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曼达洛人第一季

    曼达洛人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19

    主演:佩德罗·帕斯卡,Kyle,Pacek,泰特·弗莱彻,Bernard,Bullen,吉娜·卡拉诺,Alexandra,Manea,布伦丹·维恩,沃纳·赫尔佐格,卡尔·韦瑟斯,奥米德·阿布塔西,尼克·诺特,艾米莉·斯沃洛,Luis,Richard,Gomez,Misty,Rosas,Jamal,Antar,塔伊加·维迪提,约翰·比斯利,霍拉提奥·桑斯,瑞恩·沃森,布莱恩·波塞恩,阿西夫·阿里,萨拉·贝 

    导演:黛博拉·周,瑞克·法穆易瓦,戴夫·菲洛尼,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塔伊加·维迪提 

    猜你喜欢

    • 完结

      狐狸女士第一季

    • 18集全

      路西法第二季

    • 全8集

      珍的不一样第二季

    • 完结

      德里女孩第一季

    • 全10集

      外星生命第一季

    • 完结

      富家穷路第二季

    • 全14集

      富家穷路第五季

    • 更新至12集

      清洁工第二季

     剧照

    曼达洛人第一季 剧照 NO.1曼达洛人第一季 剧照 NO.2曼达洛人第一季 剧照 NO.3曼达洛人第一季 剧照 NO.4曼达洛人第一季 剧照 NO.5曼达洛人第一季 剧照 NO.6曼达洛人第一季 剧照 NO.16曼达洛人第一季 剧照 NO.17曼达洛人第一季 剧照 NO.18曼达洛人第一季 剧照 NO.19曼达洛人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继詹戈与波巴·费特后,另一段曼达洛武士传奇即将徐徐展开。  彼时帝国陷落、军团未起,远在新共和国疆域之外,一名孤胆枪手浪迹星涯。

     长篇影评

     1 ) 《曼达洛人》第一季细节解析

    《曼达洛人》第一季第8集《救赎》(Redemption)

    E-Web,全称“炮位武器,重型爆能枪”(Emplacement Weapon, Heavy Blaster),最早出自《帝国反击战》。

    所以,本集也公布了卡拉·杜恩的全名:卡拉辛西娅·杜恩。而且我们知道她是奥德朗人。怪不得她这么痛恨帝国,因为奥德朗就是在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电影里被帝国用死星摧毁的那颗行星。

    曼达洛围攻战(Siege of Mandalore)是克隆人战争的最后几场战役之一,发生在28年前,最早由动画连续剧《义军崛起》第二季第3集提及,后来出现在正史小说《阿索卡》里。但不管是《义军崛起》还是《阿索卡》都没有详述这场战役的来龙去脉。2020年2月开播的动画连续剧《克隆人战争》第七季将介绍曼达洛围攻战的详细历程。

    主角小时候是被一群死神卫(Death Watch)解救和领养的。死神卫是曼达洛人中的一个军国主义派别,最早出自2002年的漫画《詹戈·费特:狩猎季节》(Jango Fett: Open Seasons),后来在2010年被《克隆人战争》第二季第12集《曼达洛阴谋》(The Mandalore Plot)引入正史。他们在克隆人战争中一度统治曼达洛,并听命于摩尔(Maul),同时与共和国和分离势力为敌。死神卫的臂章是维兹拉氏族(Clan Vizsla)的杰加拉尔(jai'galaar)标志。“杰加拉尔”在曼达洛语里的意思是尖啸鹰(Shriek-hawk)——曼达洛本地的一种动物。另外,把主角带走的这名死神卫是由布伦丹·韦恩(Brendan Wayne)扮演的。他是美国西部片巨星约翰·韦恩的孙子,也是主角在本剧里的动作替身。

    “ISB”就是帝国安全局(Imperial Security Bureau)的缩写。在《星球大战》正史里,帝国安全局类似美国的联邦调查局,主要是执法机构,兼有情报机关的职能。著名的伍尔夫·尤拉伦上校(Colonel Wullf Yularen)就是帝安局官员。

    这是一名帝国焚化冲锋队员(incinerator stormtrooper),最早出自2008年的电子游戏《原力释放》(The Force Unleashed)。本集是这一兵种首次在正史里出现。

    这是原力屏障(Force barrier),较为常见的原力技能之一。

    虽然巴克塔喷剂直到2003年才在《星球大战》网游《星系》(Galaxies)里出现,但“巴克塔”是《星球大战》作品里最常见的医疗物质,最早出自《帝国反击战》。巴克塔由弗拉蒂克斯人(Vratix)发明,能迅速促进伤口附近的细胞再生,几乎可以治疗一切伤口。

    这是一个被安装了手脚的R2机器人。在《星球大战》宇宙里,这种把不同类型的机器人部件拼装在一起的混搭型机器人并不罕见,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怪物机器人”(Monster droid)。

    格里夫·卡加把内瓦罗(Nevarro)的黑道称为“scum and villainy”。在《新的希望》里,欧比-旺·克诺比也用这个词组形容塔图因莫斯艾斯利的黑道。

    吉迪恩总督手里拿的是“暗剑”(Darksaber),最早出自动画连续剧《克隆人战争》第二季第12集《曼达洛阴谋》。

    暗剑大约诞生于1028年前,是第一位加入绝地武士团的曼达洛人塔·维兹拉(Tarre Vizsla)制作的黑色光剑。塔去世后,维兹拉氏族把暗剑从绝地圣殿中偷了出来。从此,暗剑就是维兹拉氏族的传家宝。

    克隆人战争期间,暗剑成为死神卫领导人超凡维兹拉(Pre Vizsla)的武器。死神卫发动政变接管曼达洛政权后,超凡维兹拉用暗剑与摩尔单挑,结果被杀。摩尔获得暗剑的所有权与死神卫的领导权。

    接着,摩尔用暗剑杀死了欧比-旺·克诺比的前女友——曼达洛的女公爵莎廷·克里兹(Duchess Satine Kryze)。

    达斯·西迪厄斯(帕尔帕廷议长)秘密来到曼达洛后,摩尔用暗剑与他决斗,但失败被俘。死神卫帮助摩尔越狱后,摩尔又用暗剑先后对抗过格里弗斯将军、梅斯·温杜、艾拉·塞库拉、欧比-旺·克诺比等人。最后,当西迪厄斯和格里弗斯在达索米尔消灭摩尔的母亲塔尔津时,摩尔把暗剑遗留在达索米尔。

    帝国时代,年轻的曼达洛人起义者莎宾·雷恩(Sabine Wren)从达索米尔获得暗剑,在一场决斗中打败曼达洛超级突击队指挥官加尔·萨克森(Gar Saxon)后,成为暗剑的合法持有者。

    在营救父亲并摧毁帝国超级武器电弧脉冲生成器(Arc Pulse Generator)的任务中,莎宾遇到莎廷女公爵的妹妹博-卡坦·克里兹(Bo-Katan Kryze),并把暗剑交给了她。高举暗剑,博-卡坦成为全曼达洛人的领袖。


    《曼达洛人》第一季第7集《清算》(The Reckoning)

    库伊尔提到他和他的氏族曾被迫为帝国效力。这显然是暗示乌格瑙特人在《星球大战》作品中的第一次出场:

    在《帝国反击战》中,乌格瑙特人是云城碳凝室的操作员,被迫听命于帝国。当然,库伊尔是否在云城工作过就不得而知了。

    《新共和国宪章》最早出自1996年出版的小说《黑舰队危机三部曲》(Black Fleet Crisis trilogy),在2016年,被小说《血脉》(Bloodline)引入正史。

    “原力锁喉”(Force Choke),最早出自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电影。

    沼翼兽(bogwing)最早出自《帝国反击战》,是一种爬行鸟(reptavian),在达戈巴、纳布等多个星球均有分布。“爬行鸟”是《星球大战》宇宙特有的动物种类,兼有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特征。

    “原力治愈”(Force healing)是《星球大战》作品里最常见的原力技能之一,几乎所有涉及原力的游戏里都有。这里显然是与《天行者崛起》联动;“原力治愈”在《天行者崛起》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卡拉·杜恩右臂的纹身是义军突击兵的标志。值得注意的是,克隆人突击兵的头盔上也有类似的标志:

    不过,这个标志到底有什么具体含义就不得而知了。

    这是两名帝国侦察兵及其74-Z飞行摩托(74-Z speeder bike),最早出自《绝地归来》。

    这是一个RA-7礼仪机器人(RA-7 protocol droid),最早出自《新的希望》。

    帝国死亡士兵(Death trooper),最早出自《侠盗一号》,是帝国情报局(Imperial Intelligence)使用的精锐冲锋队。他们的身体经过秘密的医学强化,各项能力都高于常人。

