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画片 铃芽小姐来锁门

    铃芽小姐来锁门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画片日本2022

    主演:原菜乃华,松村北斗,深津绘里,染谷将太,伊藤沙莉,花濑琴音 ,花泽香菜,松本幸四郎,神木隆之介 

    导演:新海诚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功夫熊猫4

    • 正片

      冰川时代2

    • 正片

      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

    • 正片

      冰川时代:巴克·怀尔德的冒险之旅

    • 正片

      冰川时代

    • 火影忍者疾风传剧场版:羁绊

    • TC中文

      头脑特工队2

     剧照

    铃芽小姐来锁门 剧照 NO.1铃芽小姐来锁门 剧照 NO.2铃芽小姐来锁门 剧照 NO.3铃芽小姐来锁门 剧照 NO.4铃芽小姐来锁门 剧照 NO.5铃芽小姐来锁门 剧照 NO.6铃芽小姐来锁门 剧照 NO.16铃芽小姐来锁门 剧照 NO.17铃芽小姐来锁门 剧照 NO.18铃芽小姐来锁门 剧照 NO.19铃芽小姐来锁门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讲述生活在日本九州田舍的17岁少女・铃芽遇见了为了寻找“门”而踏上旅途的青年。追随着青年的脚步,铃芽来到了山上一片废墟之地,在这里静静伫立着一扇古老的门,仿佛是坍塌中存留的唯一遗迹。铃芽仿佛被什么吸引了一般,将手伸向了那扇门…  不久之后,日本各地的门开始一扇一扇地打开。据说,开着的门必须关上,否则灾祸将会从门的那一边降临于现世。

     长篇影评

     1 ) 看完我就像大臣一样萎了。

    令人失望且脚趾抓地的作品。

    剧透预警。


    首先感受到不对劲的是,一开头女主就表现为又吵又没脑子和宛如你的名字最后高潮部分的强行注入热血,彼时观众的情绪根本就跟不上,没有任何铺垫就来这么一下只会让人还没入戏就出戏,所以我后面就全程以无法共情的视角去看了,再加上以为快结束时其实人家 美好 的爱情故事才刚刚开始......这都是节奏的失败之处。

    人物的塑造更是依托答辩,女主就是自私+恋爱脑的花痴jk一枚吖,紧急时刻既没有勇气又没有智商,从头到尾想到要干什么就不管不顾地跑掉,也不好好地跟关心自己的人说明,对除了男主以外的所有人态度恶劣,一昧觉得别人不懂,拜托我更不懂这行动力留给有用的事情,找更有效的办法不好?不知道还以为是马拉松/运动番呢...... 女主语音输出全程都在えーーなにーーもうーー草太桑~~频繁到 我觉得不会日语的人看完也会这么几句了。

    女主的魅力到底在哪??大多数时间都在疯狂输出吵闹语音+愣着不动,最后也不必说阿姨有没有道德绑架,女主那样的态度是人都会心碎的吧,还好像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一样。而且其他路人角色会这么喜欢女主,其实跟女主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捡橘子是椅子桑先反应过来的,搭便车也只是坐在候车亭而已,更别说最后跑车男自愿当司机还赔了辆车)

    男主没什么好评的,其存在大概就是一直被女主虎视眈眈+骚扰但最后还是互相爱上了,那就尊重祝福吧。那猫为什么这么喜欢女主呢?以至于他们三个同框都是三角恋的浓厚气息,这也解释不清,但猫已经是最不崩坏的角色了,谢谢猫。也不知道新海诚跟这些角色是有多大仇恨了,把人写成这样。

    再说模糊不清的世界观。那坨蚯蚓(是真的丑的不行了)只是什么累积的能量,并不是人类的怨念什么的,那它到底有什么理由跑出来?为什么关门的时候想起曾经的生活气息就能跟消消乐一样pia地消除?这根本就是不对等的碰撞。女主小时候为什么能闯进死人的世界,长大后又能看见蚯蚓,和我一起看的同学还以为跟她妈以前为了关门而牺牲有关,结果嗯嗯。

    最后就是剧情。关门这件事吧,看第一次还挺新奇的,但看多了几次就真的麻了。流程可以总结为:想抓猫➡️靠各种路人的交通住宿周游日本➡️在社交媒体上看见猫➡️无效对话+无效抓猫➡️远远看见红色蚯蚓➡️撇下关心自己的人跑去关门但是屡次被帮助➡️念咒关门➡️感情加深。好家伙,搁这度蜜月是吧...... 还带椅子cosplay的。感情线实在是看得我地铁老人手机,实在不会写可以不写.......

    补充一下关于bgm,没什么出彩的值得记住的旋律。在看电影之前曾经随机到过 -萤川- 的すずめ,说实话很喜欢噜 噜噜噜噜的那一段,很神秘很适合这个主题,打算看完电影应该能更喜欢,所以当下没有特地加入歌单里。看的时候也有留意什么时候会出现这个bgm,没记错的话是十来分钟出标题的时候?那时候感觉还不错,但是正如前面所说,女主莫名其妙就做了匪夷所思的事情,以及她真的很吵且不讨喜,让人在出标题时都没有入戏,也因此没有被这么好的bgm震撼住。有点可惜,后面都没什么存在感了,radwimps我一直都欣赏不来。本来音乐是有很神奇的力量的,可以极大地帮助观众进入剧情,留下一些与画面完美结合了的回忆,在这一方面别说电影了,连很多日剧都做得比他好,比如最近在看的舞妓家的料理人。

    烂到让人回味无穷但是又根本经不起推敲,最应该反思的是竟然有着不错的期望于是买了105一张的imax票的我。也不知道7年前的我是看不懂还是看太懂,感动到把豆瓣的第一条长评给了你的名字满分的感动 诚哥必看力作;也没想到7年后的我会因为同一个导演的动画片又写了一次长评,写得很好下次别写了(

     2 ) 《铃芽之旅》废墟之上盛开的奇景——新海诚的十年下坠

    文章首发“深焦 DeepFocus”://mp.weixin.qq.com/s/eVKdtzFL6AudCzvnFbxPpA

    此前笔者写过的相关文章,一些观点和文字有沿用到本文的:

    关于世界系但绝非世界系的《天气之子》 ——此时此刻的“我们”,不再沉默://movie.douban.com/review/10638796/

    “我们”的现实正蠢蠢欲动——二十一世纪 10 年代日本动画电影关于“真实”的转向考察://zhuanlan.zhihu.com/p/579035072

    《铃芽之旅》的中国大陆特供版海报暗藏了电影中的标志性景观——废墟大地的小楼上“载”满了船只,宛如不合时宜盛开的钢铁之花。那是新海诚动画的幻想景色吗?不,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这是十多年前那场影响深远的地震——“311”东日本大地震所留下的风景,当时日本东北许多沿海地区还受到被地震引发的海啸的侵害。其中,岩手县大槌町赤浜地区一艘被冲上一座二层民宿屋顶却几乎无损的大型双体船,成了传达当时海啸之可怖的标志性风景。

    新海诚的三部后“311”电影《言叶之庭》(2013)《你的名字。》(2016)《天气之子》(2019),都选择将“311”置于后景、隐喻化。而《你的名字。》《天气之子》和《铃芽之旅》最近越来越多人评价为新海诚的“灾难三部曲”。这部在疫情时代后开始创作的电影——是新海诚,甚至可能是日本动画前所未有地如此将“311”置于前景的作品,民宿上的船只这一风景便是这种前景化的象征。新海诚在官方访谈集《新海诚本》中说到自己这次做好了准备描写现实中的灾难。

    在新海诚的创作坐标中,《铃芽之旅》应如何安放?这有必要回溯一下新海诚一零年代的创作。

    ▪️置于后景的匿名灾难事件

    在谈新海诚的新作《铃芽之旅》,请允许笔者将时间往前调。

    2021 年 1 月,日本电视台首播《天气之子》之后播出的特制短片中,新海诚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世界一眨眼间变了。可能回不到原来的世界了。就算这样,我们也要在这世界活下去。只能活下去。所以至少,吃着、笑着、陷入恋河、哭着、生气、吵架。即便如此,哪怕多笑一秒也好。只要你珍惜那一瞬间。没关系,我们、我们的世界,一定,会跨过这道坎的。”

    该作和新海诚的前作《你的名字。》一样都影射了“311”。新海诚这段话也意味着,上映于 2019 年的《天气之子》似乎可以连接起后“311”的叙事无缝接轨疫情时代的叙事,那么这是一种投机的话术吗?

    至少对于日本人来说,“311”叙事与疫情时代的叙事有着根本的不同。“311”之所以能能被前景化、特权化并反复在文艺创作被提及,是因为这是民族的记忆。同时,地震是一瞬间的,许多结果在那一瞬间就已经决定。面对地震这个事件,无论电影讲述的是发生一瞬间,还是发生之后或之前,其实都赋予了“后”的属性(所谓“后311时代”)。因此后“311”叙事的文艺创作泛滥是无法避免的。

    评论家宇野常宽指出过“311”的某种必然性:“地震没有创造出明显的从日常到非日常的转变的环境,而是营造了一种被潜藏在日常中的非日常所控制的情形。”[1]这也意味着,非日常的危机一直都存在,“311”只是刚好是让非日常显形的那个事件罢了。而动画导演几原邦彦也有过相似看法,他说:“小时候就一直听说的‘早晚会来的大震灾’,这种视觉上的剧变终于发生了。而且,那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华丽的奇观。因为这场灾难,许多人比起破坏的奇景,更多地陷入了对自己生命的深刻思考。”在这种思考下,他对自己担任原作和导演的、在 2011 年 7 月开播的电视动画《回转企鹅罐》的结局进行修改,也让该作成了最早反映“311”情绪的商业动画之一。

    《回转企鹅罐》

    “311”就像是一场注定到来的无常,在这一意义上,疫情作为事件和“311”的属性几乎相反,疫情不仅不独特、非国族民族的,具有全世界的普遍性,还是向着仍无法看见的终点无限延伸的事件,至少我们还无法想象疫情消失后的世界,电影如何处理好这个正在进行时的无常也是一道难题。

    在实拍电影领域,从第一部对“311”作出反馈的虚构创作、由园子温改编自古谷实2001 年的漫画《庸才》的同名电影,许多实拍电影创作对处理“311”这个事件都倾向于一种前景特权化的处理,这部首映于 2011 年 9 月 6 日的电影加入了“311”的背景,并直接描写主角在这次事件之后的内心变化。而如今“311”过了十余年,近年如滨口龙介的《驾驶我的车》(2021)、诹访敦彦的《风的电话》(2020)等(《铃芽之旅》和《风的电话》在某些地方还很相似,都讲述“311”直接受害者的主角从西南走到东北、寻找“311”记忆原点的公路片),都仍然将“311”这个事件置于电影的中心,有的利用“311”寻找超越现实的可能性,但也有不少电影陷入了“311”的泥潭,让可能性靠着“311”的中心聚拢。

