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画片 继园台七号

    继园台七号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画片香港2019

    主演:张艾嘉,赵薇 Wei Zhao,林德信,吴彦祖,章小蕙,蒋雯丽,冯德伦,张孝全,田壮壮,许鞍华,陈果,潘迪华 

    导演:杨凡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功夫熊猫4

    • 正片

      冰川时代2

    • 正片

      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

    • 正片

      冰川时代:巴克·怀尔德的冒险之旅

    • 正片

      冰川时代

    • 火影忍者疾风传剧场版:羁绊

    • TC中文

      头脑特工队2

     剧照

    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2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3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4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5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6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6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7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8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19继园台七号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背景描述在 1967 年的六七暴动,还在英国殖民下的香港,一名大学生、单身的母亲与年轻女儿,三人错综复杂的感情故事。有趣的是杨凡导演在 1965 年于香港定居,两年后,香港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左派抗争事件,根据 Variety 的报导,杨凡表示该部电影正是一封送给香港与电影的情书。

     长篇影评

     1 ) 会是如歌会是如诗

    趁学期结束去电影院看了杨凡的动画片《继园台七号》。每次看他的电影,都会想起一句俗话:看花容易绣花难。作为一个电影观众,杨凡的品味是毋庸置疑的。但作为一个导演,他编电影故事总是别别扭扭。一开始两个美男子打网球冲澡的情节在他三十六年前拍的《少女日记》里就出现过。让人不禁好奇是因为他现在找不出邓浩光鹤见辰吾这样子的男演员改拍动画片了吗?美男子做家教拜访女主人家走错门遇到过气花旦,开始上演《日落大道》,这类暗暗的致敬已经不足以表达出导演对文学和电影的热爱,所以他开始了大量的直抒胸臆。女主人初见美男子,她看的书是《呼兰河传》,两人一见面开始热烈地讨论起《红楼梦》和《追忆逝水年华》。晚上女主人便做起妙玉被劫如痴如醉的春梦。接着美男子约女主人看Simone Signoret演的《金屋泪》。杨凡花心思把其中的电影情节都做成了动画!如果有人问这个电影讲的是什么,它讲的是女主人母女和家教美男子的三角恋。还好电影讲的是什么也无所谓,以上的引用足以让观众如我心潮澎湃,不需要在乎主要情节了。

    放映结束后,杨凡和观众视频。他又一次幽怨地说起他的电影老赔钱,还说《继园台七号》最近在香港百老汇初映的时候只有两个观众买票。记得前些年他信誓旦旦地说再也不拍电影了,结果还是没忍住,这就是真爱了。只要他继续拍,我还是每部都追着看。虽然每次看完都觉得好别扭的故事呀,但就是会被其中一些矫揉造作的地方打动。连《少女日记》这么狗血的题目,回想起来也会是如歌会是如诗呢。

     2 ) 香港电影,到了集体缅怀的时候

    近几年,带着怀旧色彩的香港电影密集出现,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继园台七号》(2019)、《好好拍电影》(2020)、《龙虎武师》(2021)……不约而同将视角转向过去,为香港(时代/电影)作出总结。《继园台七号》刻画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香港“盛世”(电影里讲述者所言);《好好拍电影》虽然是许鞍华个人纪录片,但因为许乃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旗手,这部纪录片也就有了见证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价值;《龙虎武师》则将目光转向香港电影特有的亚类型——功夫片,记录了香港武师行业由盛转衰的过程。

    香港已不是当年多元文化混杂的香港,尤其在回归后,越发走向衰败。香港电影同样如此,随着资本退潮,香港影人要么北上合拍,要么固守本岛,拍摄反映香港市民生活的小成本电影。一切随着时代的变化,走向了不可挽回的困局。尤其“Z-Z”运动作为标志性事件,深度搅扰了香港社会的现状,让人警醒往昔岁月的美好。或许在这种社会现实的观照下,香港影人开始自发制作缅怀香港美好年代、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电影。

