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美国2017

    主演:塔-内西·科茨,埃尔维斯·考斯特罗,理查德·道金斯,帕蒂·史密斯 

    导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1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2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3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4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5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6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剧照 NO.16

    剧情介绍

      《纽约图书馆》将观众带到了世界最大的知识宝库之一的幕后,这个图书馆是一个包容的文化交流和学习平台,每年接待1800万读者,线上访客3200万人。在曼哈顿、布朗克斯、斯坦顿岛地区散布着92个图书馆分部,致力于为这个复杂而繁华的大都市的所有居民提供资源。影片审视了这个传奇机构是如何在保留传统的同时适应数字化革命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是多面的,从位于第五大道的庄严宏伟的总部到分布在城区的各个分部,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项目和目标群体。图书馆的功能远不止借书,而纽约公共图书馆通过讲座、社区工作、为孩子而设的工作坊以及为找工作的人而设的培训课程,造福所有人。这部纪录片展示了图书馆是如何用书、音乐会、讲座、课程等多种方式教化读者,激发学习兴趣、传播知识并巩固社区联系。

     长篇影评

     1 ) 图书馆功能差距

    就内容而言,不错;纯纪实,容易看得犯困。

    美国的图书馆承担了更多的功能,个性化书籍推荐、档案整理查询、艺术馆、音乐会、阅读分享、作者见面会、社区居民服务、幼教、青少年教育、盲人阅读、戏剧字幕手语翻译、职业教育、黑人中心(没有歧视,一方净土)。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公共资源会让爱学习的人爱上这样的图书馆。资金来源于公共筹款和政府补贴,用途更公开透明,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把钱用在刀刃上,图书馆的管理者更多地站在如何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角度策划项目,以图书馆的功能职责考虑如何满足现在与未来的图书采购需求。

    值得国内的图书馆借鉴,不过估计操作难度大。反正我已经很久不去图书馆。国内的图书馆大多就借书,讲座,吸引人走进图书馆的地方不多,功能单一。

     2 ) 一个政治童话

    只能说一流的题材遇到了末流的摄影和叙事,让我在上影节迎来了一个翻车的收场。题材选的很好,一开始我很期待。但是这是个什么样的片子啊,只有拍摄,可以说是一个record而不是documentary。30秒的广告都要有一条主线,而这部三个多小时的片子全都是素材拼接,而且素材良莠不齐,不断重复。镜头就是语言,但不幸的是这里的镜头单调得让人抓狂,无论是角度还是选景,像是低配版的小津安二郎。后期剪辑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转场像ppt一样恐怖,仿佛都能听到“咔咔咔”切换幻灯片的声音。素材太多太杂太破碎,拿部手机拍几段都能做出一样的效果。这部片子的内容写成一本书,大概还是不错,毕竟没有时间轴的限制。

    第二就是,政治过于正确,堂堂纽约难道大部分都是黑人吗?198分钟大概有180分钟,镜头对准的都是黑人群体,让我们这种没有去过纽约的人都感到了虚伪。关注少数族裔是好事,但是这部片子描述的是纽约公共图书馆,而不是纽约黑人的文化生活。

    片子里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community,可以看得出来NYPL这方面确实做得不错,可惜片子没有任何的深刻探讨,工作人员开会倒是拍了不少。作为纽约市政的“宣传片”,可以说是很不到位了。

     3 )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对公共议题产生兴趣大概最早来自自己对社会非常肤浅的理解,一方面对公众抱有理想和希望,另一方面觉得对实际很不满,不满于公众的狭隘和短浅。现在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态度,轻视别人的视域、见识说到底和种族歧视没有区别。前段时间还和L老师谈到一种开放平台建立的可能性,这个想法最近也有变化,搭建平台当然重要,扩大视域当然重要,但它背后公共意识和见识的建立其实非常难,就连学校教育恐怕也只能做很小步的努力。

    理解中国社会要回去看宗族社会、看乡村社会,看它的逻辑,也许我们可以理解一二。但是如果想做改变,哪怕是一点点,也绝非一两代人能够完成,它需要一个社会的力量,公众的、公共的力量。所以天职是什么?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想没有必要把终极的希望寄托在公众上,必须要在更加超越的目标之上建立自己对公众议题的态度。