    《风的电话》

    无论是新海诚,还是其他在创作上明确受到“311”影响的动画,都选择将“311”置于后景、隐喻化,甚至是该事件发生后的头几年,日本动画都没有直白地表现这种现状,不如说天生钟情于幻想的日本动画,都仍然继续着各种幻想世界的故事。就连明确打着纪念“311”十周年名头的动画电影《海岬的迷途之家》(2021)《扶桑花之舞》(2021),都选择对那场灾难进行“匿名”。那么是否这就能说,日本实拍电影有直面现实事件的勇气,日本动画是窝囊而怯弱的呢?绝非如此。

    说回开头的《天气之子》, 该作的灾难事件——雨灾看似再最后才出现,但其实灾难本身、或说非实际的灾难从一开始就存在——帆高第一次来到东京,目睹到的关于城市的现代灾难,他无法在这个看似完善但实际是废墟的现代城市正常生活。在关于《天气之子》的评论中我写道:“《天气之子》故事设定在了‘311’的十年后(加注:这个背景线索藏匿在电影的某些画面中),更有意加强了该事件的‘后’的概念:如此灰蒙蒙的城市景观既利于影片情绪、氛围的塑造,也是象征灾难与危机已经翻越了曾经所处的后景,成为了的司空见惯的日常的一部分。”[3]

    《天气之子》

    正因为《天气之子》选择了将灾难匿名、后置,“现代日本的灾难-‘311’”——这之间横杆被解体,甚至灾难也不再属于日本,具备了普适性。因此《天气之子》这部诞生于前疫情时代的电影可以“投机取巧”地获得疫情时代的视角,正如一些诞生在“311”之前的电影也经常被人解读为对“311”这场对于日本社会必然到来的非日常灾难的预言和隐喻。

    ▪️三部曲和一个奥德赛

    正如前文所说,《铃芽之旅》取消了对灾难事件的匿名,新海诚的这种变化同样也不奇怪——若熟知新海诚在一零年代的作品演进的话。概括地说,新海诚作品,这艘大船在一零年代宛如逐渐露出在海平面,《天气之子》则作为他这十年来最激进最私人的一次表达如海啸把船冲上岸,最终我们才见到了《铃芽之旅》——屹立于屋顶上的船只。

    《你的名字。》是新海诚首部明确以“311”这个社会背景为启发、并隐喻“311”的作品,讲述女主角宫水三叶与男主角立花泷灵魂互穿交换身体,最后发现这个不明现象引向了一场摧毁三叶家乡的天灾——陨石坠落,泷在探寻三叶的真相时,也决定拯救必定死于天灾的三叶及其身边的人。虽然该作陨石灾难这个事件占据全片重要位置,但陨石砸向地面、第一次直观呈现真正的灾难画面却被安排在了片子最后,此前都没有正面描写灾难的画面,而灾难本身也是影片中段才作为一个悬念来揭示。也就是说,灾难是被悬置的,在通过时间的回溯与身体的交换不断重复确认关系的少年少女面前,灾难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么在“个人-世界”这个关系中,世界的一端什么是重要的?那就是灾难前的生活,尤其是灾难前的那些深藏乡土文化、地缘政治的日常生活与村落关系。

    《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其实是讲述灾难前的故事,而且是侧重于乡土乌托邦。在这一点上,新海诚又与庵野秀明形成鲜明对比。庵野秀明的动画电影《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2021)同样出现了前现代的村落描写,但实际上正如他导演的实拍电影《新·哥斯拉》(2016)中可以清晰看出政府机构如何组织作战与救援、即能看到系统的运作一样,《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的村落同样描写的是原始的人类系统是如何运作的。新海诚显然不关心这些系统,他关心的是三叶作为村落一条线的讲述中心,从三叶延伸、生成的她所看见的、所生活的世界。

    《天气之子》讲述了从家乡辍学、逃来东京的少年帆高,却发现东京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靓丽,幸运的是他找到了两个拟似家族般的居所,一边是他和女主角阳菜及其弟弟凪,一边是圭介及其侄女夏美。阳菜是个可以操纵天气的女孩,然而她这份来自母亲赋予的能力最后却引发了整个东京陷入水灾,而帆高最后选择拯救阳菜更是导致几年后东京成了水城,城市面积大规模变成水体空间。

    《天气之子》和《你的名字。》有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后者的东京光鲜亮丽(尤其是通过泷的身体初次来到东京的三叶,她所见的东京),前者的东京宛如现代文明的废墟,帆高在东京的生活,与其说是“生活”,不如说是在东京“生存”;后者侧重乡土乌托邦,前者乡土的景观近乎缺席,片中的主要角色包括圭介、夏美都是非东京原住民,明明有这样的设定,然而关于他们家乡的描写基本没有(只有帆高的家乡在片尾出现了一下)。虽然这两部作品各自的灾难详情在影片最后才真正被披露(陨石坠落、暴雨降临),但其实《天气之子》的“灾难”其实一开始就存在,那就是帆高第一次来到东京,目睹到的关于城市的现代灾难,他无法在这个看似完善但实际是废墟的现代城市正常生活。

    《你的名字。》是灾难前、乡土日常风景,即使少年少女改变了自身的命运,让世界、历史、个人都成了复数的存在,但这个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到来的灾难(正如前文说的“311”是注定到来的无常)最后依旧“如期”到来,毁了家乡这一切,最后这些失去家园的乡下人不得不来到东京生活;《天气之子》从家乡逃到东京生活,看见了灾难后、现代城市的废墟风景。如此看来,《你的名字。》就是《天气之子》这个上京故事的前传。

    《铃芽之旅》则是进一步《天气之子》的主题,讲述了生活在九州的少女铃芽因为不小心打开了当地废墟中的“往门”,导致“往门”里的世界“常世”(死亡的世界)的灾难力量涌入现实,从而引发地震。男主角草太则是去往日本各地关闭这些“往门”阻止地震发生的“闭门师”,然而草太的却被猫妖“大臣”封入了铃芽母亲的遗物中——一把缺了一只脚的椅子,就这样他变成了一把能跑能说话的小椅子。怀着对草太的恋慕与责任感,铃芽决定和草太踏上了“闭门”之旅。这次旅途从她所居住的日本西南部,经过草太居住的东京,最后去往她的东北家乡,也就是“311”的灾区,也就是从陌生的乡下到陌生的城市再到家乡的乡下。宛如代替了《你的名字。》的三叶回到自己那已然消逝的家乡一样,三部曲串联起一个隐藏的奥德赛叙事,而铃芽的闭门行为也构成了重建已然失落的秩序的作用——“已然”是讲述这个注定的无常的关键词。

    正是这样一场游览日本各地废墟的旅程,才能创造脱离日常生活空间的废土末日世界。正如废墟遍布日本各地一般,灾难的记忆也从《你的名字。》的乡村、《天气之子》的东京扩散到了全日本,宛如后“311”的光景一步步变成全日本的集体记忆一样。“这个世界中的人们不是在害怕即将到来的灾难,而是灾难已经和日常生活形影不离,人们无可奈何,只能接受。”新海诚如此写道。[4]

    而新海诚更往前的作品《言叶之庭》同样也在他的后“311”创作坐标上,以孝雄为百香里量脚定制鞋子为轴线,新海诚聚焦了身体用来接触大地的足,以两人所在的东京新宿御苑的一座小亭为中心,展开了对整个东京城市的描写。“2011 年 3 月 11 日地震后,我们才知道自己脚下踩的土地是多么脆弱。地质学上的日本列岛,地缘政治上的日本国,作为基础设施的我们的杜会和学校是多么的不稳定、特殊和孤独。而以震灾为契机的另一个意外发现是,无论在怎样的状况下,日常生活都是存在的,不管脚下有多么不稳定,人们都会留在那个地方继续生存下去。(中略)东京的风景也许会因为几年或几十年内可能会发生的严重灾害而产生巨大变化,所以我想把在这片摇晃大地上的日常生活,作为行走脚步的故事预留在动画画面里。”[5]

    《言叶之庭》

    《言叶之庭》的朴素日常描写策略,则与新海诚更前一作《追逐繁星的孩子》(2011)形成对比,讲述生活在山区村落的少女明日菜此前邂逅的少年瞬突然死亡,她离家出走,和失去妻子的老师龙司一同闯入黄泉之国“雅戈泰”,寻找复活瞬和龙司亡妻的方法。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全程创作于“311”后的《言叶之庭》是新海诚的转型之作,但《追逐繁星的孩子》同样也暗藏着新海诚最重要的转折点,这种转折点也延续到了《铃芽之旅》之中。

    ▪️“新海动画”一零年代表现史

    我认为新海诚的动画制作方法论存在三次转折点,第一次是首次尝试集体作业和商业动画制作模式的《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2004),第二次是题材明显区别于以往、首次采用制作委员会制度的《追逐繁星的孩子》,第三次是则是《铃芽之旅》——加入了更多的 CG 表现,为了表现变成椅子的草太,本作还新增了一个从未有过的职位“CG 角色演出”,由在 CG 动画公司“Polygon Pictures”有过出色表现的濑下宽之(《哥斯拉 怪兽行星》《希德尼娅的骑士 第九惑星战役》导演)担任,可见制作体系再一次发生变化。本文要谈的关键是《追逐繁星的孩子》,因为该作隐藏了解锁《铃芽之旅》的秘密,还隐藏了新海诚作为作者的决定性变化。

    浅白地对比《铃芽之旅》和《追逐繁星的孩子》能发现两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一是两者都是直接讲述死亡、去往死亡的世界(雅戈泰、常世)的公路电影。二是两者存在许多角色性质的对应,比如象征奇幻的灵媒都设置为猫型动物;以女性为主角,怜悯女主角的家庭中父辈角色都是缺席的,明日菜是父亲早逝、和母亲生活,铃芽是父母因“311”双亡,和姨妈生活,而她寻找的与其说是家庭的记忆不如说是母亲的记忆(结局揭开了小时候的铃芽在常世见到的“母亲身影”其实是现在长大后的自己,这也暗示着铃芽具有母亲的形象——和新海诚以往作品的女主角一样);还有关键男角色都是长发美少年。三是两部作品都描绘了受伤与残缺的身体:如《追逐繁星的孩子》中瞬为了救明日菜导致手臂受伤,《铃芽之旅》在这个情节设置上可谓如出一辙,草太所变成的小椅子也是因为“311”导致缺失一条腿,而《追逐繁星的孩子》老师龙司为了复活亡妻付出了失去一只眼睛的代价,直到最后他释然放弃这个执念他的眼睛都没回来。而最重要一点是两部都把“下坠”这个运动作为重心——准确来说,从《追逐繁星的孩子》开始,下坠成了每一部新海诚动画的重心。