    这是一辆帝国运兵艇(Imperial Troop Transport),简称ITT。这种载具最早是玩具公司肯纳在1979年原创的,即第一款不基于任何电影元素的《星球大战》玩具。同年10月出版的漫威古早漫《星球大战》第31集《重返塔图因》(Return to Tatooine)是第一本与ITT有关的《星球大战》图书。2014年,动画连续剧《义军崛起》把ITT引入了《星球大战》正史。

    这是一架外域TIE战斗机(Outland TIE fighter),先前没有在其它作品里出现过,但其造型源于《原力觉醒》的幕后概念图。

    本剧很多冲锋队员由全球《星球大战》影迷装扮组织“501军团”(501st Legion)的成员客串。


    《曼达洛人》第一季第6集《囚犯》(The Prisoner)

    太空站站长兰(Ran)的全名是兰扎·马尔克(Ranzar Malk)。他是本剧的原创角色。

    伯格(Burg)是一个德瓦隆人(Devaronian)——《星球大战》作品里的常见种族之一,最早出自《新的希望》。这个角色的扮演者是克兰西·布朗(Clancy Brown)。他在电子游戏《赏金猎人》中为曼达洛人蒙特罗斯(Montross)配音,在动画连续剧《克隆人战争》中为萨瓦奇·奥普雷斯(Savage Opress)配音,在动画连续剧《义军崛起》中为赖德·阿扎迪(Ryder Azadi)配音。

    机器人“零”(Zero)的完整编号是Q9-0。他的扮演者和第1集里的库巴兹人摆渡人扮演者是同一个——克里斯托弗·巴特利特(Christopher Bartlett)。他使用的武器是EE-3卡宾枪,最早出自《帝国反击战》,波巴·费特的常用武器之一。

    西安(纳塔利娅·特纳饰)提到的“阿尔佐克三号行星”(Alzoc III)最早出自1989年的桌面角色扮演游戏设定书《银河指南4:异族》(Galaxy Guide 4: Alien Races)。它被设定为塔尔兹人(Talz)的母星,是一颗冰雪行星。但在《克隆人战争》里,塔尔兹人的母星被改为奥托普卢托尼亚(Orto Plutonia)。目前卢卡斯影业尚未公布正史里的阿尔佐克三号行星上有什么土著生物。

    梅费尔德(比尔·伯尔饰)在这里模仿冈根人说话,把“you”说成“yousa”——这是冈根基本语(Gungan Basic)的口音特征之一,我们可以在《幽灵的威胁》中听到冈根人全都这么说话。

    这名囚犯是个阿登尼亚人(Ardennian)。这个种族最早出自《游侠索罗》,里奥·杜兰特(Rio Durant)就是这个种族的。

    这是一个MSE-6系列修理机器人,《星球大战》作品里最常见的机器人型号之一,俗称“老鼠机器人”,最早出自《新的希望》。它们发出的声音其实是一种机器人语言,叫“克鲁利-3”(Cruly-3)。

    这是本剧原创的新共和国安保机器人。它们使用的武器是DH-17爆能手枪——义军同盟最常用的武器之一,最早出自《新的希望》。

    在新共和国监狱船里,这种机器人的上半身几乎与R1系列宇航技工机器人(R1-series astromech droid)一模一样,但下半身不一样:R1机器人的足部是履带式贴地的,这种机器人是反重力悬浮的。

    达万(Davan)的扮演者是马特·兰特(Matt Lanter)。他在《克隆人战争》、《义军崛起》、《命运的力量》、《前线Ⅱ》等作品中专为阿纳金·天行者配音。达万使用的武器是A-180爆能枪,最早出自《侠盗一号》,为琴·厄索同款。

    Q9-0说这句台词时,距离本集结束正好还有20分钟。不过后面的剧中时间流逝速度与实际播放速度并不同步。

    这名新共和国X翼战斗机飞行员叫“诱捕狼”(Trapper Wolf),由戴夫·菲洛尼(Dave Filoni)客串。戴夫是《星球大战》电视剧的掌舵人,《克隆人战争》、《义军崛起》、《抵抗组织》和《曼达洛人》的编剧,《曼达洛人》第一季第1集和第5集的导演。这个角色的名字也很有戴夫的特色,因为他本人很喜欢狼这种动物。

    这名新共和国X翼战斗机飞行员叫吉布·道杰(Jib Dodger),由里克·法穆伊瓦(Rick Famuyiwa)客串。里克是《曼达洛人》第一季第2集和本集的导演。

    这名新共和国X翼战斗机飞行员叫萨什·凯特(Sash Ketter),由德博拉·周(Deborah Chow)客串。德博拉是《曼达洛人》第一季第3集和第7集的导演。她将在未来导演以欧比-旺·克诺比为主角的《星球大战》真人连续剧。


    《曼达洛人》第一季第5集《枪手》(The Gunslinger)

    第5集,主角终于来到了塔图因——梦的起点,传奇开始的地方。作为天行者家族的发源地,在《星球大战》电影里,塔图因是出镜率最高的星球——前六部电影中有五部出现过塔图因。它是星战迷们最熟悉的星球之一。

    本集开头追杀主角的飞行员是赏金猎人里奥特·马尔(Riot Mar),本剧原创角色。

    莫斯艾斯利是塔图因的太空港,全球最大的城市。城内有362个机库。

    35号泊位最早出自《星球大战》桌面角色扮演游戏冒险故事《跛行女士》(Limping Lady)。这个故事发表在1992年9月出版的桌面角色扮演游戏杂志《挑战64》(Challenge 64)上。《曼达洛人》把35号泊位引入了正史。

    这个镜头和《新的希望》的第一个镜头一模一样。镜头里出现的两颗卫星分别是戈姆拉森(Ghomrassen)和盖尔梅萨(Guermessa)。塔图因其实有三颗卫星,第三颗卫星舍尼尼(Chenini)因为距离较远,没有在镜头里出现。

    这种机器人是DUM系列维修机器人(DUM-series pit droid),最早出自《幽灵的威胁》,主要负责维护飞梭赛车(Podracer)。在上面这个镜头里,它们在和泊位管理员佩莉·莫托(Peli Motto)玩萨巴克牌,其中两个机器人还在暗中换牌。

    “碳痕”(Carbon scoring)是《星球大战》专有名词,最早出自《新的希望》,是指金属表面被气体烧灼后留下的痕迹。

    这是一个WED-15“如履平地”机器人(WED-15 Treadwell droid)。这种机器人最早出自《新的希望》,在拉尔斯家宅和贾瓦人的沙漠履带车里都能见到,主要被用于设备维护。

    这家小酒馆被称为“查尔蒙小酒馆”(Chalmun's Cantina),因其所有者是伍基人查尔蒙而得名。它最早出自《新的希望》,卢克和汉·索洛就是在这里认识的。 主角在35号泊位表现出了对机器人的厌恶。这很可能源于他的父母是被机器人杀害的。而在《新的希望》中,当时的查尔蒙小酒馆日间酒保伍尔(Wuher)也非常讨厌机器人,因为他的父母也是在克隆人战争中死于机器人之手。但讽刺的是,九年后,查尔蒙小酒馆的酒保被换成了两个EV系列监管机器人(EV-series supervisor droid)。其中接待主角的就是EV-9D9——她最早出自《绝地归来》,在贾巴的宫殿里当机器人监工。值得注意的是,在本集为她配音的演员是卢克·天行者的扮演者马克·哈米尔。

    在查尔蒙小酒馆里,有个外形非常像R5-D4的机器人。在《新的希望》里,欧文伯伯和卢克本来想从贾瓦人手里買R5-D4,但幸亏R5-D4的发动器出故障,他们才转而買下了R2-D2。

    《星球大战》演员之间充满了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曼达洛人》也不例外。托罗·卡利肯(Toro Calican)的扮演者是杰克·坎纳瓦莱(Jake Cannavale)。他的继母就是17年前在《克隆人的进攻》中饰演侍女多梅(Dormé)的罗丝·伯恩(Rose Byrne)。

    托罗·卡利肯在查尔蒙小酒馆里的坐姿与汉·索洛在《新的希望》里“先开枪”时的坐姿一样。

    这两辆是“微风-J”(Zephyr-J)飞行摩托,由莫布奎特飞梭摩托与陆行艇公司(Mobquet Swoops and Speeders)制造,是本剧原创载具。

    塔斯肯袭击者身边的动物是班萨(bantha)——银河系最常见,用途最广的动物之一。塔斯肯人和班萨最早出自《新的希望》。

    湿背蜥(dewback)最早出自《新的希望》,是帝国沙漠部队的坐骑。

    主角的台词“她占据了高地”(She's got the high ground)显然致敬了欧比-旺·克诺比在《西斯复仇》里的经典台词“我占据了高地”(I have the high ground)。这句台词之后,欧比-旺切掉了阿纳金·天行者的四肢,把断手断脚的阿纳金留在熔岩里灼烧,导致他以后不得不依靠厚重的盔甲维生。银幕经典的达斯·维德就此诞生。