    导演杨凡称《继园台七号》是献给香港和电影的情书,无疑强烈反映出香港影人缅怀往昔的集体姿态。在此,需要加上一个前缀,即《继园台七号》是杨凡的个人情书,有着鲜明的作者风格。它讲述的不是普通港人认定的美好时代,而是杨凡心中最能代表香港辉煌过去的个人记忆。1965年定居香港时,杨凡十八岁,正值思想勃发的青春年华。两年后,香港发生六七暴动,作为左派青年的杨凡很可能参与其中。年轻时经历的社会变动,总会铭刻于我们的记忆中。杨凡将1967年的香港认定为 “盛世”,也就不足为怪。

    《继园台七号》的主角是土生土长的香港大学生,与当年的杨凡差不多同一年纪。在一次家教过程中,他认识了南下隐居香港十余年的京剧名角,做奢侈品外贸生意的台湾妇人,以及正在求学的女儿。男学生、贵妇人与女学生之间发生了一段类似三角恋情的暧昧情愫。男学生恋慕着台湾妇人典雅而成熟的风韵,学生母亲则被男学生的青春与阳刚激发起被传统文化教习压抑的欲望(自比《红楼梦》里的妙玉)。两人之间产生了“发乎情、止乎礼”的暧昧情愫,肉体关系只发生在梦境与想象中。

    男学生头次拜访女学生家的段落,是全片最为优美、最撩拨人心的片段。伴随着画外音悠远、怀旧的腔调,讲述者带领观众进入了镜头里堪称经典的相遇场景,文笔、场景和情绪之美,颇有民国小说的风韵。那是一种对逝去美好岁月的恋旧,镀着一层美好的金色光韵。借用电影里多次出现的普鲁斯特小说《追忆似水年华》,这段回忆起的岁月同样是“似水年华”。正是在回忆目光注视下、在回忆声音的讲述中,逝去的时光被重新寻回,寻回的也是杨凡个人对香港的记忆。

    屋里是隐而未发的情欲,屋外是左派革命暴动。在欲望与热血交织的歌声中,青春交汇于此,但也止步于此。这种未尽的情缘,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惆怅与惋惜。杨凡用一种极慢的速率讲述这个从记忆里打捞起来的故事,通过戏里戏外的映照(男学生与台湾妇人多次共同观看电影,电影情节暗示着情感的变奏),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的笔法(讲述,而非叙述),用类似于京剧中悠扬、婉转的唱调,涂抹出颇具古典风味的美丽与哀愁。这确实是一封写给香港和电影的情书,但只存在于个体记忆里。

     3 ) !

    迷恋光影美色的人,不可能不对杨凡这一类导演有期待。他的目标观众群,某种意义上就是有一定文化程度和感性追求的老色痞。与此同时,回顾杨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几部代表作,都可以被视为向这群老色痞提供的高级AV。我们总在期待着他能用另一个合理的故事,引领我们沉浸在两小时性爱式的观影体验中。 解释得更粗暴一点儿,如果说王家卫和关锦鹏更着重于探讨“你为什么爱或不爱我”,那么杨凡除了两部改编自亦舒小说的作品,则一直在探讨“你为什么跟或不跟我做爱”。当然,他上一部执导的《泪王子》,连这个最具有个人风格的母题都模糊成一盘散沙。因此,他的主体受众长期得不到满足而心生怨念。所幸的是,继《桃色》和《泪王子》连续两部矫揉造作的烂片后,《继园台七号》总算回归了母题比较清晰的叙事和富有魅力的角色设定。这可能是威尼斯电影节把最佳剧本奖颁给他的主要原因。

     4 ) 东方骚体电影,诗经,离骚,阴翳之美

    文案整理自陈小姐的十五楼:

    看,似水流年。

    打网球,画面里没有球,借鉴安东尼奥尼《放大》,点出主题,真与幻。

    杨凡以往的主题都是关于男色,这一部突破了男色主题。

    本片故事:一个男生同时爱上一对母女,简单的故事,超刺激。

    四楼,男旦,阴森恐怖。

    三楼,虞太太,娴静犹如花照水,端庄娴静,素净,清幽,淡雅。

    时光舒怅而漫长,沉静文艺,处处显出孤单命,

    点绛唇,满眼韶华花难护,梦里相思春无主。

    骚体电影,中国美。

    飞机是离别的符号,人月两圆。

    本片有着古老东方的阴翳之美,话说半句,隽永含蓄,2019获得威尼斯银狮(编剧)奖。

    空间美术设计,就是人物内心外化。

    虞太太古典美,女儿叛逆美。

    女儿读《简爱》,简爱故事就是补习老师爱上女主人。

    本片大量运用互文手法,互文就是看似讲述两个不相干的事情,其实再讲同一件事情。

    本片结构,章回体,

    第一章,梦迷。

    第二章,戏影。

    第三章,冬至。

    看点,

    中国式叙事,每一部电影都要找到自己的唯一的生化愈发,与影像调性。故事只是思想载体。叙事,就是怎么将故事。技巧上继承了诗经,美学上继承了楚辞。

    诗经的赋比兴,

    赋,就是平铺直叙。

    比,就是类比,如写美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本片中,虞太太谈到妙玉,把虞太太的美和境遇,比如为妙玉)

    第二章节,都是比,虞太太和范同学看电影,都是姐弟恋,老少配。

    看了三部电影,代表了虞太太的三重担忧。

    第一部,《金屋泪》,讲了一个工人阶级的渣男攀附权贵的故事。(阶层焦虑)

    第二部, 《蝴蝶君》,(容貌焦虑)

    第三部,《愚人船》, 德国船医爱上大龄女乘客。(政治立场焦虑)

    故事里的虞太太年轻时很激进,虞太太代表前现代香港,昔日的优雅,旧香港。而女儿是新世界,女儿代表的是后现代的香港。

    兴,就是要咏一物,先言他物。明明要写窈窕淑女,先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南北朝,钟嵘,强调,兴,文已尽而意有余。留有余味。

    起兴,本片开场,大场景,大场面,没有什么实在意思,就是一种史诗感的开篇叙事。

    虞太太与范同学的爱情,萌于春,焖过了一夏,在冬至月圆夜,熟了。

    中国式,不是猛火,而是文火,焖酥。

    骚体电影,抓不住的感觉,就是惆怅,南朝裴子野说,若悱恻芳菲,则楚骚为之祖。

    骚,就是多愁善感的意思。惆怅自恋。

    楚辞,具有浓厚的伤感,悲剧特点,王夫之说,九歌妙在婉娩缠绵,低回沉郁,悱恻内储,含悲音于不觉耳。是淡淡的忧愁,似有若无,绵长幽咽。中国美学。

    导演是民国遗少,卖画拍电影。

    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是不自觉的。

     5 ) 杨凡一出迷离的香港梦

    这部电影画面和配乐都非常之美,堪称传世之作。

    半倍速的旁白,很影响观影感。“从前的日子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话一直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旁白说,1967年的香港,时光缓慢,端庄优雅,这是真的吗?不,杨凡自己都不信。在说这句台词之前,范子明和斯蒂文正在一个破烂的网球场进行着一场无球的网球比赛,围观的人群就是一些衣着破烂、脸面脏污的底层——这才是当时香港的真相,被华丽优雅的虚伪表象所掩盖的真实的污浊生活。