    新海诚可称得上是 SF 作家的时期大概到《秒速5厘米》为止,这段时期的新海诚钟情于许多 SF 作家反复讲述的人类自古以来的经典梦想——飞天、上升,这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赋予为怀着敬畏之心探索未知世界的意义。新海诚这一代创作者深受七八十年代日本动画的影响,这期间诞生的《机动战士高达》(1979)不用说,是少年去往宇宙作战的故事。在八十年代响彻名声的宫崎骏同样也是著名的飞行机器爱好者,《风之谷》(1984)的末世废土世界观就少不了飞行工具,这个到处都是毒素的世界似乎不允许人类用脚亲自接触地面;《天空之城》(1986)中,少年巴鲁的父亲是冒险飞行家,巴鲁被父亲拍成照片的“天空之城”所吸引,早逝的父亲的形象与远在天边的天空之城重叠,这也吸引着他飞往天空;宫崎骏晚期的《起风了》(2013)中,少年时期的堀越二郎在梦中与意大利飞机设计师卡普罗尼成为朋友,堀越因为视力问题无法成为飞行员,转而成为飞机设计师,这正如宫崎骏通过动画曲线圆满飞翔梦的写照。庵野秀明在大学时的社团组织演变成的动画公司 GAINAX (制作《新世纪福音战士》老 TV 版的那家),同样也影响过新海诚,该公司第一部作品《王立宇宙军 欧尼亚米斯之翼》(1987)就是讲述未来文明和科技衰退的社会,科学家和冒险家寻找古代的科学技术、并排除种种政治和世俗困境,竭尽全力制造火箭并飞向宇宙,该片的结局,火箭飞向宇宙后,影片安排了一段串联起人类社会科技文明史的蒙太奇,在积极的意义上也歌颂了人类自古以来追求上升的梦想从未变过。

    《王立宇宙军 欧尼亚米斯之翼》

    新海诚早期的作品同样深藏这样的上升运动:《星之声》(2002)这部作为其个人独立动画的集大成之作就设置了一个为了对抗外星人入侵不得不和男主角分离、飞往宇宙的女主角;《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将女主角与世界存亡关联,并设置了一座通往宇宙的白色巨塔象征世界的权力,为了拯救女主角,两名男主角制造了飞机飞往白塔的上端;即使是描写日常时间的《秒速 5 厘米》也在第二个篇章中安排了在种子岛发射升空的火箭,地面上的人望着升空的火箭,宛如再也无法追回远去的关系、见证彼此关系的不可复返。就连新海诚主导的美少女游戏《ef》系列开场动画(2006-08)都设置了通往天空的旋转阶梯、向上飞的纸飞机,以及角色都在追随这些上升之物却无法追上,被重力束缚的关系导致的不可能。上升构成了早期“新海动画”的重要风景。

    然而《追逐繁星的孩子》中,此前“新海动画”的风景不再,下坠才是重心。本应该是男主角的男孩却意外死了,而且这个男孩瞬此前还带领过明日菜进行下坠运动(抱着明日菜从桥上跳到地面却相安无事),却疑似摔死在下游的河边,无人知道他的是他杀、自杀还是意外。面对告知她死讯的母亲,明日菜还表示不可置信地说了一句:“他是不可能摔死的。”她相信拥有下坠之力的少年并不会因此摔死。此处少年的意外死亡和剧作的意外转折,这个意外之意外构成了作品的核心,本片去往死亡世界的旅程,实际上就是明日菜接受这个无法预测的意外是事实、接受这个突然袭来的永恒丧失的过程。

    《追逐繁星的孩子》

    可以说,这部作品之后,“新海动画”的风景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上升皆是为下坠做准备。在《铃芽之旅》中,下坠运动都被分布到了最重要的两段情节中:第一段是灾难力量“蚓厄”从东京的往门涌出,铃芽抓着升空的蚓厄上升到了空中,蚓厄在空中盘踞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平台,铃芽用椅子草太封印了这次的灾厄、蚓厄消失后,她被灵猫“大臣”保护着下坠跌落东京的河道中(这也让人想起《天气之子》中新海诚对东京的河道水体空间的描写),正是这次坠落铃芽才发现了深藏在东京下水道的、被人遗忘的古代城门,这也是东京通往常世的往门,同时也“虚构”了一个东京这个现代城市的历史文脉秘密;第二段则是铃芽踏入往门拯救被封印的草太,同样也是从空中坠落的运动,之后她和草太同时封印家乡的蚓厄时,也在灵猫的帮助下从天而降,两人同时利用重力的下坠牵引把“要石”插入蚓厄中,从而封印了灾厄。有意思的是,蚓厄引发地震的方式也是从往门喷涌到半空中,当蚓厄落到地面时地震就会发生,而最后被铃芽他们封印住的蚓厄变成泥土落到地面时,这些长条的泥土化作了被植物覆盖的山脉,这种结果又和地震的殊途同归——落叶归根,通过下坠的方式回归大地。那个曾经憧憬天空的新海诚变得更依恋大地乡土,若《天气之子》最后从云层坠落到地面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铃芽之旅》则会是最有力的一次例证。

    这难道不是《你的名字。》结局的一种变奏吗?《你的名字。》一开场,泷仰望天空看到的那个划过夜空的美丽“流星”,这颗“流星”的结果最后才描绘出来,坠入地面引发巨大爆炸,暴风摧毁了村庄,最后砸出了一个巨坑——宛如《铃芽之旅》向天空喷涌的蚓厄最后结果是砸向地面一样,这些奇观之物最终都通过引发大地巨变的方式回归土地。从动画表现上来说,《铃芽之旅》最后两人通过重力下坠的方式封印蚓厄,导致的爆炸与暴风等自然现象,两部作品都以自然主义写实的作画来表现这些现象并达成视觉奇观,同样也是殊途同归的。而下坠也并非与消极意义相连,不如说新海诚一直都在消解“上升-积极”“下坠-消极”这些二元区分的意义,上升可能是消极的(飞向天空也伴随着生命危险),被重力牵引的下坠也是可以歌颂的。《你的名字。》正是花了整部片将陨石的下坠逆转成可歌颂的“美丽的风景”。

    《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

    在我看来,关于重力的描写是日式自然主义写实动画的永恒话题,正如前文所说,新海诚在《追逐繁星的孩子》这部以下坠为重心的动画首次尝试这种表现,这部电影所学习的吉卜力动画——尤其以高畑勋和宫崎骏为首的动画——擅长的正是自然主义写实表现的动画。这里需要插叙一段简略的日式动画表现史:七十年代,高畑勋、宫崎骏等从东映动画电影走出来的动画人,在《阿尔卑斯山的少女》(1974)《未来少年柯南》(1978)等电视动画中追求一种动画性的写实复归,这和当时电视动画不重视动而重视静止画视觉效果的有限动画区别开来。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以动画师中村孝矶光雄、井上俊之、宇都宫理、冲浦启之、大平晋也等人为首发动的写实风格作画革命,虽然细分上的方法论不完全相同,但总体来说都在动画中追求表现给人真实感的立体与重量,尤其是表现如何显得真实的动上有了重要突破;另一方面,押井守在动画电影《机动警察 Patlabor 2》(1993,新海诚在《天气之子》《铃芽之旅》都在一些片段中参考了该作)中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 layout 制作体系,这部作品利用这套体系让写实主义的动画影像透视更精准、更接近实拍影像下的摄像机镜头画面,且每个镜头都先预定好采用广角还是长焦进行设计与作画,与人体肉眼的视觉画面作出区别,甚至会在动画中强调实拍摄像机镜头的畸变透视。而零零年代到一零年代的日本动画,上世纪末的写实作品革命的影响在现在早已蔚然成风,随处可见。再加上“Web系作画”与来自动画体制之外的独立势力冲击下,就连这种写实也开始成为一种老派。[6]

    冲浦启之导演的《给小桃的信》(2011)便是一部用“老派”的自然主义写实表现重力的动画电影。该作讲述了小桃的父亲意外身亡,她跟随母亲回到位于濑户内海的老家“汐岛”居住。回老家路上,她的头顶上滴下了三颗的水滴状物体,这是此后登场的三个妖怪的原始形态,以从天而降的水滴物暗示了重力的意义。除此之外,一直不敢从桥上跳水的小桃,影片结尾她终于鼓起勇气跳了下去,跳水表现了从上到下的重力规则,对应了开场从天上掉落的妖怪,重力的存在通过前后呼应被强调。无处不在又理所当然存在的重力,勾勒了动画之自然主义写实的美妙。最后妖怪要回到天上时,小桃让他们捎上给父亲的信的情节,经历了一系列与死亡有关的体验之后,小桃才终于正视父亲的死亡,这样从地上到天上的逆重力而行的道别,仿佛违抗重力需要逆反现实的逻辑、费尽动画的想象力才能做到。正因为此前描绘了重力的强度,死亡作为一种反重力的向上力量才显现出了沉重感,这也正是为何学会去注视死亡是一种难以承受之重的原因。死亡通过逆反重力的、存在于想象中的“动”,表现出其应有的现实主义的重量。

    《给小桃的信》

    我的朋友 rocefactor 在一篇引述日本的动画学者土居伸彰观点的文章中指出:“引人深思的是,虽然新海诚以个人独立动画的标签为人所知,象征其走向商业成功和大众认知的《你的名字。》的影像,却是由在吉卜力动画等大作现场中培养起来的传统动画职人中的精锐们支撑的。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意味着《你的名字。》之成功,在于新海诚首次获得了传统的写实志向的动画观念的配合。在《你的名字。》之前,作为独立动画作家,新海诚作品拥有的作画资源捉襟见肘,这迫使他在影像上养成了一套最小化对于作画需求的方法论。在新海诚作品里,关键词始终是云、星,雨等风景,而非主角们俊俏的五官或是细致入微的举手投足。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海诚的动画美学与传统动画的技术未曾设想的结合,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冲突和转瞬即逝的耀眼闪光。(中略)从来的写实志向的作画与新海诚式观念的(从根本而言无法真正达成的)结合越紧密,其矛盾就越发彰显,而作品就越发在自我否定的结构中激发其魅力。”[7]

    这段话佐证了《你的名字。》作为新海动画表现史第二次转折的集大成,但需要指出文中的一个谬误,“写实志向的作画与新海诚式观念”的矛盾其实早就在《追逐繁星的孩子》中出现,只是彼时还无法实现紧密结合。新海诚在《追逐繁星的孩子》中想要追求的就是那些已经成为经典做派的日式动画写实表现,甚至是模仿起宫崎骏动画中那种异世界的呈现方式(让旅途中的主角充当展现世界的眼睛)。但这两者都并不成功,不仅是作画资源无法匹配这样的写实志向,新海诚也无力表现一个让人对此感到好奇的异世界,也无法表现一个能够作为独立客体存在、拥有独自秩序的异世界。《你的名字。》无疑弥补了《追逐繁星的孩子》的失败,他第一次如此成功地把重力表现出来(以 rocefactor 的举例说明:“在《你的名字。》的高潮部分,宫水三叶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并滚下坡去,这一场面由写实性志向金字塔尖的原画师冲浦启之作画。在那强烈的违和感面前,恐怕不得不承认土居的议论具有压倒性的说服力。”),也避开了无力描绘世界细部的弱点。《追逐繁星的孩子》中,新海诚想要通过自然主义写实的方式描绘下坠、表现重力,让重力与死亡相连的课题,直到《铃芽之旅》才真正得以完成。