    这两辆是74-Z飞行摩托,最早出自《绝地归来》。帝国侦察兵在恩多森林卫星就骑这种飞行摩托。

    芬内克·尚德(温明娜饰)的台词终于确认赏金猎人行会、曼达洛人部落和帝国残余势力所在的星球叫内瓦罗(Nevarro)——这是本剧原创的星球,先前没有在其它作品里被提到过。

    莫斯埃斯帕(Mos Espa)是阿纳金·天行者的故乡,即《幽灵的威胁》里的那座塔图因城市。

    乞丐谷(Beggar's Canyon)最早由卢克在《新的希望》里提及。《幽灵的威胁》则首次把“乞丐谷”搬上银幕:

    正是在乞丐谷,奥拉·辛目睹了小阿纳金·天行者参加飞梭车赛。


    《曼达洛人》第一季第4集《庇护所》(Sanctuary)

    熟悉影史的朋友一看便知,第4集在剧情上是致敬黑泽明的经典电影《七武士》。

    这已经是《星球大战》作品第三次致敬《七武士》了。 第一次是漫威漫画在1977年11月到1978年1月出版的漫画《星球大战》第8~10集。在阿杜巴3号行星(Aduba-3),汉·索洛、丘巴卡、贾克森(Jaxxon)等8人要保护奥纳克拉村(Onacra)免遭“云骑士”(Cloud-Riders)匪帮的劫掠——没错,《游侠索罗》里的“云骑士”就是以这几集漫画里的同名匪帮为灵感来源的。 第二次是2010年动画连续剧《克隆人战争》第二季第17集《赏金猎人》。在费卢西亚,阿纳金·天行者、阿索卡·塔诺、恩博(Embo)等绝地和赏金猎人要保护明村(Akira)免遭杭多·奥纳卡及其海盗的劫掠。“明村”就是以黑泽明的名字命名的;恩博的种族久藏人(Kyuzo)就是以《七武士》中的角色久藏命名的。《曼达洛人》第1集和第3集也都出现过久藏人。 漫威的古早漫属于传说;《克隆人战争》和《曼达洛人》都是正史。

    这群强盗是克拉图因人(Klatooinian)。这个种族最早出自《绝地归来》。

    “Skug”是《星球大战》作品原创的粗话脏话,最早出自《克隆人战争》第四季第12集《共和国的奴隶》(Slaves of the Republic)。

    旺普鼠(womp rat)最早在《新的希望》中被提及,是塔图因的一种啮齿动物。卢克之所以能在摧毁死星的战斗中一发入魂,一方面是因为原力强大,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长期用T-16跃空机射击旺普鼠大大强化了他的射击精度。

    这是一只洛塔猫(Loth-cat),最早出自《义军崛起》,是行星洛塔(Lothal)上的最常见动物之一。

    这个“年轻漂亮的寡妇”叫奥梅拉(Omera)。主角交给她的武器是一把雷尔比v10迫击枪(Relby-v10 mortar gun)。这种武器最早出自《帝国反击战》,是著名赏金猎人博斯克的常用武器。

    AT-ST,全称全地形侦察步行机(All Terrain Scout Transport),最早出自《帝国反击战》,是银河帝国最常用的步行机之一。后来第一秩序也用它。


    《曼达洛人》第一季第3集《原罪》(The Sin)

    右边是一个提列克人,《星球大战》作品里最常见的种族之一,第1集就出现过。左边是一个凯蒂里亚人(Keteerian),最早出自《最后的绝地》:

    我们可以在《最后的绝地》的坎托賭场里看到这个种族。

    这种造型的储物箱是《星球大战》作品里最常见的储物箱之一,最早出自《新的希望》。

    “Camtono”这个词在第1集就出现了。但直到这一集我们才知道这原来是一种容器。它其实最早出自《帝国反击战》1小时47分50秒~51秒:

    在《帝国反击战》里拿这个道具的角色叫威尔罗·胡德(Willrow Hood)。当时还没有“Camtono”这个词。按照《星球大战》传说宇宙的设定,他当时拿的是阿罗过滤公司(A'roFilter)的主计算机存储核心。由于这个道具非常像冰淇淋制作机,因此星战迷们经常把威尔罗·胡德称为“冰淇淋男人”。

    2017年8月,一段视频在国外互联网上病毒式传播。在视频里,一个小女孩总是把“ice cream”说成“camtono”。从此,“camtono”在英语里就成了“冰淇淋”的俚语之一。显然,《星球大战》里的这种容器就是以这个词命名的。在中文字幕里,我们音义结合,把这个词翻译成“罐桶”。

    这个先和主角发生冲突,后来营救主角的重装曼达洛人叫帕兹·维兹拉(Paz Vizla),由本剧编剧乔恩·法夫罗(Jon Favreau)亲自配音。 在《星球大战》传说宇宙网游《旧共和国》里,就有一个曼达洛人氏族姓“Vizla”。谢·维兹拉(Shae Vizla)就来自这个氏族。她后来成为曼达洛人的领袖,号称“复仇者曼达洛”(Mandalore the Avenger)。 在《星球大战》正史宇宙动画连续剧《克隆人战争》和《义军崛起》里,有个拼写类似的曼达洛人氏族——“Vizsla”。第一位曼达洛人绝地塔·维兹拉(Tarre Vizsla)就来自这个氏族。军国主义组织“死神卫”(Death Watch)创始人超凡维兹拉(Pre Vizsla)也来自这个氏族。而且,超凡维兹拉的配音演员就是乔恩·法夫罗。

    主角使用的武器是一把振动刀(Vibroblade)。顾名思义,就是依靠高频率振动来提高杀伤力的匕首。振动刀是《星球大战》作品里最常见的武器之一,最早出自1979~1980年的《汉·索洛历险记》(The Han Solo Adventures)三部曲小说,后来被《克隆人的进攻》引入正史。

    主角一家人在逃难时穿的红色长袍显然是向《星球大战:假日特集》致敬。在《假日特集》里,伍基人过生命节时,就穿红色长袍。

    这是一艘重型导弹平台(Heavy Missile Platform),即HMP机器人炮艇(HMP droid gunship),清晰图如下:

    HMP机器人炮艇最早出自《西斯复仇》,是克隆人战争期间吉奥诺西斯人为分离势力制造的机器人。

    这是一个B2超级战斗机器人(B2 super battle droid),清晰图如下:

    B2超级战斗机器人最早出自《克隆人的进攻》,是克隆人战争期间吉奥诺西斯人为分离势力制造的主力机器人步兵之一。

    这个种族最早出自《游侠索罗》。但卢卡斯影业尚未公布其名字或母星。

    这个角色最早出自《游侠索罗》,代号“碟帽头”(Saucer Head)。卢卡斯影业尚未公布其真名、种族和母星。

    这是一个扎布拉克人(Zabrak)。该种族最早出自《幽灵的威胁》。在《克隆人战争》中一度统治行星曼达洛的摩尔(Maul)就是一个达索米尔扎布拉克人。

    这个遭悬赏的是一个蒙卡拉马里人(Mon Calamari)。该种族最早出自《绝地归来》,与夸润人共同发源于行星卡拉马里。蒙卡拉马里人是著名的造船种族。他们制造的蒙卡拉马里星际巡洋舰是义军同盟和新共和国海军的主力舰种。

    这跟长杆显然和死星垃圾压缩机里的那根是同款。

    主角在解救那个“孩子”时,打坏了珀欣博士(Doctor Pershing)的IT-O审讯机器人(IT-O Interrogation Unit)。IT-O审讯机器人最早出自《新的希望》。达斯·维德就企图用它从莱娅公主嘴里审问出义军基地的位置。

    这个赏金猎人由美国演员多米尼克·佩斯(Dominic Pace)饰演,代号“Gekko”。

    格里夫·卡加说了一句类似莱娅公主在《新的希望》里说的台词。


    《曼达洛人》第一季第2集《孩子》(The Child)

    本集开头那场打斗的剧照先前被美国《娱乐周刊》独家公布过。主角的敌人是三个特兰多沙人(Trandoshan)——这个种族在第1集出现过。特兰多沙人发源于卡希克星系(Kashyyyk system)的行星特兰多沙(Trandosha),与伍基人(Wookiee)是邻居,但这两个种族关系很差。特兰多沙人特别喜欢当猎人。在《帝国反击战》中,为了追捕“千年隼号”,达斯·维德雇了一群赏金猎人,其中就包括特兰多沙人博斯克(Bossk)。