     4 ) 三集综合小记

    这部纪录片是我本科毕业憋论文时发现的,腾讯要会员就一直拖到了现在才看。 共分3集,简单写一些我看到的新东西吧。 第一集有咨询热线和咨询台的工作人员,他们面对各种要求真是使出浑身解数,(*/∇\*);还有能看到缩微胶片资源的读取和制作过程。是否有制作过程我不清楚,但至少看起来是可以读者自己操作机器读取的。大学校内招会上我投过国家图书馆的书籍加工、缩微加工等不与读者见面的那种默默付出的劳务派遣式的编外馆员的工作,听说是倒班制,工资低好像还有夜班,看起来很没人性哈,但我好奇也满怀期待的投简历了。最后我没等到人家通知我面试,当然我学的也不是图书情报档案一类的专业。还有他们的社招宣讲会和双选会也会使用图书馆礼堂和其他公共空间举行。 第二集主要的新鲜东西有盲文的读写培训。手语翻译是如何参与到图书馆的演出活动。以及考虑到图书馆如何为城市的死角服务,例如各种残疾人如何获取住房等生活补贴的讲座,怎么精准的为城市中无网络地区服务让更多人能获得线上资源,当然也提及了精神健康方面的公共服务。还有能看到staff only的区域工作人员是如何操作设计更合理的机器制作电子书的,如何分拣借还书等等。 第三集,更多的工作会议,更多的讲座、访谈节选、讨论小组,还有为筹款的晚宴。纽约公共图书馆虽有「公共」,不过在第一集就介绍过了图书馆是由公私资金共同供她运转的。还在街头节日游行的镜头上看到了THE KNICK Season2的巨幅广告。

     5 ) 关于图书馆的一些记忆

    【这不算影评,只是随笔】

    在腾讯视频上看完了三段纪录片,也翻了一些豆瓣的短评,发现是上海电影节播放过的片子,大家褒贬不一。

    电影院有时候并非是一个看纪录片的好地方,我清晰的记得我上一次在电影院看纪录片是北京电影节or欧盟电影节的一个做吉他的店铺的纪录片,确实大屏幕当前会加重纪录片本身的空白感。在家的时候如果突然不讲话马上会盯着画面看,怕错过镜头中拍下的别人家的图书馆的模样。

    没有去过纽约,看镜头中的纽约公共图书馆似乎是一幢古老的建筑,而身后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在夜晚熠熠生辉。纪录片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其含义,一是图书馆的功能与人文,二是公共机构的职能与责任。或许一定程度上,正如有一些评论所讲的,这是一部政治正确的宣传片,我开玩笑说这是一部给私人投资者看的——图书馆的钱花去哪里了的要下一笔钱的招股书。

    图书馆里,书是最主要的资源,但纪录片本身讲了许多人,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理念,还有参与活动的人本身的故事:比如原来手语表演者会在话剧、戏剧等表演中用自己的首饰和情感来传递表演者的情感,比如亲子之间关于读完书写作业的互动,比如图书馆该怎样对待流浪汉的问题,比如图书馆的活动室里围坐着十几个人讨论爱情,桌上放着他们每个人的名册,比如图书馆如何面对数字化社会,图书馆提供数据接收器借用服务,比如图书馆里的图片部储存着这个城市一百余年的记忆。这些事情我似乎从来没有想过。

    纪录片本身触动一些的心声。

    想起来第一次去图书馆应该是小学三年级左右,那时候我还不是一个近视眼,图书馆在小学旁边,很小,记得图书在三层或者四层楼,一层是洗手间,二层好像有一个报刊阅览室,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每天去看报纸,那是2003年左右的事情,我还没有接触到除了学校计算机房里的内网之外的互联网,那时候我们叫那门课“微机”。图书馆的阅览室不大,可能有三四个书架,借书交一点押金,每个月好像有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的阅览费。年少的我兴趣有点奇特,三年级的时候喜欢看历史,读了汉武大帝和光武帝的传记,清楚地记得各两大厚本,好像这种书还是不外借的,我就站着看完了一些感兴趣的,已然不记得都看了什么情节,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史。也看一些好玩的,课本上提到元曲,我去看西厢记,去看杜十娘,也未必能看懂情情爱爱。

    后来,看书累眼睛,不借了也不看了,带上了小二饼。再后来读高中的时候寒假里找同学,坐着火车去省城里的联合书城,有6层高,一起看书,一起买书,在书架下一呆就是一天,这一去来来往往就三年。那或许就是我高中的学业外的图书馆吧。

    后来,小城的图书馆搬迁了, 跟政府一起迁到了新开发的地上,不知道还有人烟么,尤其是还有老大爷和孩子去么。

    读大学以后,七年的时间里只呆过学校的图书馆,喜欢人大的图书馆,因为椅子舒服,睡觉暖和,泡图书馆的时候找座位一定跟别人做对角线——这样的桌子基本上不会有情侣光顾,曾经多次碰见一对儿博士情侣,两个人肉麻到让我每次都后悔出现在座位上。后来懒散了些,懒得找座位,常年在图书馆大厅的沙发上看一点书,或者忙的时候就躲在四层或者五层没什么人翻阅的古籍或者论文的书架空隙里,一坐地上就是一天。大一的时候还在行李箱里放了十几本书——那一年图书馆的计算机有个bug,我的读者卡分类错误,本科生一般能借10本,我的权限高了几本。那时候看的很多是小说,或者社会学,或者人类学,是真喜欢,吭吭哧哧可以看完社会学的教科书,上千页的那种统计调查方法之类的,经常在图书馆的新书上溜达眼神,寻找哪个是感兴趣的新宠。人大的图书馆不大,早上要早起排队,经常绕到了旁边的静园。后来开发了在线选座系统,可以锁定座位,可以悠哉吃个中区的胡萝卜包子再去泡着了。