    《你的名字。》冲浦启之作画部分在视频 1:35 开始

    (《你的名字。》冲浦启之作画部分在视频 1:35 开始)

    也不知道谁规定的——写实的动画表现虽然每个年代都不尽相同,但从二战期间的《桃太郎 海之神兵》(1945),到五十年代东映动画制作的《白蛇传》(1958),到八十年代启蒙写实作画运动的《阿基拉》(1988),再到确立新的写实方法论《机动警察 Patlabor 2》……——表现真实性是一直占据各个年代日本动画电影的核心,正如动画学者藤津亮太所认为的那样:日本的动画,围绕着如何获得“真实”而不断进化。[8]新海诚作为独立动画人出身也不例外,只是早期的他以迂回的方式用静止的元素表现真实。新海诚在更为成熟的商业动画制作体系与拥有丰富写实表现经验的团队的加持,也理所当然地向拥有特权地位的自然主义写实表现靠近。当年那个腾空冒出震惊商业动画行业的独立动画人,如今也选择了一条更为主流、更符合大众对日本动画电影认知的路线,宛如他动画中回归人世间的下坠运动。而《你的名字。》这种充满矛盾的真实感也接过了世代的交棒,成为一种新的写实标志,引领着新的潮流。

    ▪️空庭之门的奇观

    新海动画的真实感离不开制造奇观——此处说的“真实”并非意味着一种写实,甚至不一定表现了现实,这是一种绝非客观克制写实的、主观的真实感——在《铃芽之旅》制造的奇观更加极端,除了在镜头继续做加法(加入更多的光表现和镜头动势等),还有加入更多的 CG 的表现后也更突显异质感(比如盘踞在东京上空的蚓厄),但更重要的奇观在于场景的呈现,场景的奇观凝聚于在文章开头说的标志性风景——废墟大地的小楼上“盛开着”的船只。

    动画导演山田尚子曾说:“可能我原本就喜欢拍照和写实的影像作品。可是,不是要把写实融入动画作品中。(中略)而是在实际存在和不存在之间,需要画一条非常纤细的划分线,我想在建立起动画世界的基础上,再做出镜头的模拟效果。所以算是‘动画世界中替换变成写实’的感觉吧。”[9]山田尚子这段自白同样也适用于新海诚作品上,即使新海诚作品再怎么强调空间场景的真实质感(甚至是过于美化的质感),也绝非如上述那种客观写实的真实性——与其说他们的作品具备真实性,不如说给观者以“真实感”,名为“真实”的幻象。比如那些极具他个人风格的眩光使用,现实中甚至是摄像机实拍镜头中也并不会出现这样的自然光。他的世界就好像少年少女主角眼中的世界一样,他们的内心世界与情绪外化成世界的奇观,外化成世界的身体器官。

    《你的名字。》中,原本交换了身体并互相寻找对方的泷与三叶,不约而同地来到了陨石砸出的环形山上,他们分别站在了呈十字形的夕阳照射光的两边,一直无法平衡各自的时间差的两人在此时此处找到了绝妙的中线,正如此时既不是白日也不是黑夜的“逢魔时刻”一样。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发生奇迹也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奇迹确实无缘由地发生了,这便是该作最核心的一个奇观。他们与奇迹的出现一样处于一个难以捉摸但又确实存在的平衡点、中线。

    正是因为这也并非是一个写实的现实世界,而是充斥着主观且蠢蠢欲动的“真实感”,以下这段情节才能成立:三叶说服作为政客的父亲,让父亲指挥村民避难这个过程是缺失的(这也是前文写到的新海诚不关心社会系统的表现之一),电影只展现了不再迷惘的三叶走进了父亲的办公室,父亲看着三叶坚定的眼神明白了女儿的觉悟。在《铃芽之旅》中,相似的情节则如铃芽毫无缘由就说服了芹泽草太在东北地区、让芹泽载她去东北一段。

    但是《铃芽之旅》终究和《你的名字。》不一样,这部通过公路电影的形式呈现了日本各地的某种现实,正如前文所写:“‘311’的光景一步步变成全日本的集体记忆”,这些现实再也无法用“主观的真实感”换取奇观来表现了。然而在本作中,铃芽所游览的一个个废墟正是奇观。废墟是原本的场所功能消失殆尽的空间,在铃芽闭门时,他们召回往日还发挥该空间的原有作用的日常光景、此地各种再朴素不过的日常话语中,其暗含的消逝与已然的意味便让那些日常透露着神奇,更何况新海诚还为这些废墟增添了更多的奇景要素:九州温泉街废墟的一个顶楼中庭出莫名其妙地立了一扇门,细想这扇门出现在这里实在是莫名其妙,然而正是这样的莫名其妙的画面却用作电影首张海报,作为电影的一个标志性概念;为了让神户的荒废游乐园不合时宜地亮起灯光,变成一种舞台表演的装置,影片设置了一个发电房被毁坏的情节,并使用 3DCG 的优势做了一个远景大摇镜,让闪烁不该有的光芒的废墟俯瞰山下人们生活的城市;东京下水道出现了不会存在的虚构之物——古代城门,似乎现代城市下方就该隐藏着这座城市的历史神秘一样,是利用都市传说打造的奇观……

    随着情节推进,铃芽经历一个又一个奇观,“311”这个事件也逐渐被推向前景、被披露。铃芽的个人体验被拉扯成一种集体的共同体验,这与新海诚打造近似幻象的主观真实感越来越不协调,这可不再只是少年少女主角眼中的世界了。而这种不协调的最大化,正是那个出现在梦境般的常世中载着船只的小楼,此处既有着象征现实的死亡的重量,也有着轻盈的主观幻象。最后铃芽和草太在常世中登上了倒在小楼上的船体,念出了封印的咒语,至此,《铃芽之旅》最后一块奇观的拼图终于完成。

    新海诚似乎抱着必须要描绘“311”、描绘现实的觉悟,来完成他作为灾难非直接体验者的社会责任。然而“311”被置于整个故事悬念的中心,铃芽找到自己小时候的日记本,她的日记停在了某年3月11日,这个毫无意外的悬念被揭开时,“311”也在影片中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特权,正如那些成为奇观的废墟一样,那扇毫无缘由立于空旷中庭的门,这幅如同超现实主义般的风景,正是影片对“311”的写照方式。

    ▪️结语

    “新海动画”,以各种奇观为标志的幻想与共同体验的集体记忆、新海诚的动画观念与写实志向之间的矛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其中的一大原因正是新海诚或许以某种方式更接近主流的声音了。值得庆幸的是,《铃芽之旅》并没有滑入让现实问题在主观世界中迎刃而解的陷阱——实在是太多动画在处理“311”时都滑入这个陷阱了,比如前文提到的《海岬的迷途之家》《扶桑花之舞》,明明铺垫了一个现实主义地描绘苦难的基调,但故事似乎只要到了某个关键节点,主角可以通过在幻想世界中拯救自己,从而完成拯救世界的任务——在最后,铃芽只能拯救自己,她没办法改变废墟的风景。在那个小时候的铃芽眼中,长大后的铃芽和草太有着成熟的父母光辉,此处并非暗示他们将会组成家庭,而是少年少女主动地成为了可以承担责任的父母,他们可以为下一辈搭建新的世界。

    一零年代以后的“新海动画”,《铃芽之旅》注定与《天气之子》形成两个极端。

    《天气之子》是因为少年少女的利己主义导致了整个城市成为水体废墟,他们的行为受到了大人们的质疑,甚至是影片外观众也斥责他们的三观有问题。然而即便如此,少年依旧认为自己改变了世界,新海诚也肯定了少年少女肆意的爱。但另一方面,世界的改变确确实实又是负面的。

    《铃芽之旅》就像是对《天气之子》进行负责一样:《天气之子》中既然少年少女确信自己改变了世界,那么少年少女同样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负责,因此《铃芽之旅》所做的事就是灭灾,尤其是铃芽也需要为自己不小心拔出要石而负责,为此她付出了一整段旅程,最终才把要石物归原地。《铃芽之旅》中把灾难之门关上这个行为更像是一种社会体验。这三部曲中最后一部,也成了讲述经历叛逆期后,长大成人的入世之道。比起天空,“311”之后的新海诚更钟情描写这些生长在这片大地并在此扎根的少年少女,终究要下坠回坚实的地面继续生活。

    《你的名字。》让大众认识新海诚,但那时候他还没来得及切身意识自己的身份从独立动画作者成了国民导演,这一次他似乎完全意识到了,并做出了变化。《铃芽之旅》或许是一个偶然,亦或者是某种开始?

    注释:

    [1] 宇野常宽、Jeffrey C. Guarneri,王晗译(译自 Jeffrey C. Guarneri 翻译的英文版),震灾后的想象力:2010年代的日本御宅文化,2018.7.20,原文来源:Imagination after the Earthquake: Japan's Otaku Culture in the 2010s ,引自《Verge: Studies in Global Asia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15,P114-136,译文来源://zhuanlan.zhihu.com/p/40181408

    [2] DREAMER 译,【翻译】《回转企鹅罐》监督几原邦彦x辻村深月特别对谈,2021.7.7,原文来源:輪るピングドラム 公式完全ガイドブック 生存戦略のすべて,幻冬舎コミックス,2012,译文来源://virtualstar.home.blog/2021/07/07/%E3%80%90%E7%BF%BB%E8%AF%91%E3%80%91%E3%80%8A%E5%9B%9E%E8%BD%AC%E4%BC%81%E9%B9%85%E7%BD%90%E3%80%8B%E7%9B%91%E7%9D%A3%E5%87%A0%E5%8E%9F%E9%82%A6%E5%BD%A6x%E8%BE%BB%E6%9D%91%E6%B7%B1%E6%9C%88%E7%89%B9/

    [3] 塔塔君,关于世界系但绝非世界系的《天气之子》 ——此时此刻的“我们”不再沉默,//movie.douban.com/review/10638796/

    [4] 《新海诚本》中收录的《铃芽之旅》企划书内容;

    [5] 新海诚,刘若一译,言叶之庭 : 官方分镜画集,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P119;

    [6] 本段叙述对以下资料作参考,详见——SFLSNZYN 译,井上俊之×押山清高对谈:什么是作画的真实性——对平成三十年间作画表现史的思考,2023.3.13,译文来源://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78454691594775

    [7] rocefactor,Post Cinema——土居伸彰、渡边大辅与2010年代的日本动画电影,2022.10,22,//mp.weixin.qq.com/s/HBTffBGCMcRTxDB-7u3FOA

