成了她在节目中的初级“功能”,类似于一个替观众发言的角色,提最普通的问题,总结最普通的看法,最后经由于谦和李诞讲解,整个流程得以圆满。

    2

    第三期里,吴昕有一处很打动我。

    她评价张博洋,一针见血地指出,他有些动作是不自信的体现,比如长时间的看地。

    如果观众很开心,他就越讲越好,如果这个包袱没响,他的状态也会比较差。

    吴昕说,她自己也是这样,典型的自卑型人格。

    她从张博洋身上很明确地看到了自己,所以这一次她没有犹豫。

    那一刻突然get到了她一丝真心。

    开头我说过吴昕总是很紧绷,连笑都很使劲儿,甚至转身转到一半都仿佛能听到她脊背的咔咔声,一直搞不清楚原因,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她不自信。

    她也中肯地说:不见得每个人都要自信,但真的不能讨好别人,一讨好就输,一输气场就不对,气场一不对什么都不对。

    相信听完她这段话,很多人都像我一样,隔着屏幕,恍然大悟。

    她那些小动作都源于此。

    原来我们都一样,小心翼翼地伸出雷达探测周围人对我们的看法和反应,发现不对劲儿立刻收回触角,隔很久不出声。

    一次又一次的试探背后,是很多次的受伤和重新鼓起的勇气。

    我甚至觉得第四期里她没给庞博爆灯,都是一种进步,坚持自己也算是一种自信的表达嘛。

    但话说回来,她这个过程走得太久了些。

    3

    在这档节目里,李诞是串场主持人加“大家长”的角色,像老母鸡一样把演员介绍出来,优缺点都抖落一遍。

    于谦是导师,老鹰一样负责高观点的输出以及指出演员的表演及文本问题。

    而吴昕则更像一个趋于中间的人类,作为调和剂存在。

    但仍然不是不可或缺的,可以代替她甚至比她完成得更好的人实在太多了。

    这也是她这些年在娱乐圈地位尴尬的原因吧,缺少“不可替代性”。

    提到她,感觉没什么让人记得住的优点,槽点倒是很多,虽然艺人需要记忆点,有黑点也算记忆点,可是那需要建立在业务能力特别能打的基础上。

    她在脱口秀大会里的那点儿好,是进步,可是这一点儿进步, 她真的走得太久了……没有人会花这么长时间等你适应和成熟。

    孙燕姿就曾经提到过,现在的时代对明星来说太残酷了,给每个人的时间只有一点点,在这有限的几分钟里,你拿不出最亮的东西,人家就要把你过掉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年轻人要出头是比较麻烦嘛,有了年纪和资历会好一些。

    会吗?

    不会的!

    即便洒脱鬼马如小S也时常流露出迷茫,一面怕被定性想转型,一面还拿老招式适应新土壤以至捉襟见肘,时常深夜哭泣觉得自己何德何能被这么多人喜爱,特别撕裂。

    但其实这种现象不止发生在娱乐圈,无论哪个圈子里,到了一定年纪,拼得其实都是“唯一性”。

    要么你业务最夯实,要么你最能解决突发问题,要么你最能调节气氛,总之需要至少一个闪光点,不然,观众无情,社会无情,谁记得你?

    这是所有人到中年,必须面临的问题。

    吴昕真的足够幸运了,在这个圈子里这么久,业务能力这么不出挑,却仍然有曝光度,时常上热搜,多少人求都求不来。

    可是看她在别的节目中哭诉自己的项目被拿掉,也是真情实感地迷茫,感觉似乎没有努力的余地了,不知道从哪里使劲儿才能变好。

    你看到这里,又一秒能带入自己,但不同的是,我们还在寻找去罗马的交通工具,她已经在罗马了,还是没有可比性。

    就像小s深夜感叹自己总不被理解,为什么不能有个演戏的代表作一样,在我们平凡人看来,这都是得了东又想西。

    过了半辈子,她们仍然无法接受自己是平凡人这件事,最是平凡人的表现。

    但是不服输总是好的,服了,就真的老了。

    其实我一直不喜欢写评价别人的文章,因为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谁,而贸贸然去写人家,多多少少都是冒犯,所以我叨逼完这就退下了。

    只希望我们这些依然奋斗着的平凡的80后、90后,所有付出均能有收获吧。

    反正,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谁知道呢!