    贾瓦人(Jawa)和他们的沙漠履带车(Sandcrawler)最早出自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电影,即《新的希望》。沙漠履带车是贾瓦人的住所、交通工具和废品处理厂。沙漠履带车最早是被采矿者带到行星塔图因的。但当塔图因的采矿业被证明不需要沙漠履带车时,它们就被矿工们遗弃了。结果,当地的贾瓦人回收了这些履带车,把它们变成贾瓦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卢卡斯影业在新加坡的办公大楼就采用了沙漠履带车的造型:

    地址:1 Fusionopolis View, Sandcrawler Building,新加坡。

    贾瓦人总体上是一个爱好和平的种族,所以他们通常不使用具有杀伤力的武器,而使用离子爆能枪(Ion blaster)——这种武器主要用来瘫痪电子设备或击晕有机生命。在《新的希望》里,他们就用离子爆能枪瘫痪了机器人R2-D2。

    这头最后被原力举起来的大型动物叫“泥角兽”(Mudhorn),是本剧原创生物,先前没有在任何其它作品里出现过。


    《曼达洛人》第一季第1集

    这是一个米思罗尔人(Mythrol),本剧原创种族,先前没有在任何其它作品里出现过。

    光头大胡子男说的是赫特语(Hutt)——除基本语(英语)外,《星球大战》影视剧里最常见的语言。赫特语,顾名思义,是赫特人的母语,最早出自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电影,即《新的希望》。但42年来,卢卡斯影业一直没有公布其详细语法。

    这是一个夸润人(Quarren),《星球大战》作品里的常见种族之一,最早出自1983年的《绝地归来》。

    这是一个奥诺多内人(Onodone),最早是为2015年的《原力觉醒》创作的种族。

    主角身旁的四眼种族是迪普洛蒂德人(Dyplotid),最早是为2018年的《游侠索罗》创作的种族。

    这个摆渡人是库巴兹人(Kubaz)。这个种族最早出现在《新的希望》里:

    那个向帝国报告卢克、欧比-旺和两个机器人位置的告密者就是库巴兹人。

    主角使用的武器非常像安巴相位脉冲爆能枪(Amban phase-pulse blaster):

    安巴相位脉冲爆能枪最早出自1979年电视电影《星球大战:假日特集》(Star Wars Holiday Special)里嵌入的一段动画,是波巴·费特使用的武器。这部电影现已不是正史。

    台词里提到的“生命节”最早源自《星球大战:假日特集》,后来被引入正史,是伍基人的重大节日。

    这是一个被碳凝(carbonite)的罗迪亚人(Rodian)。罗迪亚人是《星球大战》作品里的常见种族之一,最早出自《新的希望》;碳凝最早出自1980年的《帝国反击战》,原本用于太空旅行中的宇航员冬眠,超空间驱动器被发明后,转而用于囚禁犯人。

    在这个场景里,屏幕左下角有一个R5系列宇航技工机器人(R5 series astromech droid),该型号最早出自《新的希望》。在屏幕中间有一个A-LT多功能机器人(A-LT Utility Droid),这是为2016年的《侠盗一号》创作的机器人型号。

    这是一个维克沃人(Wickwar)在玩萨巴克(Sabacc)。维克沃人是为《游侠索罗》创作的种族;萨巴克最早在《帝国反击战》小说版里被提及,但电影正片没有提到它。1989年的《星球大战》桌面角色扮演游戏冒险书《云城危机》(Crisis on Cloud City)确定了萨巴克牌的规则。2014年的小说《新的黎明》(A New Dawn)把萨巴克牌引入了正史。

    在这个场景里,屏幕右边有两个对话的特兰多沙人(Trandoshan)。特兰多沙人是《星球大战》作品里的常见种族之一,最早出自《帝国反击战》。罗迪亚人在这个场景里又出现了。

    在这个场景的近景处,可以分别看到梅尔布人(Melbu)和久藏人(Kyuzo)。梅尔布人最早出自《游侠索罗》;久藏人最早出自2010年的动画连续剧《克隆人战争》第二季第17集《赏金猎人》。

    作为一种货币,“卡拉马里圆片”是首次出现。但作为一颗星球,“卡拉马里”在《星球大战》作品中经常出现或被提到,而且有很多别称,比如“蒙卡拉马里”(Mon Calamari)、“蒙卡拉”(Mon Cala)、“达克”(Dac)等。本集片头的夸润人就是发源于卡拉马里。

    “剃刀冠号”卸货时,在远处停泊着一艘四跃飞船(Quadjumper)。这种型号的飞船最早出自《原力觉醒》。芬恩与蕾伊原本就想登上一艘四跃飞船躲避第一秩序,结果这艘飞船被第一秩序摧毁了,他俩才不得不登上“千年隼号”。

    这是两个贾瓦人(Jawa)。这个种族最早出自《新的希望》,发源于行星塔图因,是《星球大战》里著名的拾荒者种族。

    这是TT-8L/Y7门卫机器人(TT-8L/Y7 gatekeeper droid)。该型号最早出自《绝地归来》,赫特人贾巴在塔图因的宫殿的门口就有一个这样的门卫机器人。

    开门后,首先迎接主角的是一个MPH动力机器人(MPH power droid)。该型号最早出自《游侠索罗》。动力机器人是《星球大战》作品里最常见的机器人之一,本质上就有移动充电宝。

    贝斯卡,即“曼达洛铁”,是用来打造曼达洛人盔甲的合金,能抵御光剑。“贝斯卡”这个名字最早出自2006年出版的《星球大战》官方杂志《知情者》(Insider)第86期的文章《曼达洛人:民族与文化》(The Mandalorians: People and Culture)。

    请注意珀欣博士(Doctor Pershing)右臂的臂章。剧里可能看不清,因此这里改用角色宣传照。这个臂章非常类似卡米诺的克隆人学员的臂章:

    卡米诺克隆人学员的臂章先前在电影《克隆人的进攻》和动画连续剧《克隆人战争》中都出现过。目前尚不清楚珀欣与克隆人有何关联。

    走在A-LT多功能机器人旁边的是一个苏尔顿人(Suerton)——这个种族最早出自2017年的《最后的绝地》。

    可怜的科瓦克猴蜥(Kowakian monkey-lizard)非但要被关在笼子里,还要惨遭烧烤。这种动物最早出自《绝地归来》,是很多黑帮大佬喜欢饲养的宠物之一,比如贾巴和杭多。

    在这个场景里,注意屏幕右边有个提列克人。提列克人是《星球大战》作品里最常见的种族之一,最早出自《绝地归来》。

    这是神龙(Mythosaur)头骨标志,最早出自《帝国反击战》。

    按照《星球大战》传说宇宙的设定,神龙是行星曼达洛的本土动物。汤恩人到来后,奴役并征服了它们,导致它们逐渐滅絕。而神龙头骨则成为曼达洛人最高领导人的标志。

    这是阿瓦拉7号行星(Arvala-7),本剧原创星球,先前没有在任何其它作品里出现过。

    乌格瑙特人(Ugnaught)库伊尔(Kuiil),在阿瓦拉7号行星当蒸汽农场主。乌格瑙特人最早出自《帝国反击战》。这个角色由尼克·诺尔特(Nick Nolte)饰演。

    布勒格最早出自1985年上映的电视电影《伊沃克人:为恩多而战》(Ewoks: The Battle for Endor)。2009年,这种动物被动画连续剧《克隆人战争》第一季引入正史。

    最后守卫营地的是一群尼克托人(Nikto),《星球大战》作品里的常见种族之一,最早出自《绝地归来》。仔细观察会发现,这群尼克托人有两个人种:绿皮肤的和红皮肤的。绿皮肤的被称为卡达斯萨尼克托人(Kadas'sa'Nikto);红皮肤的被称为卡贾因萨尼克托人(Kajain'sa'Nikto)。尼克托人其实不止这两个人种;不同人种的尼克托人仅仅存在外观差异,生理上没有太大区别。

    这是赏金机器人IG-11。IG系列机器人最早出自《帝国反击战》,是《星球大战》宇宙里战斗力最强的机器人型号之一。

    在这个50岁的婴儿出现前,尤达大师的同族在所有《星球大战》作品里一共就出现过五人,即尤达、娅德尔(Yaddle)、明奇(Minch)、奥特格(Oteg)和万达·托卡雷(Vandar Tokare),其中后三位属于传说宇宙。这五人都是寿命很长、原力很强的人物。然而,卢卡斯影业从未公布他们属于哪个种族或来自哪颗星球。希望本剧能揭开这个种族的神秘面纱。

     2 ) 未来时代的无脑抗日剧

    看到第四集实在看不下去了!