    [8] 藤津亮太,アニメ史の中の『この世界の片隅に』,出自《ユリイカ2016年11月号 特集=こうの史代》(电子书),青土社,2016;

    [9] 高濑司,阿波灵译,20 届文化厅媒体艺术祭优秀奖获奖纪念「声之形」山田尚子监督访谈,2017.9.26,原文来源:『映画『聲の形』』山田尚子監督インタビュー「希望を描く"真心の作品"」第20回文化庁メディア芸術祭優秀賞受賞記念,2017.9.26,//animeanime.jp/article/2017/09/26/35438.html,译文来源://baijiahao.baidu.com/s?id=1582701563154413022 &wfr=spider&for=pc

     3 ) 从日本民俗学神灵观念看《铃芽之旅》

    (首发机核网) 从《天气之子》开始, 新海诚在日本传统信仰和民俗学方面越来越深入,将日本传统的神灵与自然力的内在关系,很美和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笔者试着将其中的相关元素进行一定的解读。其中大部分资料,主要源于柳田国男(1875-1962)和折口信夫(1887-1953)的著作。两位大师离世距今已经超过半个世纪,现在日本的民间信仰和当时相比,应该也发生过一定的变化,这部分就超出笔者能力了,请各位见谅。

    1. 猫猫是神灵,应该是区域性质的守护神

    白猫和黑猫,应该从来都不是普通的猫。

    日本古时候,大部分村落都会相信有区域性的守护神(比如田神、山神),支配着村中的一切。这些神灵大部分时间,都在村子里和村民们共同生活,村民们自己无法决定的事情,都会向神灵询问。

    神灵的本体是不可见的,村民在村镇门口等地树立石像、石碑,作为神的化身,称为“神体”。也有一些村庄会修建神社的。

    猫猫化身的石碑,就是这样的“神体”。

    2. 两位“大臣”猫猫

    两个猫猫被称为“大臣”。我印象中,黑猫是叫“右大臣”,但不记得说过白猫叫“左大臣”。

    这个应该来自神社外廓的“随神门”入口处的两尊守护神像。两尊神像分别佩戴弓箭,分别叫“矢大臣”和“左大臣”。

    3. 神灵(猫猫)的移动是自发的,但需要人类的辅助

    镇压地震是两位神灵(猫猫)的职责,所以当“引力”即地震之门移动时,他们要随之移动,这是他们自发的行为。但是他们无法完全靠自己达成这一点,而是需要人类的参与。

    在日本传统中也是这样,神灵的一些行事,比如传达神谕,需要借用人类的身体才能完成。这些人类的作用,是作为神灵的“媒介”,这些人就是一类特殊的神职人员。巫女、男巫、神子等等,很多时候就是承担这一职责的。

    男主的职业“关门者”,无疑也属于此行列。为了方便理解,

    所以镇石变成猫猫,不是女主失误、误碰导致的。相反,是以女主为媒介,来实现自己的职责。

    此时的玲芽,本来就具有了“巫女”的属性(后面详说);同时,因为女主对神灵发出了邀请,导致这个过程发生了扰动(后面详说)。

    为方便理解,下面笼统地将男主、女主的神圣身份称为神官、巫女。严格来说,并非所有的神官和巫女的职责,都是与神灵直接沟通、作为神灵的直接中介,这里不再细究。

    4. 玲芽的“巫女”属性

    在片中几个场景,都显示了玲芽的巫女属性。

    最明显的,当然是她能够看到“引力”的具象化。大部分观众应该都认为,是因为她碰触了神灵(猫猫)导致的。

    这个可能是事实,但玲芽获得这个能力的时间点,也有可能比这个更早。而是4岁经历地震时就获得了。

    在片中多次显示一个场景,就是一位身穿神职服饰的女性,在大门前向4岁的她走来。

    毫无疑问,导演是想要引导观众,认为那位女性是玲芽的母亲。至少笔者就这样猜测过,所以猜测玲芽本来就出身于巫女世家。 后来导演当然是推翻了这一预期,玲芽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人。这个人不是玲芽的母亲,而是未来的玲芽自己,穿着的是作为神官的男主的衣服。

    这个镜头,有很强的象征意味,是巫女身份的传承。所以,笔者认为,从那一刻,小玲芽就具备的巫女是资格,并且在日后注定要成为神灵履行作为时的中介。

    那个三条腿的椅子,就是传递的信物。 所以玲芽确实是被传了衣钵的巫女世家,只是是从她自己这一代开始的,通过常世的时间重叠,自我赋予了这一权位。

    5. 行事诡秘的神灵:自然力的应对者

    日本有“八百万神”之说,这体现了万物有灵的思想。

    神灵是自然力的人格化”,是一个常见的结论。笔者认为,这么说不算错,但不全面。古时候人们对各种未知的、诡异的自然力感到惶恐,于是将其作为神灵进行崇拜,希望多福少宰,这是各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日本的“自然神”并非仅仅对自然现象、尤其灾害现象本身的崇拜,还有很大的比例,是被认为是具有“镇压”灾害的力量的。

    黑白两只猫猫,就属于这部分神灵,他们可以认为与自然力伴生和对抗而来的“自然力”。因为是对自然力的应对,所以也随着自然力而千变万化。

    因为自然力是诡秘、不可捉摸的,所以作为应对的自然神同样是诡秘的。

    而且神灵未必总是“善”的和温和的,日本就有狂暴、破坏性的“荒神”这一类神明。而后来普遍视作善神的“福神”,在更早的时代,也和荒神一般恐怖。

    比起单纯的善恶,神灵更多是有着自己的行事逻辑,人类是很难捉摸的。

    片中使用了一般认为性格不可捉摸的动物——猫,作为神灵的化身,就是体现了这一点。

    6. 与神灵“结缘”

    因为日本的神灵是不可捉摸的,很多时候是可怕的,所以轻易与神明建立联系是危险的举动。

    玲芽对白猫说“来我家住吧”,就是对神灵的一个邀请,神灵同意了,于是两者建立了契约,这就是“结缘”。

    从此这个凡人就对神明负担有某种义务,但同时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庇护、获得神谕等等能力。但是,因为神明行事诡秘,如果触犯禁忌或惹神明不悦,可能会是很大的麻烦。

    比如著名的座敷童子,如果接受邀请入住一个家庭,这家就会越来越兴旺。但如果座敷童子离开,这家就会很快衰败。

    在故事中,本来神灵白猫要以玲芽为媒介,进行前往下一个大地震之门的移动。但在这个过程中,玲芽又和白猫发生了“结缘”,要迎神明回家。神灵的两个去向是矛盾的,但两个契约同时有效,于是发生了混乱。

    于是,白猫的解决方案是,将镇压地震的神职转移到男主身上,自己则随玲芽回家成为她的家神。于是矛盾解决,两全其美。

    但问题是,作为凡人的男主化身的椅子,能力是不够镇压新的关东大地震的。虽然暂时中断了地震,但引力还是在一直在积蓄肆虐,临时镇石摇摇欲坠。这个巨大的灾难,必须黑白两位本来的神灵,才能镇压住。

    所以,最终还是白猫退回了成为玲芽家神的契约(“对不起,不能和你一起生活了”),回到原来的神职上,压制了大地震。

     4 ) 《铃芽户缔》译名问题

    我支持此译名的理由:

    先看看原文的“戸締まり”在《大辞林》中的释义:

    戸締まり(名)スル: 出入り口の戸や窓などを締め、鍵をかけたりなどして、外から入れないようにすること。

    简而言之:锁门。

    我们知道锁门实质上就是将本可以活动的门扇通过插销之类的装置与固定的门框连结,使门扇无法活动从而达到阻止通行的效果。

    接着看下中文中的“户”“缔”二字:

    户:半门曰户,象形。——《说文解字注》

    也就是半开的门,“门”是两边对开,从繁体“門”字形可看出。

    缔:结不解也,从糸帝声。——《说文解字注》

    缔:结在一起。屈原《九章》:“气缭转而自缔。”引申为缔结,订立。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相关词:缔连,缔合,缔结,缔约,缔交,缔盟,缔婚等。这是由物理的连结引申向抽象意义的连结,是汉语发展过程中的词义扩大。

    可以看出,“缔”字含义与锁门动作本质上的共通处,因此,用“缔户”表示锁门,虽然是日语用法,但作为中文也是成立的。

    接下来是语序问题,按照中文语序,门是被锁的,是宾语,应在动词后,“锁门”应当对应“缔户”,译名保留日语“户缔”是否不恰当呢?

    请看中文中的例子: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兵”被“挫”,“地”被“削”。“户”被“缔”。

    这样的句子中,受事者置于动词之前,成为焦点。

    因此,“户缔”语序在中文中没有问题。

    接下来是美感。

    这一点,我想先介绍一下由俄国文学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

    “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打动。在诗歌中,这种方式是常见的,并且也适宜于这种方式。”

    陌生化理论在文学上有着广泛应用,我国古代也不乏有诗人用字求新求奇求险,不遵成规,不落窠臼,为的就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延长读者的感受时间从而增加美感”,而汉字的含义不断丰富的过程,也离不开创新的用法。因此如果以“我们古代用‘阖户’,用‘闭户’,又不用‘缔户’”为由反对此译名,未免有点低估汉语的创造力,容纳力,生发力。

    大家或许听说过,“取缔”这个词,就是近代由日本传入,而在它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明令取消,关闭,禁止”中,我们难以发觉与“缔”字本义“系结”的关联,但这个词依旧为我们的语言系统接纳并且固定下来。而“铃芽户缔”不仅意思上可以得到解释,同时“缔户”并不作为固定用法进入汉语,只是一部电影的译名中临时的语言现象,这样看来,大家又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此外,电影的标题并不承担让观众一目了然地知道作品讲的是什么的功能——我们有简介。也并不追求一定是在语法上准确无误的,表达上符合语言规范的,能让人从字面上直接了解含义的。标题,完全可以以简洁的音韵美和形体美为导向,即使要以会变得“不知所云”为代价。何况本例还可以得到解释。

    综上所述,我认为“铃芽户缔”作为《すずめの戸締まり》的中文译名,虽然表面上是删去了所有假名而已的粗暴移植,但实际上选词含义通顺,语言结构有据可循,印象上整体简洁约练,是可接受的,合适的,甚至优秀的。

    2023年2月12日编辑:

    想补充一下,好多小伙伴的回复看上去是把不同的译名完全对立起来了,只要支持某一个就一定是在否定其他,这篇文章的所谓“支持此译名的理由”,就只是阐述一下我认为“铃芽户缔”作为译名可以接受甚至好的原因在哪里。这种过程不存在对其他译名的攻击,也没有要粗暴地把不同喜好的人区分开来贴上“雅”“俗”“文艺”“土”等任何定式的标签,更绝没有要贬低喜欢其他译名的小伙伴们的自身价值。