    当时处在意识形态冲击的香港,动荡不安,年轻一辈激进如许,反帝意识迅速崛起,最后演变成一场大型的港英政府对年轻革命者的暴力镇压运动,殴打、逮捕、驱逐,一切看似都已平静下来,但是在结局这种表面的平静再次被揭破——一个神似范子明内心书呆子的同学,在继续散发着传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整部影片充斥着亵渎与被压抑的欲望,最后欲望战胜了克制,当年政治激进却又向现实生活低头的虞夫人选择与范子明逃离那个正在转变的香港,而看清一切选择与范子明斩断情丝的虞美玲,则对范子明说“未来是属于我这种年轻人的”。

    范子明、虞夫人、虞美玲,都各自映射着香港的一部分:动荡时期摇摆不定的香港人;曾经抵抗过,后来又被迫向现实低头的香港人;向往更美好未来的香港人。

    虞夫人瞧不起那批年轻人,因为他们“革命”的方式与她曾经亲自参与的方式不一样,可是她忘了,时代变了,她也变了。所以,虞美玲也瞧不起那个完全丧失锐气的虞夫人。

    那个夕阳下的吻,是旧香港和新香港的吻别,是剧变背景下时代的切割。然后,有的人离开了,有的人留下了。

    一代人与一代人都有着极大的差异,僵硬如清朝遗老,迷途如戏里戏外分不清的梅太太,也都曾有过各自辉煌的时代。

    如果说曾经有个时代的香港无比美好,那一定只存在于少数衣食无忧香港人的旧日美梦中。

    追忆似水年华,只有美化过的记忆,才值得追忆啊。

    是时候和过去做个诀别了,大人,时代变了。

     6 ) 《继园台七号》,牛逼

    文/编辑:骑桶飞翔


    导语:作为首部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斩获最佳剧本奖的中国动画电影,杨凡导演的《继园台七号》呈现了60年代旧香港的点点滴滴。 影片聚焦动荡年代下的个体情感,在重绘那段逝水流金年月,延续其东方式的古典审美的同时,为观众营造了一出虚实之间的奇旖梦幻。

    一、动画形式的情书封存

    “因为摄影并不是像艺术那样去创造永恒,它只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自身的腐朽。”

    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阐述了一个关于电影本体的“木乃伊情结”。在此,巴赞借助精神分析,研究电影起源,上溯到雕刻和绘画的起源。在巴赞看来,为了战胜时间,克服死亡,人有永久性保持自己尸体的驱动。人们相信,“人为地把人体外形保存下来,就意味着从时间的长河中攫取生灵,使其永生。”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渐渐明白,艺术并不总能战胜时间,它无关乎人们生命的延续。但是,相对的,它创造的是一个“符合现实原貌、而时间上独立自主的理想世界。”

    在《继园台七号》中,有这样一句旁白:“那个年代,朴实中呈现着繁华,繁华中又带着些真诚。实实在在,绝不炫耀,却是一个永远逝去的盛世。”

    从这个角度回望这部电影,便不难理解,杨凡导演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杨凡志于为旧香港这具木乃伊涂上香料,使其免于腐朽。这是一部送给旧香港,送给文学,送给电影的,以动画形式封存的关乎时光的情书。 十年辛苦不寻常。杨凡导演采取动画电影的形式,梦幻般地还原了20世纪60年代“六七运动”时期下的香港,连诸普鲁斯特、《红楼梦》、好莱坞电影等文化元素,展现了殖民地背景下的中西方文化融合,这种动画电影的形式无疑地给予了观众一种对于过去时代的自由遐想,更拓宽了创作者广阔的创作边界。

    在此,我们可以看到杨凡对历史记忆的还原。处处是亚热带的木棉树,春天来临,片片雪花般的棉絮飘荡。低空驶过的飞机,投射下巨大而不无象征意味的阴影,遮蔽了狭窄低矮的楼房,也遮蔽了行人车子。伴随着六十年代知名歌星潘迪华《Ding Dong Song》歌声下的,是熙熙攘攘的街边杂货店和食肆,是形形色色而富于质感的一个个广告牌,是电车上西装革履的扒手,是偶然能遇到的说着上海话的美丽的问路的小姐。