    研究生的图书馆最多的时间应该是睡觉,中午无宿舍可回,就在图书馆的沙发上平躺把脸盖上睡觉,不喜欢光,不喜欢声音,常年身上带着耳塞和眼罩。也在考试周老老实实坐过图书馆,但椅子真的不舒服,坐不住——太硬了,木头椅子真的是图书馆里最反人类的设计——我喜欢老板椅,舒服暖和。多数时候更想在图书馆里趴着。

    图书馆都有一种类似库本区的东西,人大的库本已经不记得是否去读过书了,可能在地下一层,北大的叫闭架区,可以借阅但要写小条子,把图书编号给管理员,然后在前台等几分钟,图书从其他楼层的工作人员检索后送来,挺有趣的。

    读书的时候也逛过一些所谓的独立书店,三联韬奋(美术馆附近)书店装修之前(最近重新开了)也去过,只记得嘈杂的咖啡厅和一层很窄的小座位满满都是看书的人;不喜欢万圣,虽然很多人喜欢那边,但每次去都觉得有商业气息扑面而来,并且那边的咖啡有一种是加高度酒要点燃的——作为一个村里人,我怕了;前段时间逛街路过西单图书大厦,四层的样子,每层都有人在读书和买书,但工具性的书居多,没有少年的时候联合书城那种知识的感觉,只是在促销区捡了两本便宜的英文书回来摆着;也去过言又几,但是是去听讲座的,姚洋讲改革还是讲农业,已经记不清了,之前学土地问题的时候看过一些他的文章便去了;也去过page one,但不太懂里面的情调,找英文版的治国理政拿给我法文——真看不懂系列;还去过西西弗书店,但好像知道这个书店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日历。虽然这些书店有的更好的承载了文化交流活动的职能,但这种文化本身跟消费绑定,适用范围就小了许多——毕竟正价图书跟当当的满200减100相比我更喜欢当当,更何况更多时候我更爱kindle unlimited借阅。

    现代人许多时候周末去咖啡厅读书或者看剧,或许只是不想呆在家里,也或许只是不知道有一种地方叫图书馆。

    一直没有去过国家图书馆,读书的时候认识的学长去了那里工作,朋友圈的几张照片是我对这个地方的唯一记忆。工作之后总觉得心灵不安宁,便找到了附近的首都图书馆。图书馆很大,人也很多,通常在周末下午过去是能找到座位的,上午我选择慵懒的自然醒。图书也挺新的,可以看到一些2019年出版的书在订购中,也应该有一些2019年出版的书已经在架上。

    首都图书馆有一些像纽约公共图书馆,但也有很多地方不一样。首都的是事业单位,财政部投资,文化局对口管理,一年采购书的钱是员工经费的一半,加在一起一年政府支出一个亿有余,至今读书办卡的有几十万人,日均人流量有上万人;纽约是公共机构、私人投资,有一些慈善基金会的支持,纪录片里讨论了多种多样的花钱方式。首都也有活动,但多数是少儿活动,一个月成年人能看的活动据观察不超过2场,有的还要报名在线预约锁定人数;纽约的活动要丰富一些,也承担了一些社会责任,比如教提升技能、如何找工作,有一些社区功能。首都的孩子在图书馆应该是读课外书,大人在图书馆很多看的是职业技能是学习;纽约的孩子在图书馆学编程、学数学,课改的时候图书馆数学书借阅量上升,想必首都的孩子学习都在补习班。首都的藏书历史几十年,或许不一定有人大图书馆丰富;纽约的藏书上百年,连剪报都有百年历史的。纽约讲了很多数字化建设,首都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也不错,比如能够查到其他区或者分馆的藏书,比如有一些电子资源——虽然刚刚好奇试了下知网好像只有2017年以前的内容。

    首都图书馆最好的一点是可以直接进入,虽然每层都有保安巡逻,门口有安检机,但不要求刷读者卡或者其他证件,除外文、古籍、库本外,随便看(不值钱的书随便看)。有的时候去的早了点,赶上午饭时间,楼下都是外卖小哥送来的餐,扶梯旁的空地上有三五个人在席地而坐吃饭。开水房里有饿了么小哥或者其他穿着厚厚的骑电动车专用厚裤子的大叔在打水,有时候成对还能听见他们聊几句天。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翻别人还的书,从里面找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也看看这个城市的人都在干嘛。