    帝国军真是塑料盔甲连喷个小火都防不住……

    所有武器只有piu piu piu ,跟弓箭没区别!

    一台大机甲,连现在都有的热感应那个时代却没有,那么大一台东西也只会biu biu biu 废物一坨!

    还有炸弹,2战已经能遥控了那个时代却没有,冒着自己被炸死的风险乱倒腾……

    救小犹大的剧情都能猜到,去救的过程真的抗日剧般的桥段反转……真的尬死!

    各种情节真的……儿童剧吧!

    这么狗屎的剧怎么能打9分???能跟权游比了……应该还有国内赞助商?

     3 ) 95亿票房,横扫奥斯卡,影史最伟大科幻片,为什么还有观众批评它?

    首发于[电影七]微信公众号dy71992,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漫威的成功,相信大家都已经亲眼所见!

    《复仇者联盟4》以27.9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一口气撞沉了《泰坦尼克号》,还打破了《阿凡达》保持了10年的记录,摘夺了“影史票房第一”的桂冠。

    不过,票房只能代表一方面,还不算周边、广告、版权等其他渠道的影响力。

    但是,这些成就在它的面前,完全不值得一提——《星球大战》

    若是评选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电影IP,《星球大战》认第二,相信没人敢认第一。

    在它诞生后,好莱坞才真正成为了电影的梦工厂。

    也正是它,开启了特效大片的辉煌时代。

    在2012年,迪士尼在收购了卢卡斯影业时,它的周边收入已经达到了电影票房收入的四倍。

    现如今,《星球大战》光靠卖“玩具”,就能每年净赚30亿美元,比旗下的漫威都要高。

    事实上,正是周边的火爆,才会使得电影的影响力经久不衰。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它是否有东西值得你去反复回味?”

    有些电影,只能被称之为“经典”,但是无法成为神话。

    当年,乔治·卢卡斯的初衷,就是希望将《星球大战》打造成一种文化,而不是一部电影。

    毕竟在故事的背后,有数不清又摸不透的细节,像一个孕育着无数珍宝的异世界。

    随便挖出一条,就能拍成一部大片,或者一部美剧:

    《曼达洛人 第一季》丨The Mandalorian

    漫威的持续火爆,无疑是改变了电影市场的格局。

    如今,美剧圈也开始蠢蠢欲动。

    迪士尼旗下的视频流媒体网站“Disney+”,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各大电影IP的衍生剧,尤其是漫威,已经箭在弦上。

    看海报,一股浓厚的80年代科幻风。

    特别是那个T字型的头盔,来自《星战》系列里的一个民族——曼达洛人

    作为全球顶级IP《星球大战》的首部真人剧集,迪士尼可谓是相当重视。

    单集投入1000多万美元,第一季刚开播,第二季已经在制作中。

    这也难怪,毕竟《星球大战》已经是美国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不过,应该有很多观众会抱怨,我没看过电影版,会不会影响我的观影体验?

    其实这正是《曼达洛人》最出色的地方,只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便能轻松入坑。

    首先是原力,它是《星球大战》系列最核心的概念。

    原力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神秘力量,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光明原力和黑暗原力。

    这两种原力出现在《星球大战》最经典的三部曲中,具有明确的道德准则的对立面。

    光明原力

    代表着正义、仁爱、善良、无私等积极元素,主要用于防御。

    黑暗原力

    代表着恐惧、愤怒、憎恨、恶意等消极元素,具有攻击性和侵略性。

    其次是绝地武士西斯尊主

    虽然「原力」的力量强大,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能力控制。

    而以上两个组织,聚集着一群对原力天生敏感的人。

    前者是原力的光明面,使命是保卫和维护银河共和国和银河系的安定。

    后者是原力的黑暗面,拥护银河帝国,并策划和实施一些破坏行动。

    而《星战》的主线故事,也就是围绕着这两大阵营的战争而展开。

    在剧中,这个绿茸茸的婴儿,就是原力敏感者。

    根据它的外形推测,应该就是跟绝地大师尤达属于同一个种族。

    最后便是剧集的主角曼达洛人

    曼达洛人虽是人类,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民族,武士的血统深深嵌入他们的社会。

    在电影版中,赏金猎人强格·菲特,就是一名曼达洛人。

    远古曼达洛人拥有着强大的实力,以击败绝地武士、袭击绝地圣殿而闻名。

    他们常在自身的盔甲上装配火焰喷射器、抓钩锁链、导弹与喷气背包,基本上在一对一的格斗中,很容易占据优势。

    当然,如果《曼达洛人》仅仅只是传承,那么也不会得到这样的评价。

    IMDb9.2分、烂番茄94%、豆瓣9.4分。

    相信那些老星战粉,能够如此欣赏这部剧,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丰富了星战宇宙的世界观。

    当初,乔治·卢卡斯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最后才写出了《星球大战》13页的初稿。

    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对于投资拍摄一部高成本的太空科幻电影,并不是很感兴趣。

    最终,20世纪福克斯看中了这个剧本,但是提出条件相当苛刻,卢卡斯基本上赚不到钱。

    但卢卡斯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但他只有一个要求:衍生的版权归我

    于是乔治·卢卡斯从福克斯那里拿到了800万美元的投资,拍摄了第一部《星球大战》。

    谁也没想到,《星球大战4:新希望》一经上映,打破了各项票房记录,全球票房达到8亿。

    不仅让20世纪福克斯赚得盆满钵满,而且公司的股价也翻了一倍。

    《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说:“乔治·卢卡斯是电影界的爱迪生。”

    电影的大获成功,也让乔治·卢卡斯获得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鼎力支持。

    他对整个故事更加野心勃勃,编写的剧本多达200多页。

    而被舍弃的前20页剧本,在20年后发展成了《星球大战》前传系列。

    时至今日,《星球大战》系列已有10部电影,全球累计票房已经破百亿。

    《帝国》杂志评选的影史最伟大电影中,星战高居榜首。

    对于星战粉而言,“星球大战”一词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跨越几十年的情怀。

    说了这么多,那么《曼达洛人》到底想要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开头,男主是个赏金猎人,接到组织下达的任务:消灭一位神秘的对象。

    报偿是一桶曼达洛铁,这种金属相当于曼达洛人货币,是铠甲的制作材料。

    结果杀到敌方大营后,才发现目标是个婴儿。

    由于对方还是个孩子,男主放弃了暗杀任务,转而带着宝宝开始亡命天涯,顺便探寻杀孩子背后的真相。

    由此可见,《曼达洛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正义大战邪恶”的故事。

    主角是个唯利是图的赏金猎人,但是冷酷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仁慈的心。

    这种人设就是典型的「反英雄」,而且还充满了神秘感。

    善恶的纠缠,围绕阴谋层层递进,在复杂的人性中,展开一段传奇的故事。

    总而言之,“硬件”几乎完美,“软件”也不含糊。

    《曼达洛人》选择在剧本创作上先做减法,保证故事足够简单易懂,再一点点填坑。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见证42年前《新希望》再次横空出世。

     4 ) 侠肝义胆,This is the way

    我想人们之所以喜欢武侠类的电影,小说,是因为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世道彻底沦丧的世界,但在这样的世界里,依然有来自人类心底的正义和善良,依然有那么一些人为我们保留着美好的希望。

    曼达洛人丁.贾仑,因为父母被帝国杀害而沦为一个孤儿,他被曼达洛人拯救,并授予曼达洛人之道。事实上曼达洛人的道,并不十分明确,唯一明确的是-不能摘头盔,而剩下的,更多的来自个人理解,不过从曼达洛人救助孤儿丁.贾仑,和主角救助小绿宝宝这样的事情,以及女祭司所说的:资助孤儿之类的话来看,曼达洛人所行的是类似我们武侠世界的路见不平,行侠仗义之举。所以当主角与公会因为小绿人翻脸时,曼达洛人倾巢而出杀出一条,而且这也埋下了后来的悲剧结果。

    曼达洛人丁,为了绿宝宝,与公会决裂而失去工作,与依然强大的帝国残余为敌而满宇宙东躲西藏,但依然不为所动,这就是侠义精神。所以从剧情内核上来讲,这很像一个武侠小说。

    也有点类似很多年前日本那部动漫电影《异邦人》,同样的身负秘密的小孩儿,同样的来历不明却又身怀绝技的大人,同样的义薄云天以命相约。让人动情,我觉得他们多少都借鉴了80-90年代香港武侠片的精神内核。不过赏金猎人这个设定显得更加合理。毕竟大侠吃饭喝酒也得给钱,也得有收入。

    说到赏金猎人,就不得不提另外一部影视剧-星际牛仔,由渡边信一郎总导演,,日本SUNRISE公司制作。这部影视剧虽然出自1998年,但是思想性,故事性以及里面人物的魅力依然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我看来,从故事性,内容深度,以及配乐上讲,星际牛仔(动漫版)还是要更高一筹。不过曼达洛人胜在情节简单流畅,入门容易,而且因为是真人版,所以趣味性,代入感可能会更强一些。

     5 ) 迪士尼的钞能力

    第一集中当到达尤达的星球进行战术观察的时候,突然出现的两只布勒格Blurrgs兽,难道没有脚步声吗,就把曼达洛人推到了。看着尤达小宝宝,黑黑的如宇宙般深邃眼眸让我想到可爱的小品品,难道她天生也拥有原力吗

    第二集刷了副本打了犀牛,交易了自己被贾瓦人回收的飞船零件,就吐槽一句:您那把能捅死泥角兽mudhorn的小刀是当真的吗?