    杨凡集合两岸三地近百名工作人员,终于为旧香港的众生像,涂上了一层香料,妥帖讲究地留住了旧时光。

    二、动乱年代的个体表达

    影片的背景是香港英国殖民时期,但杨凡并未花费过多笔墨去描绘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地区人民,在这种压迫与被压迫的情节隐居电影深处的同时,杨凡倒是对混乱年代的个体表达更感兴趣。

    在电影院一段,偷窥的女儿美玲看到了虞太太与子明的吻戏,失魂落魄地走到街上,这是“毕业生”式的道德困境,同时也是“倾城之恋”般的浪漫。游行的人们在大街上挥舞着旗帜,哨声飘荡,爆炸纷起,而后是一段以木版画形式连缀下,群众高声呼叫与美玲行走的蒙太奇。在这里,“爱国无罪”等旗帜与汹涌的游行场景倒成了揭露美玲心境的背景,香港这座城市仿佛因美玲低沉的情绪而倾倒。

    然而,这首先是一部矛盾的电影。正如杨凡所说,影片的主题关乎战争与和平,关乎邪恶与美好,关乎精神与肉欲,关乎痛苦与释怀。在这一部绝望的电影中,在繁华、优雅与暴动的年代之下,每个人都渴望驯服和占有别人。就像许鞍华在《天水围的日与夜》系列电影中刻画出一个地方的一体两面一样,杨凡将香港旧时的美好,感动,连诸其妖艳,阴暗的一面一同献到了观众面前。

    杨凡导演的作品从来都不乏对女性意识的关注。从第一部电影《少女日记》中,杨凡便热衷于拍摄文艺爱情,到后来的作品中,更偏睐女同性恋等异色边缘主题。在《继园台七号》中,他再次延续对女性境遇的关怀与书写。

    杨凡导演作品《流金岁月》

    这种主题投射到电影中,首先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便是虞太太这个人物形象,虞太太年轻时作为“进步青年”,也曾积极地投身过社会浪潮,如今与女儿美玲相伴为命,却与女儿的老师子明,产生了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

    三、虚实之间的奇旖梦幻

    杨凡毕竟是个惯于发挥其东方式美学底蕴的人,在他表现那个不平凡年代下个人情感的奇情诡谲时,仍然懂得在虚虚实实间为观众营造一场盛大的奇旖梦幻。

    大学生子明打网球的一段戏,足以媲美《卧虎藏龙》中的竹海交战。在《卧虎藏龙》中,李慕白说,“我们能触摸的东西没有永远。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在竹林戏中,李慕白与玉娇龙一来一回间,哪里是在打斗,那分明是缤纷的情欲。

    李安导演作品《卧虎藏龙》

    同样,在《继园台七号》中,子明和他的朋友打着无形的网球,中间是残破的球网,周边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小孩、女人。在这里,摄影机在凝视,人群在凝视,观众也在凝视。这哪里是子明在打着莫须有的网球,这分明是杨凡在营造一种溢满在空气中的情欲味道。

    在电影中,杨凡用《红楼梦》中妙玉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来暗示虞太太备受压抑的情欲。以两人谈话《红楼梦》中妙玉被掳时的细节,借“如痴如醉”几个字,挑出虞太太内心渴望解脱的真实想法。

    在展现虞太太浮想联翩的春梦时,杨凡先以黑猫作引,黑猫代表轻盈的虚境,犹如其缤纷的情欲,随时而来,倏忽而逝。在这次炽烈的性幻想中,杨凡融合开花、泼墨等形式为陪衬,为观众呈现了一出不可言语的东方式的超现实画面。在金黄的月亮下,匪徒绑走妙玉,于檐前屋后起舞回荡。在深幽的竹篁林里,虞太太的化身妙玉赤身裸体,唇红齿白,肤若凝脂。