    有时候我常常想,人大的图书馆开放了会怎样——当然现在人大都刷了闸机,我需要先解决如何回去的问题。毕业之后没有邮箱保留,而在荷兰交换的时候发现学校的老师二十年前是学生,她的登记邮箱是她做学生的邮箱——而且还在用还能用。旅行的时候转过不少图书馆,国内的偷偷进过高校的,靠同学跟保安刷脸皮,记得上交大的一层有咖啡厅和全家,那是我最羡慕的地方,人大北大都是点外卖的生活,还经常面临小哥找不到楼送不到折腾来去——廖凯原楼还是凯原楼。国外的高校图书馆都是开放的,印象比较深的是代尔夫特的和洪堡大学的。洪堡大学看到了中文书,代尔夫特是一个很艺术的地方,一排到顶层的书架,一个旋转楼梯;洪堡大学的朴素很多,但很有学生气,有人在沙发区轻生讨论着什么。

    看了首都图书馆2018年的工作报告,//oss.clcn.net.cn/clcn/uploads/file/201912/191218_141850_1191.pdf,觉得挺有趣的,但又在想,去哪里能给图书馆采购建议,或者能在这个城市的一砖一瓦的建设中发声呢?或者至少了解更多这个图书馆、这个城市的建设者的目的与心声,用更多元化的方式去呈现、表达和沟通。

    就写到这里吧,纪录片的价值在于传递时代和思想,启迪思考。

     6 ) NYPL说明书

    Pros:比较全面地展示了NYPL的各个方面。

    既有管理者角度(筹款与款项的使用,图书与activity、program的选择,与社区的关系,对社会的影响),

    也有不同分馆(teenage center, 盲人馆,古旧picture主题馆,etc)

    不同activity的呈现(关于非宗教,种族,音乐,政治,诗歌的speech,关于可以在theater传递情绪的手语表达etc),

    还有关于图书馆里的人与可以做的事情的截取。

    Cons:观点不够突出,更流于表面的全面,更像是影像版的NYPL使用说明,关于图书馆本身,或者NYPL的思考不足够且凌乱;

    另外,我一直很喜欢很多纪录片的ost,可这部完全镜头记录形式,几乎不存在ost,有点小遗憾。

    很喜欢这样的电影,带给我关于更多其他人的思考与关注的了解。

    图书馆的作用是什么?在当今社会可以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除了知识本身,还有更多的情绪,温暖,希望,可以在此聚集、选择、传递,真好。

    另外印象深刻的场景很多,

    有那个感情充沛朗诵poem的男孩,他对诗歌的热情本身带来的感染力与朗诵时会场里婴儿的啼哭的结合,太妙;

    读书讨论会上,不同的老年人们提到的关于魔幻主义作品里的真实,看到他们提及书里关于七十岁的生活的真实,关于爱情的探讨的样子;

    看到library的管理者在讨论畅销书与少有人读的书中的选择时,讨论是否建立更多的principle如不可入馆睡觉时,提到的希望做到的社会引导,希望体现的no distance,以及希望担当的社会责任……

    在NYC待过一段时间,至今还保留着NYPL的借书卡,可是以前了解的却远没有电影里的丰富。果真对于文化的更多理解,纪录片仍然是很棒的选择。

     7 ) 公共的图书馆,多元的纽约城

    构成一座伟大的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不在于图书和馆,而在于思想和人。

    在看过《国家美术馆》之后,我就被怀斯曼那不介入和非线性的纪录片风格给迷住了,进而无比期待他的新作《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和图书馆,是我每到一个城市必访的公共机构,更何况对于NYPL,我还有着个人“情感”记忆:在纽约的第一顿早饭就是等待图书馆总馆开馆时,坐在Bryant公园吃的,我惊异于如此繁忙的大都市竟有如此静谧的小绿洲;几天后从市政厅地铁站出来突感内急,纷乱之中发现一街之隔的New Amsterdam分馆,冲进去成功解决了危机。图书馆,现代人在城市之中的心灵与身体的庇护所,我很想看看“墙上的苍蝇”怀斯曼会怎么去展现它。

    连我自己都没想到,我竟然把这部长达206分钟的纪录片连着看了两遍。我太喜欢怀斯曼不介入的拍摄方式,整部纪录片里,不存在浑厚的男中音旁白、不存在当事人接受导演的采访,甚至不存在任何提示性的字幕、不存在任何出自画面之外的配乐。换而言之,导演无意引导观众像旅游团似的快速领略一家图书馆,他希望观众主动在镜头里寻找信息和脉络,这是一种充满智趣的观影体验。

    比如片中拍摄的每一个交流场景和其中发言者的身份,除了少数可以通过他人之口或画面捕捉到的文字信息来确认,余下都需要观众根据情境和发言内容本身来推测。以至于反复在各种场合出现的“男一号”馆长Anthony Marx,全片从未提及他的大名和身份,更不消说其他头脸人物了。怀斯曼“不屑于”专门另行介绍这些人,让观众专注于他们的言论。在我看来,这种不留名的处理,是对每一个入镜者平等以待。而平等之精神,正是一座公共图书馆题中应有之义。