    译名并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实际上后面的几稿“铃芽的门锁”,“铃芽之旅”,我也认为很得体很恰当。“铃芽小姐来锁门”我虽然觉得有些欠考量,但如果你喜欢,我也相信你一定有个人的理由,如果你愿意花时间组织语言并分享出来,我也非常欢迎。

    本文围绕的问题,本身只是一个语言上的小问题,是一个完全可以在轻松随意的氛围中展开意见交换的问题,意见的分歧很正常,因为大家对文字的感觉各不相同,对“电影标题”应当具备的特征也都有自己的标准,我发文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大家都来认同我,认同“铃芽户缔”为最好的答案(这一点我自己也并没有断言),只是想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随之的一些思考。

    所以,支持我也好,反驳我也好,希望大家友好地发表观点,谢谢。

     5 ) 《铃芽之旅》中的白猫之谜

    《铃芽之旅》初看之下是一部令人失望的作品。诚然动画制作的精良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峰,但在意识形态上却好像落入了低谷,回到了中庸的调和模式。

    和《天气之子》一样,铃芽在片中也遇到了终极二选一的问题:是选择世界,还是选择恋人?但不同的是,《天气》中的主角勇敢地直面了这一问题,并坚定地选择了恋人,即使代价是让整个世界降下大雨、陷入灾难。从这一选择中似乎能解读出新海诚在政治上的左翼倾向:如果要以人的异化为代价来维持世界的“正常”运转,那么这种“正常”不要也罢。

    与此相对,铃芽的表现则显得有些首鼠两端。她先是在即将降下的灭顶之灾面前慌了手脚,无奈地牺牲恋人,拯救了世界。这与其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不如说是输给了“必须做些什么来阻止灾难”的巨大压力,是在紧急状态下做出的违心之举。果然,拯救世界后的铃芽很快陷入了后悔,她拒绝了草太爷爷“将这一切当作荣耀,然后忘掉”的提议,又不顾一切地想要救回自己刚刚亲手牺牲掉的男主。

    于是,令人失望的一幕出现了——基于电影中的设定,要镇压住灾厄,必须有人做出牺牲成为要石;为了回避掉“世界还是恋人”这个二选一问题,电影不惜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上演了两次和稀泥的戏码。

    首先,女主决心自己成为要石以换回男主,即既不牺牲世界,也不牺牲恋人,而是牺牲自己——这是第一次调和。这种选择虽然略显“圣母”,但也算是常见的破局之法,成功作品如《魔法少女小圆》还会因为主角的自我牺牲精神而在观众心中造成持久的震撼。

    然而,这种悲剧性结局对于致力于打造异性恋合家欢大电影的新海诚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影片又不得不出现了第二次调和——此前一直抵触做要石、想要寻求自由的白猫“大臣”,突然“良心发现”了,它主动地承担了牺牲的命运,也成全了男女主角的爱情。问题再一次被回避,而这一经过双重扭曲后的答案看上去便利得令人发笑:既不牺牲世界,也不牺牲恋人,还不牺牲自己,而是牺牲关系浅薄的第三者——哦不,为了彻底免除主角的道德责任,应该说是有关系浅薄的第三者恰到好处地自愿站出来牺牲自己。

    如蒙大赦的男女主角不再考虑救回白猫,两人整理心情后,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结尾处,未来的铃芽对儿时自己进行了一番说教,试图用一碗鸡汤将之前发生的一切进一步合理化。未来的铃芽说,死去的人就是死去了,活着的人要接受这一点,然后继续向前,悲伤是暂时的,明天会更好(大意)。这段话放在现实生活中原本是再正确不过的道理,但偏偏这是一部含有超现实要素的电影,联系到铃芽在片中做出的选择,反倒让人越发疑惑起来——

    为什么母亲的死是可以接受的,而男主的牺牲是不能接受的?为什么男主的牺牲是不能接受的,但白猫的牺牲又是可以接受的?

    许多人在看完影片后,分成了白猫党和椅子党,围绕应该牺牲谁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辩。这种争辩并不是在没事找事,不如说,这是影片表面上自相矛盾的价值观导致的必然结果。为什么大家都应该活着,但白猫可以去死?如果不能合理地解释这个问题,整部《铃芽之旅》将陷入重大的价值危机。即便大团圆的结局能够掩盖掉很多问题,但是白猫之死依然会像一根刺一样,暗暗地扎在每一个观众的心中。

    新海诚平息了电影中的地震,却无意中抽去了“公平性”这一要石,诱发了电影本身的伦理大地震。为了替新海诚关上他的门子,我陷入了苦苦思索。然后我想到了答案,这或许是唯一一个可以弥合电影中的价值裂缝的答案。

    在说答案之前,我们先看一下新海诚想通过这部电影谈些什么。《铃芽之旅》以公路片的形式,带领观众跟随女主的步伐,周游了日本历史上多个重要的地震受灾地,这是电影的明线。铃芽一路上目睹了凝结于废墟上的过去人们日常生活的片断,同时也受到许多受灾地当地居民的帮助,观众从中能感受到灾害的残酷和善意的传承。而电影的暗线也并不隐晦,描绘的是铃芽的心灵修复之旅,新海诚借此探讨了灾难幸存者的心理重建问题。

    铃芽作为311大地震的幸存者,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失去了自己的母亲,这一经历塑造了她不同于一般人的生死观。影片的开头,当她从学校的窗口看到远方出现蚓厄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朝着蚓厄跑去。当男主以太危险为由让她赶紧离开时,铃芽却冲上去帮忙一起关门。“我不怕死”,是铃芽在片中多次说过的一句话,但这并不是出自纯粹的勇敢,倒更像是幸存者因为负罪感而表现出的对自己生命的轻贱。同样,当她发现自己可以替代男主成为要石的时候,她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因为“我害怕没有草太的世界”。世界不能没有草太,背后的潜台词是,世界可以没有我——铃芽能够理解他人生命的珍贵,却不愿承认自己的生命同样珍贵,这种自轻的倾向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在幸存者身上,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死亡冲动”。灾难是不讲道理的,它随机地带走一些人,又留下另一些人,逼得幸存者不停地追问自己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是她?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我?无数遇难者抱着对尘世的留恋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幸存者则想象着逝者的委屈与不甘,任由负罪感侵蚀着自己的内心。然而灾难不因任何人而起,也无法由任何人担责,没有人会否认逝者的不幸,但这份不幸不应成为对生者的诅咒。

    这就是白猫之死的答案,为什么白猫可以死?因为白猫本就已经死了。

    白猫象征的就是地震中已经逝去的人们,是那些无辜的、懵懂的、无法接受自己死亡命运的人们。更确切地说,是幸存者对这样的逝者的想象。这就是为什么,电影中的白猫像孩童一样天真而任性,甚至有一点点残酷——他们还太年轻、还远远没活够,如果给他们一个重生的机会,他们一定会尽可能地活下去,哪怕要用其他人的生命做交换。而与只在乎自身想法的白猫相比,黑猫显得更成熟,它舔舐白猫、引导铃芽和阿姨说出心里话、甚至主动与蚓厄搏斗——这是坦然接受了自己命运的大人。

    铃芽天然地同情白猫,哪怕它并非这个世界的生物,铃芽仍想要收留它,和它一起生活,其中多半有她对逝者的愧疚心在作祟。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精神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其中超我由道德原则支配,表现为一种在道德上的非理性的自我要求,幸存者感到愧疚、想要补偿或代替逝者,正是超我在精神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结果。但是,当铃芽发现自己心爱的恋人要因为白猫牺牲时,她开始憎恨白猫,她终于意识到这份对逝者非理性的同情有可能吞噬掉鲜活的生命——但她终究无法真的对白猫下手,因为逝者无辜,白猫只是生者的心中幻影,最终能够完成救赎的只有生者自己。

    所以我们看到,在经历了和蚓厄的大决战,舍命救回男主后,铃芽从“死”过一次的草太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生之意志(这里的草太或许可以看成是铃芽的分身,铃芽穿上草太的鞋子和衣服,暗示着两者的同一性),她的心态从“不怕死”转变成了“我想活”。与此同时,白猫仿佛感应到了她的内心一般,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回到了死者的国度。草太最后的封印咒语中多出的一段,呐喊出了包括铃芽在内的幸存者们的心声:“我知道生命很短暂,我知道死亡随时会来临,即使如此,再一年、再一天,就算只是再一小时,我们都想活下去!”铃芽终于不再沉溺于负罪的幻想之中,她选择允许死者死去,也允许自己继续活下去。(或者沿用弗洛伊德的术语,她完成了“哀悼”,走出了“忧郁”状态。)

    最后的谜题是,铃芽在结尾处与儿时自己的对话中,悟出“原来最重要的东西,我早就已经拥有了”。这里“最重要的东西”指的究竟是什么?电影中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因此观众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按照上面的推理,在这里也许可以填上“生命”二字。生命是生者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活着意味着有无数个明天可以去书写,意味着可以尝试、改正、重来,意味着仍有“可能性”。

    虽然《铃芽之旅》从很多方面来说并不是一部令人满意的作品,不过往好处想,新海诚还活着,他也还有“可能性”。

    -----------------------

    延伸阅读:

    锐评新海诚系列

    《天气之子》影评:就让大雨把城市倾倒——比左更左的《天气之子》

    《你的名字。》影评:《你的名字》并不叫希望

     6 ) 《铃芽之旅》深度点评&脑洞解密谜团,椅子为何三条腿,白猫的目的

    YO!时隔三年多,唯美画风纯爱动画片大导演新海诚,带来他的新作《铃芽之旅》,又名《你的门子》,《你的椅子》,《你的猫子》,今天就来聊聊这部今年我较为期待的动画片。

    在这我需要先说一下的是,虽然《铃芽之旅》也收获了很强的人气和票房,但新海诚依然是一位有着很强作者标签的创作者。

    因此喜欢他的影迷应该会依然热爱这部《铃芽之旅》,但诸如新海诚对故事叙事流畅度和节奏的把握,角色动机和台词的控制,那些可以争议和讨论的空间,这一部依旧会有。

    所以新海诚也不会在《铃芽之旅》改变太大,最后喜欢或不喜欢,都希望能理性讨论,peace。

    本期解析会分为两个部分,先无剧透点评,然后再剧透深入脑洞片中的疑问。

    从预告我们能看到,《铃芽之旅》是新海诚一贯的奇幻都市浪漫冒险风格,不过这次是以公路片类型来作为叙事框架,公路类型片有个好处,节奏更快,遇到的新奇事也更能自洽合理化,还可以看到更多风景,当然公路片也有自身难以把控的地方后面会聊到。

    影片从一长串被我们津津乐道的喘气声开始(不是)……

    影片从一位居住在九周宫崎县港口小镇的17岁少女岩户铃芽开始,在某日上学途中,她偶遇了一位从《哈尔移动城堡》过来的长发花美男草太,铃芽这情窦初开的年纪,怎么抵挡得了一个带着流浪气质,留着长发不拘小节但又干净英俊的少年,看一眼就满脸通红一见钟情。