    在东方,古人对多敬畏,蛇冷血喜阴,身段柔软,代表了女性的柔软与曲线美,同时阴者淫也,因此蛇往往有淫邪之意。在西方的创世神话中,蛇是引诱人类犯罪,被逐出伊甸园的元凶,因此往往同样是欲望的象征。在此,杨凡以蛇为喻,盘旋虬曲,交尾蔓延。在作为虞太太汹涌而不可抑制的欲望象征的同时,为观众营造了一出虚实之间的奇旖梦幻。

    杨凡说“我爱电影,但电影爱我吗?不管电影爱不爱我,我爱电影。于是我勇敢的写,把这一生的情信拿出来与众分享,希望这段看似缠绵却无可厚非的爱情,仍然真挚。对不起,别误会,是与电影恋爱的一生。”也许这句话就是这部电影,同时也是他热爱电影纯粹一生的最好的注脚吧。

    《继园台七号》电影分镜剧本

    《继园台七号》原著小说《芳华虚度·继园台》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短评

    看了半个小时了,我受不了了,如果是在普通电影院看的话,我应该会直接离场的!这个影片真的没有慢放嘛!为什么没有二倍速!这个配音是什么鬼!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浑身难受,让我觉得为了它提前排队的一个半小时都是浪费!看到观影期间这么多提前离场的人,真的不觉得丢中国电影的脸嘛!这个片子明明底子还可以,就是一手还可以的牌打的稀烂的感觉!别问我为什么在影片放映当中评论,这个片子没有尊重我,我也不用尊重它。(补一句吧,“冬至”这一章还可以,可以有三星)

    7分钟前
    • 吖Bea_
    • 较差

    杨凡这个人,其实是个傲才。极古典又最先锋,表面是在回忆,其实是在预言。华语电影史里放不下他,因为没人知道怎么写他。

    9分钟前
    • 剃刀头
    • 推荐

    每次威尼斯都支持中国电影,但每次都看的有点尴尬😅。一个老少恋的皮里面夹点政治梗。对我个人讲所有靠旁白讲故事的电影都不及格

    11分钟前
    • bor
    • 较差

    #49th IFFR# DeepFocus-Signatures. 威尼斯最佳编剧。看完只想高呼“什么鬼”。旁白多到全片大部分时候是声画叠用也就算了,这个最佳编剧发得真是神经刀啊(发个评委会小奖可能更合适……)。当然影片既然是要做《追忆逝水年华》,叙事节奏慢和丰富的内心戏都要说出来也是情理之中。比较挑战观影习惯和动画观念。侧写香港67暴动,这个角度也是蛮刁钻的。迷影情结(若干次片中片),其实故事也cue了[毕业生]。想象力蛮丰富。配音阵容豪华且还基本都不是观众熟悉的声音形象也是很有趣。

    15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骚就是要大大方方的骚,喜欢。

    18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是喜欢的,但也是怎样解都可以的。甚至让我可以喜欢喜欢者的喜欢,也喜欢不喜欢者的不喜欢,是高明的。哦,或者说其实并不高明,但真诚,也就成了最好的高明。总做不了绝顶聪明的张爱玲,却也没有她的刻薄。

    22分钟前
    • 陈凭轩
    • 推荐

    看过首映之后才明白导演杨凡要用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这个故事,大尺度场面太多太直白,另一方面要准确全面还原片中六十年代的香港,难度实在不小。动画片形式令观众对时代感有更多遐想,人物性格更加天真有趣。令人诟病的是,杨凡导演的个人风格太过强烈,自恋沉溺的旁白在前半段太多太密集,没能把握住真人剧情片与动画片之间的限度,节奏感太慢以致有大量媒体观众退场,似乎有跟蔡明亮较劲的感觉。影片在情欲主题的探讨一如既往,女性对身体/欲望的迷恋,男性裸露身体的展示。然而,更为突出的是对香港情怀的刻画,并不是排他的本土化意识,反而是包容各类新移民的文化融合展现(台湾人、上海人等等),而其中大胆嵌入政治意味强烈的抗英游行示威情节,巧妙连结起余太太性格中的变与不变,又似乎也是在暗中影射着香港的前途命运。

    26分钟前
    • 罗宾汉
    • 还行

    献给香港,春梦和乡愁的结合,慢,慢得恰到好处,骚,骚到至情至性。杨凡的骄傲和遗憾都在这里面了,时光逝去,我深情凝视青春,青春到底用什么目光注视我?