    最让我感到自然的,是片中每一个人都仿佛没有觉察到摄影机,他们如常如实地做着自己,不会因为镜头的存在而有所矫饰。导演只是截取这一串串来自现实的片段,在不加额外修辞(镜头语言和剪辑本身已经构成既有的修辞)的情况下把它们拼接起来,竟然毫无生硬之感,反倒是酣畅淋漓又自成一格。注意,全程只有一台摄影机!这就说到了怀斯曼的另一个特色——非线性叙事。

    即便一部介绍图书馆的纪录片,没有主持人引导、没有画外音勾连,我们仍然会想象,它至少是以一种富有逻辑的叙事方式来发展的,形式上的线性便于观众理解。但怀斯曼完全打破了这些常规,他所截取的几十个片段在不同空间、人物和情境之间来回跳跃着,那些习惯了被“带着走”的观众,很可能迷失其间,既不知己所踪,亦不知他所云。

    在形式上打翻了线性叙事的外表之下,这部纪录片有着复数的织网和副线。怀斯曼在接受《卫报》采访时所言:“我所拍摄到的每件事都是巧合,但最终的成片不存在任何巧合。”是的,这样一部内核经过了多个层面精细编织的作品,恰到好处地达成了某种稳定状态,任何一处重大的改动,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能。其实我对导演的创作方法非常感兴趣:他在拍摄之前会做哪些案头工作来拟定拍摄大纲,拍完之后又是通过怎样的构思来达到最终的稳态?对此,导演在接受采访时的回答是:开拍之前只是大概了解拍摄对象的情况,而整个片子的复杂结构是在拍完后大半年的取舍素材和剪辑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具体来说,本片有四层织网。作为骨架的一层是物理空间不同馆舍的反复转换,场景每进到一处馆舍之前,会有若干镜头交代馆舍周边的物理环境,路边摊贩、擦鞋匠、休憩者以及游客纷纷入镜。以此作为基点,第二层网展现与图书馆相连的各种人;第三层网反映图书馆具体开展的工作。而以上三层又通过最后一层网——思想的传播与交流——编织在一起,实现从物理到心理的结构飞跃。

    再把每一层网剥离开来分析。即便是物理的第一层网,怀斯曼也没有采用从总馆到分馆、从大馆到小馆这样平庸的线性处理,而是大小各馆穿插其间,形成一种美妙的节奏感。对NYPL稍有了解的观众,能把入镜的馆舍划成三拨:首先涵盖重要馆舍,包括总馆Stephen A. Schwarzman Building、林肯中心的Library for the Performing Arts、致力于黑人文化研究的Schomburg Center、布朗克斯区总馆Bronx Library Center;然后选取几处特色馆舍,比如为残障人士服务的Andrew Heiskell Braille and Talking Book Library、以收藏图片为特色的Mid-Manhattan Library、著名文物古迹Jefferson Market Library、专门处理图书编目流通修复的Book Ops Center;此外还有多间面向社区服务的小型分馆,比如唐人街的Chatham Square Library、布朗克斯区的Jerome Park Library等。

    说说参与其中的人。首先是出镜不多但又极其关键的两拨人:图书馆的资金来源,除了政府及社区的投入,还有四成来自私人赞助者的慷慨解囊;作为决策和监督角色的图书馆理事会,由各界人士组成。接着是出镜最多的图书馆管理层,上至行政例会、下至基层调研,这拨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后是人数众多的基层员工,这将在第三层展开说明。最后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也是怀斯曼最关心的——成千上万的读者,观众在片中能看到数以百计不同年龄、肤色、文化、阶级的读者面貌,通过特写镜头予以呈现,这是前面几拨人里许多发言者都不曾享受的待遇。

    事实上,跟很多人一样,在开拍之前,怀斯曼对图书馆的认识还停留在“它是一个借书的地方”。而在里面泡了仨月之后,他直言NYPL是践行民主的一个极好范例。确实如此,不同于欧洲传统的完全由公家出资建设公共机构的模式,在美国,绝大多数的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运作机制都呈现出美国特色。它形成了一个由赞助者、管理者、文化创造者(艺术家或作者)和受众(观众或读者)这些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所构成的良性互动体系,进而带动社区的提升、促进城市的发展。年轻的slam诗人Miles Hodges在林肯中心图书馆的舞台上表演时说道:“知性、学术和文学的东西,不是非得成为高雅的,也不是非得成为精英主义的。”诚如斯言,公共图书馆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大家来此各取所需、从中受益。

    图书馆开展的工作远比一般人想到的要多。除了管理层的四处“化缘”,基层员工从事着方方面面的工作。面对图书,有日常流通、借还上架、破旧修补、文献整理分类、资料数码化;面对读者,除了常规的答疑解惑、作者新书分享会,还有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各种教育项目(下文详谈);针对残障人士,有盲文阅读培训、戏剧台词的手语表演以及有声读物录制。在这些图书馆的“分内之事”以外,NYPL还联系社会单位举办工作招聘会,还有面向残障人士进行有关住房福利的宣讲,等等。鉴于NYPL在版画和摄影领域拥有丰富的馆藏,还会定期举办艺术展览。上述活动不仅本身涉及面广,参与者也涵盖了社会各阶层,而且它们全部都是免费的。说公共图书馆是一座城市最平等的场所,大概不为过。