    缘分妙不可言,草太还叫住了犯花痴的铃芽,询问这地方有没有废墟,他在找一扇门,这不是一般的门,草太就是负责关闭这种门的关门师。

    某种被动原因,男女主就因为这扇神奇的门联结在一起,由此展开横跨大半个日本的公路冒险奇幻旅程。

    相信不少动画影迷早早就从《云之彼端》,《秒速五厘米》等早期作品,就认识新海诚。

    但其实新海诚更被大众认识并熟知的,应该是在2016年《你的名字》爆火那阵子,似乎在热映那段时间,大家都在聊《你的名字》新颖神奇的脑洞设定,还有唯美画风,虽然男女互换身体不是新鲜事,但加上纯爱总会显得更多了几分神秘和浪漫。

    一晃眼3年多又有了《天气之子》,然后到现在的《铃芽之旅》,六年多的时间里,新海诚完成了大家给他冠名的灾难三部曲,不知道之后还会不会变成四部曲。

    所谓灾难系列,因为《你的名字》是彗星撞地球,《天气之子》是极端天气淹东京,到了《铃芽之旅》,就是地震。

    这也是我认为《铃芽之旅》相较于前面两部影片,来得更为靠近现实,更有讨论和思考的方向。

    彗星或陨石撞地球,或许那是在恐龙时期和其他灾难电影上的情节,而极端天气虽然有,但都是季节性不至于下雨几十年要灭城。

    而地震,对于人类来说应该就没有那么陌生了,尤其是对于日本来说,更是家常便饭,新海诚这次玩得更大胆,直接把日本有史以来最强地震作为故事中的一个重要背景,去由此来作为观众和影片联结真实情绪的桥梁。

    在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发生强烈9.0级地震,这是日本历史已知最强地震,地震引发巨大海啸和余震。

    这次地震史称311大地震,而这次地震留下了的伤亡,还有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全球问题,以及在地震中幸存的人们心理的创伤,都成为现今还在隐隐作痛暗藏在日本土壤里生根的恐惧和伤痛。

    而对于全世界来说,地震也并非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灾害,其实地震每天都有发生,只是有些地震很小或发生在无人居住的地方,但如果震中人密度高或震级大,会导致严重的灾难后果。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15年的尼泊尔大地震,还有最近的土耳其大地震等等。

    我上中学的时候,就经历过一场小的地震,由于地震不像天气,是发生在地表下面的板块运动,很难预测,突发性未知性很强,给人带来的恐惧和压迫感是相当强烈的。

    这是比飞机遇到乱流胡思乱想来得更强烈的内种。

    在看影片中地震来到的时候,看影片时我真的都有点坐不住了,从未有过的慌张感很真实也很让人不适,所以千万别选什么4D厅记住,不然到时影片地震时你椅子震动,那是很恐怖的一件事,起码对我来说,这种刺激感我情愿不要。

    新海诚也在访谈中提到,《铃芽之旅》上映前他是非常担忧的,因为影片中的一些画面,可以说侧面还原了311地震时的一些触命惊心但又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新海诚担忧这些戏份,会重新揭开人们尤其是亲生经历过311幸存者的伤疤。

    比如在多支预告都有出现一艘船在屋顶上的场景,这就是311地震引起海啸,把一艘观光船冲到了住宅房子上。

    影片像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类似的刻画,虽然新海诚以细腻真实还原著称,但对于真实发生过的灾难,新海诚还是把这些灾难现场做了修改,用较为温软的笔触去轻轻提及点到为止。

    铃芽所去往的每个城市,也是曾经遭受过较为严重地震灾害的,等于是一路在介绍日本游玩路线的同时,也向这些经历过较大地震的城市给予关注和安慰。

    《铃芽之旅》虽然依旧能看到新海诚所有的个人标签,比如唯美的日出日落,延时摄影场景,纯爱的城镇学生爱恋情节,还有洗脑好听的歌曲。

    不过也能看到这次影片因为更为现实层面题材的引入,新海诚尝试改变了不少。

    首先就是节奏快到飞起,开场第一幕很快结束,进入到打怪模式,然后事件和地点一环接一环,根本不会让你有喘息机会,甚至在某些重要时刻,我都觉得节奏有点过快了,以至于造成角色之间情感建立的小缺失。

    就是那种我以为自己去上了个厕所回来,少看了一场戏的错觉。

    然后因为节奏的加快,MV式的运镜消失了,想在影片中欣赏MV的影迷估计会有些小失望了。

    影片虽然有不少歌曲,但不会像以前的影片一样,有类似于MV式的过画面模式,而是真的成为配音甚至是音效,取而代之的要么就是哼两句就结束,或者有对白置入。

    说到对白,影片这次有大量对白戏份,饱和式的攻击让我不停看字幕,能看出新海诚这次很有表达欲,想要把自己对日本和地震的特殊联系,以及日本人对于地震那种天然的敬畏和压抑,都在这个影片中传达出来。

    而且新海诚还是不想放弃一直秉持着的纯爱题材,然后还是公路类型,因此影片看下来是相当丰富的,有相当多的细节可以一看再看。

    聊到公路类型,前面说到该类型难以把握的就是节奏和戏份占比,公路类型片的特点就是去往不同地方,而且不能折返,所以每到一个地方的戏份,需要都好看,因为每到一个场景和角色,只会出现一次,途中铃芽经历的事件,又必须和主线有关联并且有趣,然后这些戏份,还需要对塑造铃芽角色弧线起到作用,角色成长层层递进,这是很考验编剧和导演执行力的。

    还好新海诚算是能顺利完成,虽然影片有一场带小孩帮人打工的戏份个人感觉稍微有点长,但途中那些和铃芽互动的配角塑造,就没有前几部来得那么丰富,而且其实可以让草太的好友芹泽早点登场,他才是影片活跃气氛的大宝贝,他出现之后,影片整个有了公路电影那种行走舒适的调性,幽默放松,但又带着目的出行,非常自然和舒服。

    还有贯穿一整部铃芽的阿姨,虽然很早就出现,但真正讲述她的故事也是比较后面。

    因为整部电影是强调地震给日本带来的大灾难,需要男女主去拯救,所以影片主调依然还是沉重的,较为深刻的,以及有着悲伤思绪所围绕的。

    说了这么多,大家是否能感受到《铃芽之旅》所要承载的重量,这次新海诚不仅仅想要利用一个新颖的设定去贯穿男女主角的纯爱成就,而是更想让观众感受到,自然灾害地震给人们带来的集体创伤,影片要素非常多。

    所以这就不得不聊到影片中的“老毛病”了,就是叙事节奏虽然加快,但男女主的情愫没能很好铺垫并延展开来,虽然影片有2个小时,但这次很明显新海诚把更多时间放在了女主身上,而男主长时间作为...你看了影片就知道了,就很难把两人的交往时刻更细腻的传达出来,缺失了必要的浪漫感,反而我觉得铃芽阿姨和芹泽更来电。

    小结一下,《铃芽之旅》我还是很喜欢的,延续了新颖可看性很强的设定,并且事件任务刺激紧张,幽默成分在新海诚影片中占比很高,但同时现实层面的探讨也更为直接大胆,是一部很有诚意和表达欲和讨论度的影片。

    要我来给灾难三部曲去排个名词,《你的名字》因为是第一部,而且确实在画面更有观赏性,角色更为立体多样,《你的名字》依然是第一。

    《铃芽之旅》是第二,《天气之子》第三。

    对于我来说,《你的名字》可以能把更多时间分给男女主的心境,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情愫和互动,校园时期的他们,也更能体会青春纯爱的氛围。

    而《铃芽之旅》则更多被一个重大事件推着男女主往前走,严格来说是推着铃芽走,由于草太的特殊性,两人互动也过于少,以至于最后要表达爱情时,会显得稍显力量偏弱。

    这里仅仅只是提到纯爱部分上,《铃芽之旅》在现实和抚慰集体创伤这一块,还是做得很有突破性和感人的。


    好!那接下来,剧透开始!如果怕剧透影响观影,还请点赞关注+收藏,到时再回来不迷路。

    《铃芽之旅》的铃芽作为大女主,聊的是铃芽成长蜕变和自我救赎的故事,从中收获了亲情友情和爱情。

    这也是有不少人说,爱情的戏份相对新海诚其他作品,明显少了很多的原因,毕竟影片很大的戏份,是铃芽和一张...椅子对戏。

    在影片开头铃芽和草太邂逅,铃芽早已心神不宁,于是铃芽跑去废墟想去直接找草太,殊不知先看到了那扇通往常世的门,意外中铃芽拔掉了要石,要石变成了白猫大臣,从而引发常世里的巨形蚯蚓出逃,如不及时阻止,将会引发超级大地震。

    好在草太和铃芽两人合力关上了门,阻止了这次地震,但由于要石被拔掉,蚯蚓会从任何废墟之门穿出,首要任务就是找到白猫大臣,让它变回要石镇住蚯蚓。

    但没想到大臣先发制人,把草太变成了一张三脚椅子后逃跑,于是一场铃芽和椅子一边追逐大臣,一边阻止蚯蚓关门,游历大半个日本的冒险展开。

    之后影片的剧情,在接下来解析细节和脑洞谜团中展开。

    #1,要石

    片中提到的要石,在日本是真实存在的,人们相信这些石头能镇住地下活动的”鲶鱼”,以此来获得平安。

    巨型蚯蚓的设计应该也是从这个神话设定来的,而且蚯蚓就有松动土壤的作用。

    影片把地震和神明奇幻等元素结合在一起,蚯蚓在影片中充当了一个反派的角色设定,但仔细想来这些自然灾害现象,针对于人类,就是灾难,但对于大自然来说,并没有好坏的存在。

    影片中有两个要石,分别镇住蚯蚓的头和尾,一只黑猫左大臣和一只小白猫大臣。

    #2,门和常世

    废墟中的门,可以进入常世,常世通俗来说就是往生的逝者去的地方,在那里没有时间概念,过去现在未来都可以同时存在。

    而进入常世的门,就可以理解成鬼门关。

    这种门在废墟中进行阴阳联结,在影片中也被解释为是人们不珍惜神明给予的土地,把土地用过就当垃圾一样废弃,神明就要收回,重新孕育新的土壤。

    因此对于蚯蚓来说,它其实也是神明,只不过对于人类来说它并非好神明。

    #3,铃芽为何能看到蚯蚓

    影片正常人是看不到蚯蚓的,而铃芽却能看到,还能把要石拔出,之后还能从特定的门进入常世。

    这里影片暗示已经很明显了。

    铃芽和家人其实就是311地震的受害者,铃芽母亲是在311地震时遇害的,而铃芽当时应该也是在生死一线间,所以在鬼门关走过一遭。

    在影片中废弃游乐场那段,铃芽有看到常世景象,还看到了远处她小时候和“妈妈”见面。

    但影片最后我们能知晓,那个站在小铃芽前面的,是长大后的铃芽。

    长大后的铃芽开导拯救了小铃芽,算是完整闭环了。虽然这种轮回穿越设定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也算铺垫得很不错了。