    3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婀娜寂寞的旗袍太太,藉由剑眉星目的男大学生给女儿补课,开启一段暗潮涌动的三角恋,体验《红楼梦》妙玉被掳的“如痴如醉”感。不得不说杨凡真是华语导演中的鬼才,1.5倍速看这个故事会被惊艳到,既淫邪大胆,又轻轻漫漫。继园台是香港北角的“小上海”,1967年大时代正从左向右转,然而对一个40岁思春少妇来说情感欲望才是天和地。电影带着很强的酷儿凝视,水彩画风优雅精致。结尾的配音名单出来绝对让人大跌眼镜,老太太都不扶我就扶许鞍华哈哈哈~

    3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动画动得太慢了,像看0.5倍速,朱自清式旁白太多了,普通话又那么费劲...不过后来慢慢进入它悠长缓慢的节奏,在西洋乐、老上海、流行文化、小人书、普鲁斯特、红楼梦、好莱坞…一大堆杂糅的中西方文化符号中品味独特的60年代香港风味。主线是母女和小鲜肉的奇情三角恋,情欲YY戏很cult有趣,67作为背景出现,中间有一段横轴画面出现了很多毛,跟当下时局有了另一层互文,“这不叫革命,我经历过真正的。”导演杨凡表示,电影制作远远早于今年,所以一切(女儿的黄围巾,母亲的蓝旗袍)都是巧合,历史一直在重复。配音阵容非常强大,人物倒是都画得美型有趣。献给香港。不知道是一群香港幕后还是记者的,结尾每出一个名字就欢呼一次。一封写给导演自己的青年时代、写给旧时香港、写给文学与艺术的情书。

    3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继园台七号》再现华语文人电影,最美之处恰恰源于诗韵般的念白,以及文人墨客方能拥有那股幽怨又柔情的借古自怜。在徐徐地一颦一动间,都是老香港所留下最后一丝古韵。同时影片在场景的还原,历史节点的铺陈上,也与角色相得益彰。作为动画电影,角色的台词反而成为影片更为薄弱的环节。母女二人作为两个时代的符号,显然前者更加贴合影片气质,而对于女儿的刻画,则多少有些勉强。同时张艾嘉的配音在人物气质上塑造与补足,相比于影片任何其他角色都是碾压式的。也就成为本片唯一的遗憾。《继园台七号》犹如杨凡给予时代和回忆的一封情书,找回了那被遗失的香港最美时代,和最雅华夏底蕴。

    36分钟前
    • 土嗨八贤王
    • 力荐

    奇情的程度使我想起日本的Belladonna,被压抑的情欲是很中国的东西,中国人才能欣赏和谅解。技术上有些太粗糙了,有些镜头的人物动作做了motion capture有些却直接图片平移,显得完成度不高。旁白太文绉绉,有来不及做完用logline填补空缺的嫌疑。