    以上三个层面是有形可见的,各种各样的人在图书馆不同的地方参与着不同的活动,而贯彻所有这些活动的则是无形的思想。这些出自不同发言者之口的思想,又是通过四条副线贯连起来的。这些副线,在开场的一次会议中,由馆长阐释NYPL的“公家–私人合作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上文已谈及)理念时道出:第一,我们通过提升私人捐资的幅度来促进政府加大投入,反过来又刺激私人捐资,良性互动循环;第二,三百万纽约客家里没有网络,我们通过私人捐资来改善这些人的情况,促进政府去为全国六七千万无网络民众做出改善;第三,我们还有大量资料没有数码化,无法让全国全世界的人共享,这也需要私人捐资。最后馆长说道:“不平等就是房间里的大象,我相信,教育和对信息的可获取,是解决不平等的长期根本方案,它们的威力是不能被低估的。”

    于是,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一条线由管理层多次关于预算和募款的会议讨论、Schomburg Center落成90周年的典礼、理事会年终会议并聚餐贯连;第二条线由管理层讨论制定发放网卡的规则、工作人员向读者解释网卡如何使用、最终排队派发网卡贯连;第三条线由读者阅读旧报纸的微缩胶片、工作人员数码化旧地图的工作、做相关研究的读者艰苦地查阅原始一手资料并输入电脑贯连。上述两条线体现了图书馆在网络时代面向未来的应对之道。至于第四条线,作为问题落脚点的不平等和教育,也是怀斯曼展开最充分的一条线,思想的火花四射。

    关于教育的部分,就像怀斯曼在《国家美术馆》里特意拍摄了讲解员面向不同群体的讲解名画的场景一样,本片中怀斯曼也为我们展示了不同层次的教育项目:小孩有婴幼儿的亲子教育、小朋友的功课辅导、小学生的课后兴趣班;大众有小型音乐会或演出、成年人的学习课程、还有研究生研讨班课程;中老年人有读书会、舞蹈班和电脑技能培训。我们看到,小学生入迷地学习着通过编程来控制机器人,大人们热烈地分享着对《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看法,唐人街的华裔员工用粤语教老人用电脑,而最让我动容的一幕,是一群来自不同族群的老年人(多位东亚裔),在Kool & the Gang的名曲Celebration的伴奏下开心地扭动着身体,这真是一个多元化的大都会啊。

    自启蒙时代以来,当原本属于王室或富豪专有的图书馆面向公众开放之后,它的角色就已经从传统的“藏书楼”转变成了一个免费的教育机构。进入网络时代,随着大众阅读方式的逐渐改变,它的教育功能越发凸显。馆长在一次例会中说道:“我们正在把图书馆由很棒但被动的藏书室和空间转变为教育中心。”无独有偶,在一次关于图书馆未来的讲座上,一位来自荷兰的建筑师说道:“对我而言,图书馆不是关于书的,有很多人认为图书馆是藏书空间,不,图书馆是关于人的,那些想从中获取知识的人。”本片结尾处,一位非裔读者则说道:“我没钱上电影学院,我都是从图书馆学来的。”

    如果没有思想的跃动,这样一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纪录片将只会剩下冗长和乏味。有观众觉得片中反复出现的管理层日常“开会戏”无聊,须知,这是怀斯曼从几十倍于此的拍摄素材里精心选取的,那些真正无聊的会议内容已经被他过滤掉了,而所选取的必然是有聊的。比如某次会议讨论的是“如何对待来图书馆睡觉的流浪汉”,馆长的回答掷地有声:我不是处理这个问题的专家,作为一个纽约客,我们常常做的是与流浪汉保持距离,但在图书馆这样一个地方,我们不会与流浪汉保持距离,我当然知道我们很需要规则和(救助)机构,但最终我们需要的是改变固有的文化。还有一次讨论的是“抢手的电子畅销书读者借不到”,馆长给出的回答是:畅销书有图书馆以外的正常渠道可以买,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图书馆更应该关注那些有人需要而别处没有、用于研究的文献,这是我们对社会作出的承诺。

    还有大量的思想是关于种族不平等的,特别是关于非裔美国人的。我不认为这是怀斯曼的刻意为之,毕竟纽约本身就拥有人数最多的非裔,而NYPL服务所覆盖的布朗克斯区又是传统的非裔聚居区。于是我们看到,非裔诗人Yusef Komunyakaa在午间分享会(Books at Noon)上谈论“语言的政治”、一位老师在课上讲述马克思与林肯在废奴思想上的共同点、一群布朗克斯区的非裔居民聚在全市最小的社区图书馆Macomb's Bridge Library讨论教科书上对美国奴隶制的错误描述、理事会年会上也特地分享了新近入藏的美国第一位非裔女诗人Phillis Wheatley的作品,就连手语教学那个场景,主持人选择的也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草稿里关于反对奴隶制的文段。正如馆长所言,“不平等就是房间里的大象”,而NYPL选择不去无视它。虽然种族多元在NYPL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在Schomburg Center宴会上坐着的名流里、在NYPL为数不多的收费项目LIVE from the NYPL的观众席里、在理事会的大合照上,总是鲜有非裔的身影,怀斯曼更不会无视它。