    第三集中当曼达洛人交出尤达,再次起航时发现被尤达小宝宝当做玩具的操作杆柱体,配乐和头盔镜面折射出他纠结的内心,那么可爱,他们会如何对待小宝宝呢?剧情展开完成。杀回据点去营救小尤达简直乔尔附体,为了你我愿与全世界为敌!虽然已经知道铺垫了后续曼达洛武装前来营救,但看到真的出现还是被帅到了—喷射背包的正确使用方法。This is the way!这一集看完我的内心是充盈的!片尾字幕的精彩手绘也好喜欢。

    打怪做装备是男人的浪漫,每次铁匠敲打新盔甲时闪回到曼达洛人童年的叙事线也很有带入感!

    S1E2中为了换回被偷走的剃刀冠号飞船零件,同贾瓦人做交易去收集犀牛蛋的剧情,当按照曼达洛人的视角来看没什么问题,而且要不是尤达宝宝原力出手就交代在犀牛角下了。可是从犀牛的角度看,我特么只是为了保护我的孩子,而且我无缘无故的就被杀了,孩子都拿去被贾瓦人分而食之了,凭什么啊!所谓的文明中,不知道裹挟了多少杀戮和掠夺!

    S1E4,先等一下。你们把村名武装起来也没什么问题,挖陷阱也没什么问题,但你们把寨子都改成防御工事了,大声密谋唯恐敌人不会发现这里有诈吗?编剧预判了我的预判,这很好的剧情发展,赢得我的敬意。

    S1E5:你知道我花了多久才把他哄睡着吗?人间真相啊,编剧你带过几个孩子你说。

    占领高地都来了,好家伙!

    这集写透了人性的不可靠,为了名利雇佣你也可以为了名利背叛这协议。短短一集中塑造一两个角色,再用丰满的角色之死亡反衬曼达洛人的今后旅程的凶险。

    S1E6,机器人Z没装生命探测仪失误了。每一集和曼达洛人搭伙的都没有好结果。

    S1E7,回来了都回来了,这剧里的配角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前六集人物都收在结尾两集里,且深挖背后的故事,很赞!尤达宝宝治愈工会长那段绿里奇迹直呼内行!

    安全屋交易真是大场面,迪士尼的钞能力!你想要的星战元素这全都有。

    S1E8这集最帅的是IG护士机器人,不!还有女武神的solo。当尤达宝宝举起双手推回火焰喷射器的时候,我明白了在星战的世界里,原力统治一切!

    第一季中的最终Boss吉迪恩总督,那么自信的开着钛战机,与无法确认安全屋内人员行动的地方谈判,让我不禁想到,您这是达斯维达附身吗?就差一把红色光剑了,没想到啊没想到,自信是实力的体现!黑剑登场!

     6 ) 《曼达洛人》S1:厚积薄发,薪火相传

    2020年的第一篇文,献给去年底(上周末)完结的《曼达洛人》。跨年夜还在码字,我真是太爱这部剧了……

    它本身并不复杂,大家一眼都能看明白,而正是这份简单、纯粹的特质,才让它如此“好看”。

    本文会从多个角度综合点评第一季《曼达洛人》,由于之前已针对前两集写过一篇评论(“星战”剧集《曼达洛人》旗开得胜),因此下文内容会相对侧重于后六集和整体全局——全方位剧透多图长文,咱们来谈谈《曼达洛人》为什么好。

    视听飨宴

    作为一部流行作品,抛开“感官体验”都是耍流氓,坐拥迪士尼上亿美元制作经费的《曼达洛人》,在“视听”层面提供给观众们的享受,绝对是美剧中最一流的。

    这部剧的主创们,太懂得撩人了……随便举几个例子。

    E3中,主角用贝斯卡(曼达洛铁)对装备进行全面升级后,第一次在酒吧亮相,盔甲锃亮的行头,配合缓慢拉升镜头里的自信步伐,在一众赏金猎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穿行而过,节奏拉满,我敢说多数人都会被这一幕帅到。

    E5开头,主角在太空中驾驶“刀锋之巅”躲避同行追杀,在形势大劣的情况下绝地反击,满档、急停、瞄准、射击一气呵成,比起电影版的“空战”戏也不遑多让。

    E7结尾,主角一行人在猝不及防中遭到了狂风骤雨般的袭击,一水的帝国死亡士兵精锐打头阵,运兵车又把大量冲锋队员送到现场,黑白搭配下,“炸鸡叔”莫夫·吉迪翁驾驶TIE战机空降,慢条斯理地发表最后通牒,可谓气势非凡

    E8开头,IG-11带着熊娃儿跨着飞艇冲入小镇、大杀四方的一幕,犹如捆着阿斗杀出长坂坡的赵子龙一般威猛神勇,其全动态的射击动作场面,比E1结尾半动态半静态的动作戏更加流畅精彩!

    而E8结尾,主角先后使用火箭背包、抓钩、炸弹“徒手”勇斗TIE战机的一场戏,论可看性也不输于《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中蕾伊出光剑跃身砍TIE战机的名场面。

    同时,个人认为《曼达洛人》的配乐做得更为出色。此剧的原声音乐由德维格·古拉松(Ludwig Göransson)操刀,他曾凭《黑豹》拿过奥斯卡最佳配乐奖,在《曼达洛人》里他延续了部分“黑豹”风味,将星战传统的交响乐和流行电子乐进行结合,加入了讯息鼓和长笛等乐器的演奏,使本剧配乐兼具了太空史诗风格和西部冒险风格。

    经典的主题曲就不说了(相信每集片尾搭配大量原画播出的感觉你肯定忘不了),下面专门谈谈我印象最深的几幕。

    E1中曼达洛女祭司为主角打造肩甲时所用的《HammerTime》,和E3中打造胸甲时用的《Signet Forging》大同小异,两者的叙事作用和表现手法也是一脉相承的。

    略显压抑且沉闷的曲调,配合着画面中的鼓点,每一次捶打、每一次撞击,都仿佛敲在了曼达洛人的心口上……

    伴随着越来越急促和激昂的乐声,曼达洛人童年时的惨痛记忆,也伴随着盔甲的渐渐成型而涌上心头,四溅的火花和死亡的枪影交相呼应,现实的强壮和往昔的弱小相互对立,曲终事毕,装备升级和往事重提也实现了奇妙融合。

    特别是E3中,回忆里的B2超级战斗机器人伴随着一击重锤烟消云散,现实里的胸甲破壳出世,当真有一种百转千回、如梦初醒的震颤感

    而E8大结局里,再次升调的《A Thousand Tears》把主角的童年记忆全部补完,后半部分的声乐和镜头,把这三场戏的声音、画面和故事都进行了独立又交融的有机结合。

    另外,《曼达洛人》每集播出后都会出一张独立的配乐专辑,这么财大气粗也是没谁了……

    经费燃烧能得到这般效果,一切都是值得的。

    各有千秋

    《曼达洛人》首季8集的主题脉络非常清晰,1、2、3、7、8为主线故事,4、5、6为相对独立的公路片模式,中间三集的创作自由度更大,也给我留下了不同的印象。

    E4导演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在该剧众导演中资历最浅,此集在致敬《七武士》之余也拍得比较保守,不过在设定上颇为亮眼

    该集描绘了索尔根星球上一个偏僻落后的村庄,村民们过着较为原始的渔耕养殖生活,开篇捞蓝色磷虾的画面十分漂亮。

    这种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和全地形侦察步行机AT-ST放到一块儿,就产生了特别的化学反应。