    38分钟前
    • momo
    • 推荐

    试图像普鲁斯特那样缓慢讲述,旁白又像《呼兰河传》那样稚拙,从开篇一句“《红楼梦》是经典,可有多少人看完”点明,作为观众你是否有耐心忍得下帧率上的缓慢,几何曲线般的猫咪跳跃、机械转场、一片树叶慢慢慢慢从树上脱离、飘落,观看过程极挑战耐心。故事描绘生活在历史夹层中的不同走向的市民,那是一个复杂的华人社会,有隐匿的戏剧名伶,也有经历历史忧伤中年少妇,帅似年轻吴彦祖的男孩,还有只愿听别人唤Susan英文名的摩登女郎……带有Cult片风格,诡异和极美的意境加上如此故事和结构,甚至无法用真人拍摄。吸收漫画、版画风格,融合画皮等内容的动画形式反而更容易将幻梦实现。杨凡不想讲大时代,通过一个个文学、电影情境,对情色的大胆表达,描画中国人普遍对爱欲的压抑。压抑背后,是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39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竟然在著名的凉山绿皮硬座上开看,尺度估计也吸引到了背着鸡去县城售卖的彝族老乡,反正到后来我不但自己不尴尬,还进入了再慢半拍的追忆似水年华节奏中。真实的激情时代和虚幻的红楼春梦,杨凡献给香港的情诗我听进去了。

    42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02/09威尼斯电影节公众首映。有幸和我喜欢的张艾嘉老师同场。电影本身拍的极美。一切大概都是轮回,想想今时今日所发生的一切,与当初也没有什么不同。情为骨,欲为肉,骨肉俱全是为个人。挣扎和诉求,反抗与镇压,四者皆应是为革命。世道也就是这么过来的,而我们生若浮萍,没什么资格选,顺势而行罢了。

    44分钟前
    • 暮色dusk
    • 推荐

    不要 不要告别。在这灯火 辉煌的夜里。没有人会流泪。

    48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不管是世纪初的游园惊梦,还是2019时局下的继园台,杨凡始终都弥漫着一股旧时代遗少的气韵,令人不易琢磨烟雾底下的思绪。即便如此,这部六七大时代背景下的小情爱,依旧在当下的映衬下有着多重解读空间,即便它的创作远早于这个不一样的夏天。献给香港,献给逝去的繁华1967。

    52分钟前
    • 水怪
    • 还行

    记忆既不是影像也不是文字 更不是事实。或许对于导演对于观众都会是很私人的体验 但cult程度绝对足够。剥离“母亲”身份的女人形象很惊艳。动画的形式实现了去形式的作用。镜头速度出奇贴合文本的需要。主创红毯#Venezia2019 最大惊喜

    56分钟前
    • dorayaki
    • 力荐

    四星。杨凡终于找对了表达方式,就是做动画吧,有情怀又流畅,不会暴露演员和调度调教演员的短板,整个电影在从前肤浅的唯美上又升华了一层,连杨凡自己绵绵情意的旁白都像是一种慢条斯理的思考,这绝对是一封情书,看得我大为心动,电影说妙玉被掳如痴如醉,这电影也常堕入如痴如醉的疯癫,到最后高潮戏大混战,那场戏放真人表演里绝对毁掉,但就是动画和张艾嘉出神入化的声演,最要命的是电影的结尾又好像回到了未发生,太感人,杨凡把一切都置放在了那一刻,空间是暂停的,连时间都是暂停的,就是开始的那一刻,是的,爱情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58分钟前
    • Morning
    • 力荐

    #Venezia76 威尼斯主競賽認證的H動畫。聶華苓作品般基調的H動畫,只有愛撫著「緩慢優雅舊時代」的遺緒,對於族群、學生運動、兩個時代現況對照很有限地處理,自溺出了新高度竟然有點可愛。慢適合這個追憶文本,但陷溺的心無法憐取眼前香港人。全程像是旁白、音聲、電影reference過度的自慰(說是寫給香港的情書,香港看了會不會覺得像是收到粉絲自慰的video),另外「字面上」演著家庭教師母女丼(三角關係:「又到了白色相簿的季節」)、人獸、BL、紅樓夢同人⋯⋯看那貓飄逸的函數曲線,沒有離場的觀眾全程吸貓到茫。「喵什麼喵,你是喵(妙)玉嗎。」「媽,你壞。」絕喵好辭。

    1小时前
    • Wallys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