    通过对上述四个织网和四条副线的逐一分析,我们已经能充分认识到怀斯曼在其不介入、非线性的风格之下,如何精巧地完成了一次复杂的叙事。他成功地描绘出一个伟大而细微的NYPL以及它所折射的纽约城,他不紧不慢又无所遗漏地展现了我所知道的和我想知道的NYPL的方方面面,他抓住了图书馆的灵魂,至少,是我的理解里灵魂的模样。

    但我知道,那些不能体认到这些手段的观众、那些无心聆听各种思想的观众,仍然会觉得这是一部冗长无趣的作品。其实怀斯曼绝非不解风情之徒,他不仅对于主题内容的剪裁富有节奏感和韵律,他还懂得适时地插入一些“打诨插科”的片段来撩拨观众。比如一位客服向电话那头的小读者耐心解释“世界上不存在独角兽”,一位读者使用图书馆电脑打游戏,一位华人游客摆着斜向上45度角姿势拍照,一位馆员向研究生展示各种搞笑的狗狗图片,另一位馆员向资深读者展示丢勒、伦勃朗等大师的版画,又借一位观众之眼带我们欣赏图书馆收藏的很多经典肖像摄影作品,还有Jefferson Market Library门外一段墨西哥亡灵节的游行。除此之外,他利用音乐会、街头演奏、讲座上播放的音乐片段等“自然地”作为了本片的配乐,最后更是在LIVE from the NYPL项目的主持人Paul Holdengräber邀请观众聆听《哥德堡变奏曲》的美妙琴声中恰到好处地落幕,真叫人意犹未尽!

    这样一部镜头对准“图书馆”的纪录片,其实并没有多少篇幅是在拍书,连镇馆之宝“古登堡”圣经也仅出镜数秒,多数时候满架的书都是一扫而过或作为背景;它也无意去展现馆舍之美,总馆内以天顶画装饰而闻名的Rose主阅览室甚至没有入镜(本片拍摄期间它正在重新装修,但导演如果需要完全可以事后补拍),也没有拍摄任何优美的内景。这是怀斯曼的有意为之,藏书再丰富、馆舍再宏伟,两者也只是图书馆的基本构成,唯有千千万万参与其中使其运转起来的人,以及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所传播和交流的思想,才让图书馆得以伟大,成为照亮一座城市的光。

     8 ) 小白对此片的些许感想

    此片作为今年上影节我的开场片,我对它的观感是复杂的。

    1.超乎我对纪录片均有旁白的既定理解;

    2.超乎了我对博物馆功能的既定理解;

    3.通过这部片子作为载体,看到了西方第一帝国的民生、设施条件、优秀的表达欲、各行各业的常规工作;

    4.非常喜欢博物馆建造理念以满足功能多元化、读书体会交流座谈、同一段文字手语所传递的不同情绪、内部高层工作会议、先进高端的扫描以及查看技术、照片档案的各种分类法。尤其是手语那段,如同我不在电影院里就在现场被手语老师的情绪一起带动,看完潜意识举起手准备鼓掌;

    5.197分钟不安排中场休息,实在考验观众的膀胱能力,并且好几次我忍不住开小差,差一点睡着。认为时长控制在150分钟左右会更好:

    6.镜头的处理太随意,会晃眼;

    7.上海每年有电影节,又是初夏的好季节,很自豪很享受。然而观影群众的素质仍然有待提高,迟到、随意大声讨论、垃圾不带走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提高国民素质软实力仍是任重而道远。 最后,6月16日13:30上海科技影城这场的同声字幕切换得非常棒,实力过硬啊!

     短评

    【上海电影节展映】多方面展示了纽约公共图书馆与分馆为大众提供的广泛资源:招聘讲座、免费技能培训、历史照片报纸搜寻、小语种服务、残障服务、儿童机器人培训、数字化努力…让人大开眼界,重新理解图书馆功能,深刻领会到资本主义的“水深火热”。充斥大量枯燥冗长会议与讲座,无数次昏昏欲睡

    4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图书馆超越了借书功能,成为了市民思想交流沟通中心,成了淡化政府色彩的市民参与社区建设、曝露社会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市民广场。豆瓣简介写的很好。

    6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公共机构如何搞钱、如何用钱。基于社区分布,自然而然侧重黑人议题。剪辑表达出Patti Smith也好哈莱姆黑人大爷也好同样是公共舞台上的一员。图片馆以前没听说过!题材所限开会谈话过多观感有些疲惫仿佛我也参加了一年份的领导例会(人家开会都不玩手机呢)机械工作类场面的调剂再多点就好了