    水田可以是生存物资的来源,也可以是防御外敌的陷阱,这些设计也很好地体现了E4“解甲归田”的主题思想。

    E5回到了天行者家族的故乡塔图因,这集我最欣赏的是对配角托洛·卡利肯的塑造,他在酒馆里亮相的位置和姿势,和《新希望》中汉·索罗登场时一模一样,这也预示了他不是个简单角色。

    托洛是个想要扬名立万的年轻人,他打算抓捕著名女杀手芬尼克·尚德(温明娜),来作为加入赏金猎人公会的“敲门砖”——想要一鸣惊人没错,可第一个任务难度就这么大,靠他自己是完不成的,所以他才费尽唇舌拉拢曼达洛人。

    在主角面前,托洛并没有什么制衡的筹码,于是他立刻毁掉了追踪器,防止曼达洛人甩掉自己单干

    两人制服芬尼克后,面临缺少交通工具的困境,曼达洛人曾提出让托洛离开、自己看守,但在托洛的坚持下,变成了曼达洛人去找湿背蜥坐骑——他不会允许别人独占胜利果实的风险出现。

    在等待期间,芬尼克蛊惑托洛应该把更“值钱”的曼达洛人上交,这样能得到更大的荣耀……托洛确认无误后改变了主意——

    但他没有释放芬尼克协助自己,而是直接打死了对方,因为他明白,武力值最低的他,决不能把主动权交到别人手里。

    可以说,托洛这个年轻人聪明、机灵还有雄心,只是经验尚浅,而且从“不要赏金钱,只要荣誉”的条件来看,他的出身也不差,假以时日,他会成为一个大人物……可他恰恰是被自己不断膨胀的野心断了前路。

    单枪匹马用人质就想让曼达洛人束手就擒,托洛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银河系里最不缺的就是这样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自大狂。

    E6是我非常喜欢的单集,在近40分钟里讲了一个很完整的独立故事,这场劫狱戏最妙的一点不是曼达洛人反杀,而是他从头到尾都没坏规矩

    如果老友兰恩和队友们不坑他,他不会先动手;队友把自己关了起来,但是没忍心或者没胆子痛下杀手,曼达洛人逃出来后同样没下死手,只是把三个人关了起来。

    最棘手的是逃犯秦(提列克兄妹一个叫西安一个叫秦,绝对是故意的),在只能束手就擒的形势下他干脆耍起了无赖,曼达洛人如果一时冲动打死了他,既坏了荣誉和准则,又会白忙一趟……

    于是他如约把人带回来,在兰恩的意外中完成交易,拿到报酬,并在已猜到对方要坑死自己的情况下反制了一手,利用追踪器打了个时间差,引来新共和国的X翼战斗机借刀杀人,完美脱身。

    值得一提的是,驾驶X翼战机的三位飞行员是《曼达洛人》的三位导演,“员工福利”可以说是很好了。

    E6从头至尾都是别人先行不仁,曼达洛人再行不义,他做事极有分寸,尺度掐得很精准,经验丰富的老江湖形象也变得更为饱满。

    还有在E7结尾,原帝国官员对曼达洛人发出的质问也颇有深度:推翻帝国后的世界,在新共和国的混乱统治下真的要比过去好吗?

    这些对于政体、统治、社会形态的思辨,从正传三部曲中萌芽,在前传三部曲等作品中成形,尽管不是星战作品的重心,但还是很开心《曼达洛人》没有完全放弃这方面的思考

    不止于笑

    《曼达洛人》中有许多“星战式”和“非星战式”的笑点。

    比如E2中贾瓦人得到泥角兽蛋时,一转头就切开分食了起来,刚刚绝境逢生的曼达洛人见此只能无奈摇头。

    自己豁出性命换来的战利品,仅仅是为满足雇主的口腹之欲,这种反差感更突出了雇佣兵刀口舔血、生死无常的人生。

    关于小熊娃儿的笑点就更多了(我还是叫不惯他“尤达宝宝”)。

    E4里曼达洛人和卡拉·杜恩碰面后大打出手,结果是在熊娃儿悠闲的喝汤声中停止了干戈。

    今年年底,这个绿色的大眼萌娃已经席卷了全球,大家都喜欢他出场来调节气氛,于是又有了E5中颇为“反常”的一幕。

    管理员阿姨佩莉逗娃这场戏过于“卖萌”了,其实与本剧气质有些不符,但它完美迎合了观众们喜爱宝宝的心理,并让屏幕前的你我发出了又酸又甜的“姨母笑”。

    《曼达洛人》中还有很多自嘲式的笑点,在我看来,这些笑点有效切中了观众们模棱两可的槽点。

    E6中,兰恩明知故问主角“什么表情?是感恩吗?”狠狠涮了把曼达洛人一直不摘头盔的原则。

    更加典型的是全体星战迷都知道的梗,“暴风兵枪法差”

    枪手梅菲尔德就用这句吐槽回敬了主角的质疑。

    在E8开头,剧集还专门安排了两个说相声的暴风兵玩打靶打发时间,结果一枪没中——这场戏已经不单纯是玩梗了,而是在承前启后阶段做的设定铺垫,为剧中的“硬伤”做有效的情绪缓冲。

    本剧的战斗设定(尤其是基础战力设置)部分一直比较迷,如果用写实标准去看待几乎是无解的,这场打靶戏也算是主创们一个低姿态的自我开解:观众们都知道白兵枪法烂,我们也知道大家知道,所以在此博君一笑,请您别太较真。

    循序渐进

    《曼达洛人》在剧情推进和角色成长上,采取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纵观全季,有好几条非常清晰的发展脉络。

    例如一直需要监护的熊娃儿,看似年幼不懂事,但到季终时已经长大了不少——以E2中吞青蛙和使出原力为起点。

    E4中,娃娃和村庄中的孩子们过了一段集体生活,虽然行动上仍是一个无意识的婴儿,可他已经渐渐懂得了简单的是非,孩子们对他吞青蛙的行为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善意的“反胃”,娃娃感受到了,于是吐掉了青蛙

    在E6中,娃娃能分辨出谁有好意谁有恶意了,和留守飞船的机器人零玩起了躲猫猫,甚至一度想用原力攻击对方——可见此时作为原力敏感者的他,已经拥有了使用自己能力的充分意识。

    E7就更明显了,主角和卡拉扳手腕到了关键阶段,两人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的情绪感染到了娃娃,他主动使出了原力锁喉帮爸爸获胜——护短是好,只是在人情世故和发功力道上还不太懂事……

    同理还有之后一场戏,遭遇爬行鸟攻击后,格里夫·卡尔加中毒受到了致命伤,娃娃觉得这个大叔和自己爸爸关系不错,于是又上前使出了原力治愈——总之,爸爸的敌人我就打,爸爸的朋友我就帮。

    在E8中面临火焰焚烧时,娃娃看清形势主动走到了大人们面前,用一招原力屏障挡住了火势,堪称力挽狂澜——至此,除了不会说话、不会像青少年那样灵活外,他已经是个比较懂事且强大的孩子了,也难怪格里夫在分别时会说“也许是孩子照顾你”。

    中后期主角的勇武,很大程度上托了贝斯卡钢甲的福,E3独闯龙潭已经体现出了高防御力的好处。

    E5时主角中了芬尼克的圈套,被对方用MK狙击步枪远程打击,全靠钢甲防护才能活命。

    到E6时,曼达洛人对护甲的依赖就更明显了,单挑机器人护卫编队,硬抗西安的飞镖攻击,简直不讲道理。

    每集都适当放大一点贝斯卡钢甲的防护能力,作为男主实力强大的佐证,也算是另一个战力设定“软着陆”的证明,果然装备好才是王道啊……

    还有一条更显著的感情线,即曼达洛人对于机器人的态度。剧集中给出了多次或明或暗的提示。

    早在E1开头,主角抓获犯人准备返回飞船时,就明确对摆渡人提了要求,宁愿坐更贵更不稳定的人工驾驶飞艇,也不坐更便宜更平衡的机器人飞艇。

    E5里降落到泊位时,主角更是不由分说地对三台准备上前干活的维修机器人开枪,认死理的他,决不允许任何机器人碰自己的飞船。

    E6中更夸张,我都怀疑主角是因为“监狱船上全由机器人看守”才答应干这趟活的,每台与他接触过的机器人都被他大卸八块……最后他饶了所有队友一命,唯独打死了机器人驾驶员零。

    主角如此痛恨机器人的原因我们也知道,他变成孤儿时正值克隆人战争期间,而给他造成童年阴影的刽子手正是分裂势力的战斗机器人。

    曼达洛人这一辈子都对机器人抱有极大的偏见,以至于在库伊尔大叔和卡拉都信任“重生”的IG-11后,主角依然说出了“违反它本性”这样有违常理的话语。

    观念越偏激,打破成见时“新认知”的分量就越重。大结局中,IG-11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在它准备牺牲时,主角也情不自禁、发自肺腑地产生了难舍之情