     短评

    必须应该是卡姆第一呀,想什么呢。大家的水平就这种程度就别比谁更高级了吧。。。

    8分钟前
    • ┢落┦
    • 还行

    12分钟前
    • 小小玛丽奥
    • 较差

    第一季在一片嘘声中落幕,导致我对第二季期待并不高。不过看完一期,建立在“不高的预期”上的平常心反而能看到一些细微的闪光点。比较看好思文和张博洋的表现,思文抓住“独立女性”这个立脚点,可以发展出很多东西来。张博洋对舞台有追求,笑点自然,就和于谦脸是老师评价的那样,返璞归真,在其他选手的衬托下,看起来真的很优秀了。保持住

    17分钟前
    • 灼灼裴质
    • 推荐

    真的要把卡姆一顿爆夸!夸得他乌漆麻黑锃光瓦亮!

    18分钟前
    • 小九儿
    • 还行

    真的觉得卡姆好神奇 从特别反感他的表演到好期待他

    21分钟前
    • 石小po
    • 推荐

    卡姆王炸!

    26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卡姆可以,很少见的“我赢得理所当然!谁跟你们扭扭捏捏!”那种,喜欢!快去那宝座躺下别起来!

    29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有点快乐就会笑,太幸福了却想哭。Banjitino为啥不上清华是因为不喜欢吗?互联网?啥意思呀?不如跳舞。我流下两行独立的泪水,世界是我守的坟。这里怎么会有一本这么好笑的书,阿信让你交头接耳了吗?你笑的像朵花儿一样,答应我,让我们做彼此的最好的苏格拉底。

    30分钟前
    • 力荐

    感觉比第一季贴近生活一点,于谦老前辈坐镇,相声的果然深谙段子之道,能指点。居然马东也来了,还有李诞一如既往一针见血。最后张博洋很亮眼。

    34分钟前
    • Bless_U
    • 推荐

    马东为啥要来?为啥?是因为奇葩说李诞没要钱嘛???

    38分钟前
    • 大漏勺
    • 还行

    可能是国内最野蛮生长又最必要的一款综艺。卡姆很好,但他真的不是脱口秀。负责流量就好,拿冠军我跟王建国一样是不服气的。这季的冠军应该是呼兰。最后,希望明年继续,希望一直存在,希望越做越好。

    40分钟前
    • K
    • 还行

    哈哈哈哈,要不要众筹帮池子买帽子,一顶帽子从冰箱到向往到现在。奔着于谦大爷来,发现了张博洋这个宝藏,整场最佳。最后,想念张老师的第一天

    41分钟前
    • 吴人用其语为歌
    • 推荐

    喜欢 卡姆 张博洋 赵晓卉不喜欢 Rock 思文 王建国这一季竟然一集不落一顿暴看卡姆

    45分钟前
    • T.V.Zoe ி
    • 还行

    真的太惨了,尤其是赛制完全看齐乐队的夏天以后,像一个要倒闭的公司最后的年会。为Rock打电话!如果是直的话和吴昕炒炒CP也行啊!三星全给新人女孩子们,不错啊!

    50分钟前
    • Clarke
    • 还行

    卡姆简直是个表演界的奇才,学习委员就是那个样子!!!

    54分钟前
    • 水蜜桃汽水
    • 推荐

    我居然是奔着马东东来看,追了那么久的奇葩说,最喜欢的就是他了,幽默有才又有人格魅力,这次奉献了首次脱口秀,依旧有梗机智优秀的马东东

    58分钟前
    • 尹天雪
    • 推荐

    脱口秀大会第二季第四期庞博cut

    1小时前
    • NARUMI
    • 还行

    卡姆是个惊喜。是赛制的问题吗,这一季自我放弃的选手有点多啊?

    1小时前
    • 长耳朵走来走去
    • 还行

    上一季有不少争议,这一季真正开始有了李诞口中“以内容带人”的沉淀感。第一期“存在感”的话题,没吸引人眼球的噱头,爆笑却引发出不少社会现实。独立女性斯文“女性有钱才有存在感”的段子既有逻辑又令人思考。最后一个出场的张博洋段子戳心,反映当下年轻人的状态,毫无意外后来居上。于谦的坐镇让现场气氛专业很多,与李诞的评委搭配非常互补。联想到李诞一个刚三十的“老人”已经说起了希望能打造国内脱口秀文化生态让更多新人被看到,不得不感慨,脱口秀笑中有泪,年轻人在当代刷个存在感是真不容易,刷着刷着便老喽。

    1小时前
    • 蓝抑郁剂Lily🌈
    • 推荐

    杨笠真是个宝藏啊!
不过节目形式真的是……节目组下季还是再想想吧

    1小时前
    • tim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