    然后再加上游乐场铃芽看到这一景象,等于是当时是三铃同框。

    #4,白猫大臣的目的

    不少人觉得大臣就是不愿意变回要石,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是不是想让通过地震来灭掉人类,表面可爱但其实是最大反派。

    我并没有这么觉得,白猫大臣的遭遇我更多关联到铃芽。

    首先白猫的心智就像是未健全,渴求被爱的孩子,这种性格其实和铃芽很像,尤其是铃芽小时候。

    当铃芽看到瘦弱大臣并给东西它吃时,大臣瞬间变得肥美起来,大臣也在那一刻认定了铃芽为亲人,大臣为了得到铃芽的爱,决定不去做要石。

    所以大臣并没有决定要引发大地震去毁灭人类,而是更想得到铃芽的爱不想继续做要石,而且大臣有想办法解决要石的问题,那就是让草太去做要石,所以把草太变成了椅子。

    当然你依然可以理解为大臣过于自私,把人类存亡风险提升,而且铃芽清楚真相后,也让大臣变回要石,但毕竟大臣是孩子心态,所以也就坚持自己的想法。

    不过我们也有看到大臣真的清楚铃芽不愿意接受它时,大臣又变回了瘦弱的样子,而且影片后面,大臣也有帮助铃芽去解救已经成为要石的草太,最后为了成全铃芽和草太,大臣也心甘情愿再次做回要石。

    这一条逻辑线捋清楚,就明白大臣也没什么可怕的动机,这些都能在影片中找到相关线索,只是你懂的,新海诚一向对这些叙事手法处理特别不在意,甚至有些关联中间会断掉。

    而且细细想来,白猫大臣其实结局还是很令人伤感的。

    我们能看到黑猫左大臣体型更大,心智也更像成年人,但白猫大臣就是个小孩子,他们是怎么成为要石的呢,影片没有交代,但可以脑部一下,如果白猫最初其实并不想做要石呢,它其实更想被他人抱在怀里,享受着他人的爱和周游世界呢?

    站在大臣的角度,它小小年纪就被封禁成要石,就是为了保护不爱它的人类,是一件很无奈和伤感的事。

    #5,儿童椅子为何三只脚

    铃芽的儿童椅作为奇幻之旅重要的设定,承载了不小的作用,而这个椅子311地震后去了哪里,影片玩了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闭环。

    小时候的铃芽拿到这把椅子,是因为长大后的铃芽把它送给了小铃芽,小铃芽就一直留在身上,然后再等到长大后送给小铃芽,这就真成了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bug之谜了。

    这个儿童椅是铃芽母亲手工做给小铃芽的生日礼物,也等于是寄托了铃芽对母亲爱的依靠。

    那么为何椅子会少了一只脚,这里我觉得有两层暗示。

    第一层是椅子在311地震时被损毁,这是311地震的见证物件,暗示了那场地震的幸存者,都有着不同心理和生理上的创伤。

    第二层则是椅子作为铃芽对于母爱的缺失无法完整。

    当然还有第三个设定含义,就是三条腿椅子更让人印象深刻,看起来更有趣,还有就是不知道在绘画上,少一条腿是不是能减少不小工作量呢。

    另外我还有一个过度解读,影片开头结尾都出现了黄色的蝴蝶,而椅子也是黄色的,或许黄色蝴蝶就暗示了是铃芽母亲,铃芽母亲已经从椅子的一部分,化作了蝴蝶,默默关注着铃芽。

    #6,致敬吉卜力

    或许会有不少新海诚影迷要说了,新海诚就是新海诚,他不需要致敬也不需要模仿谁。

    我同意!我非常同意!

    但不得不说,《铃芽之旅》的一些奇幻设定,真的和《哈尔移动城堡》,《魔女宅急便》,《侧耳倾听》,《千与千寻》等这些影片能找到相似感。

    而且!新海诚公开承认确实一些灵感,来自《魔女宅急便》,影片也放有《魔女宅急便》的歌曲来致敬。

    总的来说,新海诚没有让我失望,3年多的等待,又给我们带来了一部新奇浪漫大胆的《铃芽之旅》,这次影片对白覆盖率很多,看完电影后,相信你也会被铃芽的“我出门了”,“欢迎回来”这些对白所感动。

    好!《铃芽之旅》点评脑洞解析旅程,今天就先到这里,欢迎大伙伴们留言与我分享你的观感!

     短评

    我在意的是,你们真的把两只猫猫给扔在那了😭

    6分钟前
    • 磕学家🥺
    • 力荐

    像在网红餐厅吃了一顿饭。

    8分钟前
    • Unicron
    • 较差

    爱猫人士看不得这个,小猫为什么要成为男女主爱情的牺牲品,小猫那么可爱,那么无辜,那么喜欢女主,女主怎么可以凶小猫,到最后也没给小猫道歉!你也知道当要石多么痛苦艰难,不想让你男人当,为啥就让小猫当,小猫对人类仁至义尽了!自私丑恶的人类就应该灭绝!!!小猫统治天下!!

    11分钟前
    • 支愣(已起来
    • 还行

    真是,拍了八百年还是那味儿,不了解爱也不会讲故事,只会一味地铺华而不实的浪漫爱神话。从女主为了男主死活不跟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姨妈好好解释为什么自己不着家,我就知道这一看就是幼稚没吃过苦的男宝编的看似工业糖精实际把女的智商碾在脚底的文化大糟粕

    16分钟前
    • kaku
    • 很差

    和天气之子一样完全无法理解男女主之间突然的深情,但其他部分都优于前作。一直都更喜欢偏向表达自我的作者,但新海诚的内在世界总让我觉得幼稚和苍白,这次选择社会化一点的中心议题反而比较好。一如既往的精致作画下掩盖不住喷薄而出的恶趣味。

    18分钟前
    • Cenko
    • 推荐

    大臣我啊,不能去铃芽的家啦。暴风哭泣。

    22分钟前
    • 安吉
    • 力荐

    請給我芹澤車上的歌單,我下次出門聽!

    24分钟前
    • 22
    • 推荐

    铃芽和她的椅子,从狭长日本的西南九州,一直跑到东北宫崎,横穿了整个岛国。途中乘新干线,经过名古屋到东京站,再到御茶水,这种我曾经也走过的路、见过的风景和建筑出现在动画电影中的兴奋心情,大概是只有在这里实际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的,更不用提它可能带给观影者饱含代入感的灾后反思了。以前一直对新海诚无感,大部分是因为拒斥莫名其妙的爱情展开,凭啥这就爱起来了?但我现在觉得“想要接近”只是爱的必要条件,“害怕远离”才是其充分条件,即铃芽所说的“没有草太的世界才让我恐惧”,或《雀斑公主》那句“我不愿想象没有你的未来”所表达的不可或缺性。或许只要当事人清楚感受到这一点,爱就可以成立。至于这种不可或缺是从哪来的,则全无所谓。正因如此,人才愿意打破以往循规蹈矩的生活,去追逐梦想,否则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25分钟前
    • Y.S.
    • 力荐

    下届奥运会没女主我不看。

    30分钟前
    • 还行

    新海诚比较适合拍言叶之庭和秒五那种剧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一旦有起伏就不太行了

    33分钟前
    • 0号脆脆鲨
    • 较差

    相较于之前相对私人化的作品,《铃芽户缔》包含了之前新海诚作品中不怎么出现的社会性元素。正面描写311东日本大地震对社会,对家,对人的深层次摧毁性的同时,也正好映衬着当下的疫情世界,以及疫情背后闭塞的日本社会。此外,或许这些年去过太多日本的乡村,泡沫经济后留下的废墟,以及311的受灾小镇,当看到这些熟悉的场景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在影片中时,感触很深。世界虽然越来越混乱,还是希望能够守护,珍惜世间美好。新海诚或开启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37分钟前
    • xxhhcc
    • 推荐

    结局若是男女主都变成要石,猫咪依偎看风景就更妙了

    40分钟前
    • Y eats
    • 推荐

    女主的角色性格也太不讨喜了吧,看得全程迷惑脸。为了一个上学路上萍水相逢的陌生男子,就学也不上了,家也不回了,抚养自己十年的姨妈也不要了,一门心思追求真爱去了。这种浪漫爱的情节真是让人受不了啊。另外,我一直想问女主的爸爸在哪里?二娃酒馆老板娘的丈夫又在哪里?如果日本社会普遍都是丧偶式家庭的话,女主到底又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对一个异性产生爱情啊?这样的异性根本就不可靠啊,不是吗!

    45分钟前
    • 一个橘子
    • 还行

    期待拍续集,讲述铃芽去四川封印地震的故事。第一部铃芽体验了神户小酒馆夜生活,第二部可以拍铃芽去四川旅游,发现地震的时候四川人还坐在河里打麻将。

    4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11.7提前点映。简要的感想大概有这么几点。1、虽然涉及了记忆不可能性的问题,但是对灾害的专名(例如3.11)过于固执。2、恋爱线展开过程中情感互动太苍白,以至于不得不将男主设定成大帅比来弥补坠入爱河的动机。3、在设定上灾害之门只在人口减少的寂寥场所才会出现,但是人山人海的东京也成为了其中之一,为什么东京是一个寂寥的场所,处理方式过于暧昧。整个电影都在散发着一种“就算是充满灾害的列岛之国,我们也要、也能够继续活下去”这样的强有力的鼓励,但是因为以上几点的拉胯,导致这个鼓励的感动至少减少了一半。

    52分钟前
    • 红茶泡海苔
    • 推荐

    新海诚所有作品以来的超越之作,谁说你电影没内核,这次咱不就飞升了吗!这次他将作品献给了所有人,你是否也在等待着为你打开门撞破桎梏的人呢。和解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步,痛苦才能让我们学会成熟,一笑了之,你现在经历着的正是最美丽的人生啊!

    53分钟前
    • Infante
    • 力荐

    《你的椅子》

    57分钟前
    • 吃柠檬的熊猫
    • 还行

    两只猫咪,原本是怎样的两个人呢,有些可怜捏,很在意,能不能出个番外交代一下。看完特典画册发现大臣原始形态就是在往门里面那只大猫,那无缘无故让闭门师来顶替它自己的使命,就有点太过简单了,就是寂寞了想出来玩就牺牲掉一个闭门师的生生世世吗,真是有点……

    59分钟前
    • Sanjade
    • 推荐

    旅途和废墟 所有情感中只有爱情最无聊

    1小时前
    • 巧克力当烟抽
    • 推荐

    绝望了,非要用猫置换你那小男友是吗

    1小时前
    • 豆友163515610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