    7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到最后疲态尽露,转场都变成了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日常影像,一次又一次重复。差不多是四条线:1)知识分子的演讲;2)对于纽约社区的关怀;3)关于得到资金赞助的讨论和努力;4)(也是最弱的线)传统意义上对于图书馆工作的想象,分拣书籍和处理借书请求。1最好,其他都有节奏控制的问题

    11分钟前
    • Medea
    • 推荐

    显然是一部比《国家美术馆》拍得更好的作品,只是本片镜头对准图书馆,少了展示各种名画作为看点,会让很多观众觉得更无聊。但恰恰是少了这种额外的看点,它作为一个纪录片才更加纯粹,导演的意图也显得更清晰。

    12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HOC DOC很叫座的片子,由一串谈话会议和图书馆一些列的mini lectures片段组成,印象最深的是开头的richard dawkins阐述无神论, 纽约犹太人族群史,南方右派对自由劳力的诡辩,和最后结尾处Harlem区的黑人们讨论德克萨斯对黑奴史的gloss over。信息量巨大。总之去纽约又有一个点要踩了。love NYPL.

    13分钟前
    • TimberNord
    • 力荐

    20181006@广州图书馆报告二厅197分钟版

    16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推荐

    仅是拍摄,而非纪录

    18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Venice2017# 百科全书式的纪录片作品,事无巨细地观察与展示纽约公立图书馆的各种方面的社会功能,并讨论图书馆的未来形态;同时也在地理上展示其分馆。虽说不及雷乃「全世界的记忆」有那么深刻的文化分析,但恰好与今年戛纳的博物馆电影「广场」形成一个有趣的对仗。

    1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怀斯曼的电影会透过仿佛互不相关的事件和聊天来传达人文关怀,这点就足够让人喜欢并且一直看下去了。“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存储书本的地方”,看到最后还有些许感动,哈林区的图书馆里人们在抨击课本传达的错误信息的同时,也说“生活在这个街区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可以来这里了解一切”

    2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怀斯曼近几年作品,但凡看过,没有一部喜欢。作为一只苍蝇,聚焦于老百姓接触的到体制和接触不到的体制是完全两回事。显然这套方法作用于“正面”公共系统,除了接受媒体和影迷终生成就奖式颂词和情怀,就只剩下一张形式的空皮和了无趣味素材堆砌。

    27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晨早的好时光,睡倒一大片。有些部分挺喜欢的,人们其实越来越需要图书馆,不仅为了书。

    28分钟前
    • vivi
    • 还行

    看怀斯曼的作品总能感受纪录片的尊严和创作者所肩负的责任感,无论是激烈的社会议题,还是对公共机构的拍摄,镜头间充满着平静的力量。用三个小时展现“世界上最美好的场所”台前的迷人和背后的运作机制,巨大的信息量缓慢流露,知识分子、民众、机构负责人,让这里成为一座伟大城市不可或缺的存在

    30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D / 三流纪录片,二流宣传广告,一流英语听力练习材料。

    31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Fantastic idea yet hard to take in China.有意思的几个点1公私合营的运营方式,基金会吸引市政,市政增加私营利润.2.手语表演者的互动,小孩编程体验,盲人看书4.是否该接纳睡觉的人5.黑人社区问题6.《霍》读书会7.纽约文化活力与上海阶级固化

    32分钟前
    • Lauren与海
    • 推荐

    用直接电影的纪录片方式,来为纽约公共服务与纽约城树碑立传,更像一种包藏预设政治立场的宣传,在图书馆场景中出现的领导、馆员、主讲者与读者,更是精致的演员,怀斯曼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会用目见的「真相」来洗脑的纪录片导演。

    34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这里收藏全部期号的纽约时报,有各种动态狗狗的图片,分布庞杂的图书馆分馆,但这里的核心不是书,而是人。图书馆工作人员开会讨论运营的各类事宜,尚博格中心在这里庆祝成立的周年庆典,手语翻译用不同语气翻译独立宣言。每场讲座台下专注的面孔,草坪上或坐或躺悠然的人群,所谓精神才是这里的君王。

    38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一句旁白都没有。作为一个借书、参加新书沙龙爱好者和去过上海图书馆20个以上分馆的读者,我对片子里展示的各种图书馆可以做的工作都有了解,我看到的并不主要是很多人说的“图书馆除了藏书还能做什么”,而是那些枯燥的开会片段展示的“他们怎样讨论把图书馆办好这件事”。

    40分钟前
    • 到里斯本看海
    • 推荐

    怀斯曼近200分钟的纪录片巨作无比精彩。时而深入某场具体的讨论/演出/会议之中,毫不吝惜时间般,让一段段精彩的现场呈现;时而退出一步,带着meta的视角,讨论关于纽约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功能、定位等方方面面。

    45分钟前
    • btr
    • 力荐

    早八点半满场的上海影城,市民文化水平是不是要看齐扭腰市。

    49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