    偏见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偏见对象,而是持有偏见的人自己。

    相信经历了这次生死交情,在失去了库伊尔和IG-11后,曼达洛人会对机器人所有改观(不可能完全改观),成为一个更加大度、豁达的男人

    曼达洛信条

    如果说展现绝地西斯、历史变迁的星战电影,好比是讲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正文,那么几架X翼战机就能碾压一切、众人不知原力为何物的星战剧集,便是描绘侠客武士、江湖岁月的民间小说。

    《曼达洛人》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主角丁·贾伦(Din Djarin)展开救赎和自我救赎的历程,通过这段故事,一篇渺小而又壮阔的史诗渐渐展开在了观众面前。

    何为“曼达洛之道”?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曼达洛人。

    丁·贾伦完成与帝国残部的合作交易、拿着一桶贝斯卡回到族群时,他的行为引起了部分族人的非议和反感,女祭司为这场争执定了性:生存和延续使我们强大,丁·贾伦没有坏规矩,未摘头盔、资助孤儿,此乃正道。

    然而接下去丁·贾伦跨出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一步。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强悍而普通的赏金猎人;在此之后,他是一个锄强扶弱、保护孩子的伟岸男人。

    孤身一人与尼瓦罗星球上所有帝国残部和赏金猎人为敌,不仅与敌人划清了界限,还贯彻了族群准则,丁·贾伦此举也赢得了其余曼达洛人的尊重。

    包括之前与丁·贾伦起过冲突的重装曼达洛人叫帕兹·维兹拉,他曾说“数量使我们强大”,在E3结尾,他也在求同存异之下践行了自己的正道。

    正如丁·贾伦在E8时所说,“曼达洛人不是一个种族,而是一种信条。” 他在成为孤儿时被曼达洛死神卫拯救,在战斗部队里被抚养成人,长大后对信条宣誓,成为了真正的曼达洛人。

    虽说纵观曼达洛历史,“终生不摘头盔”更像是某分支势力走偏了的教条主义规矩,但从本剧来看,这一规矩反倒突出了这支曼达洛人的坚韧、孤傲和顽强。

    不过在大结局中,主创们又亲手把这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条”打碎、解构了。

    丁·贾伦头部受伤后,由于信条不允许自己摘头盔接受治疗,所以他只能殿后等死,哪怕这个致命伤只需喷两下巴克塔喷雾就能治愈——这说明丁·贾伦把对信条的忠诚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

    听上去很man很硬气吧?但换个角度想,在还有得选、非必要的情况下,如此殉道是否太认死理了些呢?

    所以,丁·贾伦在允许IG-11摘下自己头盔接受治疗时,同时“重定义”了两个人生准则,一是他对于机器人无条件的不信任,二是他对于曼达洛信条“至刚易折”的偏执——慷慨赴死容易,负重求生才难,变通了的丁·贾伦依然是曼达洛汉子,此乃正道。

    另外,大结局还赋予了许多与前戏相对应的“仪式感”

    E3中女祭司本打算用泥角兽作为丁·贾伦的印记,结果对方认为自己尚无资格赢取印记,便暂时作罢。

    而E8中的丁·贾伦,为了孩子已经历了孤身一人闯虎穴、浩瀚宇宙大逃亡、坚忍不拔斗帝国等许多事情,关键是他都挺过去活了下来,于是女祭司主动为他打上了实至名归的泥角兽印记,宣布他和孩子成为了两个人的氏族

    又比如在E3结尾,帕兹挂着火箭背包飞上天来与丁·贾伦道别,主角虽然各式装备齐全,却唯独缺了这款“浴火之凤”,于是他自顾自地说“我也得来一款”。

    而在E8中族人早已死散一空的地下坑道,唯一留守的女祭司亲手把火箭背包赠予了丁·贾伦,如果说印记是曼达洛的毕业证书和学历证明,那么火箭背包在这里就成了最后一笔具有特殊意义的创投资金。

    更令人感慨的是,之前女祭司已经挑明了丁·贾伦形同娃娃父亲的事实,再结合他童年时的经历……无疑,这还是他最初始接触也烙印最深的“曼达洛信条”之传承。

    曾经,在遭受战火摧残的家乡,年幼的丁·贾伦成为孤儿,曼达洛人拯救了他,在别人怀抱里缓缓升空时,他再次有了父亲、有了族群。

    如今,在历经生离死别的战场,年长的丁·贾伦成为了父亲,改变了他怀中孩子的命运,与回忆相似的场景再次出现,他有了新的族群和职责

    相比起丁·贾伦恢复自由身、吉迪翁手持暗剑脱困,结局时最有意义的一幕,还得数父亲在孩子的手里找到了神龙头骨项链。

    无论之后能否在茫茫星海中找到孩子的族人和家乡,无论未来会遭遇怎样离奇曲折的冒险和波折,有一个事实已然无法改变:和父亲一样,这个孩子已经是一名曼达洛人了。

    《曼达洛人》第二季将于今年秋季回归,到时候咱们不见不散。

    【也欢迎关注我公号“有爱评论区”。】

     短评

    那堆说一般的,清一色全是说第一集结尾是尤达出现,说这话的,没资格说这剧一般,你们根本不懂星战,是星战粉的都TM给我点赞,压死那帮凑热闹的伪粉,把分拽上去!原力与你们同在

    3分钟前
    • Mickey
    • 力荐

    他努力工作,就是为了给自己换一身新衣裳~

    4分钟前
    • 阿拉夫
    • 力荐

    Disney+出手不凡,质感复古,情怀分已经拉满。都在说回归了老星战的味道,其实还是西部片元素的归位迷人到无法自拔:This is the New Hope of Star Wars. 另外,红毒蛇终于不怕被捏烂脑壳了。

    5分钟前
    • 可樂咖啡君
    • 力荐

    星战首部真人剧集!星战万岁!!

    10分钟前
    • Un sur le champ
    • 力荐

    想看尤他大师的成长

    15分钟前
    • 子哉
    • 力荐

    因此剧 暂停辱骂达斯米奇一个月

    16分钟前
    • 那啥啥
    • 力荐

    陷入了消费主义的男主角为了换一身盔甲而四处兼职,最终在人口贩卖的道路上与受害儿童产生感情找到了自己的救赎。

    18分钟前
    • 王俊俊
    • 力荐

    里边都出来风暴兵了,且强调了两次以上这是后帝国时代,怎么还有那么多人说那是尤达大师。

    19分钟前
    • 大鱼
    • 力荐

    This is the way.

    23分钟前
    • Francis
    • 力荐

    比电影好看多了

    28分钟前
    • ???
    • 力荐

    看完第一集,我决定正式加入星战大家庭,要在这几天把星战所有电影补完。

    32分钟前
    • 飞侠式拼搏
    • 力荐

    这个贾瓦语是不是就是小黄人语😂

    35分钟前
    • 唉呦嚯
    • 力荐

    那些仅仅因为输给绝地和西斯而饮恨吞声的银牌种族,在很久很久之前的银河系可是多如牛毛啊。

    38分钟前
    • 我孫子アマ
    • 力荐

    我活在三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一个是魔兽,一个是星战

    41分钟前
    • lynyrd
    • 力荐

    爱了爱了!今年简直是星战迷的大福利!《曼达洛人》从音乐到服道化到特效,都是肉眼可见的烧钱精致电影级制作,全新的星战故事线,经典西部片冒险架构,但又不缺乏和星战主线元素的紧密联系,希望《曼达洛人》能作为起点,开启更遥远遥远的星战世界。

    44分钟前
    • 大聪
    • 力荐

    前排提示,观剧门槛较高,非星战迷会感觉在看《迪迦奥特曼》

    48分钟前
    • 蒙牛莎白
    • 还行

    星战味很足,第一集除了有点短其他都很棒啊,太空西部片赛高!继乔奶奶之后,又一五十岁生物恶意卖萌,应当受到谴责!🐶 第一季完结补充,真的好,完全没让人失望,第八集死神卫和暗剑联系起了TCW很舒服 期待下一季啊!Mando才是真正的星战,隔壁走天崛起学着点吧

    52分钟前
    • 0xC2
    • 力荐

    配乐果然路德维格·古拉松做的,讯息鼓和非洲长笛太突出了,和《黑豹》如出一辙,非洲丛林迷幻+太空西部科幻,就冲这配乐可追。

    53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星战衍生有啥好看的。-猛男带娃真好看,《曼达洛人》真香。

    58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星战的外传系列比正传好看多了。

    1小时前
    • 四道风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